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古老神話「東北歷史薩滿文化」?是純粹的精神文化,還是?

2020-12-22 影片猛回頭

原始薩滿精神,是以部落形式存在

此記載最早可追溯到我國東北長白山的歷史書籍,其中戰國和西漢初成書的《山海經大荒北經》。書中提到:「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其提到的內容即最早時期生活在我國東北以原始部落群居生活的古老民族即「肅慎」(女真族)

東北是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區,就產生了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名額民族都有自己古代崇拜的神,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習俗。我們有農耕的,有漁獵的,還有遊牧的混合到一起造就了我們東北地區民風、民俗的多樣性,那麼這些文化還僅僅停留在「初級階段」初級階段就是原生態,不論是哪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立的。

純粹的精神文化,與生產勞作息息相關,在古代的時候人民通過日常生產,生活遇到的一些困惑,祈禱神明得到對應的解釋。從而變成激勵人民前進的力量,人們通過各種形式來得到一種精神上的激勵,那麼這些形式中尤其突出的就是薩滿文化,在薩滿祭祀中,就是能夠吧這種精神激勵提現到某種形式之中,通過祭祀活動,來一代一代的傳承這種前進向上精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天與地,古於今,萬物生靈融合呼應」組成一個世界的燦爛文化

1635年愛新覺羅家族的皇太極,廢除女真的族號,改稱「滿洲」將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漢族(部分漢人)、蒙古、朝鮮、呼爾哈、索倫等多個民族,納入同一名族之下,滿族自此形成,滿族人建起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帝國,

大清王朝在入駐中原以前,滿族幾乎沒有以文本形式記錄本民族歷史的習慣,當時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通過部落酋長,或薩滿來口傳歷史教育子孫,進而增加自己部落和民族的凝聚力,在部落首領或者皇帝繼位時候。和薩滿的選定過程中,要求當選人必須要有一張「金子一樣的嘴」每逢撒滿足定期祭祀或節慶的日子,所有子民要進行隆重的拜祭儀式,就是大家現在偶然間能看到的薩滿舞蹈以及說唱文化,沒有了解薩滿祭司的舞蹈的人,您一定看過東北的跳大神。在這種古老神秘的儀式中薩滿進入空靈的世界,成為人類與神靈交流的載體,對自然的神奇幻想和「萬物皆神」的「原始拜物教」成為「薩滿教」的淵源。

山神臺。長白山是滿清的發源地,也是薩滿民族的神山,薩滿教主張萬物有靈,以薩滿作為人靈交通的使者,薩滿教崇拜的神靈包括自然神,動物神,祖先神以及人間神等。我們這裡供奉的是自然神——長白山山主「超和佔王」。

相傳超和佔王碼漢卡是薩滿民族的保護神,無論人間有多大的苦難和不幸,超和佔王都能為人們解憂添福,永保平安。我們東北林區人特別重視山神,凡是祭祀、開業、放山等要先拜山神,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吉祥,生意興旺。

主要信仰的神靈是嬤嬤神,在滿族600個姓氏中,每一個姓氏都有自己信奉的神靈。古語有云「諸天正神360,一百畜神藏其中」所以我們的祖先信奉的神中有很多都是動物神,其中有鷹、蟒、熊、虎等各種靈禽神獸,其中有160個嬤嬤神,什麼是嬤嬤神,是一種袒胸露乳兼具母性和智慧神像,眾多的嬤嬤神中,有管理智慧的,有管理生息繁衍的,有掌管人們運勢,官運仕途的,有掌管生老病死,福壽安康的,(聲明不是宣傳三俗,在古代薩滿文化中。袒胸露要的一種豪放的氣勢,像現代人的穿著在薩滿時期是一種不尊重神靈的行為)

所以來到長白山中,了解滿族文化的同時,要在古老薩滿寺廟(範圍)中祈福,有向神靈祈福家人健康,有向神靈祈福子女金榜題名,祈福自己身體安康、運道恆通。雖然現在古老的薩滿族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在薩滿的文化和精神,早已於山相容共生,一刻都不曾分離,

大家怎麼祈福知道嗎?依山為鄰,以樹為神,用左手輕撫樹幹(左右距離心臟更近)右手扶左胸,虔誠祈禱,樹爸爸,樹爺爺,掌管**的嬤嬤神請保佑……,傳說中第一位薩滿是鷹神化身而來,滿族的圖騰是烏鴉,最原始的圖騰製作是使用樹葉,樹皮,樹幹,獸皮,獸骨來製作。

據《夢粱錄》記載:「士庶家不論大小,(即不論是當官還是平民百姓,不論老人還是哈兒)俱灑掃門閭(都要在春節的時候對所居住的房屋進行打掃),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鍾馗,(將常年累月堆積的灰塵打掃乾淨,更換掉使用一年的門神、鍾馗畫像,起到鎮宅保平安的寓意)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對老祖宗中進行祭拜)」在明王朝時期圖騰演變為剪紙,現在這項手藝已經面臨著失傳的危險

