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從第一次載人登月後,為何此後,就再也沒有載人登月了

2020-12-12 騰訊網

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20日16時17分43秒,搭載著3名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埃德溫·奧爾德林和麥可·柯林斯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上。登月艙隨即緩緩著陸,阿姆斯特朗立即興奮地向美國宇航局發來報告:「休斯敦,這裡是靜海基地,鷹已經著陸。」

幾個小時後,阿姆斯特朗走出了登月艙,說出了讓全世界至今記憶猶新的一句話:「對於一個人來說,這是一小步;但是對於全人類來說,這是一大步。」

(阿波羅登月)

這個歷史性的時刻,距今已過去了整整半個世紀。

但奇怪的是,美國這一次登月以後,就再也沒有進行過登月行動。而其他國家也沒有實現過登月。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也因此,關於美國在上世紀登月是一個騙局的傳聞,便開始甚囂塵上。據調查,在美國國內,有超過2000萬人認為,所謂美國人登月,就是美國航天局的精心炮製的世紀大騙局,是為了騙取美國政府的科研資金而已。

同時,在全世界,也不乏眾多持相同觀點的人。他們認為,在上世紀冷戰背景下,美國為了在太空探索上壓過蘇聯,不惜通過作假,以贏得軍備競賽的勝利。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位曾供職於美國航天局的工程師比爾·凱恩,專門寫了一本名為《我們從未登上月球》的書,對美國所謂的「登月成功」,進行了無情的批駁。

他認為,搭載太空人的火箭,確實是發射了。但目的地不是月球,而是南極某個偏僻荒涼之地。在軍方用飛機收回飛船後,太空人們就在攝影棚裡完成了登月過程的拍攝。

比爾·凱恩甚至爆料,這三名參與作假的太空人,之所以最終死於謀殺,是因為他們知道美國宇航局登月造假的全部過程。

(被質疑的美國國旗)

梳理質疑阿波羅登月的觀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美國國旗為何會迎風飄揚?

眾所周知,月球表面的大氣壓是地球大氣壓的 1/1014,幾乎完全處於真空狀態,沒有空氣流動。既然這樣,那麼,太空人插在月球表面上的美國國旗,怎麼就迎風招展了呢?

其二,照片背景裡的太空漆黑一片,為何看不到任何星星?

既然月球沒有大氣層,也就不會存在光線的折射,更不可能出現雲層。那麼就應該清楚地看到群星璀璨的畫面。但美國宇航局提供的照片顯示,月球的夜空一片漆黑,根本找不到一顆星星的存在,難不成月球也存在霧霾?

其三,為何太空人周圍出現多個不規則的影子朝向?

按理說,月球上只有唯一的一個光源,那就是太陽。既然只有一個光源,那麼每一位太空人,也只能出現一個影子,而且影子的朝向肯定是一致的。怎麼就出現了一個太空人多個影子的情況呢?

其四,為何日本發射的月球探測器沒有發現「阿波羅」留下的任何痕跡?

2007年,日本人發射了「月亮女神」號月球衛星探測器,但這顆衛星在運行到「阿波羅」曾經著陸的上空區域時,沒有發現任何人類留在月球上的痕跡,這充分說明「阿波羅」根本沒有在月球上著陸過。

(登上月球的航天員)

當然了,除了這些,還有人提出諸如「阿波羅」降落時,為何沒有揚起灰塵?

儘管有著許許多多的疑問,不過,也有人認為,美國人登月應該是真實的。

首先,美國人登月採取的是全球實況直播,全世界很多人都睜大了眼睛實時收看。

自從「阿波羅」11號首次登月成功後,美國人前後共發射了7艘載人登月飛船,除「阿波羅」13號失敗外,其餘6次都圓滿成功,共有12名太空人順利登月,在月球上停留近300小時。帶回月球標本近400千克,開展了多項科學實驗。直到1972年12月20日,「阿波羅」17號的指令艙返回地球,美國的這次探月活動才宣告結束。

這次規模宏大的登月活動,涉及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80多個研究所和近50萬科技工作者。如果這是一個騙局,那美國宇航局要如何謀劃,才能做到滴水不漏?

其次,前文提到的幾個疑點,科學家們都一一作了解釋。

美國國旗為何會飄揚的問題,科學家解釋說,這是一麵塑料國旗,在摺疊的過程中產生捲曲,使得它看起來一直在「飄揚」。

關於月球夜空沒有星星的問題,這是因為月球表面反射了強烈的太陽光,膠片曝光時間過短,無法拍到星空。

至於影子的問題,還是基於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和多面體構成的登月艙對太陽光的強烈反射,產生多個方向,因而出現不同方向的影子。

(彭斯舊照)

那麼,日本的「月亮女神」號為何沒能發現「阿波羅」的登月痕跡呢?那是因為它的飛行高度為100 千米,只能識別月球上超過50米的物體,所以無法捕捉到「阿波羅」留在月球上的痕跡。

而在2009年,美國人在「重返月球」的過程中,已經發現了遺留在月球上的登月艙以及月球車等。

那麼,為什麼美國人沒有再次登月呢?

