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7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9年12月
中國銀行、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人民日報社新聞協調部共同主辦
「國家助學貸款助我成長」主題徵文活動
參賽作品累計35612篇
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選
共評出入選作品100篇
在眾多優秀作品之中
我校新聞與傳播學院學子謝振海作品
《朱槿花開》成功入選
(截取自「國家助學貸款助我成長」主題徵文活動最終入選作品名單)
朱槿花開 ——國家助學貸款築我編導夢想
作者 謝振海
湖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編導專業2018級學生
邕江河畔處處是鮮花,母親摘下一朵自己甚為喜愛的朱槿花,捧著它對即將前往大學校園的我說:「你要在心裡揣著這朵花,熱情體貼待人,細心堅韌做事,即使艱難,亦要出發。」
——題記
播種
我家庭院和院子牆邊都栽種有朱槿花。我曾見母親在牆邊撒下朱槿花種,再用手撥動表土,我疑惑地問母親,我們家為什麼栽種這種植物而不是別的呢?母親說,它能在很小的石縫中生存,只要有一點泥土、水和陽光,它就能燦爛開放,好養活。南方天氣溼熱,我們姊妹幾個總是上火,母親總是用她的「民間偏方」灌我們,後來才知道母親是用院子裡的朱槿根和葉入藥;一到夏天朱槿花就會盛開滿院,當我邀請夥伴來家裡玩耍過後,夥伴總會誇讚說:「你家的朱槿長勢太好了吧,就像你和你家人一樣熱情爽朗。」慢慢地,我會為我家裡種著朱槿而感到開心和驕傲,就這樣,我浸泡在朱槿花香中成長。
2018年夏天,我收到湖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所學的編導專業學費相對而言有點昂貴,加上剛剛過去的一年裡,自己在補習學校復讀的學費和同樣在讀本科的哥哥姐姐的教育費用,突然而來龐大的支出,讓本無固定職業的父母承受著更為沉重的壓力。它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刃,刺進了這個家庭的胸膛,然而黑暗中的微光忽隱忽現,母親深知教育能改變命運,篤定地對父親說:「咱咬咬牙也得供三個孩子上學呀,阿海多付出一年已經考上了,咱不更應該如了他的願望嗎?」庭院裡,父親蹲在朱槿花叢一旁低著頭不語,他撳滅了手中的菸蒂,緊接又點燃一支,只是看著它在靜靜燃燒。在煙霧繚繞中看到父親眼角流出那一抹潮溼的晶瑩,我知道那為了我們。我便暗下決心,不能讓家人再為我的生活而操心。
紮根
據史料記載,朱槿是傳說中的「太陽樹」,是神木,它代表著光明和吉祥。那年初秋,得益於國家助學貸款,我如願地從邕江河畔來到了泱泱湘水。站立在千年學府的牌匾前,我感到湖南大學如同一個盛大的寶藏庫,其中的精彩如同未知的寶藏一樣,正在等待我用汗水一步步挖掘。
尼採曾說過:「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入學伊始,我積極勤工儉學,發揮自己專業優勢,加入了學校為在校寒門學子貼心開設的勤工實體店——自強照相館,做起了一名為同學們服務的攝影師,在勤工中不斷紮實編導的基本功,我開始找到那個內心充盈的自己。對於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幫助,在校期間我嚴格地要求著自己,不斷兼職賺取生活費,以減少父母的經濟壓力;積極參加院校的志願者活動,在嶽麓山下的交通引導崗會有我的身影;放假時用自己平時積攢的錢從長沙買了湖南特產——安化黑茶帶回家孝敬父母。我深知傳媒專業的特性:實踐是唯一的通行證。因此我堅持「實踐出真知」的信念,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學習生活。入學至今,我去過北京、廣州、深圳、海南等地參加活動,祖國每一處秀美的山河都讓我久經保守的心盒漸漸打開,實踐已成為了我了解時代、認識世界、改變自己的重要方式。我相信腳是用來走路的,有路就有方向,路在心中,心在路上。
