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裕仁去世,邀請中國前去參加葬禮,中國4個字硬氣回擊

2020-12-21 楊太師

文:楊太師【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點讚關注】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南京大屠殺深深使每個中國人心裡都受到創傷,同時,它也讓每一個中國人記憶猶新,有人說,我們不能一味地沉浸在歷史中,我們的國家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變成了今天的樣子。從近代史來看,我們遭受最大傷害的時期是抗日戰爭時期。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愛好和平的國家,當時,我國人民受到了日本人的傷害,同時,我們對日本人的仇恨也增加了。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日本天皇在日本的地位很高。

如果沒有他的同意,他最終不會派遣軍隊入侵太平洋地區,可以說他是戰爭中最大的戰犯,但他在戰爭結束後沒有受到審判,他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年長的天皇,直到88歲因病去世。

日本罪行

二戰結束後,參戰國家在日本東京審判日本戰犯,這次審判是歷史上著名的東京審判。在這次審判中,許多日本戰犯被判處死刑,但有一人逃脫了懲罰。有人會問他是誰?這個人就是當時的日本領導人裕仁天皇。

時間是治癒一切傷痛的良藥,但並非所有的傷害都可以被原諒的,例如,日本對我們中國人民造成的危害,即使在過去的千百年裡也不能讓人忘記。鴉片戰爭以來,日本對中國發動了無數次戰爭,包括從中國掠奪的無數資產和土地。

中國人的生命在他們眼中更是一文不值。現在很多地方都有許多屍體,這都是日本人給我們帶來的痛苦。特別是二戰期間,日本的殘酷手段使無數英雄和老百姓在這裡可憐的死去。

然而,所有這些災難的根源,戰爭的始作俑者裕仁,他是個臭名昭著的戰爭狂人,他在位期間,先後策劃和指揮了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他肆意獵殺、攻擊中國和東南亞十幾個國家,數百萬人命喪他人之手,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他還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中國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遭受的恥辱和沉重打擊難以訴說。

永遠不會忘記仇恨

幸運的是,我們中國人很勇敢和頑強,經過千萬中國人民的艱苦奮鬥,我們終於迎來了勝利,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日本,自然是戰爭中的戰敗國。它認為日本會為無數英雄的死付出沉重的代價,但它仍然高估了日本和美國的厚顏無恥。

世界總是如此不公平,本應向軍事法庭施壓等待審判的日本,卻因為試圖取悅美國而免於審判。此外,日本的天皇制一直保留到1989年1月裕仁天皇死於腸癌。天皇死後,這是一件大事,邀請各國領導人參加葬禮的帖子就像雪花從日本飛向各國,大多數國家選擇參加,但中國人民對日本的仇恨根深蒂固。

因為過去日本人對中國人民的殘忍屠殺,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日本向中國領導人發出邀請函,不知道是怎麼想的?中國已不再是曾經生活在夾縫中、生活在別國手中的弱小國家。

今天的中國,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經過無數人的辛勤勞動,無私奉獻早已讓其他國家望而生畏,參加皇帝的葬禮無疑是對死去的烈士的侮辱。

當然,這個國家很聰明,為什麼不利用這個機會讓全世界的人民知道日本是如何犯下這麼多罪惡的,因此,日本政府喊話,如果中國代表想參加葬禮,日本必須「正視歷史」,這是中國參加葬禮的唯一要求,很多人對此表示懷疑,為什麼會提出如此簡短的回要求?

與厚顏無恥的日本打交道並不容易。當年,日本雖然投降了,但實際上只是戰爭的停止,而不是真正的投降,他們從不提對中國人民的太多傷害,也不肯承認自己的惡行。

不光如此,他們還扭曲事實,在歷史上,將日本塑造成世界人民的救世主,把自己塑造成中國人和世界人民的救世主,他們還把這些編造出來的東西印進課本供日本孩子們學習。

日本人從來沒有正視過這段歷史,也從來沒有認為自己錯了,因此,當中國提出這一要求時,日本非常憤怒,但是,由於中國的強大和日本天皇的葬禮,他們不得不同意這一要求。

日本裕仁天皇葬禮結束後,日本首相召開記者會,向全世界講述日本在二戰中的惡行,包括二戰期間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痛苦,並作了非常真誠的道歉。我們不能忘記這種痛苦,更不能忘記為中國的強大而奮鬥。


