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太師【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點讚關注】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南京大屠殺深深使每個中國人心裡都受到創傷,同時,它也讓每一個中國人記憶猶新,有人說,我們不能一味地沉浸在歷史中,我們的國家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變成了今天的樣子。從近代史來看,我們遭受最大傷害的時期是抗日戰爭時期。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愛好和平的國家,當時,我國人民受到了日本人的傷害,同時,我們對日本人的仇恨也增加了。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日本天皇在日本的地位很高。
如果沒有他的同意,他最終不會派遣軍隊入侵太平洋地區,可以說他是戰爭中最大的戰犯,但他在戰爭結束後沒有受到審判,他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年長的天皇,直到88歲因病去世。
日本罪行
二戰結束後,參戰國家在日本東京審判日本戰犯,這次審判是歷史上著名的東京審判。在這次審判中,許多日本戰犯被判處死刑,但有一人逃脫了懲罰。有人會問他是誰?這個人就是當時的日本領導人裕仁天皇。
時間是治癒一切傷痛的良藥,但並非所有的傷害都可以被原諒的,例如,日本對我們中國人民造成的危害,即使在過去的千百年裡也不能讓人忘記。鴉片戰爭以來,日本對中國發動了無數次戰爭,包括從中國掠奪的無數資產和土地。
中國人的生命在他們眼中更是一文不值。現在很多地方都有許多屍體,這都是日本人給我們帶來的痛苦。特別是二戰期間,日本的殘酷手段使無數英雄和老百姓在這裡可憐的死去。
然而,所有這些災難的根源,戰爭的始作俑者裕仁,他是個臭名昭著的戰爭狂人,他在位期間,先後策劃和指揮了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他肆意獵殺、攻擊中國和東南亞十幾個國家,數百萬人命喪他人之手,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他還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中國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遭受的恥辱和沉重打擊難以訴說。
永遠不會忘記仇恨
幸運的是,我們中國人很勇敢和頑強,經過千萬中國人民的艱苦奮鬥,我們終於迎來了勝利,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日本,自然是戰爭中的戰敗國。它認為日本會為無數英雄的死付出沉重的代價,但它仍然高估了日本和美國的厚顏無恥。
世界總是如此不公平,本應向軍事法庭施壓等待審判的日本,卻因為試圖取悅美國而免於審判。此外,日本的天皇制一直保留到1989年1月裕仁天皇死於腸癌。天皇死後,這是一件大事,邀請各國領導人參加葬禮的帖子就像雪花從日本飛向各國,大多數國家選擇參加,但中國人民對日本的仇恨根深蒂固。
因為過去日本人對中國人民的殘忍屠殺,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日本向中國領導人發出邀請函,不知道是怎麼想的?中國已不再是曾經生活在夾縫中、生活在別國手中的弱小國家。
今天的中國,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經過無數人的辛勤勞動,無私奉獻早已讓其他國家望而生畏,參加皇帝的葬禮無疑是對死去的烈士的侮辱。
當然,這個國家很聰明,為什麼不利用這個機會讓全世界的人民知道日本是如何犯下這麼多罪惡的,因此,日本政府喊話,如果中國代表想參加葬禮,日本必須「正視歷史」,這是中國參加葬禮的唯一要求,很多人對此表示懷疑,為什麼會提出如此簡短的回要求?
與厚顏無恥的日本打交道並不容易。當年,日本雖然投降了,但實際上只是戰爭的停止,而不是真正的投降,他們從不提對中國人民的太多傷害,也不肯承認自己的惡行。
不光如此,他們還扭曲事實,在歷史上,將日本塑造成世界人民的救世主,把自己塑造成中國人和世界人民的救世主,他們還把這些編造出來的東西印進課本供日本孩子們學習。
日本人從來沒有正視過這段歷史,也從來沒有認為自己錯了,因此,當中國提出這一要求時,日本非常憤怒,但是,由於中國的強大和日本天皇的葬禮,他們不得不同意這一要求。
日本裕仁天皇葬禮結束後,日本首相召開記者會,向全世界講述日本在二戰中的惡行,包括二戰期間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痛苦,並作了非常真誠的道歉。我們不能忘記這種痛苦,更不能忘記為中國的強大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