筆者時隔多年之後重溫這部電影,玉子依舊映射當代年輕人的日常生活,不僅僅是大學生,每個人或多或少,會在自己人生的某個階段陷入迷茫,有的人選擇積極的去應對,有的人則逐漸陷入了頹廢的生活,逐漸成為了旁人眼中的「廢物」。
但最終,大多數人都會找到只屬於自己的正軌。
一整天無所事事,在吃、睡、玩的生活中消磨著自己的意志。有不少人在去年的一場疫情中,或許曾經感受過這種生活,家成了所有的活動場所,宅成了日常,理所當然的過著頹廢的生活,卻又在理所當然中帶有一點不甘心。
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狀態?
《不求上進的玉子》簡介
《不求上進的玉子》上映於2013年,講述了一個生活在平凡小鎮的女孩玉子,在東京大學畢業後回到故鄉,成為了一個終日懶散,事事依靠父親的廢柴。在家的玉子不僅每天只知道吃玩睡,連內衣都是父親幫她清洗。
而玉子的父親,經營一家體育用品店,因為早年和妻子離婚覺得對不起小女兒,才對她照顧有加,任勞任怨。雖然偶爾會對玉子總是宅在家的行為頗有微詞,但最終還是放任其在家過著看漫畫、玩電玩和睡懶覺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何時才能迎來轉機呢?
《不求上進的玉子》獲得了2013年電影旬報十佳影片第九名,帶有典型的日式風格,「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個理所當然頹廢著的女主,一個到故事最後都沒什麼改變的故事」,但卻能在悄然之間給觀眾帶來一些啟發。
如果你也曾宅在家中迷茫於未來,這部作品或許能帶給你一些認同和感觸。
在頹廢的生活中,人的意志會慢慢消沉,雖然它早就發出了刺激信號,但頹廢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作品通過玉子生活的點點滴體現的就是這樣一種變化。日本大把的廢宅青年,或許就是導演的靈感源泉,每天的生活就是吃和躺,沒有目標的做事,無精打採的和鄰居交流,嫌棄父母的囉嗦,甚至開始抱怨社會。
這樣的玉子身上有著很多年輕人的影子。
用玉子映射當代年輕人
在《不求上進的玉子》的彈幕裡,你能看到很多人似乎有著和玉子一樣的生活,吃飯和睡覺佔據了生活的重心。電影的大多數鏡頭都貢獻給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瑣碎且現實,隨便找個地方躺著就是一整天,父親為她服務是日常。
只有吃飯的時候,玉子才會從漫畫和零食堆裡面爬出來,父親的叮囑催促完全聽不進去,就像我們每次的寒暑假一樣,被家人不厭其煩的嫌棄和叮嚀。
明明是飯來張口的啃老族,卻總是頂撞父親;一邊自己天天看漫畫,一邊天天看著新聞嫌棄日本不行。因為自己太過頹廢,看到光鮮亮麗的老同學只想避而遠之。唯一的大聲,是對著自己的父親。不求上進的玉子是名副其實的。
這樣的她卻在自己扔掉的求職簡歷上寫道:「現在的我,不是真實的我。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扮演著某個角色。我成為別人時,是最為自然的。請給這樣的我,取一個新名字。」
為了慶祝女兒開始找工作,父親甚至買了貴重的手錶作為禮物,但他隨後發現原來玉子的夢想是去參加選秀節目。
日子一天天過去,玉子一直沒有改變,父親卻悄然發生了一些變化,會在生活中對女兒說「玉子有玉子的個性」。
本來日子會一直這樣過下去,父女兩人繼續平靜的生活,直到有人給父親介紹對象,玉子開始擔心了,她擔心有人會闖入現在平靜溫暖的生活,有人會分走父親的愛,開始想辦法阻止外人影響他們的生活,甚至不惜說對方的壞話。
父女倆的第一次爭吵是因為玉子覺得父親動了心,肆無忌憚的對別人介紹的女人進行造謠,此舉惹怒了父親。後來理解了父親的玉子,選擇出門主動接觸對方,了解後者的為人。
感受到這位阿姨的優點後,玉子莫名產生了危機感,本能驅使她告知了母親,這段經歷讓玉子意識到自己深深依賴著父親,有了想要「走出去」的念頭,她開始支持父親和阿姨交往。
聽到女兒支持自己與這位阿姨交往,父親並未感到欣慰,他意識到自己不該繼續溺愛女兒,破天荒說出了讓玉子搬出去的想法,而後者只用「合格」兩個字回應,這是她對父親的點評。
曾幾何時,玉子吐槽過父親面對自己這個不求上進的女兒從來都不會說什麼,是個不合格的父親,看來父親這次的行為倒是讓她有了想要重新開始的想法。
看著為自己著想的父親,玉子第一次說出了在夏天就要離開的話,雖然還沒決定要去哪,但是已經下定了決心。
故事治癒的是和玉子一樣迷茫的人
介紹混吃等死的廢柴,《不求上進的玉子》憑什麼拿豆瓣高分?是因為作品用一個頹廢的玉子的故事讓觀眾不再焦慮,讓同樣處於迷茫期的年輕人不再孤單,知道有人和自己一樣「不求上進」,害怕生活的改變,缺乏「不破不立」的勇氣。
不同於那些激勵你要上進,要自律要成功的作品,玉子的故事告訴觀眾,人生也會有不如意的時候,每個人都會迷茫或者想要逃避的時候,一位的焦慮和看著別人並不能讓你改變這種狀態,而改變本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寒夜裡的一把篝火,《不求上進的玉子》帶給了大家最需要的溫暖。
人生並不是會被某一個時刻定格,每個人都在尋找真實的自己,沒有人準確的知道改變的契機在什麼地方,但終究會到來。
時機自然到來
這部電影的另一個名字叫做《青春,半生不熟》,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階段,總會有不知道前路在何處的迷茫,但好在這種感覺總會自然消失。導演用一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不求上進」的人生,平平淡淡也可以很好,時間總會讓你在某個時候找到方向,以一種溫柔而又明確的方式。
在家渾渾噩噩的度過春夏秋冬的玉子,在一種鬆散的循環中逐漸走出了自己的小世界,雖然她一開始反駁老爸現在時機未到,最終還是微笑著看待生活,毫無疑問,玉子已經等到了屬於她的時機。經歷了一系列事情的玉子悄然下定了「決心」,父親只需要輕輕一推就夠了。
讓人下定決心的,不是超高的人生鬥志,也不是明確的職業目標,更不是家人對自己的態度和幹擾,是自己在經歷生活的洗禮之後,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義無反顧的邁出去。
《不求上進的玉子》雖然沒有明確的將親情線提出來,但從父女兩人的相處中,觀眾能明顯的感受到父親對女兒的愛,在看到女兒留在簡歷背面的那段話之後,父親和她一起在耐心的等待著答案,頻繁的叮囑不能解決問題的話,就讓時間去慢慢打磨好了。
雖然故事的結尾玉子依舊沒找到工作,但她的心態早已發生了變化,父親讓她搬出去,她也不再找藉口反駁,而是平心靜氣的告訴自己夏天要離開了。
父親對女兒的愛不是一味的包容,這裡面有擔心也有信任,他看出了玉子的迷茫,選擇在適當的時機,再推她一把,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