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新年伊始,我們非常榮幸的採訪到我國著名國畫家——劉春華老師,劉老師在幾十年的書畫創作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書畫創作理念,我們今天非常榮幸的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劉老師在山水畫創作中形成寶貴理念中的一部分,話不多說,我們一起來分享這寶貴的創作理念:
一、山水畫創作中要畫中有寫,寫中立意
眾所周知,山水畫中的線條是山水的根骨,是山水畫筆墨精神的核心,是一個山水畫家主觀感受的表達與闡釋,是寫意精神表達。
我們大家都知道,山水畫中的線條就好比是人的骨骼,骨骼必須要能立的住,才能靈活運轉。這就要求山水畫的線條必須要寫而不能描,只有寫才能賦予線條鮮活的生命力,骨法用筆,這是山水畫家的必修課。我們來想一下,如果是描出來的線條,那畫面就如同剛執筆的小兒臨著帖畫出的線條,扭扭捏捏,軟綿無力,畫出的山呢?隨時會有倒塌之勢,讓人望之卻步。
山水畫中的線條能更直接的表現畫家的主觀感受和思想。這就如同我們大家常說的見字如見人,我們山水畫家寫出的線條就如同朋友們寫出的字一般,我們要讓朋友們能夠透過線條對山水畫家的畫風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吾乃吾自畫,吾乃吾自書,在創作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筆墨語言,這便是山水畫家寫意精神的展現。
二、法不同於過去形式,大膽突破,獨創「自然皴」法
我們中國山水畫的傳統程式筆法是在線條勾勒的基礎上加以皴、點、染,將線條符號化。中國山水畫是取材於自然山水,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一套成熟的繪畫技法,我們山水畫家在創作中必須學習已有的技法,瞭然於胸,熟練於手。在此基礎上要敢破,敢推。我在創作山水畫時更多的是立足於大自然,在自然界中每一處山水本就不同,同一處的山水也會因季節更替而不同,因陰晴雨雪而有異,不能拘泥在已有形式,落於窠臼。
我在創作中會根據山形土質的不同,改變我的筆法,在幾十年的繪畫中創作出「自然皴」法,這樣畫出的山石紋路不古板,更自然,更隨意,更靈活,更能展現出山石的立體感,紋路感,有一種淋漓蒼勁的雄渾,表現出自然界的勃發的生命力。
三、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中國山水畫在新的時代會更美!
時代變遷理之自然,現代人的審美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古代,一定是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在不斷提升的。對於美,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闡釋和喜愛。在我們生活的時代中,我們創作的山水畫之美一定也要賦予時代的印記。
山水畫的美是發展的美,有我們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傳承的美做根基,有蓬勃發展的新時代的美做補充,這便是賦予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新時代之美。要求我們山水畫家能夠在我們的創作中注入時代精神,而能以古為新,推動我們的中國畫的傳承與發展。
非常感謝劉春華老師與我們分享寶貴的創作理念,作為初學國畫的我也是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深切體會。喜歡劉春華老師的朋友可以加V18653350760,感謝朋友們的關注。
欣賞劉春華老師近期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