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仁天皇最忌憚的弟弟,為求和平刺殺侵華戰犯,主動向中國道歉

2020-12-14 騰訊網

昭和天皇,名裕仁,是日本第124代天皇,對於每一個中國人而言,他犯下的滔天大罪我們時刻不能忘,正是在他執政期間,指揮和策劃日本相繼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侵略和踐踏了中國和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十幾個國家,幾萬、幾十萬無辜百姓因此喪命。

1945年8月15日,由他代表日本帝國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最可氣的是什麼?在美國的「操作」下,裕仁全身而退,免除了審判,繼續做他高高在上的日本天皇,正是令人髮指!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是裕仁的親弟弟,大正天皇和貞明皇后的第4皇子,也是他們最小的孩子,和裕仁相差14歲,他與哥哥截然不同,當年為了和平參加暗殺東條英機(侵華日軍甲級戰犯,日本第40任首相)的行動,讓裕仁非常忌憚,他是誰呢?

三笠宮崇仁親王,出生於1915年,因為和哥哥們年齡差的比較大,所以三笠宮崇仁從小生活的環境與裕仁他們大有不同,為了讓弟弟得到「更好」的發展,著名的豺狼參謀辻政信(傳聞其十分殘忍,曾生食戰俘人肉,所以被稱為「豺狼」)成為了他的老師。

三笠宮崇仁先是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又在習志野騎兵學校和陸軍大學學習,後來更是在侵華日軍南京總部任大尉參謀,併兼任貴族院議員和日本皇室會議成員。

但是隨著對戰爭實情的了解,三笠宮崇仁愈發不能接受日軍的種種行為,他呵斥道:「我們的軍人十分殘暴,對中國無所不取,掠奪殆盡!」哥哥裕仁天皇聽了非常不滿意,但也並不能對他做什麼。

1944年,三笠宮崇仁成為日本「和平派」的非正式隊員,公開反對東條英機勢力,後來因為太憤怒了,密謀暗殺東條英機,自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想要為和平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行動失敗了。

作為中國派遣軍總司令,他還發表了一番名為《作為日本人對中國事變的內心反省》,裡面列舉了日本自甲午戰爭以後侵略中國的事實,揭露日本軍人的殘暴行為,說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反抗那才是怪事!日本軍隊與中國根本無法對陣!

這下,包括裕仁在內的日軍上上下下,都對三笠宮崇仁十分忌憚,這份「危險文書」立馬被沒收了,不過後來在1994年被某日本學者從檔案裡找了出來,經過三笠宮崇仁的允許後發表了出來。

三笠宮崇仁知道憑藉自己的力量並不能改變什麼,於是他跑去繼續學習,1947年從東京大學歷史系畢業,隨著對歷史的了解,三笠宮崇仁對日本當年的行為更加不滿意了,畢業以後他成為早稻田大學、青山大學、天理大學等等重點大學的教師,宣揚自己的反戰思想。

1998年,中方來到日本訪問,在日本皇宮舉行的國宴上,三笠宮崇仁親王嚴肅而鄭重地說道:「我的良知現在仍然令我很傷痛,我想向中國人民道歉。」

2016年10月27日,三笠宮崇仁親王逝世,享年100歲,在身體還硬朗的時候,他一直堅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上下班,日本民眾經常在電車裡遇到他,對他特別尊敬。

