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爭議的《天氣之子》究竟值不值得當初那張電影票

2020-12-06 藍莓兔兔醬的娛樂圈

我想講講新海誠的《天氣之子》。

我其實算是這部作品上映後的第一批觀眾了,那為什麼拖到現在才寫?

這不是因為之前沒開公眾號嘛……當時看完後就在微博潦草地發表了一下感言,現在想把當時的觀點稍微整理一下。

我是一個比較看重劇情的人,無論哪種影視作品,劇情在我這裡的重要程度都要佔到70%以上,其他因素諸如演員演技和顏值、音樂、服化道、畫風等都是可以靠後的,所以,這裡對《天氣之子》的討論僅限於劇情,至於該作品的畫面、音樂等各種細節,星海誠一向做得很好,我也就不再誇了。

一部影視作品,一定會有好評、有負評,別人很文明地說出自己的看法,為什麼一定要和你一樣呢?

電影剛上映就出現了很多帶節奏的負評(如「三觀不正」黨),隨後又冒出了一些打著「反駁負評」的旗號帶另一種節奏的人(如「你配嗎」黨),這兩種人互相掐架熱度不減,導致真正客觀的評價反而被淹沒了。

下面說說網上流傳的這部作品的最大爭議點:「男主帆高為救女主陽菜,不惜水淹東京到底是不是三觀不正」,我覺得這個問題,根本就上升不到「三觀」層面。

東京的異常天氣本就不是女主造成的,女主只是有能力獻祭自己讓天氣恢復正常,所以男女主只是面臨一個選擇:是否要犧牲女主一個來換取全東京人民的正常生活。

這只是個人選擇問題,與三觀正不正沒有半點關係,我若選擇犧牲自己,你可以誇我偉大,但我若不願意,你也不能道德綁架我,因為我沒有義務幫你們。

這個爭議的點本身就存在問題,因此圍繞該爭議點作出的討論其實沒有什麼意義,都是被帶了節奏而已(如果這麼淺顯的道理還要別人告知才知道的話,那他在平時生活中是一個多麼把別人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多麼愛道德綁架的人哪)。

可是,看完《天氣之子》我確實覺得心裡不得勁啊,總覺得缺了點什麼,那這部作品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我覺得是,電影結束地太過草率,缺乏完整性,主題沒有得到升華。

其實當片尾出來的時候我還疑惑了一下,我原以為至少還有30分鐘才到結尾,因為總感覺故事還沒有講完。

《天氣之子》故事從開頭就決定了有兩條線,一條是「拯救世界」——讓東京天氣恢復正常,一條是「拯救你」——讓女主不必消失,這兩條線是相互交織的,到結局時必須都有交代,且是讓人可接受的交代;而這部作品的主題應當是人與自然,東京的異常天氣顯然是人類活動造成的,這個鍋不能讓女主來背,但也不能不了了之啊。

然而通篇編劇都在做「二選一」的抉擇,要麼天氣恢復正常,但女主犧牲了自己;要么女主回來了,但東京永遠沒有晴天漸漸被大水淹沒。

這都不是完整的結局。

完整的結局應該是,男主救回了女主,然後他們找到了某種途徑,即使不用獻出女主也能讓東京天氣恢復正常。

這樣的要求高嗎?

不高。

首先由於前面做了很多相應的鋪墊和渲染,這應當是觀眾看到這裡時所懷有的合理期待,其次從理論上來說,這種不用犧牲女主而讓天氣恢復正常的途徑是必然存在的——因為天氣變得惡劣本就不是女主的原因,一切皆有因果,一定能找到天氣異常的根本原因,所以只要找到原因對症下藥,天氣就能恢復正常。

男主救回女主後兩人一起找到恢復東京天氣的方法,這樣的劇情才應該是影片的高潮部分,佔據30分鐘左右的時長。

而現在影片中那些中二的場景,如開槍、反抗警察、日劇跑等等,都是應該被省略的。

《天氣之子》預告片現在呈現出來的作品,給人的感覺是,前期充分鋪墊和渲染東京異常天氣,給出一個很高遠的立意,但後期卻發現主題僅僅是少年少女的愛情,有狗尾續貂之嫌。

我並不是說不可以寫少年少女愛情的主題,而是說如果你要寫愛情,那就應當在一開始安排一個合理恰當的故事背景,人類活動與氣候異常本就是當今非常引人深思的議題,你一上來就把格調定這麼高,一副要拯救世界的態勢,到最後卻僅僅講了個奮不顧身的愛情故事,著實有點浪費觀眾的期待。

這就是《天氣之子》給人一種奇怪的觀感而星海誠以往那些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卻沒有的原因。

