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槿花開| 是什麼圓他大學夢想?

2020-12-22 澎湃新聞

朱槿花開| 是什麼圓他大學夢想?

2020-10-17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9年12月

中國銀行、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人民日報社新聞協調部共同主辦

「國家助學貸款助我成長」主題徵文活動

參賽作品累計35612篇

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選

共評出入選作品100篇

在眾多優秀作品之中

我校新聞與傳播學院學子謝振海作品

《朱槿花開》成功入選

(截取自「國家助學貸款助我成長」主題徵文活動最終入選作品名單)

朱槿花開 ——國家助學貸款築我編導夢想

作者 謝振海

湖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編導專業2018級學生

邕江河畔處處是鮮花,母親摘下一朵自己甚為喜愛的朱槿花,捧著它對即將前往大學校園的我說:「你要在心裡揣著這朵花,熱情體貼待人,細心堅韌做事,即使艱難,亦要出發。」

——題記

播種

我家庭院和院子牆邊都栽種有朱槿花。我曾見母親在牆邊撒下朱槿花種,再用手撥動表土,我疑惑地問母親,我們家為什麼栽種這種植物而不是別的呢?母親說,它能在很小的石縫中生存,只要有一點泥土、水和陽光,它就能燦爛開放,好養活。南方天氣溼熱,我們姊妹幾個總是上火,母親總是用她的「民間偏方」灌我們,後來才知道母親是用院子裡的朱槿根和葉入藥;一到夏天朱槿花就會盛開滿院,當我邀請夥伴來家裡玩耍過後,夥伴總會誇讚說:「你家的朱槿長勢太好了吧,就像你和你家人一樣熱情爽朗。」慢慢地,我會為我家裡種著朱槿而感到開心和驕傲,就這樣,我浸泡在朱槿花香中成長。

2018年夏天,我收到湖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所學的編導專業學費相對而言有點昂貴,加上剛剛過去的一年裡,自己在補習學校復讀的學費和同樣在讀本科的哥哥姐姐的教育費用,突然而來龐大的支出,讓本無固定職業的父母承受著更為沉重的壓力。它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刃,刺進了這個家庭的胸膛,然而黑暗中的微光忽隱忽現,母親深知教育能改變命運,篤定地對父親說:「咱咬咬牙也得供三個孩子上學呀,阿海多付出一年已經考上了,咱不更應該如了他的願望嗎?」庭院裡,父親蹲在朱槿花叢一旁低著頭不語,他撳滅了手中的菸蒂,緊接又點燃一支,只是看著它在靜靜燃燒。在煙霧繚繞中看到父親眼角流出那一抹潮溼的晶瑩,我知道那為了我們。我便暗下決心,不能讓家人再為我的生活而操心。

紮根

據史料記載,朱槿是傳說中的「太陽樹」,是神木,它代表著光明和吉祥。那年初秋,得益於國家助學貸款,我如願地從邕江河畔來到了泱泱湘水。站立在千年學府的牌匾前,我感到湖南大學如同一個盛大的寶藏庫,其中的精彩如同未知的寶藏一樣,正在等待我用汗水一步步挖掘。

尼採曾說過:「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入學伊始,我積極勤工儉學,發揮自己專業優勢,加入了學校為在校寒門學子貼心開設的勤工實體店——自強照相館,做起了一名為同學們服務的攝影師,在勤工中不斷紮實編導的基本功,我開始找到那個內心充盈的自己。對於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幫助,在校期間我嚴格地要求著自己,不斷兼職賺取生活費,以減少父母的經濟壓力;積極參加院校的志願者活動,在嶽麓山下的交通引導崗會有我的身影;放假時用自己平時積攢的錢從長沙買了湖南特產——安化黑茶帶回家孝敬父母。我深知傳媒專業的特性:實踐是唯一的通行證。因此我堅持「實踐出真知」的信念,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學習生活。入學至今,我去過北京、廣州、深圳、海南等地參加活動,祖國每一處秀美的山河都讓我久經保守的心盒漸漸打開,實踐已成為了我了解時代、認識世界、改變自己的重要方式。我相信腳是用來走路的,有路就有方向,路在心中,心在路上。

國家助學貸款,好比黑暗中的一絲光明,船隻上的一葉風帆。正像那一朵朱槿,它是我的「太陽樹」,給我帶來了光明,我深知國家的助學政策對於我的意義:助學貸款是在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健康地成長為支持社會發展的人,能為國家、為社會和人民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然而在通往夢的途中,每個人都需要一磚一瓦的堆砌之功,且無錯角的存型。於是,我懷揣著對「助學」之舉的感恩,紮實學習,腳踏實地,以積極飽滿的精神狀態投身社會實踐。