我們吉林有一個著名的小湖,查幹湖,每到冬季捕魚的時候,都要進行這樣的儀式對是對自然的敬重和理解(東北跳大神前身)祭文、舞蹈是祭江儀式的重要程序,意在表達即將去打魚的人們,對母親河的恭敬,希望水中神靈能保佑魚者平安。

相關焦點

  • 東北薩滿文化和東北馬家文化是一樣嗎
    近些年很多人喜歡稱呼馬家仙就是東北的薩滿,把他們何為一體,但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如果天下法則都出自天道,那麼還真差不多。就讓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下薩滿文化和東北馬家的關係!東北的出馬仙其實是薩滿教派的一個分支,就相當於《倚天屠龍記》裡的明教哪種方式,鷹王帶著一票人出來單立門戶了,又在清朝左右結合漢人文化給發揚起來了,所以出馬仙和薩滿教算是父子關係。
  • 古老而神秘的薩滿文化
    薩滿是古時盛行於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的古老宗教。薩滿巫女古時在西伯利亞與東北地區的部落和族群,信仰萬物有靈論,按照他們的觀點,周邊世界一切都充滿了神靈,天空、星辰、高山、樹木、河流、水都是活著的,萬物都是活著的,都有自己的靈魂,善良的人有善良人的靈魂,惡人有惡人的靈魂
  • 十萬大仙駐東北,薩滿跳大神,文化乎?經濟乎?
    這位「薩滿孫少爺」孫柏強在接受採訪時篤定地表示,他所在的民間組織出馬仙協會曾做過粗略統計,僅在東北三省,出馬弟子就不下幾百萬人,而其中以此為營生的,大約有十分之一,「東北三省
  • 遊王百川大院,了解東北四合院建築,體驗滿族薩滿文化
    遊王百川大院,了解東北四合院建築,體驗滿族薩滿文化文/林海雪原王百川大院,位於東北吉林市北山腳下,是吉林市僅存且保存完好的近代四合院民居。門前有左右兩座石獅子,旁邊立著「吉林省文化保護單位」的石碑。朱漆大門緊鄰德勝路,高出路面約50公分,還有活動門檻可供車輛進出。兩邊掛著「吉林市滿族博物館」和「吉林市滿族(薩滿)文化研究中心的牌子」。一進入大院,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雕,上面立著一隻展翅欲飛的滿族圖騰海東青。正房屋脊為硬山陡坡脊,房前遊廊與東西廂房相連。
  • 基於藝術學視角的薩滿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薩滿文化被視為北方民族原始信仰的徽章,對民族精神的塑造、民俗文化的構成有著深刻的價值意義,千百年來對北方民族的生產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第三章通過分析藝術家薩滿題材的美術創作,論證美術作品是藝術家通過分析薩滿造型藝術形態、了解地域民俗文化、感悟民族審美的基礎上通過自我認知後的藝術再現與表達,凝聚了藝術家的思想與時代的精神。美術創作要有藝術家自己獨立的語言體系,要有獨特的觀察視角和敏銳的感知力,要有自我主體精神的表達,要有自我文化的認知與理解。民族文化的自知、自覺是新時代美術創作的根基,是強化民族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徑。
  • 被融入二人轉的薩滿文化——神調
    這段唱詞出自幫兵決中最耳熟能詳的一段,幫兵決是東北出馬仙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一種薩滿文化在東北本土化之後的宗教形式,在東北有一個更加熟悉的名字——跳大神。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幫兵在薩滿文化中正是專業負責請神和送神的代理人。他們左手文王鼓,右手武王鞭,口唱幫兵訣來進行儀式。
  • 我在B站跳大神:薩滿文化的賽博復興
    之後,他又陸續花費小一千購置了帽子、戰裙和腰鈴,備出一整套薩滿的裝束。搖的是網絡上買來的鼓鈴,給天南地北的人做法事,求錢財、求愛情、求官運亨通;哼的卻仍是古老的唱詞,天地自然,風調雨順。北方的冬天夜晚很長,屋外寒凍。黃皮子(黃鼠狼)跑到柴垛的最底下打洞,睡在怎麼也燒不到的老柴堆裡,與人比鄰生活在一起。還有狐狸和蟒蛇,都是東北農村最常見的動物。
  • 經典推薦之《薩滿之聲》
    糅雜著鈴聲與鼓點的薩滿神語,更像是一首古老又神秘的歌謠,引得聽者充滿肅然敬畏。無論神是否在,願文化還能在。簡·哈利法克斯博士(J.Halifax),美國著名醫療人類學家。曾為美國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工作,參與麥格勞-希爾公司的世界神話學研究課題。曾在歐洲多國和美國擔任講師,也曾任職於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兼任麥格勞-希爾出版社顧問編輯。
  • 著名薩滿文化專家、「滿族說部」傳承人富育光先生在長春逝世
    1958 年,富育光畢業於東北人民大學(吉林大學)中文系,後專門從事薩滿及滿族文化研究工作。曾擔任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員、長春師範大學薩滿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吉林省民俗學會名譽理事長、吉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等職。  富育光先生一生致力於滿族等北方民族民間文化的搜集、整理、研究及薩滿文化研究,被譽為薩滿文化的「活化石」。
  • 我在B站跳大神:薩滿文化的賽博復興-虎嗅網
