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登月成功後,月球上沒有發射站,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2020-12-03 科技爆發點

載人登月成功後,月球上沒有發射站,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自從上個世紀第一次載人登月開始之後,徹底的拉開了人類對於月球的研究,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在我們實現載人登月之後,飛船到底是如何從月球飛回地球的呢?難道在月球上也有像地球上這樣的巨大發射塔嗎?

在地球上不管是火箭還是人造衛星的發射都需要發射塔來作為支撐,在地球上對於科學家來說這這絕對不是問題,但是在人類登上月球之後,是不可能有時間有精力有足夠的物資,在月球表面上建立起這樣的火箭發射塔的那麼載人登月實現之後,太空人們是如何離開月球的表面返回地球的呢?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其實原理也非常的簡單。

首先登月的設備當中,登月艙是由上升級和下降級兩個部分組成的,在每個部分當中他們所負責的內容也是各不相同的,下降級當中有月球降落的逆噴射火箭燃料等一些相關的設備和材料,而上升及所乘坐的就是太空人,還有推進的火箭燃料以及一些通訊設備等等。

當火箭到達月球之後,雖然沒有大型的發射站,但是卻有發射臺,整個設備可以作為一個非常簡易的發射站。也就是下降機上面的著陸架,在太空人完成任務之後也可以做上升級,然後,將它作為發射臺,將火箭發射到環月軌道上,在這裡已經有等待指令的指令艙,與其相匯合,就可以將它帶回地球了。而下降級將會被留在月球上。

這些設備都是在登陸月球之前就已經被設計好的,而在月球上和地球的環境差距是非常大的,就比如地球和月球的質量,由於地球的質量過大,所以它產生的引力也會比月球更大一些,為了能夠讓衛星成功的發射並且進行繞地飛行,速度必須達到7.9千米每秒,還有大氣阻力等一系列的因素影響,而在月球上沒有大氣層也沒有大氣阻力的影響,所以月球上的火箭在發射的過程當中也不需要發射站發射的過程中也會更為容易一些。