2019年暑假,我回到我的家鄉廣西南寧,參加了廣西日報社的實習工作。實習期間,我在報社老師的指導下對南寧的母親河——邕江進行了實地探訪,策劃和拍攝製作了原創系列視頻《百裡秀邕江》,稿件在廣西日報法人微博編發後獲得了大量關注和強烈的社會反響。其中,稿件《夜遊邕江:品味華燈初上的綠城之美》在編發後獲得了南寧籍藝人王鷗女士的轉發點讚,還榮幸被人民日報法人微博在話題「70年70城」中轉載刊登。在評論區看到清一色讚揚南寧的語句,我深深地為自己的家鄉感到驕傲,也深感自豪,原來自己也可以成為宣傳家鄉的小能手。如果沒有國家助學貸款幫助我築造編導夢想,我便無法輕鬆地走上傳媒之路,也無法有機會走近家鄉那條母親河,通過新媒體向網友們展示秀美的百裡邕江。此次實習讓我對宣傳工作中「四力」有了更為切身的體會,於我而言,更應練好自己的腳力,提升專業基本功。

開花

路遙曾在《平凡的世界》一書中寫道:「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助學」不單是「助」,更應該有「學」。入學以來,我不斷突破自己,努力嘗試不同的實踐,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可能性。大一上學期,熱衷各類活動的我受到廣州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代表大學生赴廣州參加第十五屆廣州大學生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並擔任學生開獎嘉賓。作為湖南大學唯一的學生代表,與來自全國各地高校優秀的大學生夥伴們一同站在了頒獎臺,在聚光燈下詮釋著光影世界中耀眼的青春模樣。2019年3月,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特別節目《家國清明》攝製組在長沙愛晚亭有錄製活動,我積極報名擔任志願者以協助央視的老師們順利完成拍攝任務。在幾天的錄製中我目睹了央視的老師們務實的作風與精準的採寫,使我對「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激勵我在專業路上要有更高追求。大二開學,剛結束在暑假實習的我又馬不停蹄地加入長沙共青團,在團市委新媒體中心擔任新媒體編輯,運營著長沙共青團的微博等社交帳號。在工作單位努力擺脫稚氣,做事沉穩,積極展現湖大優良學風,充分的鍛鍊使得我在團市委得到快速成長,自己也得到了團市委領導和老師們的誇讚。不拘於已有的一畝三分地,2019年末,樂於冒險實踐的我又抓住了遠赴海南三亞參加活動的機會,成為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電影市場志願者,接待著來自不同國家的展商嘉賓,它極大地拓寬和豐富了我的眼界和生活,青春價值在奉獻中得以升華。如果說成長諸多打開方式,我已找到最適合我的成長方式——學而實踐。

天道酬勤。經過勤懇學習,我獲得了校級獎學金和學校公派出境交流的機會,為自己已過大半的大學生活交上較為滿意的答卷。源於夢想,努力實現。我需要更加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無愧於國家的好政策,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宣傳工作者,在新時代能以紮實的本領和技能為講好中國故事做出自己的貢獻。

鷓鴣聲苦曉驚眠,朱槿花嬌晚相伴。那晚夜已深,坐在書桌前打哈欠的我透過窗戶瞧見院子那一簇簇朱槿花在風中搖曳,似乎在竊竊私語,便想起母親在我上大學臨行前送我的那朵朱槿花。其實外面的世界有著更多更漂亮的花,可她卻甚少了解。我想,朱槿在衝破泥土束縛努力綻放時,周圍的一切都會成為它的背景,那一朵朵鮮紅的花,象徵了南國裡最堅強、最熱情燦爛的生命力。我不假思索地拿起筆寫下臨行前,母親對自己的告白:「你要在心裡揣著這朵花,熱情體貼待人,細心堅韌做事,即使艱難,亦要出發。」