最後想說,經歷了疫情,大家應該都知道最好的希冀是,當災難來臨,我們用盡一切辦法與之周旋將之化解,最後,山河無恙,你我俱在。

這部作品不完美的地方就在於,結局雖然你我俱在,但山河並非無恙,劇中男女主角的選擇當然沒有錯,錯的是編劇。

相關焦點

  • 天氣之子—雖然有瑕疵,但不失為一部好看的電影
    但是君名這種既有商業價值,又不失新海誠風格的,真的不是出手就有。《天氣之子》這部電影自上線第一天起就飽受爭議,正反兩面觀眾也是爭論不休,公婆各自有理,本人那段時間吃瓜也吃得挺香的。天氣之子爭議最大的還是在於講故事這一部分,講好一個優秀的故事在於承啟轉折,而最核心的地方在於製造衝突,這一點也是觀眾對於天氣之子爭議最大的地方。本作中有關於選擇拯救東京而犧牲陽菜,還是選擇陽菜而犧牲東京的個人價值和集體價值是觀眾爭論最兇的地方,對於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選擇,這一點我絕不敢客觀地跟你說究竟哪一個才是正確的。
  • 今日推薦:好看卻又備受爭議的動漫電影天氣之子
    小編純粹是一個動漫迷,也看過好多部動漫電影近幾年從《你的名字》《聲之形》《大魚海棠》到今天推薦的《天氣之子》都覺得很不錯,但是今天推薦的《天氣之子》從開播到"回味"卻飽受爭議,一方面被喜好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覺得畫風,故事情節都不錯,但是另一方面卻又被"大文人"批判三觀不正,那到底為什麼呢
  • 新海誠的《天氣之子》和天氣的故事,這部動畫的主題是羈絆
    導讀:《天氣之子》用天氣的變化襯託了人物的心境,這是新海誠一貫的場景應用。這一期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天氣之子》和天氣的故事。《你的名字》的成功,讓這部電影曾經成為了國內引進日本電影最好的成績。所以,當三年後的這部《天氣之子》上映時,飽受矚目的新作總會被拿來和《你的名字》作對比,因為《你的名字》創造的那個記錄就像一個現象級產物,人們很想知道這部作品可否超越之前那部。《天氣之子》用天氣的變化襯託了人物的心境,這種光影變化配合場景的變化,會讓場景的作用更加強大。
  • 《天氣之子》哪裡三觀不正了?
    不得不說,在中國有很大一部分觀眾是從《你的名字》中知道新海誠,從而來追《天氣之子》的。但問題是《天氣之子》的劇情表達過於隱晦。就拿開頭時的《麥田裡的守望者》為例,很多人都沒有看過,即使看過了能看懂的人也很少。以此類推,很多觀眾並不能沉下心來靜靜欣賞影片,更別提理解影片。看懂《你的名字》不需要動太多腦子,而看懂《天氣之子》則要花一番心思。
  • 《天氣之子》是否值B站的9.6分?除了畫面和音樂,它還有能誇的嗎
    有人誇了《天氣之子》,然後很自然地引來了其他人的跟樓讚美。 漸漸地,樓越來越大,大家都在愉快地交流著,突然有個觀樓許久的人發聲了:為什麼你們只誇畫面和音樂呢? 當然這只是個別現象,畫面與音樂廣泛受贊也是一種對《天氣之子》的認可。
  • 《天氣之子》是否值B站的9.6分?除了畫面和音樂,它還有能誇的嗎
    有人誇了《天氣之子》,然後很自然地引來了其他人的跟樓讚美。漸漸地,樓越來越大,大家都在愉快地交流著,突然有個觀樓許久的人發聲了:為什麼你們只誇畫面和音樂呢?當然這只是個別現象,畫面與音樂廣泛受贊也是一種對《天氣之子》的認可。但是這樓評論還是引發了筆者對於《天氣之子》的思考,拋開畫面與音樂,《天氣之子》的劇情為什麼會引發兩極化的爭議?
  • 新海誠最新作《天氣之子》,思思為你深度解析,帶你了解不一樣的劇情
    7月19日由誠大神擔任監督創作的最新作《天氣之子》在日本正式上映。作為一部自pv放出以來就萬眾期待作品!《天氣之子》的表現究竟如何。今天思思就在不劇透主線劇情的情況下和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 原來《天氣之子》不是愛情片?導演表示:我反對這門親事!
    【動漫雜談】關於《天氣之子》:去年新海誠的動畫電影《天氣之子》在國內外都掀起了極大的轟動,新海誠用唯美的畫風演繹了一場年輕人不顧一切為彼此付出的動人故事。雖然國內對本片的評分可能有些爭議,但很少有人質疑這個片子的本質是個青春愛情片。
  • 《天氣之子》是一部極具爭議的電影,爭議的關鍵也在於它的結尾
    去年11月1號新上映的《天氣之子》是新海誠最新的動漫電影,票房高達1.7億,但是口碑褒貶不一,爭議頗大,相較2016年12月上映的《你的名字》,電影畫面依舊保持高水準,每一幀畫面都美到極致,但在劇情上的安排較前作有一定的差距。
  • 不純愛也不王道?新海誠預言《天氣之子》或爭議,小慄旬參與配音
    近日新海誠、RADWIMPS及一眾聲優出席製作報告會,會上被問及對《天氣之子》的感想,RADWIMPS的野田洋次郎就指它很有新海誠的風格之餘,亦有令人意外的地方,並認為作品可能會評價兩極。至於新海誠則表示《天氣之子》是娛樂片大作,絕對會很有趣,不過就可能會讓觀眾看完後出現意見分歧和爭議,因為本作與王道故事有所不同,是會讓觀眾思考「自己的話會怎樣做呢」的故事。
