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別羨慕別人生孩子快,產科醫生:超快順產不一定是好事!

2020-12-22 J媽學堂

小林在懷孕期間比較順利,除了在前三個月當中偶爾出現孕吐的情況,後期腰痛、水腫等情況都沒有發生在她的身上。

在懷孕39周的時候,因為預產期已經快到了,所以小林和老公早早的就辦好了入院手續,一天半夜,小林突然間發現自己下面有一陣暖流,她急忙找老公喊醫生。

醫生很快將她拉進手術室,進去一看,孩子的頭都快出來了,醫生和護士趕忙幫他安排好一切,之後大概10分鐘左右孩子就出生了。

小林之前懷孕期間看了其他寶媽在懷孕生產時的痛苦經歷,一開始還以為自己需要在產房當中帶上一個多小時左右,沒有想到只待了大概10分鐘,寶寶就安全的出來了。

之後小林和老公都感到十分的高興,認為自家寶寶真的很心疼她,無論是懷孕還是生產,都沒有讓她吃苦。

但就在小林沾沾自喜的時候,一旁的醫生卻告訴小林「別沾沾自喜了,幸虧你們一早就待在醫院裡面,不然是很危險的。」

10分鐘「超快順產」,已經不屬於正常生產的範疇了

很多媽媽都希望自己生寶寶的時候能夠快速的生產,特別是順產的媽媽,想要快速結束痛苦的生產過程。但是很多時候,所謂的「超快順產」不一定是什麼好事。

在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從有規律的宮縮到寶寶出生,頭胎的寶媽大概需要17個小時的左右才能夠完成整個過程。二胎的寶媽相對會更快一些,大概需要4-8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

而一些寶媽如果超快完成生產的整個流程的情況下,其實已經不屬於正常的生產了,這時的生產已經屬於急產了。

急產是什麼?會給寶媽和寶寶帶來哪些危害?

急產一般情況下是因為子宮過快的收縮導致的。

如果寶媽出現急產之後,很容易導致孕媽手術之後出現大出血、軟產道裂傷等情況,嚴重的情況之下,甚至會導致寶媽之後的一生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

同時急產也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傷害,例如在集成過程當中,因為工作太快,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缺氧的情況,而孩子一旦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缺氧,這很容易給孩子的大腦發育造成危害。

除了缺氧之外,生產的過程中,還容易出現臍帶感染的情況,而後孩子很容易出現局部感染,後續治療也十分的麻煩。

另外,如果在急產的過程當中,寶媽本身在醫院的情況下還好,如果寶媽不在醫院,則很容易會給孩子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傷,例如,很多遺產的孩子因為無法得到醫院有效的保護,所以很容易出現頭部血管破裂、顱內出血等情況。

雖然「超快順產」能夠有效地緩解寶媽生產時的痛苦,但是一定情況之下,寶媽還是在自然順產的條件之下,稍微縮短一些順產的時間才是最好的。

產前5大準備要做好

1、有規律的做「孕期操」,

懷孕期間,每一個孕媽都是有些慵懶的,想要賴在床上、賴在沙發上,不想動。但是一定程度上,如果孕媽在懷孕期間能夠將「孕期操」做起來,那麼則能夠有效的幫助人們縮短生產的時間,並且有效地減輕生產的痛感,幫助孕媽快速生娃。

2、不要過度進補

懷孕期間,孕媽都會為了寶寶能夠健康的成長,給寶寶充分的營養,從而大量的「胡吃海喝」,雖然很有可能會讓寶寶在出生時體重增加,但是也很容易導致巨大兒進而導致難產的情況

懷孕期間,孕媽和寶寶雖然都需要足夠的營養,但是如果孕媽一直「貪嘴」,飲食不進行節制的情況下,則很容易導致產程時間增多。

所以孕媽為了能夠有效地縮短產程、讓寶寶能夠健康的出生,還是在懷孕期間「管住嘴」吧!