在到達月球的軌道上之後,會有控制艙和服務艙,登月艙會重新和他們進行對接,等待太空人進入服務艙之後,登月艙就再也不需要了,只需要指揮艙和服務艙在太空人的操控下返回地球的軌道,進入地球就可以了。基於以上這些原因考慮,即使月球上沒有大型的發射站,太空人也是可以順利返回地球的,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月球沒有發射平臺,登月太空人是如何成功返回地球的?
    這是一項非常危險的太空探索,可是美國為了吸引世界眼球,鞏固自己的強者地位,經過多年的準備之後,終於在1969年,成功實現了載人登月,當時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從「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艙走出,在月球表面留下人類登月的第一個腳印,實現了人類登月夢想。美國成功的載人登月,在當時那可是轟動世界的大事,一下子就將世界目光吸引了過來,人們不得不感嘆:美國真是強大。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月球沒有火箭,飛船是怎麼離開月球返回地球的
    早在50多年前,我們人類就展開了載人登月計劃,前後一共有6艘阿波羅載人飛船實現登月,將6批次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還成功將太空人帶回地球。時至今日,還是很多人認為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在網絡上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很多相關的質疑之聲。
  • 月球上沒有發射基地,載人登月如何返回地球?看嫦娥五號就知道了
    嫦娥五號月球上取樣,是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收官之戰,目前來看很成功,2公斤的月球樣本已經被轉移至返回器中。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正繞月飛行,將擇機調整模式進入月地轉移軌道,其實最困難的環節已經完成了。嫦娥五號從發射到月球樣本返回地球需要經歷23天的時間,每一步都十分艱險,因此受到廣泛的關注。
  • 印度要發射月船3號登月,阿波羅登月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雖然我們目前不知道這個項目是否能夠順利如期實施,但是從之前印度探索月球的情況來看,印度其實是具備一定的探月能力的,因為月船1號探測器和月船2號探測器都順利進入月球軌道,並成功環繞月球運行,只是月船2號說搭載的著陸器沒能成功登陸月球。這也說明,環繞月球難度不是很大,相比之下,登陸到月球表面的難度就大得多了。
  • 美國登月,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基地,人是怎麼回來的?
    大約兩個星期前9月15日,我國就在黃海海域發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一次性將9顆衛星送上了預定軌道。此次火箭成功發射還有一個關鍵的地方,那就是海上移動平臺的發射。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美國執行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從阿波羅11號-阿波羅17號共成功了6次把12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其中阿波羅13號發射失敗,未能完成載人登月任務,索性太空人沒有生命危險。
  • 美國登月成功6次,月球上沒有建火箭發射站,人是怎麼回來的?
    而到現在為止,美國依然是唯一有太空人登上月球的國家,並且是在遙遠的50多年前就連續6次登上月球,即便是當時這個領域技術同樣優秀的前蘇聯,也一次也沒有成功實現載人登月任務。不管是否認同,很多人都知道阿波羅11號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但鮮有人知第一個實現在月球附近環繞飛行的太空飛行器,卻是前蘇聯在1959年發射的月球一號無人探測器,而美國提出阿波羅系列月球探測計劃都已經是幾年後了。
  • 嫦娥5號返回地球後,我國載人登月提上日程?觀察人士發表看法
    嫦娥5號成功著陸12月17日凌晨,嫦娥5號攜帶2公斤月球土壤成功返回地球,完成了中國的探月工程最後一項最高難度的任務。到此,中國在2004年制定的探月工程目標已經基本完成,那麼我國的載人登月是否會提上日程,儘早實現載人登月呢?有觀察人士的看法是中國國未來十年大概率不會優先考慮載人登月,核心原因:中國十年內載人登月科學價值很低。
  • 美國成功登月後,太空人怎樣從月球回來的?難道都是假的?
    美國成功登月後帶領人類進入一個新時代,自從美國登月後,關於外界的質疑聲從來沒有停止,從上個世紀開始一直延續到本世紀,全都是質疑美國是否成功登月言論。據了解目前為止,美國一共成功登月6次,即便如此大家還沒有打消質疑聲,讓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僅僅只有美國能夠登月,其他國家無法實現登月呢?即使有很多人向美國學習載人航天知識,全都遭受拒絕,在上個世紀美國是如何把人類送上太空的呢?如何把人類帶回來?
  • 登月太空人返回地球後為什麼出現怪病?玉兔號月球車也栽倒它手上
    在登月和返回地球隔離期間,太空人出現了打噴嚏、咳嗽症狀,這是一個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這說明有異物進入了太空人的上呼吸道,否則不可能所有太空人都發生類似的現象。當登月太空人進入返回艙時,在穿脫太空衣時會將月塵擴散到返回艙的空間中,最終所有太空人的呼吸道都沾滿了月塵。
  • 美國自從第一次載人登月後,為何此後,就再也沒有載人登月了
