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該如何選挖機呢,還是那句話,看米下鍋,看事做事。
首先 如果你是雲貴川那種十裡八鄉沒人幹過挖機的地方,不要猶豫,直接上新車,回本以後,迅速擴張,以最快的速度佔領市場,即使在有同行競爭,他會考慮你的規模,口碑,以及競爭成本。那種地方,建議設備上齊,小挖兩臺,200一臺,不要懷疑沒事做,你不買挖機回來,你怎麼知道有沒有事做?未開發的地方,前景越是最大,看似大蛋糕的城市,割的都是新人韭菜。
我17年帶了一個徒弟,我當時建議他不要開挖機,因為他學了一年去我那得,鬥子挖不滿,動作不穩,帶著個眼鏡,大概是那種開十年都做不了超平,刷坡的。但他回家後19年買臺150,四個半月做了800多小時。
第二種 那麼在河南鄭州,京津翼這種地帶,機械多如牛毛的地方做市政,我真心不建議個人買新挖機。因為大家也已經知道了,機械開始集團化,公司化,然後他們廣告鋪天蓋地,設備從微挖到700三節臂拆樓機,他們訓練有素,做事不磨嘰,做事之前籤合同,談價格,進廠。越是在這種地帶,喜歡偷懶,磨油門,還是技術不升級,人品不升級,老三樣,只會把自己作死,怪他人,怨天尤人。要麼選擇加入他們,抱團取暖,要麼自己誠信做事誠實做人,維持生計。
回過頭來說說四五線城市,新國產車,合資車,二手車,都能勝任,只要有關係都能勉強維持運營,如果能在市政有鐵關係,主導地位的那種,直接上新車,花高價請個技術好的師傅,把基礎打好,便於成為專業戶。做市政,不用買什麼卡特,關係好,合資車,手頭要緊,國產三一,柳工,徐工,幹個三年也是可以的。
還有一種新人新手新市場,走農村郊區路線,這種吧,不建議買什麼五尾機,最好買當地保有量大的牌子,老百姓知道,你買個約翰迪爾,沃爾沃,利勃海爾,他還以為是雜牌機,建議,鬥山,日立,三一,這種經濟實惠的,二手比較好賣,機型看著比較大,比較穩定的,三一吧,除了75,215,485,不推薦其餘型號。
那麼還有一種,開了很久了,有人喊承包土方工程,礦山開採,或者親戚介紹幹這個。先不要忙著去公司問車,把大老闆意圖搞清楚,他每天端著個泡麵在工地等你,說要搞物流園,修飛機場,搞彩石廠,一臺設備,班組,人員都沒有,難道他讓你全面負責嗎?工程合法,人品可靠了,在根據開採條件,打探孔,看地質條件,為大老闆判斷這裡是否能長久幹。
如果大項目個人建議,先租質機子幹兩個月,看土方出方,石頭開採,效率怎樣,成本,收益,合適再根據條件,選擇拉人合夥,購買設備,籤訂合同,明確股權。個人建議這種項目,日立,沃爾沃,小松,卡特,鬥山。按照這個梯隊考慮,日立,經濟省油,力氣中庸,不打錘的話性價比還是很高,沃爾沃,小松,是除了卡特以外,最適合幹礦的,不管煤礦彩石廠,而且油耗遠低於卡特,性能比較穩定,優越,說沃爾沃質量差的,因為沒買過新車,作為一個從215開到500的人,從不認為沃爾沃的質量差在哪,當然,你想用國產的保養價格來說事,我無話可說,高端產品,只適合幹礦這種暴利行業,確實不適合打太極。卡特說實話,如果不是確實一直幹石礦,經濟效益不划算,但,世界第一的品質,決定了它的動力,油耗,保值率,也是世界第一。買合資車是想踏實幹挖機的人,買卡特是想幹大事的人,買國產車,到最後,大概就是維持生計,不信後面看看。
19年年初,年紀越來越大,思想越來越成熟,手裡掌握的資源越來越匱乏,省內機械設備市場空耗率越來越多了。選擇不再買新機的理想,買房買車,結婚生子,挖幾年礦,轉業,初步是這麼想的,不是不想幹,力不從心,如果要我當老闆一年賺十萬,我不如去打工,做不大就別做了,糟心。
說了這麼多,我總結一下。如果是沒開發出來的市場,直接買新車,回本買第二臺第三臺,因為它總有一天要開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收益最大。
關係戶可以買債權機,新國產,站穩腳,設備穩。
農村郊區,隨便幹,怎麼賺錢怎麼幹,越大越唬人。
包活看工況,其實包活可以買組裝機,貼牌那種,五十鈴發動機,鬥山行走泵,加藤液壓系統,雖然牌子不硬,一百萬買500,幹兩年它不香嗎?只要你幹得過別人,油門使勁草,想賺錢,別心疼車。
2020,大環境越來越不好,理想不能當飯吃,但會一直努力。有些東西,你慢慢會明白。再喜歡,也可以不擁有。如果你覺得你優秀,不用幹挖機一樣可以在其他行業謀生,挖友們,加油!!!
挖掘機駕駛員招聘求職,上【專獵駕駛員】市場,本地工作,本地機手隨你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