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平型關戰役:這次大捷到底殲滅了多少日軍?

2020-12-16 騰訊網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在山西東北部內長城平型關地區設伏,一舉消滅日軍第五師團一部,史稱平型關大捷,名揚中外,極大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

第五師團是日軍老牌部隊,機械化程度高,裝備精良,官兵訓練有素,被冠之以「鋼軍」的稱號。抗戰爆發後,第五師團在師團長板垣徵四郎指揮下,打南口,佔廣靈,克淶源,下靈丘,一路勢如破竹,直逼平型關口。中國第二戰區組織了10萬大軍,從南北兩翼向平型關集結,準備迎頭殲擊板垣師團,打個殲滅戰。

為配合國軍在正面作戰,根據八路軍總部命令,第115師進至平型關東南地區,利用關前公路和山地有利地形設伏,預備消滅由此經過的日軍,並向平型關口發展攻擊。9月25日上午本來是要配合國軍向平型關東跑池一線的日軍主力出擊,不料突然有兩路相向而行的日軍進入了第115師的伏擊圈,結果一下子就打出了平型關大捷。

關於這場戰鬥,在半個多世紀中一直有個爭議不斷的問題,就是究竟殲滅了多少日軍。

根據通常的史書描述,平型關戰鬥中殲滅日軍第五師團1000餘人,而且沒有抓到一個俘虜。至於這些日軍所屬的單位,有說正規部隊,有說輜重部隊,長期概念比較模糊。

考察日軍方面的史料,記載就比較清晰了。進入第115師伏擊圈的是兩支部隊,其中一支是隸屬於第五師團的輜重隊,有100多匹馬和70多輛大車,約200餘人隨行;另一支是師團汽車隊,有80餘輛卡車和一輛小汽車,約300餘人隨行。戰鬥打起來後,平型關前的日軍聞訊派出將近一個大隊兵力前來支援,也與第115師發生戰鬥。

同樣根據日軍史料,這次戰鬥中輜重隊和汽車隊的總傷亡是219人, 其中陣亡166人,負傷53人。另外前來支援的日軍一個大隊傷亡約80人。加在一起,日軍在這次戰鬥中總傷亡約300人左右。同時損失馬車77輛、汽車75輛、步機槍100餘支(挺)、步兵炮1門和百餘匹馬,以及一批彈藥、糧食、大衣等物資。

考察一次戰鬥的戰果和損失,通常的研究方法是遵循自情自報原則。在很多年中沒有接觸日方的戰史資料,因此平型關戰鬥殲敵1000餘人的說法長期流行。而近些年日方史料逐步披露後,為進行對比研究增添了很有價值的信息。實際上,不論是殲敵1000,還是殺敵300,都改變不了這是一場揚眉吐氣勝利之戰的史實,是中國人民盼望已久的抗戰大捷,其歷史意義早已超越了具體的戰鬥結果。