3、多進行心理暗示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心理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

為了有效的縮短產程,孕媽可以在生產的過程中多進行對自我的暗示,告訴自己「很快就可以見到寶寶了。」來給自己加油打氣,也能夠讓孕媽自然地減少分娩的痛苦。

4、合理的膳食

在臨產之前,孕媽的飲食需要進行一些調整,最好不要吃一些容易積食的食物,以免到臨產時給孕媽帶來更多的不便。

5、待產包要備好

很多孕媽因為生產前忽略了待產包的準備,所以整個生產過程和回到病房之後都會有些手忙腳亂,所以為了孕媽生產順利的進行,待產包還是提前準備比價好。

生寶寶的過程是女性一生當中十分重要的幾個過程之一,因此在生產過程當中,孕媽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相關焦點

  • 26歲產婦順產生孩子,剛進產房就發生「尷尬」狀況,醫生:真矯情
    文/小安媽媽聊育兒眾所周知,女人懷孕生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畢竟懷胎十月、一朝分娩,這整個懷孕期經歷的酸甜苦辣,只有當過媽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廣大男士們雖然沒有經歷過生孩子這一過程,但是肯定也都聽說過生孩子有多痛苦
  • 一胎剖腹產,二胎可以順產嗎?聽聽產科醫生怎麼說!
    文|小不點前段時間一位閨蜜報喜,自己二胎寶寶已經出生,而且兩個孩子湊成了個「好」字,很多朋友都羨慕她兒女雙全,但是她連續兩次剖腹產也讓朋友們感到不解。「一胎剖腹產受了那麼多罪,怎麼二胎還剖腹產呢?」說到這個問題,很多寶媽其實也都很想知道答案,我們一起聽聽產科醫生是怎麼說的吧!一胎剖腹產,二胎怎麼生?1、一胎剖,二胎不一定剖產婦如果第一胎選擇了剖腹產的方式,那麼她的產後恢復速度會慢很多,而且子宮上面留有比較大的傷痕,如果沒有完全恢復,就沒辦法生二胎。
  • 超快順產的孕媽都有哪些特點?準媽媽可以對照一下,看你中了幾條
    「本文為糖果媽媽獨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孕媽媽越是臨盆越是糾結生產方式,大多數寶媽都希望自己可以順產,不過在順產中有一種人人羨慕的方式—超快順產。01淡定寶媽兩小時超快順產一提到超快順產就想到了閨蜜暖暖,她屬於閨蜜圈子裡最淡定的一個了。
  • 順產完三胞胎,90後產婦大喊「肚子還在動」,醫生檢查後笑了
    文|好奇的萌娃控二胎政策開放後,很多家庭爭先恐後的生二胎,甚至有的高齡產婦,不顧生命危險拼生二胎,但是很多90後新晉寶媽忍受不了生孩子的痛苦,所以非常羨慕那些一下子懷多胞胎的孕媽,但是懷多胞胎要承受的痛苦
  • 剖腹產恢復慢,為何還受產婦歡迎?4點好處順產比不了
    文|小不點隨著現在醫療水平不斷提高,產婦生孩子也不再受困於自然分娩,目前有多種分娩方式供產婦選擇,水中分娩、無痛分娩、剖腹產等各種方式都可以替代自然分娩,但是其中最流行的還是剖腹產。剖腹產的特點剖腹產是指醫生通過對產婦剖腹的方式進行接生,胎兒直接被醫生取出來,最後再對產婦的傷口進行縫合包紮,胎兒不經過產道就能順利出生。相比於自然分娩來說,剖腹產的傷口更大更深,所以產後恢復起來也會比較慢,如果寶媽想要生二胎的話,最少要間隔三年才能再次安全懷孕,所以它的缺點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產婦選擇剖腹產,這是為何?
