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世紀,受建築風格的影響,西方衣服的裁剪方法上出現了新的突破,過去寬衣時代的衣服構成,有一種很強的平面性,其裁剪屬於古典式或東方式的「直線裁剪」。雖然羅馬式時代衣服也曾收腰,但那還只是從衣片兩側向裡挖裁,仍未擺脫古代服裝構成的框框。而這時新的裁剪方法則是從前、後、側三個方向取掉了胸腰之差的多餘部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從袖根到下擺,在側面加進數條毽子板一樣的三角形布,這不規則的三角形布之間,在腰身處形成了許多菱形空間,這就是構成了現在衣服上的「省」。當時由於技術和審美的問題使得省道只單一地用在腰部,而且是女性的服裝。省道這一新事物地產生標誌著一個嶄新的服飾藝術時代到來,追其本源是基於建築風格的影響。設計以從二維造型轉向為三維空間設計無疑對服裝的造型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省道屬於服裝結構構成的形式要素之一,其對服裝造型的影響頗深。省道除了是一種時代的技術產物同時它又是審美思想的轉變,人們為了更好地展示本身體形美所不斷探究的這一時代結果。
省道的結構構成過程極其複雜,根據哥德式時期的服飾史學資料發現。省道初期是從人體腰部兩側進行挖進構成三角形的結構面貌,伴隨著技術和審美不斷地提高人們開始注重身體前面和後背的造型。直至將省道移到前後及兩側四個方位上來提高了人體的立體型,13世紀女裝腰部多是高度貼身的造型使得一些女體腰部強制性收縮。乃至活動受阻並出現暈厥現象,這是時代美的共識,審美思想高於肉體的殘酷。
截止18世紀一位美國服裝專家著作「服裝幾何形」圖書的問世才給省道烙印上了數學的代名詞,這一數學形式的省道一直沿用到今天。省道的結構特徵是三角形,菱形、橄欖形、平行楔形等不同形狀,決定省道大小的是省道夾角和凹面長度。譬如將女性人體的胸部看做一個椎體其解剖後的形狀為扇形,扇形的餘夾角就是省道夾角。那麼,如果椎體越高則省道夾角就越大,則反之。這只是針對女性胸部的省道設計,除此以外還有腰部、肩部、背部、臀部、肘部等有關曲度的部位都可以設計省道。省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衣服上出現了肩省、胸省、袖窿省、腋下省、腰省、袖肘省等不同部位的省道。大大提高了服裝造型的水平,三維造型更是得顯其章。
省道是幫助人體完成本身的特徵,這種設計稱為合體形設計。合體形設計要遵守人體解剖規律,省道的大小也要考慮人體的基本運動,也就是說省道應小於人體解剖後所構成的角度量。就拿文華式原型版設計來分析省道的解剖規律,文華式原型版的省道是橫向設計在腰部作為一種間隙量來補充省道的構成。具有運動轉移的功能,那麼原型版省道的寬度是否完全符合女性人體的胸腰臀三維曲率。經試驗發現此省道寬度只滿足部分曲度,不是完全滿足。通過數學建模發現文華式原型版的省道量剛好是胸部解剖後扇形餘夾角的一半,如果要高度貼服還要再追加一半的省道量。
上面講的是以人體為特徵的省道設計,造型也是符合人體形。在服裝設計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奇異造型是不符合人體的細部特徵,那麼省道這時就具有誇張的功能。限制誇張這一功能是審美,一個具有高審美能力的設計師就能很好地利用省道。造型與省道即統一又矛盾,統一是指造型下的省道複合型設計,而矛盾是指省道不能直接表達設計思想需要轉換。省道的轉化有多種形式,譬如省道轉化為褶紋、衣擺、裙子幅度、領子起翹等各種形態,其目的是展現造型。
把造型理解為藝術思維,省道則是抽象思維。主要考慮如何表現造型,直線型的省道表現出簡單的幾何體造型,曲線型的省道則賦予特種造型的結構。省道與省道之間的關係既密切又複雜,複雜是交錯的陳述,密切是連省成縫的表達。隱藏是省道另一個特徵,它通常與分割線聯合起來使用,具有內在美。省道發展到今天已具有審美性和功能性雙重品格,並在以後的發展中還要賦予更多的精神內涵,這是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
服裝造型一般分為A、H、Y、X、O等幾種造型。A形是指上小下大、H是筒形、Y是上大下小、X是苗條形、O是胖形,省道與各個不同造型的設計是有一定的區別。如X形多設計為弧線省道,O形要少設計省道或者不設計省道。同時省道針對部件造型的應用主要表現在立體袖子、口袋、雲肩等方面,在服裝部件設計中泡泡袖就是一種變相性的省道設計,它不直接為人體而服務反倒是為造型而造型,這是省道的另一個造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