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對智能安檢的利好你真看懂了?

2021-01-08 啟新明智

2020年3月,「新基建」一詞大熱。何為新基建?新基建是以5G、物聯網、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信息化技術,賦予傳統交通和城市等基礎設施科技內涵的信息化建設,兼具科技與基建的雙重屬性。這對於智能安檢產業來說,無疑成為了一大新風口。

1、城際快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直接利好

城際高速鐵路及軌道交通方面是對安檢行業的直接利好。

2017年11月,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原鐵路總公司印發了《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按照規劃中制定的目標,至十三五末,中國鐵路的營業裡程應該達到15萬公裡,其中高鐵應為3萬公裡。

2019年,國鐵集團貫徹中央加強鐵路補短板建設的決策部署,紮實推進鐵路工程建設,投產鐵路新線8489公裡,其中高鐵5474公裡,至2019年末,中國鐵路運營裡程為13.9萬公裡以上,其中高鐵3.5萬公裡。2020年國鐵計劃投產的新線為4000公裡,其中高鐵為2000公裡。

根據《關於促進市域(郊)鐵路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基礎〔2017〕1173號),長三角區域2019年鐵路建設完成建設投資900億元、投產新線裡程863公裡,據此判斷每公裡平均成本約1.04億元,估算2020年高速鐵路投資約2080億元。

城市軌道交通方面,《2019年中國內地城軌交通線路概況》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內地累計有40個城市開通城軌交通運營線路6730.2公裡,2019年當年新增運營線路長度為969公裡,按照1.1億元/公裡的投資計算,2019年城軌投資完成額可達到1065億元。

2020年作為「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城市軌道交通新增裡程數有望大幅增長,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預計2020年全國城軌交通開通規模將超過1000公裡,城軌投資完成額或將達到1100億元。

據相關金融機構初步測算,2020-2025年在我國「新基建」建設涉及的七大產業領域中,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領域的總投資規模最大,投資規模預計達34400萬億元,根據《地鐵安檢工作依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辦法》等規定,隨著對城際快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投資的增長,各個站點卡口建設對安檢設備的需求也將會同步增加,屆時安檢設備市場容量也將會擴大。

2、以人工智慧提效率 助力智能安檢深化發展

從政策上看,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指出,立足國家發展全局,準確把握全球人工智慧發展態勢,找準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全面增強科技創新基礎能力,全面拓展重點領域應用深度廣度,全面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應用智能化水平。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人工智慧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在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持續探索新一代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將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

傳統安檢普遍的速度慢、工作量大。在這樣一個凡事講究效率的時代,安檢的效率可以提高嗎?

目前,安徽啟新明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X-光安檢機違禁物智能識別系統,其搭載CNN卷積神經網絡圖像識別算法、基於3000萬真實樣本數據模型的超腦,可在≤100ms秒內識別55大類類違禁品,檢測準確率超95%,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人工智慧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面對新形勢新需求,必須主動求變應變,牢牢把握人工智慧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

人工智慧可以改變整個安檢行業的潛力,「新基建」加大對人工智慧的投入的同時也是促進人工智慧應用在安檢領域率先產業化。

智能違禁物識別

3、建立安檢大數據,助力安檢智能化

大數據中心,可以說是海量資訊時代的諾亞方舟。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將大量依賴於數據資源,因此建立安檢數據中心將有助於促進行業轉型和實現安檢設備智能化。

提高安檢效率的最好辦法就是把所有把違禁品資資料匯總建立一個資料庫,資料庫和場景結合分析,這些違禁品在什麼場景什麼時間段出現,具體可能產生什麼危害,這樣就可以做到事前的預防和處理。

智能安檢雖然是人工智慧的落地熱點之一,但和其他行業不同,違禁品的數據量巨大,且後臺分析十分重要,包括違禁品資料庫的實時比對,在安檢領域更是影響到社會公共安全。「新基建」對大數據的投入能夠促進安檢資料庫的完善,充分實現智能安檢的真正價值。

智能違禁物識別

4、「新基建」不止於基建,還有安檢企業的轉型需求

基建的最大作用並不是這些項目本身,而是這些基礎性項目建成之後對相關產業的推動與促進作用。這才是基建最核心的意義。

隨著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建設進程的加快,人工智慧的普遍應用以及大數據中心的不斷完善,安檢市場都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更智能、更高效、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是未來必然的趨勢。即便是大型的傳統安檢企業,也要面臨傳統業務收益下滑、回報率降低等一系列直擊痛點的挑戰。