其實,美國人實現登月是在上世紀冷戰背景下產生的,是情勢所逼,不得不為。而在是否重新登月的問題上,關鍵取決於登月的目的。

在2019年3月,美國副總統彭斯就宣布,川普要求美國宇航局在2024年,實現載人重返月球的計劃。

而川普的這一舉動,除了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外,更重要的,是計劃建立月球基地,為登陸火星做準備。

(參考資料:《太空探索》《我們從未登上月球》)

相關焦點

  • 距離上次載人登月已過48年,嫦娥五號為何沒有選擇載人登月?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完成了首次載人登月。自1969年7月21日的阿波羅11號至1972年12月11日的阿波羅17號,人類先後6次載人登月,如今已經過了48年。整整48年,不管是NASA還是世界其他機構,為何沒有再次載人登月?如今,我國已經是世界大國,為何嫦娥五號沒有選擇載人登月?
  • 美國載人登月造假?五星紅旗月面動態展示,對比之下差別不大
    1969年美國實現了第一次載人登月,阿波羅11號飛船把兩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此後相繼成功進行了五次載人登月,1972年阿波羅計劃徹底結束,此後大推力運載火箭土星五號退役。但載人登月的真實性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認為美國載人登月造假的大有人在,甚至不乏一些精英人士。
  • 載人登月成功後,月球上沒有發射站,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載人登月成功後,月球上沒有發射站,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自從上個世紀第一次載人登月開始之後,徹底的拉開了人類對於月球的研究,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在我們實現載人登月之後,飛船到底是如何從月球飛回地球的呢?
  • 載人登月的預演嫦五任務完成,中國何時登月,會比美國先一步嗎?
    本次嫦娥五號月球取樣返回任務,是40多年來人類再次踏上月球取回月壤,而這次的嫦娥五號的取樣流程和美國的阿波羅登月流程除了沒有載人以外其它全部相同,也被外界認為這幾乎就是一次對以後載人登月任務的預演,那麼中國何時載人登月,會不會比美國的再次載人登月先一步送人上月球呢?
  • 用土星5號進行載人登月已過去快50年,為何不再用它來登月了呢?
    因為從我們先後實施的嫦娥探月工程來看,在觀測月球表面的基本環境狀態的同時,已經發現了先前美國探測器登月的痕跡,表明當時載人登月不是子虛烏有。而且現在關於土星5號的實體、以及相關檔案技術資料,都還完整地保存著,無論是技術還是資料,都沒有丟失。那麼,我們所關注的問題,就變成了為何土星5號的技術,現在沒有得到應用,新建造的火箭都趕不上土星5號呢?
  • 倒計時開啟,嫦娥五號待發,為何說這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預演?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認為,此次嫦娥五號發射還有一個很特別之處,那就是為將來中國載人登月做一次預演,為何要這樣說呢?嫦娥五號結構去年兩會上,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中國人的足跡將會在未來10年踏上月球,中國如今躋身於航天強國行列,將來肯定會踏入更廣闊的深空。
  • 我國現階段能不能載人登月?看完阿波羅11號登月過程就知道了
    從科技發展的角度來看,現在的科技已經比半個世紀前更發達了,為什麼人類沒有再次踏上月球表面呢?我國現階能不能載人登月? 上世紀50年代,航天科技井噴式發展,蘇聯第一顆衛星成功發射升空後,美國也發射了第一顆衛星;在蘇聯發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以後,美國也緊隨其後發射了載人飛船;在蘇聯成功發射了月球探測器以後,美國也發射了月球探測器,在這幾大領域,蘇聯都搶先一步,而美國則慢半拍。在載人登月方面,美國反過來,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載人登月的國家。
  • 嫦娥五號流程與阿波羅登月一樣,我國是否已經掌握載人登月技術?
    登月艙(鷹號)和指令艙(哥倫比亞號)及服務艙在軌道分離後,登月艙降落月球表面,完成工作後由著陸器的上升級點火離開月球,返回月球軌道與指令艙對接,最後返回地球。載人登月所需設備及技術1、超重型火箭,當年美國的土星五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30噸,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48噸,可以將46噸的阿波羅飛船(包括指令艙、登月艙等)一體送上去。即使按現在的材料及組合水平,登月系統總重量也差不多40噸。
  • 我國2035年前載人登月,2045年建月球基地!比美國如何?
    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2019年發表的文章中也透露,「嫦娥 5 號」從月球採樣返回的成功,將驗證除太空人生存以外的載人登月主要關鍵技術。2019年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美國進行了重大的慶祝活動,我國國內也有報導。儘管美國贏得了載人登月的勝利,但經濟代價是巨大的。雖然有專家統計阿波羅計劃產生了大量的間接效益,但同樣有很多人反對這樣的觀點。
  • 當年美國登月,真的是一場世紀騙局嗎?太空人到底看到了什麼?
