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穿越歲月的文化魅力(金臺隨筆)

2021-01-07 人民網

一代代敦煌人用無數個日日夜夜丈量千年時光,也以默默奉獻回應著歷史深處的文化召喚

敦煌文化,博大精深,美輪美奐。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120周年,那些氣象盛大、絢麗多姿的歷史文化遺產,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目光。在網上,敦煌莫高窟推出線上免費參觀和研學活動,促進文化與旅遊資源深度融合;在線下,遊客們走進西北大漠,感受穿越歲月的文化魅力。歷史與現實,在此刻融為一體。

「白雁西風紫塞,皂雕落日黃沙。」穿透時光的,是堅守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指出,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秉承「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在極其艱苦的物質生活條件下,在敦煌石窟資料整理和保護修復、敦煌文化藝術研究弘揚、文化旅遊開發和遺址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重要研究成果。一代代敦煌人擇一事、終一生,用無數個日日夜夜丈量千年時光,將一生的熱情投射在洞窟的壁畫和雕塑上,也把敦煌的文化氣韻留存在自己的生命之中。為了「探尋民族藝術的寶庫」而毅然回國的常書鴻,生命最後時刻還呼喚敦煌的段文杰,「敦煌的女兒」樊錦詩……他們用無悔堅守詮釋了莫高人的情懷,也以默默奉獻回應著歷史深處的文化召喚。

敦煌所在的古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更是一條知識交流之路。作為古絲綢之路上多元文明交融互鑑的結晶,敦煌屬於中國,但敦煌學是屬於世界的。季羨林先生說過,敦煌文化的燦爛,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華文明幾千年源遠流長不斷融會貫通的典範。上千年來,沿著中國的西北邊陲,在那條綿延萬裡的古絲綢之路上,無數使節、商隊與探險家走過,無數畫師、僧人、學者們也走過,朔風拂去漫漫黃沙,浮現出的都是文明交往、文化交流的足印。如今,千年古道再啟文化新篇,從「數字絲綢之路」,到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化交流,「一帶一路」建設,正構架起民心相通的橋梁,豐富著絲路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正在為古老的歷史文化遺產增添新的光彩,更充分展示和弘揚輝煌燦爛的敦煌藝術。通過數字展示技術,精美的古代藝術纖毫畢現地呈現於遊客眼前。實景漫遊廳、多媒體展示廳等相關配套設施,為人們帶來身臨其境的參觀感受。數字存儲與再現技術也正在助力敦煌藝術數字檔案建設,為人類儘可能完整地留下這份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實現敦煌文化藝術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數位化共享。與此同時,通過數位化、信息化等高技術手段,流散海外的敦煌遺書等文物也在逐步實現「數位化回歸」。相信科技的不斷發展,將更好推動古老的歷史文化遺產煥發出現代魅力,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敦,意為大;煌,意為盛。輝煌盛大的敦煌文化,無比生動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曾經,藏經洞5萬多卷文獻的發現,孕育了後來的敦煌學,也呈現了多元文化如何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和諧相處。今天,我們倡導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同世界各國的合作交流、促進各國文明對話和文化交流,必將更加凸顯中華文化兼容並蓄的信心和底氣,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鑑、吸收各種不同文明,書寫更加璀璨的文明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07日 05 版)