參考資料:《日本軍國主義侵華資料長編》《抗日戰爭研究》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裕仁去世,邀請中國前去參加葬禮,中國4個字硬氣回擊
    如果沒有他的同意,他最終不會派遣軍隊入侵太平洋地區,可以說他是戰爭中最大的戰犯,但他在戰爭結束後沒有受到審判,他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年長的天皇,直到88歲因病去世。日本罪行二戰結束後,參戰國家在日本東京審判日本戰犯,這次審判是歷史上著名的東京審判。在這次審判中,許多日本戰犯被判處死刑,但有一人逃脫了懲罰。有人會問他是誰?這個人就是當時的日本領導人裕仁天皇。
  • 1989年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請中國參加國葬,我國四字回復
    相信我國除了對明治天皇有所了解外,還應該對某一位日本天皇印象很深的,此人就是裕仁天皇,直接參與對中國侵略戰爭的罪魁禍首。 在原子彈的威力下,裕仁天皇頑抗到底的態度出現了動搖,為了保住日本免遭原子彈的再次轟炸,裕仁天皇放棄了所謂的「一億總動員」計劃,公開發表向盟軍投降申明,自此二戰結束,反法西斯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 NHK披露裕仁天皇悔恨未能阻止南京大屠殺,公開懺悔被首相阻止
    在裕仁天皇在二戰後初期發表的講話中,大多將責任歸咎於驅使日本陷入戰爭的軍官。但最新披露的文件表明,裕仁天皇對自己的角色也感到痛心,並試圖發表演講道歉。他對田島說,「如果我們反思,就會發現我們都做了壞事。所以請在演講中,加入我們所有人都必須反思,而不是重複(歷史)。」對於裕仁天皇的戰爭責任,日本歷史學家仍在進行辯論。
  • 日軍侵華真正幕後黑手,策劃了九一八事變,裕仁天皇真正的心腹
    抗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創傷,我們用犧牲3500萬人民的代價才換來了勝利。那麼不禁要問,當初日本為什麼一定要發動侵華戰爭呢?客觀原因當然很多,在日本內部有一個人物是發動侵華的真正黑手。此人是裕仁上臺的核心人物,連東條英機都是他的跟班,策劃九一八的真正元兇永田鐵山。
  • 裕仁天皇死前囑咐,千萬不能惹這個國家,究竟是哪個國家呢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魏源的《海國圖志》傳到日本,明治天皇第一次發現,世界上竟然有這麼多先進而有趣的東西。因此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願望。加之黑船事件等事件的刺激,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從此走上了高速發展的地獄之路。為什麼要說走下地獄之路?
  • 美軍剛佔領日本,天皇就主動投案自首,麥克阿瑟:真乃第一君子
    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廣播」,宣布日本正式投降,麥克阿瑟被盟軍任命為最高司令,全權處理日本投降及戰後事宜,成為當時全世界最受矚目的人。一時間,賀電、榮譽紛至沓來。裕仁天皇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核心,理當被列為頭號戰犯公開審判。但是,麥克阿瑟卻不同意這種做法。他認為,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刻意將美國妖魔化,民眾普遍認為美軍是「目中無物的野蠻人」,殘暴成性。在這種情況下,將裕仁送到軍事法庭的做法是錯誤的,那樣做只會增加日本民眾的仇恨,為新的戰爭埋下隱患。他反對分佔日本,並且特別反對審判裕仁。
  • 米內光政:敦促日本裕仁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末代海軍大臣
    米內光政是日本海軍最資深將領之一,其出任日本內閣海軍大臣屆數之多且時間之長,在日本海軍將領中無人能出其右,他既是日本啟動全面侵華戰爭時的海軍大臣,也是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的末代海軍大臣,他曾堅決反對與美國開戰,也曾堅決反對實施本土決戰的主張和叫囂,他還是敦促裕仁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最主要的勸誡人。
  • 揭秘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為何最終沒有退位?
    裕仁天皇(資料圖)1945年,對日本領導人的戰爭罪行進行審判的機構正在緩慢形成,起訴和逮捕在難以預料的時間一波波到來。9月11日,宣布了對第一批戰犯嫌疑人的逮捕,接著是不祥的平靜,直到11月19日第二批逮捕令發布。12月的第一周,許多軍部高官和官僚們被添加到了「甲級」戰犯嫌疑人的行列,包括前首相近衛文 和天皇身邊最親近的內大臣木戶幸一等人。
  • 日本戰犯歸國後都怎樣了?他在中國人面前哭著下跪道歉
    石田為日本明治學院大學國際和平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歸聯和平紀念館理事、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研究員,長期致力於日本侵華戰爭歷史研究工作,長年走訪日本各地採訪年邁的戰爭親歷者。海外網希望通過他的講述,為讀者展現部分「日本鬼子」的心路歷程。
  • 日本裕仁天皇離世,邀請中國派代表出席,我方回復讓日本皇室氣憤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說到戰爭,就不得不提到日本,從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艱苦抗戰中,我國付出了3500萬人的流血犧牲。直到現在,日本還在刻意美化戰爭侵略,篡改教科書,參拜日本戰犯,這樣的行為是所有反法西斯同盟國都接受不了的。