來源 | 「國家助學貸款助我成長」主題徵文活動組委會

原標題:《朱槿花開| 是什麼圓他大學夢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聽,夢想花開的聲音
    榮譽見證實力,夢想砥礪前行。創建三年來,廣德市人民以長跑的堅韌、短跑的姿態、衝刺的速度,高奏一支氣勢恢弘、奮進激昂的「文明交響」。在這個收穫季,我們循著光陰的足跡,聆聽夢想花開的聲音。全民攜手 共畫「同心圓」花開,從一粒種子開始。2018年3月,廣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拉開帷幕,吹響了爭創文明城市的集結號。
  • 連續兩年與湖南大學失之交臂,被預言活不過18歲的他如今圓了博士夢
    三湘都市報9月13日訊(記者 楊斯涵 黃京 實習生 陳蕊楠) 「第三次終於圓了自己的夢想,今後不管什麼困難,我都會堅持走下去的!」9月12日,在湖南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處,一位身穿白色T恤,坐在輪椅上的學生特別引人注意。
  • 朱槿之約丨匯聚南寧巾幗力量 綻放志願精神光彩——垃圾分類巾幗行...
    朱槿之約丨匯聚南寧巾幗力量 綻放志願精神光彩——垃圾分類巾幗行 綠色環保家家「行」 2020-12-23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穗圓夢助學行動讓貧困學生圓了大學夢
    截至2020年,雲南、青海、河北、貴州、江西、重慶、陝西、甘肅、新疆、西藏等省市、自治區的10264名建檔立卡家庭(含脫不脫政策)大學新生獲得資助,資助款超5千萬元。 以「教育扶貧」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 總有大學老師靜等花開
    在這兩個月中,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比如可以探親訪友,可以走遍祖國名山大川,欣賞一路風景,領略各種風土人情,感受不同文化。有點兒錢的老師,有點看不見世界死不甘的老師,可以滿世界亂轉,體會一下風景這邊是否獨好的味道。放假有千萬種玩法,性質也有千萬種不同。
  • 摩託界中神一般的存在,地平線到底圓了多少騎士的夢想!
    摩託界中神一般的存在,地平線到底圓了多少騎士的夢想!什麼叫做地平線呢?採用國外的外殼,內部使用國產的劣質零件。這種摩託車非常的便宜,不管你是在實體店購買還是在網上購買,售價基本上不會超過1萬。但是地平線卻受到眾多摩友的唾棄,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 你知道孩子的夢想是什麼嗎?如何實現夢想成真,家長們不妨一讀!
    達爾文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醫生,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繼承自己的事業,也當一名醫生,可是達爾文無心學醫,進入醫科大學後,他成天去收集動植物標本,父親對他無可奈何,又把他送進神學院,希望他將來當一名牧師。然而,達爾文的興趣也不在牧師上,達爾文有他自己的理想,他9歲的時候就對父親說:「我想世界上肯定還有許多未被人們發現的奧秘,我將來要週遊世界,進行實地考察。」為此,達爾文一直在積極準備。為了有利於自己觀察和收集動植物標本,達爾文拋棄了事務輕閒。
  • 恆企教育圓你學歷提升夢想 快人一步成為財稅專業人才
    恆企教育圓你學歷提升夢想 快人一步成為財稅專業人才恆企教育了解到,智能稅務師是中國企業財務管理協會頒發的稅務能力評價證書,對提升學歷有幫助。恆企教育圓你學歷提升夢想 快人一步成為財稅專業人才恆企教育的「智能稅務師」的課程擁有「精品5教」亮點,即:好課程、好老師、好教學、好工具、好服務,全方位幫助學員通過考試,提升學歷。
  • 高校雲賞花|花開春意濃!走,去煙臺大學賞花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2日訊 因靠近海邊和緯度靠北的地域原因,相較於內陸高校,煙臺大學的花開得稍晚一些,但正是因為這份等待,積攢了更多的蓬勃生機。 春天的花開、夏天的海風,都不如你燦爛的笑容。煙園無恙,靜待歸期!
  • 莫賢《稔子花開》:接引最珍貴的嶺南地氣
    主人公劉振華年幼父母雙亡,但鄉親們你一斤米,我一斤菜,他一件衣服地,讓孤兒劉振華過上溫飽日子,安心讀書;人窮志不短,劉振華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考上省重點大學後,在當時經濟仍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一個只有325戶人家1641人的小山村,加上符合國家標準的貧困戶有308戶的窮鄉僻壤,硬是有132戶鄉親東挪西湊願意借錢接濟孤兒劉振華上大學讀書,最少的那戶也借了100元出來。
  • 共圓英雄夢|被吳青峰@的褚歡歡,你的另一個願望我們也承包了!
    在杭州下沙,她度過了美好的四年大學時光。大學三年級時,擔任醫學院學生會主席的歡歡還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馬雲還是我們的校友呢,記得大一時,他就來給我們講過課。」歡歡自豪的回憶道。這次在武漢期間,歡歡也做了兩件與杭州有關的事情。