國家助學貸款,好比黑暗中的一絲光明,船隻上的一葉風帆。正像那一朵朱槿,它是我的「太陽樹」,給我帶來了光明,我深知國家的助學政策對於我的意義:助學貸款是在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健康地成長為支持社會發展的人,能為國家、為社會和人民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然而在通往夢的途中,每個人都需要一磚一瓦的堆砌之功,且無錯角的存型。於是,我懷揣著對「助學」之舉的感恩,紮實學習,腳踏實地,以積極飽滿的精神狀態投身社會實踐。
2019年暑假,我回到我的家鄉廣西南寧,參加了廣西日報社的實習工作。實習期間,我在報社老師的指導下對南寧的母親河——邕江進行了實地探訪,策劃和拍攝製作了原創系列視頻《百裡秀邕江》,稿件在廣西日報法人微博編發後獲得了大量關注和強烈的社會反響。其中,稿件《夜遊邕江:品味華燈初上的綠城之美》在編發後獲得了南寧籍藝人王鷗女士的轉發點讚,還榮幸被人民日報法人微博在話題「70年70城」中轉載刊登。在評論區看到清一色讚揚南寧的語句,我深深地為自己的家鄉感到驕傲,也深感自豪,原來自己也可以成為宣傳家鄉的小能手。如果沒有國家助學貸款幫助我築造編導夢想,我便無法輕鬆地走上傳媒之路,也無法有機會走近家鄉那條母親河,通過新媒體向網友們展示秀美的百裡邕江。此次實習讓我對宣傳工作中「四力」有了更為切身的體會,於我而言,更應練好自己的腳力,提升專業基本功。
開花
路遙曾在《平凡的世界》一書中寫道:「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助學」不單是「助」,更應該有「學」。入學以來,我不斷突破自己,努力嘗試不同的實踐,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可能性。大一上學期,熱衷各類活動的我受到廣州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代表大學生赴廣州參加第十五屆廣州大學生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並擔任學生開獎嘉賓。作為湖南大學唯一的學生代表,與來自全國各地高校優秀的大學生夥伴們一同站在了頒獎臺,在聚光燈下詮釋著光影世界中耀眼的青春模樣。2019年3月,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特別節目《家國清明》攝製組在長沙愛晚亭有錄製活動,我積極報名擔任志願者以協助央視的老師們順利完成拍攝任務。在幾天的錄製中我目睹了央視的老師們務實的作風與精準的採寫,使我對「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激勵我在專業路上要有更高追求。大二開學,剛結束在暑假實習的我又馬不停蹄地加入長沙共青團,在團市委新媒體中心擔任新媒體編輯,運營著長沙共青團的微博等社交帳號。在工作單位努力擺脫稚氣,做事沉穩,積極展現湖大優良學風,充分的鍛鍊使得我在團市委得到快速成長,自己也得到了團市委領導和老師們的誇讚。不拘於已有的一畝三分地,2019年末,樂於冒險實踐的我又抓住了遠赴海南三亞參加活動的機會,成為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電影市場志願者,接待著來自不同國家的展商嘉賓,它極大地拓寬和豐富了我的眼界和生活,青春價值在奉獻中得以升華。如果說成長諸多打開方式,我已找到最適合我的成長方式——學而實踐。
天道酬勤。經過勤懇學習,我獲得了校級獎學金和學校公派出境交流的機會,為自己已過大半的大學生活交上較為滿意的答卷。源於夢想,努力實現。我需要更加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無愧於國家的好政策,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宣傳工作者,在新時代能以紮實的本領和技能為講好中國故事做出自己的貢獻。
鷓鴣聲苦曉驚眠,朱槿花嬌晚相伴。那晚夜已深,坐在書桌前打哈欠的我透過窗戶瞧見院子那一簇簇朱槿花在風中搖曳,似乎在竊竊私語,便想起母親在我上大學臨行前送我的那朵朱槿花。其實外面的世界有著更多更漂亮的花,可她卻甚少了解。我想,朱槿在衝破泥土束縛努力綻放時,周圍的一切都會成為它的背景,那一朵朵鮮紅的花,象徵了南國裡最堅強、最熱情燦爛的生命力。我不假思索地拿起筆寫下臨行前,母親對自己的告白:「你要在心裡揣著這朵花,熱情體貼待人,細心堅韌做事,即使艱難,亦要出發。」
來源 | 「國家助學貸款助我成長」主題徵文活動組委會
原標題:《朱槿花開| 是什麼圓他大學夢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