    他們認為,在上世紀冷戰背景下,美國為了在太空探索上壓過蘇聯,不惜通過作假,以贏得軍備競賽的勝利。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位曾供職於美國航天局的工程師比爾·凱恩,專門寫了一本名為《我們從未登上月球》的書,對美國所謂的「登月成功」,進行了無情的批駁。 他認為,搭載太空人的火箭,確實是發射了。
  • 嫦娥5號只帶回來1731克月球樣品,那麼阿波羅號怎麼載人返回的?
    我們知道美國的探月技術1969年就把太空人送到了月球,並且把美國的旗幟插在了月球上,至今我們才登上了月球,談載人航天飛往月球的問題有沒有價值,嫦娥五號無論能不能載人,到月球上幹什麼去?我們就得參考當年阿波羅號航天任務的過程人究竟起了什麼作用。
  • 如果嫦娥五號順利返回,是不是意味著可以載人登月了?
    這個「嫦娥工程」一共有三個階段,分別是「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很明顯,「登月」一直都是咱們航天計劃中的重要要組成部分,甚至於是核心計劃。 因為登月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未來的太空殖民時代咱們能否佔得先機。就當下而言,探索太空其實就相當於十六世紀的大航海。到處都是「無主之地」,先到先得。
  • 嫦娥五號已經著陸月球,我們距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但他們的無人探測器和載人登月地點都選在了月球正面的中緯度地區,所取得的樣本經過分析後都大同小異,無法再為更深入了解月球提供什麼價值了。 但嫦娥五號的意義絕不只是「月球採樣返回」這麼簡單,我們其實可以把嫦娥五號當做是「載人登月」的一次小規模預演,因為嫦娥五號是目前嫦娥工程中唯一一個需要從月球返回地球的任務,它的「兩器分離」和「兩器對接」不出意外的話,也是未來載人登月過程中必須要進行的步驟,唯一的問題就是:
  • 我國現階段能不能載人登月?看完阿波羅11號登月過程就知道了
    月球是距離我們地球最近的大型天體,平均距離大約為38萬公裡,從地球發出的信號大約在1秒多鍾後就可以達到月球,不過從地球出發的飛船,最快也需要幾天時間才能飛到月球。雖然月球看起來比較遠,但已經被我們人類象徵性地徵服了。早在半個世紀前,美國發射了一系列的阿波羅載人飛船將6批共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並順利返回地球。
  • 太空人登月返回後,為什麼要被隔離一段時間?科學家道出真相
    而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卻是跨越式的,直接來了幾次載人登月,雖然當年美國是因為美蘇競賽,才幹這麼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但不得不說,美國成功了,這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直到現在人們說起當年的美國登月,都不得不堅起大拇指。
  • 嫦娥五號返回後,NASA轉發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嫦娥五號返回後,NASA轉發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時間:2020年12月17日 16:22:01&nbsp中財網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
  • 月球上沒有發射塔,阿波羅11號任務的3名成員如何返回地球?
    1961年4月12日,蘇聯航天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飛船在301公裡高度的軌道上,環繞地球一周並安全返回地球,由此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20天後的5月25日,倍感壓力的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國會發表阿波羅登月計劃演講,提出要在70年代來臨之前,也就是10年之內,把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地球,他希望用載人登月,在太空競賽中徹底戰勝蘇聯。
  • 美國又宣布大事,載人登月中包括9名女太空人,還有日本幫助!
    嫦娥五號在發射之後,已經成功在月球上著陸,並且完成了特定的任務,將會在近期返回地球,初步計算的位置應該是在我國的內蒙古,如果嫦娥5號可以順利地返回地球,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已經成熟掌握了無人月球採樣技術,我國下一步載人登月計劃的進行也會更加順利一些。
  • 嫦娥五號「打水漂」返回地球,驗證載人登月,阿波羅大多不敢玩
    但當嫦娥從月球回到地球就不一樣,在地球的強大引力下嫦娥會一路加速,在到達地球時它的速度會接近11.2公裡/秒(第二宇宙速度)。以這個速度闖入大氣層的後果是災難性的,如果是載人飛船,大概率船毀人亡。結果太空人出艙後告訴他們過載沒預想的大,感覺良好。儘管1968年NASA將這種降落方法描述為「大氣層中的跳躍」,但後來阿波羅飛船的飛行表明這只是個「意外」,因為除阿波羅17號有記錄到兩次加速度「波峰」外,其它飛船返回時並沒有試圖再主動「打水漂」。
  • 美國人登月後怎麼把人送回地球,難道月球上有火箭或飛船嗎?
    而上級部分在於指令艙對接之後,登月艙的兩位太空人帶著「石頭」進入指令艙,隨後上升段的登月艙就與指令艙分離,被拋棄在月球的軌道上,隨著它慢慢減速最終也會墜入月球表面。那麼好好一個登月為什麼要分分合合的?多種方案的選擇登月的方案當時設想了幾種:直接起飛由火箭帶著飛船起飛到達月球登入,拿完石頭,火箭再次起飛,回到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