相關焦點

  • 感受穿越歲月的文化魅力
    一代代敦煌人用無數個日日夜夜丈量千年時光,也以默默奉獻回應著歷史深處的文化召喚  敦煌文化,博大精深,美輪美奐。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120周年,那些氣象盛大、絢麗多姿的歷史文化遺產,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目光。
  • 享用茂名美食 感受文化魅力
    由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茂名日報社聯合主辦,以「食在廣東,鮮在茂名」為主題,為期七天的2020年茂名美食周日前在市體育中心正式啟動。嘗美食、觀廚藝、品文化、感鄉情,成為市民朋友曬朋友圈的熱點。
  • 日系隨筆《歲月的針腳》
    《歲月的針腳》封面《歲月的針腳》是一部非常的治癒系散文作品。作者小川糸,旅居德國,用清新、雋永的文筆,刻畫出柏林生活的日常,以及對於往事的無限追憶。所以我滿懷期待地打開《歲月的針腳》,有些許失望,內容記述沒有原來的細膩感,讀起來更多的像是看一個人的日記。當然還是有很多亮點的,作者在平常的生活中不斷去嘗試新鮮事物,探索「新天地」並從中汲取生活的能量。下面我摘取一些我比較喜歡的片段。
  • 【翠屏湖畔】古鎮杉洋——穿越歷史長河的文化魅力
    杉洋古城牆從寧德城區出發,驅車向古田縣方向,沿著蜿蜒起伏的公路前行一個多小時,「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巨型石碑便出現在眼前。這裡,就是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杉洋。杉洋老街杉洋始興於唐代,文化積澱深厚,文物古蹟眾多。漫步山水環繞的秀美鄉村,記者發現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正借用千年的時光流轉,向人們述說著這方鍾靈毓秀之地穿越歷史長河彰顯的文化魅力。
  • 「不見外」的「老外」廈大外籍教授潘維廉走進漳州感受閩南文化魅力
    當天,漳州市開展的「世界看漳州」系列外宣活動之一「老外看漳州——不見外老潘漳州行」活動啟動,潘維廉教授走進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漳州古城,參觀和欣賞這裡修繕完好的一座座古香古色紅磚騎樓,以及紮根在漳州的布袋木偶戲、木版年畫、八寶印泥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感受漳州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 網絡大V感受佛山文化魅力
    12月28日,市委網信辦、市網際網路行業黨委組織開展的2020年「E網同心匯」第十一場活動舉行,30多位佛山網絡紅人、正能量大V代表等一同走進禪城區、順德區現場採風,親身感受佛山文化魅力。在採風活動第一站,佛山市石景宜劉紫英伉儷文化藝術館給燊業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總監李雅晶留下深刻的印象。這裡正在舉辦「關河一望——郭莽園作品展」,展出西泠印社社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郭莽園近80幅作品。「藝術館充滿人文氣息,非常適合市民朋友到這裡欣賞藝術、了解藝術。」李雅晶說。
  • 重溫經典,感懷歲月,懷舊風MASEFIEL家居飾品魅力無限
    時至今日,每逢電視熒幕上出現老上海的蹤影,轉盤式電話機、純銅吊鐘等舊物的身影都會緊隨其後出現,以其復古典雅的氣質,向人世間再現過往流金歲月的魅力。  當然,這些造型華美、氣質典雅的轉盤式電話機、純銅吊鐘,並非真正的文物、古玩,多是經由現代家居飾品商製造而成仿古工藝品,但其以假亂真的仿古做舊外觀,亦能帶給人一種深沉的厚重感。不信?
  • 穿越春秋戰國時期|在常州淹城感受歷史滄桑與文化演變
    如果來得早的話趁沒有開園的時候倒是可以感受下開園儀式,不管從服裝上還是造型上都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仿佛自己也一瞬間穿越到春秋時代,自己就是那個時候的主角,噴泉、石雕、繪畫……每一種元素都是一個精彩故事觀賞眾多雕刻,了解歷史故事春秋樂園裡面最不缺少的就是各種石刻雕像了,無論是諸子百家園中「春秋十二大家」的思想精髓和文化成就,還是成語故事的精彩造型,都會讓你忍不住的想要停下腳步細細觀賞
  • 河南省中牟一高:走進農耕文化遺產搶救館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河南省中牟一高:走進農耕文化遺產搶救館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2020-12-15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雲遊新疆】時光穿梭 在新疆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