    民間信仰沒有統一的權威,充斥著約定成俗,和靠天吃飯的農民對於生活的樸素願望。那時,人們普遍認為,要依靠種地養家餬口。白天勞作,夜晚休閒的生活節奏,融入到人們的思想中,就導致出馬仙中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不論是搬杆子,還是立堂口,都必須在晚上進行。
  • 民間傳說:萬物皆有靈之薩滿文化
    薩滿文化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種原始文化,薩滿教是一種原始的多神教。薩滿一詞源於滿通古斯語,意思就是興奮、狂舞的人,而薩滿召喚神靈降臨並與之交流時,也是更加動態和激烈的,就是東北地區所謂的跳大神,所以跳大神是真的需要跳起來的。在薩滿舉行宗教活動的儀式上,所用的法器很多,如神案、腰鈴、銅鏡、抓鼓、鼓鞭等。
  • 十堰歷史文化|融合多種文化於一體 十堰「漢水文化」源遠流長
    作為中國境內最古老、最大的江河,漢水哺育了億萬生靈,也孕育了著名的漢水文化。漢水文化是指漢水流域人民有史以來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是融巴蜀文化、荊楚文化、中原文化、秦文化等多邊文化為一體,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區域性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傳統文化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 東北第一城,2400年的歷史文化名城,卻被人慢慢遺忘
    東北印象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廣闊的黑地物產豐富,冬天還下雪,很冷,對這個地區的歷史和文化有興趣的人也很多,說起東北的古都,很多人想到的是瀋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瀋陽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很古老的城市,從公元前3世紀到17世紀前半葉,這裡一直是東北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有著2400多年的都市史,這個城市是遼陽
  • 「孫柏強」薩滿文化復興之路的開闢者!
    提到孫柏強,可能大家誰也沒有聽說過,但是如果說到:薩滿孫少爺、孫三通等名字,相信很多民間傳統文化愛好者一定知道,是的,就是來自B站的薩滿最強UP主,薩滿孫少爺。  一個月前,他在 B 站的一條視頻突然受到關注。視頻裡,他一邊敲著這面鼓,一邊喃喃吟唱。
  • 顧桃導演《聆聽世界的另一種聲音-薩滿》第一階段眾籌開啟
    以前拍的都是個體的薩滿,現在我想把它以陌生的方式浸入,像一個地圖,慢慢的去走,讓自己的靈魂能跟上。」——顧桃關於薩滿 我們過了可以只看天空的年紀,都在伏向暗影。 人間薩滿,是連接生死的使徒;自由觀賞天色的人們,於我們又是另一種天色。
  • B站的「薩滿UP主」,一開口怎麼那麼像二手玫瑰?
    正如字面意義所言,這些UP主的日常生活、工作,多少都與薩滿這個古老的職業多少有些關聯。而從這些UP主上傳的視頻影像中,許多年輕人也發現,原來「薩滿文化」的存在形式,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薩滿UP主「薩滿孫少爺」是B站上一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薩滿UP主。
  • 薩滿文化研究院在吉林長春正式成立
    美好的9月是收穫的季節,在這樣的日子裡,吉林省民俗學會薩滿文化研究院正式在長春市綠園區嶽家大街混元宮落成,該研究院的成立將對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傳統文化藝術起到重要作用。薩滿文化因「薩滿」而得名,其涵義為「因興奮而狂舞的人」。薩滿文化產生於原始氏族社會,它最突出的特徵是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薩滿文化內容豐富多彩,具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其精華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
  • B站的「薩滿UP主」 為啥一開口怎麼那麼像二手玫瑰?
    直到前幾天他上傳了一個名為《東北農村跳大神神調超清版》的視頻,許多網友才意識到,原來聽起來特別神秘的「薩滿文化」,與散落在中國東北民間的各種習俗,存在非常大的關聯。接動來大報馬二靈通,爬山之虎穿地龍,快嘴之臉學舌精,千裡眼,耳順風,各個山崖洞口把信兒通,今日我要點兵……」  對於那些觀看了這段視頻的年輕網友而言,這可能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聽清「跳大神」儀式到底唱的是什麼——原來基本上都是歷史典故、風俗文化、山川水文、自然生物、奇聞哲理等內容。
  • 趙本山——從東北「薩滿」到東北教父
    趙德明精通東北薩滿之術,而拉二胡、二人轉,本就是東北薩滿的技藝,趙德明便一併傳給了趙本山,讓趙本山精通了薩滿術、算命的一套。 △左一趙本山,早期作品《驅神》 而這只是風水界的說法,我們也將會在世說X語講講這個跟趙本山有關的東北薩滿傳說,請大家關注。
  • 什麼是沒文化?
    一提起「文化」這個詞,好多人都會把它與學歷讀書等等劃為等號。其實,文化與學歷讀書不是一回事,起碼不完全是一回事。從大的方面講,文化的外延與內涵就特別豐富。文化既包括學術文字方面的專門研究的內容,更包括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