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線上召開——共探後疫情期鋼鐵...

2020-12-21 中國鋼鐵新聞網
  本報記者 何惠平

  「伴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鋼鐵行業具備了全球最活躍的創新要素和發展方式,商業模式正在實現全面升級。我國裝備水平已經邁向全球的最高端,整體產品結構也正向中高端邁進。我國已經成為鋼鐵行業的製造中心、消費中心、研發中心和投資中心,已經成為世界上鋼鐵行業最具發展活力的國家。」7月24日,世界鋼協主席,河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於勇在由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和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的2020(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線上)上表示。

  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文瑞發表開幕致辭;於勇,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姜巖致開幕賀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一級巡視員呂桂新;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原冶金工業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鋼鐵研究總院名譽院長殷瑞鈺;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等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分別圍繞堅定不移、深入推進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鋼鐵產能置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趨勢,我國發展電爐流程的戰略意義,中國鋼鐵行業智能製造發展趨勢,近終形製造技術與先進鋼鐵材料,「十四五」中國鋼鐵發展趨勢等行業和企業關注的問題發表演講。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沙鋼集團黨委書記沈彬,德龍集團、新天鋼集團董事長丁立國,中信泰富特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錢剛,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敬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慧明,河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毅仁,上海期貨交易所商品一部高級經理馮夏宗等做了報告。論壇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範鐵軍主持。

  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成果尚需鞏固

  「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階段性顯著成效。」夏農表示。

  他同時指出,但是也要看到,鋼鐵行業長期存在著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尚未根本解決,化解過剩產能成果的基礎尚需鞏固,產業轉型升級的任務依然繁重,鋼鐵行業現狀與高質量發展要求還有很大差距。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體現在嚴禁新增產能的認識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有待提高;轉型升級存在差距,突出反映在鋼鐵企業智能化、數位化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整體水平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鋼鐵項目備案管理辦法需要修訂等4個主要方面。

  夏農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鋼鐵行業發展的重要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運行保持了平穩態勢,這一成績來之不易。

  他表示,根據鋼鐵行業發展趨勢和運行情況,綜合有關方面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印發了《鋼鐵化解過剩產能工作要點》,提出要統籌疫情防控和鋼鐵行業發展,重點做好5方面工作: 一是鞏固化解過剩產能成果,要全面完成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既定目標任務。二是推進鋼鐵行業兼併重組,要切實解決鋼鐵行業布局不合理等結構性問題。三是促進鋼鐵行業平穩運行,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和要求,及時了解市場供需狀況。四是提升行業發展質量水平,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五是修訂鋼鐵項目備案管理辦法,這是加強和改善鋼鐵行業項目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完善產能置換辦法 推動鋼鐵高質量發展

  呂桂新表示,產能置換能夠有效鞏固化解過剩產能的成果。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新建煉鐵產能2.46億噸,煉鋼產能2.76億噸;退出煉鐵產能2.8億噸,煉鋼產能3.05億噸;累計減少煉鐵產能3498萬噸,煉鋼產能2879萬噸。目前各地煉鐵和煉鋼的平均置換比例分別為1.14∶1和1.1∶1。即新建1噸鐵產能,需淘汰1.14噸舊產能;新建1噸鋼產能,需淘汰1.1噸舊產能。

  他指出,現階段的產能置換辦法暴露出來的問題主要有:執行不太嚴格;監管存在漏洞;產能司法拍賣關係不確定;隨著行業生產技術的進步和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出現產能降低、產量增長的矛盾現象等。

  呂桂新介紹,基於此,2020年1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工信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完善鋼鐵產能置換和項目備案工作的通知》,進一步修改完善置換辦法。新辦法按照差別化精準施策、查漏補缺、健全完善等原則制訂,與老辦法相比,有9個特點:

  一是重新劃定了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 二是劃定退出產能的標準,以2016年國資委和各省級人民政府上報國務院的產能和2016年及以後建成的項目備案產能為標準進行核定。三是進一步提高置換比例。四是差異化精準施策。五是完善全過程監管。六是規範司法方案管理工作。七是強化政策的可操作性。八是建設項目投產時間以第一個實際建成投產項目為準。九是妥善處理遺留問題。