  • 生孩子時,會讓產婦感到「臉紅心跳」的3句話,過來人不想再回憶
    很多產婦都是第一次生孩子,之前聽別人說生孩子會很疼,所以當進入產房的那一刻,會產生心理壓力,而醫生和護士說的一些話,會讓產婦感到「臉紅心跳」。 會讓產婦感到「臉紅心跳」的3句話 1、備皮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在生孩子之前,都需要備皮,
  • 孕期孕婦堅持做好三點,能超快順產少遭罪,建議收藏學習
    現在我們所了解到的分娩方式主要有剖腹產和順產,相信在生孩子之前一些老人也會告訴我們:順產對於女性來說較好,因為她是大自然賦予女性的一項特權。加之女性本身身體狀態,如果條件符合進行順產也可以讓我們在產後快速的恢復身體。如果我們在一開始都決定要進行順產,就需要考慮在孕期,如何能夠幫助我們快速的順產?
  • 產科「死神」有多可怕?醫生見了都如臨大敵,產婦只能祈禱別遇上
    在網絡發達和信息全民化的今天,時常會聽到一些產婦難產甚至死亡的不幸消息,引發悲劇的原因有很多。 但最讓人毛骨悚然、連醫生都怕的,莫過於號稱產科「死神」的羊水栓塞了。
  • 順產分娩未來可能消失,剖腹產將取而代之,專家:產婦又要多遭罪
    未來順產可能會被取代剖腹產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經在西方國家出現了,它能夠解決順產的諸多局限問題,到今天已經成為了最常見的產科手術,據統計剖腹產佔分娩總人數的15%~20%,而且近年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順產產婦子宮完整,一般產後42天就能完全恢復,不影響下次生育。
  • 開宮口疼痛難當,產科醫生教你三個秘訣,幫你減少疼痛快點生
    可她知道老公不同意,母親也沒有辦法,也只能自己強忍著。可這時,值班大夫還冷漠地說了一句:生孩子哪有不疼的!生孩子的確難逃疼痛,但也是有一定的方法減緩。菁媽有同學是產婦醫院,說生孩子疼痛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的痛感會強一點,除了現在非常推薦的無痛分娩之外也還是一些方法可以加速宮口的張開,減少產婦的疼痛的方法也是有的。
  • 18歲少女當街產子引熱議,生孩子這麼快嗎?開十指的痛你想不到
    一時間同伴和產婦都不知所措,傻站在原地。幸運的是,周圍一名好心人迅速上前幫忙,開始救助孩子,最終母子平安。生孩子的過程僅僅就在一瞬間,這讓廣大網友感到震驚,生孩子就這麼快?這麼順利的嗎?在解答疑問之前,先講述一下身邊的小案例。
  • 順產對身體傷害小恢復快,但剖腹產獨有的「優勢」,順產也沒法比
    如果問老人,老人自然是推薦順產,畢竟在老人的心中,孩子都是瓜熟落地的好,而問年輕人,相信大部分人都推薦剖腹產,產程快又沒有痛苦。 1)產程快速,難產機率小,幾乎沒有 順產是需要產婦和醫生相互配合,在胎兒分娩出來之前,主要都是靠產婦自己的力量與體力,醫生只不過是輔助,而這就容易導致產婦因種種原因遲遲生不出而難產。
  • 產婦分娩遭實習醫生圍觀:「我是在生孩子,不是在表演才藝!」
    在產房裡,不僅有幫助接生的幾個醫生、護士,更有十幾個稚氣未脫的白大褂,烏泱泱地站成了一大片。可能是看出了陳女士的表情不對,一名醫生主動解釋說,這些都是過來觀摩生產過程的實習醫生,還讓陳女士不用在意。事後,陳女士和家人都非常氣憤,痛斥醫院不尊重人、沒有詢問陳女士的意願就貿然安排實習醫生圍觀,以至於差點鬧出險情。「我是在生孩子,不是在表演才藝!你們安排一堆人在旁別看著算怎麼回事?你們有問過我願不願意麼?你們憑什麼這麼做?!」