  • 送票丨《你的名字》「演員」都演了《天氣之子》
    期間放鬆心情看向天空時獲得靈感,《天氣之子》的故事由此誕生,內核也仍然是新海誠一貫的「世界系」故事:主人公與世界危機或世界滅亡等抽象大問題直接聯繫,描繪純粹而唯一的愛情,做出對方與世界之間非此即彼的選擇。在擁有「100%令天氣放晴」的超能力女主角陽菜與來到東京打工的男主角帆高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又彼此依靠的愛情故事。《天氣之子》集結了《你的名字。》
  • 《天氣之子》是一個極具爭議的電影。爭論的關鍵在於它的結束
    去年11月1日新上映的《天氣之子》是新海誠最新的動畫片電影,票房高達為1.7億。但也有不同的觀點和爭議。與2016年12月發布的《你的名字》相比,電影圖片仍處於較高水平。每一幅畫都非常漂亮,但在情節的安排上有一定的差距。
  • 再談《天氣之子》——也許就是我們心中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吧
    ​​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天氣之子》終於可以在線上觀看了。我當初怎麼也不會想到《天氣之子》竟然會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貢獻了六張電影票的電影。今天加上線上這一次觀看一共算是刷了七遍,這創下了我人生當中的記錄。上一次剛看完電影後的影評只是談了一下劇情。
  • 天氣之子結局是悲劇嗎?天氣之子結局是什麼意思?
    最近,新海誠執導的《天氣之子》熱度很高,這部電影終於要在國內上映了。想必大家已經等了好久了,但是天氣之子結局是悲劇嗎?天氣之子結局好的還是壞的?一起來看看吧!天氣之子結局是悲劇嗎《天氣之子》以天氣變化混亂的時代為背景,講述被命運操控的少年與少女,自己「選擇」生存方式的故事:高中生森嶋帆高離家出走前往東京,他將遇見擁有不可思議力量的少女天野陽菜她通過祈禱便能令天氣變晴。
  • 《天氣之子》被嘲,世界本就瘋狂,當愛與世界為敵,我只想要你!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深入聊一聊新海誠的作品《天氣之子》。但是這部眾人期待已久的作品《天氣之子》卻飽受爭議,豆瓣評分僅僅7.1分,難道是這位才子功力不如以前了嗎?其實在很早以前,新海誠的很多作品都曾屢獲殊榮,當時最廣為人知要數他編導的《秒速5釐米》,2007年該片獲得了亞洲太平洋電影節最佳動畫電影獎。
  • 在國內充滿爭議的天氣之子,北美上映後,老外力挺新海誠
    新海誠在2019年的動畫電影新作《天氣之子》,在日本正式上映之後,成為了日本電影市場年度票房冠軍,不過當這部動畫電影來到國內院線之後,國內有相當一部分的動畫觀眾是不買帳的,雖然背景美術和後期攝影特效依然十分精緻,但男主角的設定和劇情的發展引發了爭議。
  • 那些年不被看好的動漫,是《聲之形》三觀不正,還是《天氣之子...
    最近b站上映了一部新動漫,壁紙狂魔新海誠的《天氣之子》。這可是激起了不少人的追影熱情,許多人都是二刷,甚至三刷四刷都有。這早已上映幾個月的動漫,時至今日熱度都還是如此之高。 可同樣的,時至今日這動漫的評分和評價也依舊是兩極分化的狀態。
  • 《天氣之子》距離《你的名字》有多少差距?你喜歡哪個結局?
    新海誠最新力作《天氣之子》如約上映,很多觀眾粉絲第一時間選擇去觀看,本著對前作《你的名字》的高度認可,也許看完之後你會不自覺的把《天氣之子》和《你的名字》相比較!因為相似度實在太高了!那麼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以下內容儘量不劇透吧,其實也沒什麼好劇透的!如果你有想法歡迎評論區見!
  • 《天氣之子》這部電影真的是爛片嗎?
    《天氣之子》看得出來是新海誠想表達一些對社會現實的思考,但是奈何他是做青春戀愛出身的,或者說他之前只會做青春戀愛,不得已只有用都市奇幻愛情故事來講述他的社會思考了,只是這樣一定讓會想看愛情的觀眾失望,讓想表達的社會思考不明顯、讓部分人覺得彆扭乃至不認同,讓人覺得分析這電影的現實思考有點過度解讀的嫌疑。
  • 《天氣之子》:就算全世界與我為敵,依然用盡全力呼喚愛
    《天氣之子》的第一個畫面,雨滴撞在玻璃窗上,反射著城市夜晚藍綠靛紫的燈光,跳躍著濺開化成小水珠。劇情展開之前,《天氣之子》首先展示的是動畫電影聲畫表現力的進化形態。《天氣之子》中國海報新海誠能否在新作中完成自我超越?《你的名字。》三年之後,每個人都帶著同樣的疑問去看《天氣之子》。期待值與評價基準被無限抬高,人們屏息凝神,希望看到一部既深刻又精緻,既娛樂通俗又具風格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