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世紀實現了6次登月成功,中國什麼時候可以登月?

2020-12-22 木木講科普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吧,儘管它是神話傳說,但也反映了人們對太空世界的嚮往和對日月星辰的崇拜。從秦朝開始,在朝廷就專門設有一個觀察星辰日月的機構。明朝更是有「萬戶飛天」的案例。作為離地球最近的衛星和天體,二戰結束後,世界各國都在想辦法對它進行研究和探索。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那一刻,說出了一句被後人奉為經典的話:「這只是我一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

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在冷戰時期,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太空競賽。從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前蘇聯在太空競賽中屢次獲得多個第一。不僅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而且還完成人類首次進入太空的成就。蘇聯所取得的這些成就讓美國很不甘心。所以就在前蘇聯的太空人加加林,成功飛入太空不到四個星期後,美國航天員阿蘭·謝潑德中校,乘「水星」號飛船進行了亞軌道飛行。當然這是美國再向蘇聯證明他們已經具備了擺脫空間困境的能力。

1961年5月,時任美國總統的甘迺迪在國會上提出了名為「阿波羅月球探測」的計劃,意思就是把人類送往月球。這項計劃歷時約11年,從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美國共實行了6次登月成功計劃,耗資255億美元。在該計劃的高峰期,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來為該計劃出謀劃策,總人數超過了30萬人。雖然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是美國與前蘇聯太空競賽的產物,但它在世界航天史上可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畢竟這是人類向太陽系擴張的第一步。

自此美國成為人類最早,也是唯一登上月球的國家。看到這裡不少人問為什麼蘇聯後來沒有再實行登月計劃了,因為當時一方面是由於沒有大推力發動機,因此蘇聯用很多個小推力的發動機強行把火箭的運載力給堆砌上來,結果發射了四次都以失敗告終。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非常燒錢,蘇聯當時經濟也不景氣,所以最後還是放棄了登月計劃。

可以說,美國的航天科技,著實強大。但這麼強大的事情,卻在事件發酵後,使不少人產生了質疑,甚至還有一本《我們從來也沒去過月球》的書。很多人認為美國登月,其實是在攝影棚裡拍攝的,並非是在真的月球上。大家一一舉出了例子,比如從珍貴的登月視頻上可以看出,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插在月球地面的美國國旗,出現了隨風飄動的樣子。要知道,月球上是沒有空氣的,沒有空氣,也就沒有空氣的流動,根本就不會產生風。

但NASA的解釋是,那是因為妻子插向地面產生的晃動,導致了國旗的搖晃。還有人發現了視頻中,月球上出現了很多光源,月球僅僅只有太陽一個光源,怎麼會出現多個光源呢?NASN說,那是因為要拍攝視頻,就在月球表面安裝了很多設備。還有視頻裡看不到星星,NASA也對這一疑問做出了解釋,當時是在月球的白天拍攝的,月球的白天不像地球的白天,月球只有地面被太陽照得十分明而天空則是一片漆黑。但如果在晚上拍攝的話,同樣是能看到很多星星的。

這些解釋都還說得過去,但是從月球帶回來的巖石,科學家們經研究給出的結果,竟然是和地球的沒什麼區別。按理來說,和地球環境大不相同的月球,怎麼巖石的構成也會相似呢?但這一點NASN並未給出解釋,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因為差不多就是差不多,再解釋還是差不多。如果說這些證據都是胡亂揣測的,那麼為何美國不再登月?

1969年距今已經有50多年了,隨著科技的更新發展,此時美國再想登上月球,不是比50多年前更容易嗎?對此,美國做出了解釋,不是不想登,而是登月太花錢了。之前6次登月,參與工程所耗費的人力物力,總費用就高達255億美元。需要耗費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蘇聯解體後,美國沒有了對手,在航空航天領域一家獨大,因此就被擱置了。

那麼接下來講講,迄今為止中國在通往月球的道路上,都做了些什麼呢?首先,中國的航天技術雖不如美國,但也已經相當成熟。目前中國主要開展著探月工程,這項探月工程分為三步,「繞」、「落」、「回」。第一步「繞」,2007年發射了嫦娥一號,其實就是繞著月球探測,從而獲取月球上的信息。後來2010年,有著更新科技,造價約6億元人民幣的嫦娥二號再次升空。

第二步「落」,2013年,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送向月球的嫦娥三號探測器,繼而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2018年,作為嫦娥三號備用星的嫦娥四號發射升空,它由著陸器與巡視器組成。而它的巡視器被命名為「玉兔二號」,作為世界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同時能夠在月球表面採集礦物質。那麼,繞月和落月任務已圓滿完成。接下來就是「回」。

