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華——我國著名山水畫家:中國山水畫要賦予時代特色!

2021-01-08 現代書畫藝術圈

在2021年新年伊始,我們非常榮幸的採訪到我國著名國畫家——劉春華老師,劉老師在幾十年的書畫創作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書畫創作理念,我們今天非常榮幸的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劉老師在山水畫創作中形成寶貴理念中的一部分,話不多說,我們一起來分享這寶貴的創作理念:

一、山水畫創作中要畫中有寫,寫中立意

眾所周知,山水畫中的線條是山水的根骨,是山水畫筆墨精神的核心,是一個山水畫家主觀感受的表達與闡釋,是寫意精神表達。

我們大家都知道,山水畫中的線條就好比是人的骨骼,骨骼必須要能立的住,才能靈活運轉。這就要求山水畫的線條必須要寫而不能描,只有寫才能賦予線條鮮活的生命力,骨法用筆,這是山水畫家的必修課。我們來想一下,如果是描出來的線條,那畫面就如同剛執筆的小兒臨著帖畫出的線條,扭扭捏捏,軟綿無力,畫出的山呢?隨時會有倒塌之勢,讓人望之卻步。

山水畫中的線條能更直接的表現畫家的主觀感受和思想。這就如同我們大家常說的見字如見人,我們山水畫家寫出的線條就如同朋友們寫出的字一般,我們要讓朋友們能夠透過線條對山水畫家的畫風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吾乃吾自畫,吾乃吾自書,在創作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筆墨語言,這便是山水畫家寫意精神的展現。

二、法不同於過去形式,大膽突破,獨創「自然皴」法

我們中國山水畫的傳統程式筆法是在線條勾勒的基礎上加以皴、點、染,將線條符號化。中國山水畫是取材於自然山水,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一套成熟的繪畫技法,我們山水畫家在創作中必須學習已有的技法,瞭然於胸,熟練於手。在此基礎上要敢破,敢推。我在創作山水畫時更多的是立足於大自然,在自然界中每一處山水本就不同,同一處的山水也會因季節更替而不同,因陰晴雨雪而有異,不能拘泥在已有形式,落於窠臼。

我在創作中會根據山形土質的不同,改變我的筆法,在幾十年的繪畫中創作出「自然皴」法,這樣畫出的山石紋路不古板,更自然,更隨意,更靈活,更能展現出山石的立體感,紋路感,有一種淋漓蒼勁的雄渾,表現出自然界的勃發的生命力。

三、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中國山水畫在新的時代會更美!

時代變遷理之自然,現代人的審美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古代,一定是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在不斷提升的。對於美,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闡釋和喜愛。在我們生活的時代中,我們創作的山水畫之美一定也要賦予時代的印記。

山水畫的美是發展的美,有我們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傳承的美做根基,有蓬勃發展的新時代的美做補充,這便是賦予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新時代之美。要求我們山水畫家能夠在我們的創作中注入時代精神,而能以古為新,推動我們的中國畫的傳承與發展。

非常感謝劉春華老師與我們分享寶貴的創作理念,作為初學國畫的我也是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深切體會。喜歡劉春華老師的朋友可以加V18653350760,感謝朋友們的關注。

欣賞劉春華老師近期新作!