  • 圓鄉村孩子藝術夢想 助武陵山區脫貧攻堅——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7月14日、17日,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黨委書記王元、院長李開沛率學院青年骨幹教師代表20餘人先後前往古丈縣第一中學、瀘溪縣第五中學開展藝術支教活動。本輪支教活動得到湖南宋祖英助學基金會大力支持。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此輪支教活動派出舞蹈、聲樂、鋼琴、二胡、竹笛、古箏等青年教師20餘名。首先,專業老師代表向兩校專業老師傳達了湖南省藝術聯考的最近動態及人才選拔理念,對兩校教師在專業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答疑。然後,他們向兩校師生現場展示了專業技能,精湛的技藝引得師生滿堂喝彩。
  • 「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
    12月1日下午,廣西演藝集團演出的「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2020年文藝精品下基層惠民演出活動走進容縣容州鎮第三小學,為全校師生送上一場傳統文化大餐。本次展演的是木偶劇《壯鄉小雄鷹》,主要講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軍閥混戰時期,備受豪紳地主欺壓百色田東縣少年韋小山,因為家境貧寒,他對不公平的社會充滿了不解,對地主豪紳充滿了憤懣,所以在心底就埋下了革命的火種。在一次上山砍柴的偶然間,小主人公遇到了廣西農民運動的領袖韋拔群等革命人士。經過一番了解後,他主動要求加入廣西農軍,成為一名小偵察員。
  • 光榮與夢想丨陳嘉明:夢想與毅力加持,劃向彼岸看花開!
    95年的他來自福建漳州,2015年7月3日成為家天下人,這是他的人生第一份工作,近三年來的房產精心耕耘,終迎來皇冠的加冕。這就是本月的租賃冠軍,來自豪門冠軍區域萬達浦上區,海潤尊品A組的陳嘉明。面對本次奪冠,他說只要是想做的事情,就沒有做不成的,心在哪裡,行動在哪裡,那麼成就就一定在哪裡!
  • 黑幼龍:慢養孩子 靜待花開
    最早把卡內基理論引進我國臺灣、被稱為「臺灣卡內基之父」的黑幼龍,一生的另外一個傑作是把自己的四個兒女培育成才:大兒子立言,耶魯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碩士,現任卡內基訓練總經理;二兒子立國,加州大學醫學博士,現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女兒立琍,加州大學法學院畢業;老四立行,史丹福大學機械工程碩士,現在自己創辦的公司任總經理。
  • 武漢大學開啟線上「雲賞櫻」 英雄武漢,依然花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6日電題:武漢大學開啟線上「雲賞櫻」英雄武漢,依然花開!記者 宋宇晟「英雄武漢,依然花開」,3月16日,武漢大學開啟了線上「雲賞櫻」模式。賞櫻的同時,不少網友也在社交媒體留言,祝福武漢,「等好起來了,一起去看櫻花」「武大的櫻花開了,春天到了」「春暖花開,武大櫻花好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雖然鏡頭不曾移動,但截至16日18:00,武漢大學官方微博「雲賞櫻」直播的觀看量已超過400萬次。武漢大學官方微博直播截圖1月23日,武漢因新冠肺炎疫情「封城」。
  • 陳哲遠粉絲向「圓山裡娃的成長夢想」公益工程捐款助力公益扶貧
    陳哲遠先生的粉絲向能量榜樣團體公益工程「圓山裡娃的成長夢想」捐款9500元,用於兩所健康體育室、一所愛心音樂教室、一所科學實驗室的建設,幫助提升孩子們的素質教育,助力精準扶貧,提升鄉村教育的發展,促進鄉村振興!陳哲遠,1996年10月29日出生於廣東省深圳市,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深圳大學表演系。
  • 大別山麓,「大眼睛」們圓夢想
    蘇明娟是個例,但是當年她那雙「大眼睛」背後隱藏的,是大山裡孩子的夢想和希望。6月底,記者踏上了皖西這片紅色土地,探尋「大眼睛」背後那群孩子的教育現狀。小盧如願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作為一名即將步入大四的學生,小盧對畢業就業也有了個人的期待。在電話裡他告訴記者,等畢業了想回到家鄉,做一名人民教師,幫助更多和他一樣的貧困學子實現夢想。眾人拾柴火焰高,該省軍區積極發揮橋梁紐帶和牽頭協調作用,構建多方協同、整體聯動的「大助學」格局。
  • 湛江作家莫賢《稔子花開》:接引最珍貴的嶺南地氣
    主人公劉振華年幼父母雙亡,但鄉親們你一斤米,我一斤菜,他一件衣服,讓孤兒劉振華過上溫飽日子,安心讀書;人窮志不短,劉振華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考上省重點大學後,在當時經濟仍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一個只有325戶人家1641人的小山村,加上符合國家標準的貧困戶有308戶的窮鄉僻壤,硬是有132戶鄉親東挪西湊願意借錢接濟孤兒劉振華上大學讀書,最少的那戶也借了100元出來。
  • 山東14歲「瓷娃娃」上大學開啟動漫人生!
    2019年初,她在網上得知了「荔枝花開」首屆山東省殘疾人創意設計大賽舉辦的消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把自己的素描作品《窗外》投給了組委會,沒想到竟然獲了獎。崔燦燦與大學結緣,緣於2019年年底的那次「荔枝花開」殘疾人公益培訓活動。這次培訓班的學員均是「荔枝花開」山東省殘疾人文創設計大賽的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