  發展短流程煉鋼

  有利於實現鋼廠和城市和諧共存

  殷瑞鈺指出,鋼鐵行業以煤為主要能源。特別是高爐長流程,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從1991年的13.87億噸降到了2017年的1.89億噸。作為長流程來說,這當然是不錯的指標;但從全國來看,全行業噸鋼排放量仍是偏高的,主要是因為廢鋼短流程比例太低。

  他表示,發展廢鋼短流程將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明顯降低。從布局來看,發展全廢鋼電爐可以進一步降低用電成本,逐步實現鋼廠和城市的和諧共存。

  「發展電爐流程的切入口應該從量大面廣的螺紋鋼、線材開始,並且逐步促進中小高爐和與之相應的中小燒結機、中小焦化爐的淘汰。」殷瑞鈺表示。

  他建議,發展廢鋼短流程要做到以下5點:一是要研究制定鼓勵鋼鐵企業充分合理利用廢鋼工藝技術和流程結構的現代化的相關政策。二是建議國家將鋼作為戰略資源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三是要完善國家資源統計體系,加快建立和完善有關廢鋼產業統計方面的政策和法規。四是廢鋼協、廢鋼加工企業做好基礎性的建設工作。五是要進一步關注國際市場情況。

  產業建設是實現流程化智能製造的關鍵一步

  「智能製造是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式和主要路徑,我們可以利用數位化、網際網路+、人工智慧3種方式來推進位造業的創新和智能升級。」幹勇表示。

  幹勇介紹,鋼鐵行業發展智能製造,是通過全流程感知、智能決策等方式,利用在線監測蓄水裝置、融合工業與智能大數據的控制模型等,來提升生產全流程的精準控制水平,實現全流程運行的實時監測。

  他強調,要完善流程監測手段,為智能化打牢基礎。要實現過程的監測、大數據的儲存和應用,一些基礎智能化設備就必須要到位。此外,還要發展與流程製造業、智能化建設相匹配的控制理論,包括計算機控制、軟體編程、大數據分析等,通過數位化手段,使上下遊的工具協同優化發展。

  「鋼鐵行業要構建流程化、智能化的體系,產業建設非常重要。工業網際網路製造業服務平臺是產業創新的模式和流程製造業的新業態。」幹勇強調,「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生產中心和消費中心,我們要進一步成為全球的冶金綜合人才教育中心和研發中心,為全球工業發展做出新的重大貢獻。」

  鋼鐵行業兼併重組步入快車道

  李新創表示,從目前的鋼鐵行業結構來看,產業集中度低已經成為限制我國鋼鐵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一是無法通過行業自律實現產需的內在平衡;二是難以有效地避免產能過剩和鋼價大起大落;三是難以獲得國際鐵礦石採購的話語權。

  李新創分析指出,2019年,我國鋼鐵前10位企業的產業集中度僅為36.8%,千萬噸以上的鋼鐵行業的集中度也僅僅只有52.38%。與之相對的是,水泥行業集中度高達64%,因此水泥的利潤能夠保持在17.5%。此外,鋼鐵行業的下遊行業集中度也高達90%。加快提高鋼鐵產業集中度十分重要。

  他同時指出,在中國,鋼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企業有22家,這為企業之間的兼併重組帶來了一些挑戰。日本鋼產量居前2位的企業的產業集中度高達79.6%,韓國鋼產量居前2位的企業的產業集中度高達90%,美國鋼產量居前2位的企業的產業集中度高達42.1%。由此可以看出,中國鋼鐵行業產業集中度低已成為阻礙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

  「中國鋼鐵行業的兼併重組進入了快車道。」李新創認為。實踐表明,周期性行業在低谷期往往會出現大面積的洗牌重組。不少鋼鐵企業面臨著不加大在技改、環保安全等方面的投資力度就沒有出路,而若是增加投資,在激烈的競爭下就未必能撐到最後的現狀。兼併重組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選擇。

  李新創強調,兼併重組不是簡單做大。企業應當通過提高企業競爭力,利用規模加特色優勢的雙重優勢,來帶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相關焦點