相關焦點

  • 著名畫家高波論山水畫的意境
    唐代詩人、畫家王維提出「意在筆先」之說,指出「意境」在於「立意」。畫家張璪在《繪境》中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指出意境美的塑造原則,即來源於客觀,又突出於主觀創造精神。五代畫家荊浩在《筆法記》中提出「六要」之說,「氣、韻、思、景、筆、墨」之說,是山水畫意境表現的重要因素。
  • 滿家山水:畫家滿維起的青綠山水畫作品
    因為他不僅在青綠山水領域進行了獨具匠心的探索與創造,還在景致、空間、筆墨與複色等方面構建起了新的視覺表達形式。滿維起的滿家山水以其鮮明的筆墨語言獨步當代畫壇,成為當代新青綠山水畫家的傑出代表。滿維起山水畫滿維起雖以青綠山水馳名畫壇,但他已然突破了傳統青綠山水的模式,從傳統的三渲五染的繁瑣程序中解脫出來,從而實現了由古典青綠山水向現代青綠山水的成功轉型,賦予青綠山水更為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審美風貌
  • 著名焦墨山水畫家林曉麗——水墨淡彩風景山水畫欣賞
    林曉麗,焦墨山水畫家,藝名文川,筆名墨林,沐林,齋號沐林軒。1970年出生於山東省,臨邑縣。畢業於河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拜著名畫家趙小海先生為師。職業畫家,美術研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鼻煙壺研究會會員。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華夏萬裡行書畫家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
  • 山水懷抱|著名山水畫家石峰作品鑑賞
    「林泉之心」即心之林泉,郭熙要山水畫家要以「虛靜」的心態來觀照和發現自然之美,以「觀道」的方式與自然山水產生共鳴,建立一種審美關係。《涇川人家》紙本設色68cm×67cm2016年 「有體」,是山水「本體」精神在構圖與審美等實踐領域的具體應用。
  • 美術研究|論五彩彰施的「重彩」山水,淡雅的「水墨為上」山水畫
    不管是先秦諸子,還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又或者是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抑或是自漢朝傳入我國的佛教色彩象徵,這些哲學思維方式都深刻影響了中國山水畫的色彩文化,促進了我國山水畫特有的繪畫美學觀點和創作手法等的形成。追求「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直接影響了我國山水畫色彩觀的形成。古人接山川大地頓悟自然本質,歷代哲學家藉助山水追求內心平靜的精神世界。
  • 2020天津著名山水畫家紀振民師生作品展在畫訊俱樂部舉行
    這次展覽是慶祝《畫訊》創刊暨畫訊俱樂部成立16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共展出著名山水畫家紀振民先生及九位弟子的作品30餘幅。    紀振民,1938年生於河北省安國市,1964年天津美術學院本科畢業後,一直從事美術教育和美術創作。
  • 「山水之盟」蔡萌萌山水畫作品展陝西省圖書館開幕
    ,第六屆中國藝術節美術作品展、第二屆中國粉畫展、第二十屆全國版畫作品展覽、2013中國百家金陵全國美展、長三角美術作品學術提名展、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時代風骨·中國精神」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等。
  • 著名山水畫畫家、西安美術學院教授陳國勇突發心梗逝世
    著名山水畫畫家、西安美術學院教授陳國勇突發心梗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2-10 16:32 來源:澎湃新聞
  • 「青綠山水究竟是不是高品?」——中國青綠山水畫色彩探析
    許多畫家仍只堅持走文人畫的路子而不太重視繪畫的色彩,除了以上所說的數百年來的心理定式的影響之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當今處在一個青綠山水畫繼承的斷代時期。那些恢復了用色的山水畫家沒有立足於優秀青綠山水畫的傳統,致使作品沒有說服力,影響不大。
  • 許俊的青綠山水畫,有著來自自然山水寫生的原型
    1997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當代山水印象」畫展,曾集中展示了一批優秀的中青年山水畫家的作品,在當時得到了很好的反響,許俊亦是參展的作者之一。匆忙和粗率是我們這個時代藝術上經常出現的問題,既然山水畫的宗旨是與純淨的自然精神相接,那就需要畫家這個中介保存一份透明的、集中的和內在的性情,所謂人品即人的品性總會在具體的畫跡中顯現出來。」
  • 著名山水畫家、西安美術學院教授陳國勇今日辭世
    2020年12月10日4時31分,中國著名山水畫畫家、美術教育家,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國勇先生突發心梗,在重慶新橋醫院搶救無效與世長辭,享年73歲。畫家陳國勇號清瘦客,1948年生,重慶豐都人。
  • 博寶藝術網推薦:當代畫家駱旭放的山水畫藝術
    藝術簡介駱旭放,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首屆山水畫碩士研究生課題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國書法院,中國人民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李寶林藝術工作室畫家,陳鈺銘水墨家園藝術創作室畫家,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畫家。
  • 丁傑山水畫欣賞_畫家作品價格
    丁傑的山水畫印證了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蘇軾的這句名言,他博採眾長,自創點子皴畫法,追求厚重、渾然、靈通、松秀的藝術風格,推崇筆墨當隨時代。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獲獎和發表。他先後在南京師範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潛心學習國畫,這一南一北兩所著名院校的不同畫風,使他的作品既擁有了南派山水的秀潤,又兼具了北派山水的雄渾。觀他的水墨山水,用筆瀟灑、靈動,氣韻超凡脫俗。
  • 筆精墨妙——著名畫家劉建水墨山水畫欣賞
    劉建的水墨畫有其獨特的表現語言,題材主要以建築山水為主:皖南水鄉中的徽居、北京郊外山間的石建村落、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和古代的建築遺蹟、巴黎塞納河畔的街景……。現任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委員會秘書長、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友聯畫院畫家、中國長城書畫院副院長、安徽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客座教授。
  • 著名臺灣畫家廖文潭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廖文潭,臺灣精筆山水畫創始人。1963年生於臺灣臺中市,祖籍福建詔安。室名綠竹堂,別號避世山人。擅中國山水畫、西畫、雕塑。自幼習畫,從1987年開始從事中國水墨畫創作及教授書畫,潛心於中國水墨畫的研究與創作。
  • 山水畫講座|唐宋山水,自然的觀照與山水審美意識的覺醒
    山水畫是一個龐大的課題,也是中國文化中最具深度與廣度的畫種,配合將於9月17日在中華藝術宮開幕的「文心雕龍——上海山水畫邀請大展」(這也是上海歷史規模最大的山水畫大展之一),中華藝術宮近期舉辦了一系列山水畫講座,其中包括9月16日下午兩點知名畫家江宏的「中國畫的筆墨與心性」。
  • 山水畫之祖王維,首創潑墨山水,開啟了唐代的水墨山水
    王維字摩詰(701~761年),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是唐代詩人,畫家,擅長畫山水畫。他的代表作品是《輞川圖》,他的作品特點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將感情放到山水之中。王維首創潑墨山水,並且開啟了唐代的水墨山水,深深的影響了後世文人畫。
  • 品賞畫家王寧筆下中國山水畫藝術的無窮魅力
    近代著名畫家黃賓虹先生曾說:「藝術流傳,在精神不在形貌,貌可學而至,精神由領悟而生。」寥寥數語,道出天機。縱觀國畫界,沽名釣譽之輩多如牛毛,仰仗自身權勢來與藝術沾染,趨炎附勢之人更是對其讚賞有加,飄然自傲,玷汙藝術。
  • 中國歷史上 地圖與山水畫的關係
    今天這個講座,主要是試圖通過對中國古代地圖和山水畫的比較,給它確立一個和傳統認知相異的方式,即:在對中國山川風物的自然認知(地圖)和藝術的審美表達(山水)之間,找到一個共同的本源,並據此考察中國歷史上地圖的繪製和山水畫之間的關係。研究這種關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糾正現代人對中國古代山水藝術的某些誤解。
  • 專訪著名畫家姚鳴京:「夢幻山水」是如何形成的?
    這次「詩畫中國行」大型主題採風活動也不例外。可能,這與他祖籍江蘇無錫有關。也可能,每天圍繞著山呀水呀畫的,看到優美的自然山水,自有一種親切的感覺吧。實際上,寫生的習慣,從他學生時代便已開始,並且充滿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