就在今年,中國航天公布了一條重磅消息,中國首個對月球進行採樣返回探測器嫦娥5號預計將在10月底發射。甚至包括不久前成功發射的「長徵五號B」火箭,它是為了中國空間站的建設,而空間站的建設也是為了,登月等一系列太空項目做鋪墊。

由此可見,中國可在近幾年,就能掌握登月採礦的技術。據俄羅斯外媒報導,中國目前完全有能力在2030年左右完成登月計劃。中國在航天方面的科技,全世界都有目共睹。所以,完全可以相信距離中國登月,其實並不遠。

相關焦點

  • 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人6次登月實錄,我選擇相信
    上世紀60年代,是美國探索領域風光無限的時候。在此之前的50年代,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更是第一個將自己的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這一時期,美國的航天發展進度全面落後。也就在這個時候,美國總統甘迺迪入主白宮,他立即組織制訂了新的航天計劃。甘迺迪代表美國政府宣布:「要把前蘇聯人擊敗在月球上!」
  • 美國登月成功6次,月球上沒有建火箭發射站,人是怎麼回來的?
    而到現在為止,美國依然是唯一有太空人登上月球的國家,並且是在遙遠的50多年前就連續6次登上月球,即便是當時這個領域技術同樣優秀的前蘇聯,也一次也沒有成功實現載人登月任務。不管是否認同,很多人都知道阿波羅11號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但鮮有人知第一個實現在月球附近環繞飛行的太空飛行器,卻是前蘇聯在1959年發射的月球一號無人探測器,而美國提出阿波羅系列月球探測計劃都已經是幾年後了。
  • 蘇聯從未登上月球,美國卻成功登月6次,簡直是「反人類」的操作
    近期中國的「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了,這也是中國首次正式向火星開啟了探索之旅。近幾十年來,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越來越頻繁,對於太陽系內星球的探索也從月球轉到了火星,金星這些星球上,而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可能都會想起人類第一次探索月球的事情。
  • 為何美國6次登月成功,卻還要中國分享月壤?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近段時間,關注度最高的事情莫過於嫦娥五號了,而我國並非首個登上月球執行任務的國家,美國便是其中之一。但讓人疑惑的是,為何美國6次登月成功,如今卻還要中國分享土壤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美國6次登月,為何還要中國分享月球土壤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此次嫦娥五號將帶回2千克的月球土壤,遠超過蘇聯三次帶回的326克,躋身全球第二。而早在嫦娥五號登月挖土之前,美國就希望中國可以分享月球科學數據,以及月球土壤。
  • 成功登月的嫦娥五號,為什麼成了美國登月陰謀論的證據
    2020年12月8日,在和我們平均距離384000公裡的月球上,一架伸展開四條「腿」的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在這片靜默的星海,機身的降落相機,定格下著陸緩衝裝置穩定在月面的瞬間,並將這張象徵中國航天邁出新一步的照片,轉換成電信號傳輸回到位於地球的指揮中心。很快,這張照片在世界範圍內,迎來了人們的歡呼。
  • 美國在60年前就可以登月,中國為什麼還不具備登陸月球的能力?
    美國首次載人登月是在1961年,截止2020年是59年的時間,當然快接近60年了,並且持續到了1972年12月,總計登陸了6次月球,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
  • 登月騙局謎團:幾十年過去了,美國為何不再登月?
    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在經濟上互相封鎖,在軍事科技相互追趕。有歷史學者認為,如果上世紀沒有形成美蘇爭霸的局面,那麼人類的航天科技不會發展得那麼快。確實如此,蘇聯人在上世紀50年代就飛出地球進入太空,美國人不甘落後在60年代末期正式向月球飛去,之後成功在月球表面登陸了。與蘇聯相比,美國在月球上的成就更為顯著,60、70年代的月球和地球之間頻繁有「通信」。
  • 發生了什麼?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登月後曾失聯3分鐘!
    比方說楊利偉,比方說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邁出飛船,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踩上月球土壤的太空人,同時,他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飛出地球在除了地球以外天體上,成功留下人類足跡的太空人。他和他的搭檔在月球成功停留了2.5個小時後,安全返回了地球,不過關於他,卻有著一些大家不知道的故事。
  • 從美國的國民性來看阿波羅登月的真假