  • 先別著急怪護士,產婦這4種行為,本身就討人嫌
    經歷過生孩子的很多寶媽層都抱怨過產科的護士不耐煩、脾氣差,稍微多問幾句話,就把媽媽們嫌棄得不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我想也不能全部責怪產科一線的護士姐姐吧!拿我生孩子那會的例子來說,無論是實習還是主任級別的護士,態度都是非常好的。
  • 孕婦在馬路上站著生孩子,監控拍下驚險10分鐘!為啥有的女人這麼快?
    生孩子,真的是太太太太太不容易了!!很多準媽媽受了生孩子之痛,真心羨慕那些能快速「卸貨」的媽媽,甚至想知道加快順產的秘訣。從原理來說,子宮收縮強度越好,生產進程就越快。此外,子宮內胎兒的大小、胎位也和生孩子快不快有關係。八斤重的寶寶和六斤重的,自然生產難度也就不一樣。
  • 順產孕婦夾腿不會「發力」,醫生著急生氣,其實生孩子也能站著!
    近日,網上一則視頻引發了眾多準媽媽的討論,一名媽媽在順產時扭來扭去,總是夾著腿不知道該怎麼「發力」,結果惹得醫生都生氣了。雖然視頻中看不到媽媽的表情,但可想而知,這位媽媽當時是有多尷尬,多無助!C:我順產時也感覺自己沒辦法分開腿,醫生急眼了啪啪扇了兩下,我也沒感覺!說到生孩子,大家腦海裡浮現出的場景應該都是「產婦躺在產床上聲嘶力竭,醫生還不停地叫你用力再用力,絲毫都不考慮你的感受!」但是,有些電視劇裡生孩子還可以坐著、站著。
  • 二胎順產需提前知道的一些事
    剛到了婦產科,產科大夫看晴兒滿頭大汗,走路都需要攙扶時候,就趕緊先給晴兒內檢,宮口已經開了五個了,立刻讓晴兒進了產房,並告知晴兒現在一定不要用力,要忍著點。晴兒說,到了產房感覺自己剛躺下一會功夫,實在忍受不了了,一使勁,寶寶就出來了,她總算鬆了一口氣。再晚一會,晴兒真是就把寶寶生在路上了。
  • 產婦剛上產床就生了,娃「呱唧」一聲就落地,產婦懵了醫生直搖頭
    女性生產方式常見的有2種:一種是順產,一種是剖腹產。然而在這2種以外,還存在第三種生產方式,醫學上稱之為:急產。產婦剛上產床就生了,娃「呱唧」一直就落地小竹快到預產期了。小竹老公一楞,咋這麼快,不是說生孩子很慢嗎?而另一邊,小竹剛到急診,進了產房剛要上產床就生了,「呱唧」一聲娃直接就落地。產婦小竹一下就懵了,看著直接摔倒地上的新生兒,小竹那心情,別提了多懵了。
  • 五條經驗可為自然順產加分,生孩子不會遇「難題」,產程快少受罪
    其實只要女性朋友們從懷孕到生娃,都能遵循這五條經驗,可以為自然順產加分,生孩子也不會遇「難題」,孕媽還少受罪。1、在合適的年齡懷孕、分娩專家們認為,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25~29歲,為什麼呢?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有一個寶媽在懷孕期間胖了20kg,當時本著「一人吃兩人補」的奉獻精神,每天都盡情地吃,而且越吃越胖越不想動彈,結果到臨產時,身高160cm的她直接胖到了180斤,醫生預估胎兒倒不大,但是由於產婦身上肉太多,沒勁兒生,還差點導致寶寶缺氧。
  • 順產時,為啥有的孕婦疼得「要死要活」,有的卻又快又輕鬆?
    有些寶媽為了生孩子,可真的是拼了自己的「老命」,與時間賽跑,與極限對抗。 但是,並不是每個寶媽生孩子都那麼痛苦,有的人疼的要死要活,但是也有一些孕媽們卻能夠輕鬆順產,這其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