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有尊嚴地讀博士?怎麼讀才能有尊嚴?
在我看來,尊嚴首先得有錢作為支撐,沒錢談尊嚴會很沒底氣。
因為但凡讀博士的平均年齡都二十六七,超過三十的也不在少數。
而立之年,不但不能掙錢養家,甚者還要父母繼續資助,這擱誰都不是件光彩的事。
記得20年前我在香港讀博士的時候,獎學金就有1.3萬多元,比我父母工資加起來十倍還多。
我長這麼大也沒見過這麼多錢,當時就暗下決心,一定努力學習,就衝這個獎學金,怎麼也要把四年博士堅持下來。
雖是玩笑話,但也不完全是開玩笑,因為高收入太讓人有尊嚴了。有尊嚴,就是能挺直腰杆做事。
多年後,我在澳洲的大學開始帶博士生。
澳洲的博士獎學金也不低,一年平均有2.7萬澳元。這還不算博士生做tutor的額外費用。
通常一個博士一學期做一門課的tutor的收入大概有8000澳元,一年兩學期就是1.6萬澳元,總共收入就有4.3萬澳元,而且是免稅的。
不少博士生是夫妻倆一起讀,這一家的收入至少有8.6萬澳元。這個收入在澳洲是可以非常體面地生活的。
我開始招博士生的時候,有個學生起初並沒有申請到獎學金,但他的基礎很不錯,並表達了即使自費也要過來讀的強烈願望。
雖然他的家裡條件不錯,完全能支付起讀博士的費用,但作為導師,我還是想方設法地以項目為支持幫他拿到了獎學金。
我的想法很簡單,只是不想讓這個學生覺著別的學生讀博都有獎學金,而他要自費,無形中產生自卑感。那樣人就會沒有自信。
如果錢的問題解決了,還有什麼是有尊嚴地讀博士的條件?這裡涉及到什麼樣的人適合讀博士的問題。
國內有個朋友為他的兒子向我諮詢如何去國外讀博士。
我問他為什麼希望自己的孩子讀博士,他說,現在國內有很多針對海外博士歸國的優惠政策,安家費就有幾十萬。
我聽後半晌無語,以這樣一個目的去讀博士多半會失望的。
這讓我想到另一個孩子的選擇。前段時間澳洲高考剛剛結束。成績出來了,我女兒所在中學的「高考狀元」是個小女孩,非常聰明,化學、物理得了滿分,這樣的成績應該可以選擇一個很好的大學以及非常好的專業,比如醫學、法律、金融等熱門專業,將來畢業後自然也會找到相應的高工資、高社會地位的「金飯碗」。
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這個女生選擇了我所在的大學的化工專業。
當然,我們的這個專業在全澳洲名列前茅,有世界第一流的大教授坐鎮。
即使如此,就就業而言,相比醫生、律師,化工專業也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專業,尤其是對女生來說。
可以想像,這個孩子的選擇一定是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她的父母也必定是非常支持的。大學給了她全額獎學金。
雖然這個女生的選擇並非是看中大學給的獎學金。
可以預期這個孩子大概率是會成才的。所謂成才,就是在一個領域能做出突出的貢獻。
說這麼多想表達的是,讀博士要有天賦。
最近看了一個節目,是演員章子怡講述她學舞蹈的經歷。
她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努力,但發現自己即使再努力,在舞蹈這個領域也很難達到極高的藝術水準,因為天賦有限。之後她去學表演,並發現她的天賦其實在表演這個領域。
她說,藝術主要靠的是天賦,在大家都努力的情況下,最後決出高低的是天賦。
科研與藝術是孿生姐妹,同等努力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天賦決定達到什麼樣的高度。
因此,在我看來,在決定讀博士之前,你要想清楚,自己的天賦是不是在科研這個領域。
做科研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只有做出成績才有尊嚴。
另外還想談談女博士的問題。
在國外,博士招生是絕對不能有性別歧視的,且這種男女平等的公平性並不只體現在紙面上。
無論國內外,女生在適當的年齡生孩子是天經地義,甚至比做科研更重要。
國外的情況是,絕大多數女性生小孩,她們的工作、學習並不受多大影響。
在學校和老師眼裡,很多女學生用實力充分證明了女學生就是學生,與性別無關,就這麼「豪橫」。
舉個例子。這學期,學校的老師發現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女學生。有意思的是,因為今年一年都是在上網課,老師們私下聊天說,這個學生每次網課問問題、回答問題都能聽到邊上有小孩在吵鬧,她還時不時地安撫一下孩子。
這個女生——一個年輕的媽媽,幾乎每門課期末考試都是第一,而且很多課程作業的質量超過了滿分的水準,都要給加分。無疑,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無論是男生、女生,自己要有足夠的實力,任何尊嚴都要靠自己的實力去爭取。
最後想說的是,讀博士是件非常有挑戰的事情,需要腳踏實地,更要仰望星空,無限風光在險峰。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