相關焦點

  • 我軍萬家嶺血戰日軍16晝夜 不可戰勝神話終覆滅
    文章來源:環球新軍事  核心提示:「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盛名永垂不朽。」葉挺將軍曾高度評價這次戰役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重要地位。記者看到,這是一個丘陵似的山坡,高不足50米,三面高丘包圍,在地圖上找不到標註,然而就在70年前,這裡以及周邊的萬家嶺山巒與幽谷,正是痛擊日軍的主戰場。透過烈士墓的墓誌,當年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日英勇事跡重現眼前。  墓碑記載著:1938年10月,中國軍隊在抗日名將薛嶽指揮下,巧設「口袋陣」,在萬家嶺殲滅侵華日軍106師團1萬餘人,史稱「萬家嶺大捷」。
  • 【銘記抗戰歷史 弘揚民族精神】平型關大捷:首勝威名揚 壯我民族魂
    平型關下有一寨,即是平型關村。村中四周城牆尚存,北甕城完好,城牆上嵌著一塊牌,上面大書「平型關戰役遺址」——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拾級而上,登上城牆,虎踞平型嶺南麓的平型關樓躍入眼帘。72歲的閆志強老人指著青山翠峰,向記者講述起了父輩見證了的平型關大捷。
  • 臺兒莊戰役,我軍大捷,傷亡50000人左右,日軍傷亡多少?
    在這次激烈的交戰中,我軍的傷亡人數總共在五萬左右,那麼日軍的傷亡人數又有多少呢?有許多人可能以為既然這場戰役是以我們的勝利為結局,那日軍的傷亡一定非常慘痛吧?
  • 策應平型關大捷,斬首日軍指揮部,八路軍的騎兵隊還有哪些傳奇?
    但是隨著工業革命後熱兵器的普及,騎兵在戰場上的統治地位開始動搖。以衝擊力和靈活性縱橫戰場的騎兵,在機關槍、後膛槍、後膛炮問世後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陸戰裡大規模的騎兵決戰消失了,但是直到20世紀中期,各國的陸軍之中都還有一定比例的騎兵配置。
  • 抗戰時期,殲滅日軍最多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在湖南打的
    【抗戰時期,殲滅日軍最多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在湖南打的】為什麼說「無湘不成軍」?這個說法起源於太平天國時期,天下大亂時,出來收拾殘局的,往往都是湘人。而湖南人毛主席,更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中難得一見的偉大人物。八年抗戰,中日雙方打了數千次戰役,其中最大的十次戰役是: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桂南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戰役、衡陽會戰、湘西會戰。其中四次都是在湖南境內打的,而長沙會戰更是前後發動了三次戰役,規模越來越大。
  • 原創|「徽章上的百年中國」0038:1937年9月,八路軍首戰之平型關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平型關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了一次成功伏擊戰。史稱「平型關大捷」。該戰作戰的日軍,是號稱「鋼軍」的板垣徵四郎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及輜重車隊。
  • 抗日戰爭,我軍10場著名戰役,殲滅多少日軍,領軍人都是誰?
    抗日戰爭中,所爆發的大大小小的戰役有數萬次之多,中國軍民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當然,日寇的傷亡也很大。現在讓我們回到過去,看看其中10場著名戰役裡,我軍都消滅了多少日軍?日軍傷亡:傷亡三千餘人戰役評價:被蔣介石稱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日軍以少打多,不但獲勝,傷亡比竟然只有1比20。
  • 盤點中國歷史上百大著名戰役(後)
    平型關大捷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平型關附近,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榮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
  • 他被杜魯門授予自由勳章,被日軍稱為「華南一隻虎」,他是?
    一九三八年,六月八日蔣介石下達在「鄭州花園口扒開黃河口」的命令,雖然這次人為的決堤,讓日軍損失重大,但也使得黃河東南三省幾十個縣浸泡在黃河水中。一、萬家嶺戰役,當垂不朽薛嶽接替張發奎,調動20個師,開始在南潯鐵路沿線布放,來粉碎日軍包圍武漢的企圖,薛嶽根據地形制定對策,擺下了「反八字形陣地」誘敵深入,果不其然,日軍中計,中國軍隊在黃老門等地將日軍106師團包圍,而日軍為了解106師團、101師團的圍,採取「圍魏救趙」的形式開始攻擊茶陵園等地。
  • 王近山最牛的一次戰鬥,創下的戰果空前,超過平型關大捷
    提到八路軍在抗戰中取得的成就,每個人都會想到平型關的勝利,想到百團大戰的勝利,但是實際上還有一場戰鬥,而這兩場戰鬥的意義並不相同。林總的115師在平型關戰役中伏擊日軍115師,殲敵1000餘人,這是抗戰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的首次勝利。
  • 這一戰,這樣終結「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對中國抗日的質疑聲層出不窮,不僅在萬千百姓心中蒙上了一層陰影,也讓部分士兵提起日軍就感到恐懼。平型關大捷參戰主要將領。(圖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中國急需一場大勝來重振士氣。直到平型關上一聲槍響,「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終於迎來終結。
  • 萬家嶺大捷,抗戰唯一接近全殲日本整師團戰役,卻留下一大遺憾
    這次戰役是贛北戰場上的空前惡戰,也是空前的勝利。萬家嶺大捷與臺兒莊戰役、平型關大捷鼎足而三。 一、戰前部署 1938年7月26日,日軍第11軍佔領九江後,分兵三路攻取德安、南昌,繞襲長沙,切斷粵漢路,對武漢進行大包圍,意圖殲滅中國野戰軍。
  • 這一戰,這樣終結「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百年百篇
    平型關大捷參戰主要將領。直到平型關上一聲槍響,「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終於迎來終結。八路軍突然發起猛烈攻擊,並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對陷入混亂的日軍實行分割、包圍。日軍被突然地襲擊打懵一陣,但很快就反應過來,依靠汽車、石頭等進行隱蔽,並對山上的八路軍進行還擊。王琳說,日本鬼子的子彈打多少有多少,但他們則必須節約子彈,「日軍的炮火很快就調整回來了,但我們的戰士都很勇敢,幹部以身作則,連長、營長都上了第一線。」
  • 1939年的崑崙關戰役:中日戰史上最慘烈攻堅戰
    崑崙關戰役陣亡將士墓園崑崙關戰役發生在一九三九年十一月,是抗日戰爭的大型戰役之一,也是桂南會戰中國民革命軍投入戰力最強的一場戰役。當時,日軍第五師團突然在廣東欽縣登陸,十一月二十四日佔領南寧,十二月初佔領崑崙關。日軍原擬乘虛由貴州直攻重慶,國民政府旋即調集了大軍反攻,白崇禧擔任總指揮。
  • 人民解放軍為何偏愛打殲滅戰?
    自1927年起的長期戰爭中,在武器裝備和體量上,敵強我弱是基本情況,人民軍隊的武器彈藥絕大多數需要消滅敵軍才能得到補充。比如楊成武將軍在回憶錄提到了仙人橋戰鬥,這次戰鬥屬於第四次反圍剿中的黃陂之戰,國軍52師全部和59師大部被殲。
  • 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軍民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
    上個世紀的時候,由於清政府懦弱而又無能的統治,中國的國力衰落到了極致,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面對完成了工業化改革的日本基本沒有什麼抵抗能力,因此中國的軍人在面對日本軍人的時候,同樣處於很大的劣勢,往往要好幾個中國軍人的犧牲,才能換來一名日本軍人的倒地。那麼在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之中,中國軍民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呢?
  • 二戰日軍最強特種部隊骷髏隊,上了寫真集一個月後,被中國軍隊殲滅
    寫真照片中,其中有一小隊日軍站在古北口,扯著一面日本旗,旗中的紅圈上畫著一具骷髏,得意無比! 但是時隔不過一個月,當日軍「骷髏隊」再次上日本報紙,不過主題已經不再是「第一番佔領」,而是「骷髏隊遺骨歸」。日本媒體用「全部命喪南天門」來描述「骷髏隊」的悲慘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