只有傳統安檢企業自身瞄準趨勢實現轉型,才能在未來的市場體制中中更有競爭力,才能存活和發展。

總之,「新基建」對於智能安檢行業的利好並不停留在建設項目本身的層面。如果安檢企業及時發現「新基建」背後所蘊藏的機遇,將有機會引領整個安檢領域未來。

相關焦點

  • 新基建序幕拉開,百度智能雲就緒
    另一方面,在「新基建」的新一輪利好政策促進下,已經做好充分準備的百度將進一步加速推動AI+雲服務市場的產業應用落地。對此,百度CTO王海峰表示,「百度既是AI基礎設施(新基建)的建設者,也是AI技術及應用創新引領者和推動者。」
  • 智慧機器人:被忽視的新基建核心領域
    新基建成香餑餑,智慧機器人成了「另類」科技巨頭紛紛公布新基建戰略:騰訊宣布未來五年投入5000億用於新基建;阿里雲宣布再招5000人,未來3年投2000億推動數字新基建;百度宣布未來十年繼續加大在人工智慧、晶片、雲計算與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領域的投入;美團配送宣布要將即時配送服務建設成為未來城市的新基礎設施
  • 誰才是智慧機器人新基建的核心玩家?
    不過,在羅超頻道看來,上述領域只能說是新基建最典型的領域,卻不能算是全部,我認為,只要不是鐵公基傳統基建,同時具有基礎設施特性的行業,理論上都屬於新基建。   智慧機器人是典型的新基建核心領域。6月下旬,人工智慧和智慧機器人領域的明星獨角獸優必選科技發布新基建戰略,將以智慧機器人為載體、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打造「硬體+軟體+服務+內容」的智能服務生態,從技術創新、產業賦能和人才培養三大維度推進新基建戰略,助力社會智能化升級。智慧機器人代表玩家優必選科技宣布新基建戰略,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新基建成為機器人產業的重大發展機遇,優必選科技已吹響號角。
  • 智慧機器人是新基建的新載體
    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智慧機器人是新基建的新載體」。關鍵點是,機器人一步一步地走到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今天我帶來兩個主要的觀點分享,智慧機器人作為新基建的最佳載體,其一是因為智慧機器人是集合多項人工智慧技術為一體的最佳載體,我們怎麼用這個載體去賦能新基建?這是分享的觀點之一。
  • ...一文看懂新基建七大關鍵領域有哪些發展機會|新基建深度研究報告
    再融資放寬、 併購重組放鬆、科創板與註冊制試點等將持續推進直接融資發展,進而利好新基建發展。(3)產業政策:交通部、工信部等頻頻加碼政策,推進新基建產業部署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為代表的部委,相繼發布產業政策,致力於新基建,包括對傳統基建補短板與建設 5G 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
  • 電力機器人+智慧大腦 國網智能與百度網訊聯手發力數字新基建
    人民網濟南11月20日電 11月17日,國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在山東濟南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本次籤約儀式上,雙方宣布將結合各自優勢,在人工智慧應用創新、機器人高可靠性導航定位、高端人才交流培育和「大雲物移智鏈」重大課題研究等領域建立緊密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智慧能源網際網路協同創新。
  • 竹間智能入選新基建產業獨角獸TOP100
    6月30日,由創業家&i黑馬聯合《證券日報》、聯合證券日報、新浪財經、科創板日報舉行的2020新基建產城交易大會暨新基建產業獨角獸TOP100榜單揭曉。榜單按照人工智慧、大數據、5G、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工業網際網路等產業新基建領域進行細分,在大熱的人工智慧領域,竹間智能從近千家參選企業中脫穎而出,憑藉強大的NLP技術實力成功入選該榜單,與商湯科技、曠視科技、雲從科技、明略科技等企業一同入選榜單。
  • 新基建熱潮之下,誰是智能交通行業的「頭號玩家」?|「智能交通新...
    交通強國、新基建等政策的驅動下,交通行業的數位化轉型變得炙手可熱。2020年以來,北京、上海、廣州、長沙、杭州等一眾城市,都在推進智能交通的示範區運營與落地,智能交通的雛形也得以被窺見。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將智能交通一步步照進現實,則是離不開玩家們的加碼與投入。他們都各自拿出了最大的誠意來迎陣智能交通新基建,讓其到來變得有跡可循。雷鋒網新智駕也有幸見證了一批團隊和企業的付出與成長。作為全行業最先專注AI賽道的科技媒體,此前雷鋒網已經啟動「2020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評選工作。
  • 百度副總裁李震宇:智能交通是打造新基建的首要抓手
    此後,與「新基建」相關政策也仿佛開了外掛,一再出新,話題不斷。業內普遍認為,「新基建」的火熱讓「疫」後的經濟重建迎來了相當重大的發展機遇。34萬億的新基建背後蘊藏著的機會與能量,當下的我們可能還無法想像。與高鐵高速、橋梁水利等傳統基建項目不一樣的是,「新基建」基因裡自帶高科技因素,並且不必從零開始。
  • 百度智能雲:雲智一體,推動智能計算融入新基建
    我們知道,雲智融合是國內雲計算巨頭的共識,而百度智能雲所倡導的雲智一體,並不是簡單的將雲與智的能力相加,而是通過對雲原生與AI原生的重塑,使之變成一種真正的智能基礎設施,賦能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並以此來融入新基建。
  • 優必選CEO周劍:智慧機器人是新基建的新載體