相關焦點

  • 1989年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請中國參加葬禮,我國霸氣回應4字
    二戰後,日本從法西斯軍國變成資本主義國家,從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廢墟中誕生了新一代經濟強國,並和二戰太平洋戰爭中最大的敵人美國成為了盟友,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然而,讓中國人民不能理解的是,日本明明在二戰中對中國做了那麼多傷天害理的事,為什麼一直不道歉?
  • 1989年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請中國參加國葬,我國四字回復
    相信我國除了對明治天皇有所了解外,還應該對某一位日本天皇印象很深的,此人就是裕仁天皇,直接參與對中國侵略戰爭的罪魁禍首。 日本在裕仁天皇時期,不僅主張入侵了中國,而且還在中國的土地上進行大肆殺戮,如南京大屠殺,731實驗部隊等,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罪行是罄竹難書的,裕仁天皇按理來說理應受到審判,作為最大的戰犯來處理。但事與願違,在美國等庇護下,裕仁天皇一直到1989年去世。
  • 裕仁天皇逝世後,日本希望中國出席葬禮,中國僅回復日本四個字
    曾經,在日本天皇裕仁去世之後,日本方面曾經希望中國能夠派出代表並出席葬禮,然而,面對著日本的這一請求,中國方面卻僅僅回復了四個字。那麼,為什麼在日本天皇去世之後,中國會成為受邀對象,而在此次事件中,中國對日本說出的四個字又是什麼意思呢?
  • 當年日本裕仁天皇去世,中國參加其葬禮後,為什麼說是一場勝利?
    在近代歷史進程中,中國曾飽受他國欺辱,而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就是日本,早在晚清的時候,日本就對中國虎視眈眈,如果說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強行撬開清朝的大門,並且將虛弱的晚清打得遍體鱗傷,那麼日本就是一個恨不得將中華給完全吞併的白眼狼。
  • 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請中國代表出席,中國為此提了一個要求
    在他們發起侵略戰爭期間,中國大概有幾千萬人在這次戰爭中死去,無數人失去了自己的家人,無數個家庭在這次戰爭中破碎,中國在這次戰爭中受到的打擊用了很多年才得以恢復。
  • 天皇去世邀請中國參加葬禮,我方提出一個霸氣條件,日本無奈接受
    昭和天皇,名裕仁,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是日本乃至世界最出名的一位天皇。在位期間,他一手策劃了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侵略和踐踏了中國和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十幾個國家,戰爭席捲半個世界,導致了數千萬無辜人民的死亡。戰敗後,他首先想的也不是如何安頓國內混亂的局面,而是費盡心思地想著如何保住自己的小命。
  • 裕仁天皇去世,我國代表參加葬禮帶回一物,證明中國已經強大!
    摘要:當年我國遭遇的南京大屠殺震驚中外,而這場屠殺最大的犯人自然是日本的裕仁天皇。雖然他這一生造成了無數殺戮,他還是活了八十八年。當他去世時,日本為他舉行一場盛大的國葬,而世界各國的領導人也都被日本邀請參加這場葬禮。當時,世界各國都在揣測,中國會不會去?
  • 日本裕仁天皇離世,邀請中國派代表出席,我方回復讓日本皇室氣憤
    眾所周知,日本是個島國,資源極度匱乏,1868年,日本開始學習西方,進行工業革命。但國內的倒幕派和德川幕府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轉移矛盾,明治天皇開始把矛頭指向了國外,到了1876年,日本和朝鮮爆發了著名的「江華島事件」。 為了擴軍備戰,明治天皇還向海軍提供了一個八年計劃。希望在八年的時間裡,投資2600萬日元,建造大小艦船32艘,因為在當時的日本人看來,李鴻章打造的「亞洲第一艦隊」的北洋水師對日本產生了嚴重的威脅。
  • 日本戰敗後,美國將軍問天皇:你為什麼不切腹?天皇冷冷說了4個字
    他選擇了日本武士道精神中最光榮的死法——切腹自盡,這種痛苦無比的死法折磨了他15個小時才結束。 當時的美國將軍道格拉斯·麥克阿瑟聽到了這件事,曾經吃過日本不少苦頭的他對著裕仁天皇諷刺道:「你們的大將都切腹自盡了,你這個戰敗的天皇怎麼還不切腹證明自己呢?」面對麥克阿瑟的諷刺,裕仁天皇竟然面無表情冷冷回了4個字。
  • 日本投降後,美軍將軍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切腹?他冷笑說了4字
    1945年8月15日,伴隨著日本的無條件投降,這場讓世界都為之痛苦的戰爭結束了。嚮往和平的人們終於迎來了曙光,那些戰爭的主導者也因受到了懲罰,1946年開始的遠東軍事法庭用長達1212頁的判決書宣告了審判。可就在日本投降後,美軍上將曾經問天皇為什麼不切腹謝罪,誰都沒想到天皇冷笑著說了4字,讓所有人憤怒不已。
  • 昭和天皇去世,邀請中國去參加葬禮,看看我們是怎麼回答的?