    自治區博物館內遊客正在參觀。  穿越千年時光 對話樓蘭美女  新疆多種類的博物館集旅、學、研於一體,成為旅遊的熱門景點之一。藏著不少寶貝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成為來新疆的遊客必須「打卡」之地。自治區博物館旅遊旺季的時候每天可以接待8000人次,淡季時每天也在5000人次,現在正值暑假期間,遊客量每天都在增長。
  • 【升旗儀式】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享受英語學習樂趣
    【升旗儀式】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享受英語學習樂趣
  • 共享社會關愛陽光 殘友絲綢手繪感受國粹文化魅力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弘揚國粹絲綢文化,共享社會關愛陽光。 本次活動由南山區殘疾人聯合會主辦,深圳悅源文化公司承辦。讓參與活動的社區居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在鑑定和識別真假絲綢活動現場,活動承辦方深圳悅源文化公司負責人楊想紅向大家講授了真絲綢的一些物理特性,通過看布料的光澤、聽摩擦的聲音、感受布料的拉力,觸摸面料的手感等方法來鑑別真假絲綢。
  • 彈起六弦琴感受吉他魅力 「藝往情深」系列活動首秀市公共文化中心
    昨日,「藝往情深——吉他專場·彈起六弦琴」演出活動在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劇院開演,特邀著名吉他教育家、演奏家彭來柱現場表演古典吉他經典曲目,講授吉他彈奏技巧。此外,演出現場同步開啟線上直播,20多萬名觀眾同步感受吉他的魅力。
  • 作家隨筆:宮樺《榴鄉無處不思君》
    後來不管我外出報送材料、還是採風,抑或創作交流……東君都是鼎力支持……他如此以領導兄弟的情懷給予一名公安文化人莫大的關心,這讓我在公安文化創作和宣傳的道路上輕鬆前行,慢慢走得更遠。當然東君很忙,絕非常人想像的那種忙碌。
  • 華為應用市場2020嘉年華開啟,一起感受國風遊戲的魅力
    華為應用市場2020嘉年華開啟,一起感受國風遊戲的魅力 2020年12月17日 21:3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對於許多人而言,《三國》、《水滸》、《西遊記》等古典名著的了解來源,不僅是通過小人書、課堂、電視劇,還有遊戲,這些經歷都成為了青蔥歲月的美好記憶。
  • 是時候認識一下太極之源寶雞金臺
    是時候認識一下太極之源——寶雞金臺......12月17日晚,線上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灰塑琺瑯白眉拳陳式太極 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灰塑製作展示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曉宜、徐靜 通訊員花都區創建辦、花都區融媒體中心)近日,由廣州市花都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區文化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承辦的花都區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演暨遊園活動在資政大夫祠火熱開啟,現場通過多種方式,向廣大市民群眾普及非遺知識
  • 探秘綿陽126文化產業園,一次穿越時空的體驗,收穫意外的驚喜
    這個地方位於綿陽南山中學旁邊的長虹大道南段道172號,距離市中心4.7公裡,地處在山頂上,綿陽人稱作「126文化產業園」。很多人不知道這裡,但是你一定會喜歡上這裡。它究竟是什麼特別的地方,看完後就會有答案了。
  • 成都,天府之國文化名城,感受飛動與靜謐結合,剛烈與溫柔相濟
    大家好,我是阿槐,帶領大家感受旅行的意義。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著名的天府之國——四川成都。成都的很多景點都非常有名,從東到西的維度和風景差距非常大,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成都好玩的地方。來到成都,我們一定要去的景點就是都江堰。
  • 《閃光少女》:傳統樂器與西洋樂器的碰撞;感受、傳承文化魅力
    後來經過百般努力,民樂學生終於登上了音樂會的舞臺,讓更多的觀眾感受到了古箏、二胡、揚琴、編鐘、唐鼓等民族樂器的無限魅力。中國傳統音樂pk西方古典音樂傳統樂器與西洋樂器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因為東西方文化背景差異在音樂審美觀點和藝術表現形式上的體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