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各級政府投入的資金和項目不斷增多,而如何管好用好資金,讓廣大農民真正得到實惠,也成了一項重要任務。泉州市創新「制度+科技」雙重監督模式,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並在全省率先建立涉農資金監管平臺,讓各類涉農資金不再「跑冒滴漏」,一路順暢地到達農民手裡。
建章立制 推進管理「規範化」
涉農資金關乎群眾切身利益,要確保涉農資金的管理規範化,必須不斷加強法治保障,對資金撥付、信息錄入、公示公開、監督管理等環節提出明確要求。
近年來,為破解涉農資金多頭管理、交叉重複、使用分散等問題,市農業農村局先後制定了「鄉村振興」「扶貧」「特色現代農業」「生態綠色農業」等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規定,明確各項專項資金分配使用遵循的原則、重點指出項目的補助對象、補助標準和使用範圍。
同時,暫行規定明確要求項目申報單位必須保證申報材料的真實性,不得以虛報、偽造等手段騙取專項資金,嚴禁以同一實施內容多頭申報、套取專項資金,不得以舊抵新。此外,涉黑、涉惡、失信被執行人不得參與項目申報,進一步形成權責明確、有效制衡、齊抓共管的監管格局。
平臺監管 確保過程「透明化」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2018年5月,在市農業農村局、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的攜手合作下,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涉農財政資金監管信息化平臺——「泉州市農業農村局財政資金監管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該平臺是一個集涉農財政資金項目申報主體備案、資金申報審批、資金下達發放管理、資金異常預警、資金監管信息公開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應用管理平臺,實現對涉農項目資金的申請、撥付、收款、招標、使用以及項目驗收等方面的全過程監管,可及時發現涉農項目資金在使用、管理、分配等方面潛在的問題線索,從源頭上預防「微腐敗」。此外,該平臺還結合了「網際網路+政務」,將涉農資金的備案管理手段電子化,有效提升涉農資金管理工作。
平臺建設規模涵蓋了泉州市及下轄各縣(區、市)的農業機構、涉農企業和個人,實現「市—縣」兩級涉農財政資金動態監管。同時,圍繞兩級涉農財政資金信息的管理,將市紀委監委派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各級農業主管部門、涉農單位等一同納入平臺中,按照業務分工不同,形成涉農財政資金從申報到發放過程的「分級管理」「多級審批」「逐級公示」「全程監督」。
接下來,泉州市農業農村局將持續推進涉農資金、涉農項目和民生資金、民生項目監督檢查,強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來源: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