  • 2020(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召開聚焦後疫情時期鋼鐵產業鏈建設
    「疫情發生以來鋼鐵行業一方面抓抗疫,一方面抓復工復產,做到了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不誤,有力支撐了疫情期間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民生保證,今年前五個月我國粗鋼產量達到41175萬噸,同比增長1.9%。」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文瑞在日前舉辦的「2020(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上作開幕致辭時如是說。
  • 2020(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召開
    2020年是極為特殊、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謀篇之際,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鋼鐵產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7月24日,由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和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敬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河鋼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期貨交易所、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在線上召開。該論壇已成功舉辦十屆,對宣貫產業政策、剖析行業形勢、引領企業發展和促進交流合作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 2020(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論壇在京召開 聚焦綠色低碳引領下...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潘曉娟報導 9月26日,「2020(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以「綠色低碳引領後疫情時期鋼鐵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中國節能協會冶金工業節能專業委員會、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冶金專業委員會承辦,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國舜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柏美迪康環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協辦。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出席本屆論壇並致開幕辭。
  • 共探後疫情期鋼鐵供給側改革路徑
    「伴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鋼鐵行業具備了全球最活躍的創新要素和發展方式,商業模式正在實現全面升級。我國裝備水平已經邁向全球的最高端,整體產品結構也正向中高端邁進。我國已經成為鋼鐵行業的製造中心、消費中心、研發中心和投資中心,已經成為世界上鋼鐵行業最具發展活力的國家。」
  • 第九屆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在京召開 共商鋼鐵企業創新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潘曉娟報導 12月12日,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中國金屬學會主辦,中國金屬學會冶金技術經濟分會承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創新驅動 精準提效」。
  • 2020鋼鐵中國·雲南鋼鐵行業高峰論壇
    雲南楚邦貿易有限公司、雲南敬業鋼鐵有限公司鑽石贊助,道法自然實業(雲南)有限公司、雲南立鋼經貿有限公司、昆明本創經貿有限公司、雲南上輝經貿有限公司、雲南中能欣盛供應鏈有限公司、昆明元鋼貿易有限公司特別贊助的「2020鋼鐵中國·雲南鋼鐵行業高峰論壇」在昆明世紀金源大飯店隆重召開。
  • 第十六屆中國鋼鐵產業鏈市場峰會暨蘭格鋼鐵網2020年會盛大召開
    11月27日—28日,一年一度的鋼鐵行業盛典——「第十六屆中國鋼鐵產業鏈市場峰會暨蘭格鋼鐵網2020年會」,在北京九華山莊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指導,蘭格鋼鐵網、北京金屬材料流通行業協會主辦。
  • 2020鋼鐵中國 江蘇鋼鐵行業高峰論壇圓滿落幕
    2020年6月30日,2020鋼鐵中國 江蘇鋼鐵行業高峰論壇在南京世茂濱江希爾頓酒店隆重舉行。14:00大會正式開始,由江蘇省鋼鐵服務協會會長兼本次大會主持人陳達先生宣布2020鋼鐵中國江蘇鋼鐵行業高峰論壇正式開始。江蘇省鋼鐵服務協會會長 陳達由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林國強致辭,並預祝此次大會圓滿召開。
  • 各路鋼鐵大咖齊聚北京 共赴鋼鐵盛宴
    2020年11月27-28日,第十六屆中國鋼鐵產業鏈市場峰會暨蘭格鋼鐵網2020年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峰會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指導,蘭格鋼鐵網、北京金屬材料流通行業協會共同主辦,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河鋼集團、河北鑫達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協辦,來自全國各地的鋼鐵行業上下遊企業代表共計