    48年前,美國進行了7次載人登月,成功了六次。失敗的那一次是阿波羅13號,在月球附近發生事故,但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實現了安全返回。 假如這些都是真的,就說明美國已經完全掌握載人登月的技術,且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登月成功率85%,100%不會出現人員傷亡。
  • 阿波羅登月騙局:美國為什麼48年來不再登月?
    1972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阿波羅17號成功登陸月球,兩位太空人在月球表面上停留了三天多的時間。這是人類在月球上活動時間最久的一次,也是目前為止的最後一次載人登月任務。48年過去了,宇航科技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為什麼美國不再去登月呢?是美國不敢,還是沒有能力,又或是有其他不為人知的原因呢?
  • 美國成功登月5次,人類歷史上的壯舉,但可能是個騙局?
    一個新聞片段,說有人相信美國從來沒有登過月。相關的聲明,照片,視頻都能被分析人士或科學家證偽。你做何感想,想了解這個尷尬局面的背後發生了什麼嗎?大多數科學家聽到這個「登月騙局」醜聞的時候感到驚訝甚至恐懼.這個想法似乎被一些偏執狂或陰謀論者迅速傳播,他們執著於某個奇怪的想法,即使通過辯論或者大量的證據,都無法說服他們是錯的。當然他們也不介意通過書本,視頻或者電視節目,發布未曾有人登月的觀點,從中牟利。
  • 嫦娥五號登月艙成功登月!未來的載人登月登月艙還需滿足什麼條件呢
    11月24日,我國的嫦娥五號開啟了它的奔月徵程,前赴月球將取回約兩公斤的月壤,美國宇航局(NASA)都酸酸地稱「希望中國和全球科學界分享所獲得的數據」。據央廣網消息,在首屆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稱,在嫦娥四號實現月球背面就軟著陸,嫦娥五號成功發射的基礎上,後續我國將執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四期探月任務,而且我國也正在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
  • 美國自從第一次載人登月後,為何此後,就再也沒有載人登月了
    而其他國家也沒有實現過登月。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也因此,關於美國在上世紀登月是一個騙局的傳聞,便開始甚囂塵上。據調查,在美國國內,有超過2000萬人認為,所謂美國人登月,就是美國航天局的精心炮製的世紀大騙局,是為了騙取美國政府的科研資金而已。 同時,在全世界,也不乏眾多持相同觀點的人。
  • 《登月第一人》:成功的登月行動,失敗的登月電影
    講好一個失敗的故事,比講好一個成功的故事要困難得多。一個成功的失敗故事,要比一個單純的成功故事要更討人歡喜。歷史上,「阿波羅11號」是成功的,人類首次實現登月,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說出了名言——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 美國自阿波羅後再無登月,他們是否失去了再次登月的技術?
    阿波羅計劃 (Apollo program)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目的是實現載人登月飛行和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為載人行星飛行和探測進行技術準備。
  • 懷疑美國登月和相信美國登月的人都是怎麼想的?
    從一九六九年到1972年,美國總共進行了七次載人登月,除了阿波羅13號登月失敗,其他六次都成功了。 對於美國載人登月的真實性,歷來分成兩派,一派支持,他們對美國登月的真實性深信不疑;一派懷疑,他們認為美國載人登月存在造假的可能性。
  • 阿波羅登月再遭質疑——當初成功登月憑的是運氣?
    最近中國的嫦娥五號登月成功,也由此引發了不少關於登月的爭論。其中最讓人感興趣的是:中國登月成功後,實時圖像顯示,我們插在月球上的五星紅旗是非常平整一動不動的;而美國的阿波羅登月當中,星條旗卻在月球上迎風飄揚。因此,美國登月是假的這種觀點再次被提起。面對質疑,也有不少人對星條旗的「迎風飄揚」給出了比較合理的解釋。
  • 為什麼美國6吃成功登月,現在還要中國分享月壤?說出來你都不信
    最近這段時間裡,大家最為關注的也就是我們中國的嫦娥五號了,然而我們中國並不是第一個登上月球執行任務的國家,而美國也是成功登陸月球的一個國家,但是很多人腦海裡面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美國已經有6次成功登月的經驗了,為什麼現在要舔著臉要我們中國分享土壤呢?或許我說出原因你都不信!
  • 1972年12月19日,最後一次登月計劃結束,下次人類登月是什麼時候
    而在2018年9月美國航天局發布消息說,已向國會提交報告,計劃最早2023年實現載人繞月飛行,2030年前再次登月,對月表展開科學考察,並尋找水等太空中的稀缺資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近發布了有關其新登月計劃「阿爾忒彌斯」計劃的長篇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