    界面新聞從優必選科技獲悉,該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劍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AI夜話現場稱,智慧機器人是新基建的新載體。他認為,「新基建」提出之後,整個人工智慧行業和之前有非常大的區別。周劍稱,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包括數據、算力提升等等,人工智慧對社會起到核心驅動的作用。以優必選科技為例,今年新冠疫情突然爆發,智慧機器人參與抗疫,由此發現「無接觸式」的智慧機器人是非常好的載體。
  • 「2020 最佳 AI 新基建年度榜單」啟動:誰是智能駕駛和智能交通...
    從5G應用、充電樁、到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新基建的觸手將無處不在。至於如何將概念落實到行業生態,則是要看一眾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們大顯神通。當然,也有玩家們已經吹響了號角,騰訊要在未來五年內計劃投入 5000 億,阿里未來也在三年內為新基建投入2000億。泛交通領域,賽道玩家也各自拿出最大的誠意來迎陣新基建,讓智能交通的到來變得有跡可循。
  • 新基建火爆!5G、大數據、充電樁、特高壓等新基建概念龍頭股名單請...
    分析人士指出,以5G為首新基建對於穩投資和推動產業升級至關重要,5G建設規模有望加速擴張,利好產業鏈上遊基礎設施服務相關標的。新基建有望成為貫穿全年的投資主題。機構看好新基建的投資機會東吳證券持續看好基站基建、流量基建以及「雲大物智」等科技新基建環節,看好科技新基建產業鏈環節績優個股。
  • 安全在心責在肩:探天下智能醫院安檢門全力守護「白衣天使」
    只見就診人員將隨身物品放入智能安檢儀進行行包檢測,同時通過智能醫院安檢門實現無感式體溫檢測和人身安全檢查。整個過程,即便在就診高峰期,也沒有造成任何擁堵。  「安檢和測溫都實行有一段時間了。每個人都要安檢。」
  • 兩會新基建備受關注,百度吃到智能交通第一波紅利
    李彥宏提交了四份提案,涉及新基建、智能交通、支持繼續教育以及個人信息保護。在新基建方面,李彥宏提出構建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勾畫智能經濟發展藍圖的提案。丁磊的提案則以促進數字中國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實施數字新基建為核心,覆蓋數位音樂、數字教育、數字抗疫等多個領域。
  • 閔萬裡:新基建的目標是產業智能|甲子直播第三期回顧
    對於眾多實體產業,新基建將如何提升生產效率,改進生產模式?對於各類科技賽道,投入新基建時,將如何做場景選擇?為解讀新基建對中國科技產業的影響,第四期「甲子直播間」中,我們邀請到北高峰資本創始人兼CEO閔萬裡博士帶來「新基建的產業縱橫」的分享,他提出了新基建的產業目標,並剖析了新基建將給產業、技術、投資者帶來哪些機會。
  • 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上海舉辦
    12月11日,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在上海臨港舉辦。來自港航、製造、通信、網際網路等產業的知名企業,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組織的共200餘名嘉賓代表,圍繞「海上自主航行」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
  • 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
    12月11日,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在上海臨港舉辦。來自港航、製造、通信、網際網路等產業的知名企業,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組織的共200餘名嘉賓代表,圍繞「海上自主航行」「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在港航產業的應用」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
  • 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在滬...
    央廣網上海12月11日消息(記者吳善陽)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今天在上海臨港舉行。來自港航、製造、通信、網際網路等產業的知名企業,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組織的共200餘名嘉賓代表,圍繞「海上自主航行」「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在港航產業的應用」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
  • 聚焦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展望新時代的「大航海」與「強國夢」
    12月11日,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在上海臨港舉辦。來自港航、製造、通信、網際網路等產業的知名企業,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組織的共200餘名嘉賓代表,圍繞「海上自主航行」「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在港航產業的應用」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