  • 聚焦後疫情時代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年終論壇暨中國鋼鐵產業網年會在河北唐山召開。與會嘉賓圍繞2020年在疫情背景下鋼鐵市場走勢進行了深入總結和分析,對即將到來的2021年行業和市場運行趨勢進行了研判,同時對大數據在鋼鐵企業經營中的應用經驗進行了充分的分享交流。此次大會吸引了鋼鐵產業鏈上超過百家企業的千餘名代表參加。
  • 【直擊電爐煉鋼科學發展論壇】徐文立:當前是中國鋼鐵行業的關鍵時期
    【直擊電爐煉鋼科學發展論壇】徐文立:當前是中國鋼鐵行業的關鍵時期 2020-12-09 10:44:00
  • 2020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行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消息 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中國金屬學會主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12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創新驅動 精準提效」,中國工程院、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世界鋼鐵協會北京代表處等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領導,鋼鐵行業上下遊相關企業、科研院所、境內外媒體記者近200人出席。
  • 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在滬召開
    2020年12月19日-20日,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於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順利召開。據了解,本屆大會吸引了來自黑色產業鏈、家電、汽車、機械、建築、金融等行業客戶,共同探尋行業和市場的新未來。本次大會是由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和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我的鋼鐵網)共同主辦。
  • 政企學界齊聚上海展望2021中國鋼鐵市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闡述了當前中國所處的時代背景、展望了2021年宏觀形勢及經濟運行特點,並提出了鋼鐵行業需要關注的幾個重點。展望整個2021年宏觀經濟形勢。陳昌盛共提出六點看法:一是國際經濟將實現恢復性增長;二是疫情不會因疫苗短期消失;三是中美關係可能小緩和;四是國內經濟逐步回歸常態;五是後延風險將有所暴露;六是需要把握政策調整的節奏力度。
  • 天津源泰德潤集團參加第二屆中國鋼鐵高質量發展標準化論壇
    2020(第二屆)中國鋼鐵高質量發展標準化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工信部鋼鐵行業節能標準化工作組、工信部鋼鐵行業節水標準化工作組、工信部鋼鐵行業資源綜合利用標準化工作組聯合主辦,本屆論壇以「品質提升—綠色發展」為主題,論壇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蕭邦國和姜曉東主持。
  • 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盛大召開
    2020年12月19日-20日,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於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盛大召開。  本屆大會吸引了來自黑色產業鏈、家電、汽車、機械、建築、金融等行業客戶,共同探尋行業和市場的新未來。  本次大會是由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和上海鋼聯(300226,股吧)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我的鋼鐵網)共同主辦。
  • 共話產業發展 中國(中部)鋼鐵產業鏈年度盛會在長沙召開
    1月8日,2020「華彩湘鋼」中國(中部)鋼鐵產業鏈發展論壇暨湖南省金屬材料商會年會在長沙舉行。 1月8日,由湖南省工商業聯合會指導,湖南省金屬材料商會主辦,華菱湘鋼冠名,天貿鋼鐵網承辦的2020「華彩湘鋼」中國(中部)鋼鐵產業鏈發展論壇暨湖南省金屬材料商會年會在長沙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0名鋼鐵生產企業、貿易企業、終端採購企業及鋼鐵上下遊行業精英人物聚集於此,打造出一場面向未來的思想盛宴。
  • 【直擊電爐煉鋼科學發展論壇】殷瑞鈺:中國鋼鐵工業迫切需要轉型升級
    【直擊電爐煉鋼科學發展論壇】殷瑞鈺:中國鋼鐵工業迫切需要轉型升級 2020-12-09 11:10:00
  • 共話高質量發展 中國(中部)鋼鐵產業鏈發展論壇舉行
    1月8日,2020「華彩湘鋼」中國(中部)鋼鐵產業鏈發展論壇在長沙舉行。紅網時刻1月8日訊(記者 肖娟)今日下午, 2020「華彩湘鋼」中國(中部)鋼鐵產業鏈發展論壇暨湖南省金屬材料商會年會在長沙舉行。
  • 政企學界齊聚上海展望2021中國鋼鐵市場-中新社上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闡述了當前中國所處的時代背景、展望了2021年宏觀形勢及經濟運行特點,並提出了鋼鐵行業需要關注的幾個重點。展望整個2021年宏觀經濟形勢。陳昌盛共提出六點看法:一是國際經濟將實現恢復性增長;二是疫情不會因疫苗短期消失;三是中美關係可能小緩和;四是國內經濟逐步回歸常態;五是後延風險將有所暴露;六是需要把握政策調整的節奏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