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吧,儘管它是神話傳說,但也反映了人們對太空世界的嚮往和對日月星辰的崇拜。從秦朝開始,在朝廷就專門設有一個觀察星辰日月的機構。明朝更是有「萬戶飛天」的案例。作為離地球最近的衛星和天體,二戰結束後,世界各國都在想辦法對它進行研究和探索。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那一刻,說出了一句被後人奉為經典的話:「這只是我一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
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在冷戰時期,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太空競賽。從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前蘇聯在太空競賽中屢次獲得多個第一。不僅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而且還完成人類首次進入太空的成就。蘇聯所取得的這些成就讓美國很不甘心。所以就在前蘇聯的太空人加加林,成功飛入太空不到四個星期後,美國航天員阿蘭·謝潑德中校,乘「水星」號飛船進行了亞軌道飛行。當然這是美國再向蘇聯證明他們已經具備了擺脫空間困境的能力。
1961年5月,時任美國總統的甘迺迪在國會上提出了名為「阿波羅月球探測」的計劃,意思就是把人類送往月球。這項計劃歷時約11年,從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美國共實行了6次登月成功計劃,耗資255億美元。在該計劃的高峰期,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來為該計劃出謀劃策,總人數超過了30萬人。雖然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是美國與前蘇聯太空競賽的產物,但它在世界航天史上可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畢竟這是人類向太陽系擴張的第一步。
自此美國成為人類最早,也是唯一登上月球的國家。看到這裡不少人問為什麼蘇聯後來沒有再實行登月計劃了,因為當時一方面是由於沒有大推力發動機,因此蘇聯用很多個小推力的發動機強行把火箭的運載力給堆砌上來,結果發射了四次都以失敗告終。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非常燒錢,蘇聯當時經濟也不景氣,所以最後還是放棄了登月計劃。
可以說,美國的航天科技,著實強大。但這麼強大的事情,卻在事件發酵後,使不少人產生了質疑,甚至還有一本《我們從來也沒去過月球》的書。很多人認為美國登月,其實是在攝影棚裡拍攝的,並非是在真的月球上。大家一一舉出了例子,比如從珍貴的登月視頻上可以看出,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插在月球地面的美國國旗,出現了隨風飄動的樣子。要知道,月球上是沒有空氣的,沒有空氣,也就沒有空氣的流動,根本就不會產生風。
但NASA的解釋是,那是因為妻子插向地面產生的晃動,導致了國旗的搖晃。還有人發現了視頻中,月球上出現了很多光源,月球僅僅只有太陽一個光源,怎麼會出現多個光源呢?NASN說,那是因為要拍攝視頻,就在月球表面安裝了很多設備。還有視頻裡看不到星星,NASA也對這一疑問做出了解釋,當時是在月球的白天拍攝的,月球的白天不像地球的白天,月球只有地面被太陽照得十分明而天空則是一片漆黑。但如果在晚上拍攝的話,同樣是能看到很多星星的。
這些解釋都還說得過去,但是從月球帶回來的巖石,科學家們經研究給出的結果,竟然是和地球的沒什麼區別。按理來說,和地球環境大不相同的月球,怎麼巖石的構成也會相似呢?但這一點NASN並未給出解釋,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因為差不多就是差不多,再解釋還是差不多。如果說這些證據都是胡亂揣測的,那麼為何美國不再登月?
1969年距今已經有50多年了,隨著科技的更新發展,此時美國再想登上月球,不是比50多年前更容易嗎?對此,美國做出了解釋,不是不想登,而是登月太花錢了。之前6次登月,參與工程所耗費的人力物力,總費用就高達255億美元。需要耗費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蘇聯解體後,美國沒有了對手,在航空航天領域一家獨大,因此就被擱置了。
那麼接下來講講,迄今為止中國在通往月球的道路上,都做了些什麼呢?首先,中國的航天技術雖不如美國,但也已經相當成熟。目前中國主要開展著探月工程,這項探月工程分為三步,「繞」、「落」、「回」。第一步「繞」,2007年發射了嫦娥一號,其實就是繞著月球探測,從而獲取月球上的信息。後來2010年,有著更新科技,造價約6億元人民幣的嫦娥二號再次升空。
第二步「落」,2013年,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送向月球的嫦娥三號探測器,繼而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2018年,作為嫦娥三號備用星的嫦娥四號發射升空,它由著陸器與巡視器組成。而它的巡視器被命名為「玉兔二號」,作為世界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同時能夠在月球表面採集礦物質。那麼,繞月和落月任務已圓滿完成。接下來就是「回」。
就在今年,中國航天公布了一條重磅消息,中國首個對月球進行採樣返回探測器嫦娥5號預計將在10月底發射。甚至包括不久前成功發射的「長徵五號B」火箭,它是為了中國空間站的建設,而空間站的建設也是為了,登月等一系列太空項目做鋪墊。
由此可見,中國可在近幾年,就能掌握登月採礦的技術。據俄羅斯外媒報導,中國目前完全有能力在2030年左右完成登月計劃。中國在航天方面的科技,全世界都有目共睹。所以,完全可以相信距離中國登月,其實並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