  • 1989年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請中國參加葬禮,我國霸氣回應4字
    然而,讓中國人民不能理解的是,日本明明在二戰中對中國做了那麼多傷天害理的事,為什麼一直不道歉?直到1989年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請中國參加葬禮的時候,我國外長霸氣回復4個字,才讓日本低了頭。其次,裕仁天皇的失敗,讓不少日本老百姓開始崇拜駐日美軍的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他們除了把麥克阿瑟做成神像,甚至還像拜天皇一樣,拜麥克阿瑟的照片。相比之下,裕仁天皇在日本國民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國民們認為是天皇煽動起了戰爭,如今的苦日子都是他造成的,如果必須有人要對戰爭負責和懺悔,那也只有天皇。
  • 裕仁天皇逝世後,日本希望中國出席葬禮,中國僅回復日本四個字
    曾經,在日本天皇裕仁去世之後,日本方面曾經希望中國能夠派出代表並出席葬禮,然而,面對著日本的這一請求,中國方面卻僅僅回復了四個字。那麼,為什麼在日本天皇去世之後,中國會成為受邀對象,而在此次事件中,中國對日本說出的四個字又是什麼意思呢?
  •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幕後黑手,策劃九一八事變,名字卻鮮為人知
    為了達到快速佔領的目的,日軍實行殺光、搶光、燒光「三光」政策,所到之處屍橫遍野,焦土一片,幾千萬中國同胞受到殘害。喪心病狂的侵華日軍,完全丟失了人性,在中國戰場無惡不作,手段之殘忍,駭人聽聞,讓人髮指。
  • 日軍戰犯侵華期間用活人踏雷、練刺殺,在撫順接受改造後認罪
    1942年5月,他被整編到華北派遣軍第12軍第59師團第54旅團第111大隊機槍中隊,成為陸軍一等兵,在中國山東省新泰縣加入了侵華戰爭。第59師團罪行累累掠奪資源山東是中國著名的煤礦、糧食、棉花產地,同時也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對於當時進行太平洋戰爭的日本來說,山東是非常重要的兵站基地。
  • 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請中國代表出席,中國為此提了一個要求
    中國在近代歷經過多次的戰爭,而這些戰爭大部分都是由別的國家發起,中國只是被迫迎敵,在這些侵略國之中,日本就是罪行最嚴重的一個。 當時裕仁的也是一個被點名的罪人,但是日本全國都在維護,而他本人對於指控也是拒不認罪,不配合調查,甚至還向當時比較強大的美國求助。
  • 日本人為何始終不肯向侵華戰爭道歉?
    當時,中國是日本侵略的目標。因為日本準備充分,軍事力量雄厚,所以首先自然地讓日本嘗到了甜頭。這就是事情的真相。後來,日本發動了針對中國的大規模侵略戰爭。今天,小編告訴大家,為什麼日本在侵略中國戰爭後不肯為侵略中國的戰爭道歉。一位日本老兵告訴你真相。
  • 裕仁天皇投降後,東北幾十萬日本女人過的咋樣?10萬人嫁給中國人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為了避免日本亡國滅種,決定接受盟軍提出的條件,向全世界宣布無條件投降,一時間無論是在中國戰場,還是東南亞戰場,亦或是太平洋戰場上,日軍都開始向各地盟軍投降。不過不能否認的是,也有少部分極為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居然不甘心失敗剖腹自殺。
  • 二戰結束後,日本天皇為何不切腹自盡?裕仁:天皇不是神
    明治維新之後,就確定了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政府,並且建立起以軍國主義為核心的經濟基礎。軍事可以制衡其他的領域,但其他領域絕對不能制衡軍事,在這種情況下,軍事就成了底層民眾跨越階級的一個跳板,為天皇效忠的思想越來越深入民心。在1878年至甲午戰爭時期,這一段時期軍國主義的發展十分迅速,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領域都是以軍事主義為首。
  • 他是二戰侵華日軍總司令,卻逃脫戰爭懲罰,82歲仍不懺悔
    岡村寧次就在這樣背景下,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1915年,日軍參謀本部派遣岡村寧次到青島,明為編纂日德戰爭史搜集歷史資料,實則暗地搜查華北及東北的軍事信息,為後來的侵華戰爭做準備。岡村寧次、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後來被稱為日本三傑,受到裕仁天皇的重用。當原敬內閣倒臺後,他們急忙招攬8名陸軍同事,這11個人組成日後發動侵華戰爭核心骨幹。裕仁自1926年登基,號昭和天皇。
  • 日本戰犯梅津籤署日本投降協議,為何沒絞死他?美國背後搞鬼
    梅津美治郎是二戰後日本甲級戰犯,在侵華戰爭中罪行累累,雙手沾染了中國人民的鮮血,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死硬」軍人 。梅津美治郎畢業於日本陸軍學校,從小被灌輸了軍國主義思想,畢業後,22歲時參加了日俄戰爭。(梅津美治郎)隨著一步步升遷,梅津美治郎在1940年晉升為日本陸軍上將,1944年7月任陸軍參謀總長。1945年9月,日本投降一個月後,梅津(梅津美治郎簡稱,下文同)代表日本天皇、政府和參謀本部,在美國「密蘇裡」號戰艦上簽署了投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