    為何多年來沒能成功登月,難道阿波羅計劃是假的?我們都被騙了?1969年美國阿波羅號成功實現載人登月,這是人類首次進入月球,本以為此次美國帶領全世界開闢了一個新時代,意外的是1969年後再也沒有一個國家能成功實現載人登月。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調整,921火箭成主力,可能趕在美國前實現目標
    而我國月球探測的最終目標,是載人登月,並在月球建立基地。不過,要實現載人登月,僅僅依靠現在的長徵五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強大的運載火箭,此前我國計劃中的載人登月火箭有長徵九號和921火箭,可是在最近開幕的2020航天大會上,這個計劃有了調整。
  • 中國登月即將開始?返回艙一身焦黑落地,率先打響載人登月開頭炮
    2020年5月8日下午13:49,載人登月先導任務,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返回艙,順利著陸於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任務圓滿完成。很顯然,這是中國又一次證明自己科技實力的代表,中國會在這些不斷的出現的科技成就上,不斷的發展自身,戒躁戒躁成為更好的中國。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嫦娥五號任務中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7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通過這些技術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 攜嫦娥五號大勝之威,航天員何時登月?雙重防護載人登月艙亮相
    天宮空間站天和核心艙今年發射吳豔華先生在做出上述表態後話鋒一轉,強調中國載人登月不同於美國載人登月,當時他們和蘇聯搞星球大戰,以誰先上去、上得多為主要目的,我們要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不是為了上人而上人
  • 對比嫦娥五號,看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關鍵謎點
    ↗上圖是嫦娥五號月表國旗展示的照片(截圖)與此同時,也引發了一場對美國1969年那次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大辯論,不少人對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提出種種質疑。儘管近日被譽為我國「嫦娥之父」之一的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先生,已經明確表示過美國人的阿波羅登月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但仍然不能平息人們對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質疑,眾多「天迷」、「月迷」們希望通過嫦娥五號解開阿波羅登月之謎。
  • 阿波羅登月騙局:美國為什麼48年來不再登月?
    1972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阿波羅17號成功登陸月球,兩位太空人在月球表面上停留了三天多的時間。這是人類在月球上活動時間最久的一次,也是目前為止的最後一次載人登月任務。48年過去了,宇航科技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為什麼美國不再去登月呢?是美國不敢,還是沒有能力,又或是有其他不為人知的原因呢?
  • 嫦娥五號登月艙成功登月!未來的載人登月登月艙還需滿足什麼條件呢
    11月24日,我國的嫦娥五號開啟了它的奔月徵程,前赴月球將取回約兩公斤的月壤,美國宇航局(NASA)都酸酸地稱「希望中國和全球科學界分享所獲得的數據」。 隨著我國登月計劃的進行,載人登月的那一天已不再遙遠。目前嫦娥五號的登月艙主要分為上升級和下降級。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嫦娥五號任務中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7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通過這些技術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 有些現象科學家再也不願解釋,比如外星人和載人登月,為什麼?
    科學家不願解釋不是真得沒辦法解釋,而是沒有解釋的價值。還有就是已經解釋了很多次,但一些人硬要裝睡,睜開眼睛說瞎話,這種人怎麼能叫醒呢?這裡有兩件事是最典型的例子,一是所謂外星人,二是上世紀載人登月。過去就這兩個問題博引旁徵很多,今天就不多扯了,只談談個人觀點。UFO和外星人事件。
  • 載人登月發動機告捷!長程點火試車圓滿成功,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而新一代重型載人火箭就是我國載人登月工程的主力運載工具。 新一代重型載人火箭是921載人航天辦公室招標項目,也被航天愛好者稱為「921火箭」。這是一款三級半構型火箭,兩部助推器與芯一級火箭通用,起飛級總共有21臺YF-100K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可以產生約2700噸起飛推力,芯二級是2臺高空版YF-100K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芯三級則是兩臺YF-75D膨脹循環氫氧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