    也正因為如此,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與日本相處都不太友好。但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這位昭和天皇去世後,日本居然邀請了我們中國前往,去參加他的葬禮。講道理,本來我們要是記仇一點估計是不可能去的了,那時在抗戰勝利沒多久,但是如果我們不去的話,反而顯得我們肚量小了。
  • 日本天皇真假風雲:一中年男子自稱是天皇后裔,裕仁天皇是冒牌貨
    曾經在第二世界戰中投靠法西斯陣營,最終慘遭失敗的日本裕仁天皇,因為戰爭失去了日本民眾的支持,導致民眾對於裕仁天皇公信力越發質疑,裕仁天皇一時間地位岌岌可危。但是他真正的危機,還要屬幾十年前,那場誰是「真正的天皇」之間的較量。
  • 裕仁天皇最忌憚的弟弟,為求和平刺殺侵華戰犯,主動向中國道歉
    昭和天皇,名裕仁,是日本第124代天皇,對於每一個中國人而言,他犯下的滔天大罪我們時刻不能忘,正是在他執政期間,指揮和策劃日本相繼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侵略和踐踏了中國和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十幾個國家,幾萬、幾十萬無辜百姓因此喪命。
  • 在26年前的今天,1989年1月7日(農曆冬月三十),日本裕仁天皇病逝
    日本裕仁天皇登基62年,並曾一度被視為神。1989年1月7日,他因腸癌去世,享年87歲。他被安葬在林中墓地。裕仁的一生歷經滄桑,有人說他是日本現代歷史的見證。裕仁生於1901年4月29日,稱號迪宮,是大正天皇嘉仁的長子。
  • 日本投降後,美國將軍問天皇:為何不切腹?天皇冷笑一聲回了4字
    那麼,在日本投降後,當美國將軍問起天皇為何不切腹時,天皇則冷笑了一聲回了4個字,其內容令人頗為的震驚。 其實,日本這個國家並無太多的歷史可言,許多的文化也都是照搬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唐朝時,舒明天皇就曾派「遣唐使」來中國十幾餘次,以此來向中國學習淵源流長的文化傳統,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遣唐使」回到日本後,舒明天皇就根據「遣唐使」所接觸到的內容,對日本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此改革中,亦是出現了許多與中國律令法制、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相同的內容。當時,日本天皇並不叫「天皇」,而是被稱為「大王」。
  • 二戰結束後,日本天皇為何不切腹自盡?裕仁:天皇不是神
    投降是軍國主義不能承受的,所以很多人選擇了剖腹自盡,但是日本的裕仁天皇並沒有選擇剖腹自盡,並且還在後面發表了《人間宣言》,表示天皇不是神,否定了天皇萬世一系的地位。1:日本軍國主義的形成首先我們要知道,日本的軍國主義並不是短期內形成的,在歷史上早已軍國主義的傳統。
  • 米內光政:敦促日本裕仁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末代海軍大臣
    米內光政是日本海軍最資深將領之一,其出任日本內閣海軍大臣屆數之多且時間之長,在日本海軍將領中無人能出其右,他既是日本啟動全面侵華戰爭時的海軍大臣,也是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的末代海軍大臣,他曾堅決反對與美國開戰,也曾堅決反對實施本土決戰的主張和叫囂,他還是敦促裕仁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最主要的勸誡人。
  • NHK披露裕仁天皇悔恨未能阻止南京大屠殺,公開懺悔被首相阻止
    NHK電臺從日本初代宮內廳長官田島道治的家人那裡獲得了18本筆記本,其中記載了大量他與天皇的對話。這些文件顯示,已故的裕仁天皇對1937年南京大屠殺表示悔恨,他說他當時並不清楚軍隊做了什麼,如果可以的話,他十分希望自己當時能夠阻止這樁罪行。在裕仁天皇在二戰後初期發表的講話中,大多將責任歸咎於驅使日本陷入戰爭的軍官。
  • 日本投降後,美國將軍問天皇:你為何不切腹?天皇低頭說了4個字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日本國內可以說都被洗腦了,日本人盲目崇拜他們的皇帝,並把武士精神作為他們人生的最終目標,當他們去打仗時,他們根本不會顧忌別的,拼命向前衝。他們認為如果他們死了,皇帝會相信他們是忠心的。如果他們沒有死,他們仍然可以忠於皇帝。
  • 揭秘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為何最終沒有退位?
    依照日本歷,這一天正是珍珠港襲擊4周年。1946年1月19日,盟軍最高司令官(SCAP)宣布,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成立。至於哪些被告將首先被帶上法庭接受審判,直到3月11日才宣布。審判開始於5月3日。直到此時,最高統帥部和國際檢察局在理論上仍然有可能起訴裕仁天皇的戰爭罪行。在宮廷圈內,天皇是戰爭罪犯的觀念自然是不可想像的,但是天皇應當對戰爭和戰敗承擔一定責任的想法,卻是被認真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