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行程近2萬公裡,他為200餘困境家庭送去溫暖

2020-12-22 瀟湘晨報

12月18日,晴,冬日溫暖的陽光灑在井陘小山村蜿蜒的小路上,走在路上的楊新付肩上扛著一大包掛麵,手裡提著一袋米,他要把這些東西給自己資助的貧困學生的家裡送去。

楊新付,石家莊市人民警察訓練學校的教官,同時也是一名退役軍人。十餘年來,他堅持利用節假日走訪慰問貧困家庭,資助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行程近2萬公裡,共為200餘戶處於困境中的家庭送去溫暖。

現場:米麵油和捐款送給貧困學生家

攀過一段只容一人通過的陡峭臺階,來到了六年級女孩小程的家。石頭房子石頭牆,院裡院外都掃得乾乾淨淨的。小程的父親程曉東是個憨厚的漢子,略帶拘謹地微笑著招呼大家進屋。放下米麵油,楊新付熱情地跟坐在炕上的小程奶奶聊起了家常。

小程的母親9年前離開了人世,爺爺奶奶都因病臥床,為了照顧父母和年幼的女兒,小程的父親程曉東只好留在家裡不能出去打工。花費不少卻收入微薄,這個家的經濟狀況捉襟見肘。小程的奶奶難過地說是自己和老伴拖累了兒子,楊新付三年前就開始幫扶他們,作為老熟人,他安慰老太太:「有這麼孝順的兒子,聰明的孫女,還有好心人幫助,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在辛莊村,接過楊新付遞過來的同事們的捐款,女孩小茜的奶奶流下了眼淚。小茜的爸爸頭部受過傷,至今留有鋼板,不能幹重活,母親離家出走杳無音訊,正上五年級的小茜和上三年級的弟弟主要靠70歲的奶奶照顧。楊新付拉著小茜奶奶的手叮囑老人:「會好起來的,您一定要保重身體呀,孩子們還得依靠你呢。」

最令人唏噓的是上初中的男孩小澤。小澤家住洪河槽村,母親患有小兒麻痺後遺症,還有嚴重的癲癇,父親則因為去年的一場車禍受到重創,變得精神不正常。記者跟著楊新付他們到小澤家的時候,正趕上小澤父親發病,在屋子裡罵人砸東西。小澤母親悄悄從何另一間屋子跑出來,用不甚清晰的發音告訴大家,她的手被丈夫砸破了。小澤在寄宿學校上學,當天沒有見到他,但這個男孩卻讓人最為揪心。隨行的一位老校長說,小澤學習還是很用功的,成績也還可以。楊新付則接過話茬:「只要這個孩子考上高中,就一定讓他上!我可以資助,也可以發動身邊做公益的朋友資助。拉他一把,這個坎就過去了。」說這話的時候,楊新付斬釘截鐵,沒有絲毫遲疑。

回放:扶貧濟困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楊新付是個熱心腸,不管在部隊還是在地方,只要見到別人有難處,他總是要盡力幫一把。他說這源於父親的影響,小時候家裡雖然窮,但左鄰右舍不管誰家有事,父親總是願意伸把手。

在部隊的時候,楊新付訂過包括燕趙都市報在內的幾份報紙,每次看到報紙上有求助的新聞,他總會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些捐助出去。有一次,看到報紙上刊登了有孩子燒傷的新聞,那個家庭的無助和小孩的痛苦都讓楊新付險些落淚。他和幾個戰友商量之後,湊了8000多元錢,專程到了武警醫院,把錢送到燒傷孩子的家長手中。

退役以後,楊新付不但一直保持著樂於助人的習慣,而且逐漸把這變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的大部分周末都在看望孤寡老人和貧困家庭、資助貧困學生的路上。

2016年7月,天降暴雨,井陘縣多村莊被淹。楊新付得知消息後,立即和家人商量,決定購買部分生活用品,幫助災民渡過難關。7月22日,他和好友一起,開著三輛車,直奔井陘受災嚴重的天長鎮,為受災群眾送去了棉被、棉衣、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並為家庭房屋全部被洪水衝倒、受災最嚴重的兩戶村民當場捐款3000元。

2020年春節前夕,楊新付又想到了山區的孤寡老人。他和好朋友開車來到行唐九口子鄉西彩莊,為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棉被等年貨。一位殘疾孤寡老人拉著他的手說:「你比親兒子還對我們親呀…」那一刻,在場的人眼睛都溼潤了。

這些年,楊新付的足跡遍布河北的石家莊、保定、邢臺、邯鄲、衡水、張家口等六市,行程近2萬公裡,共為200餘戶處於困境中的家庭送去溫暖。

鏡頭:那一次,我真覺得挺對不起我媽

每次去慰問之前,楊新付總是先跟貧困家庭約好,有時出發以後會遇到特殊情況,但楊新付總會克服困難,如期趕到。

2017年1月1日,在得知易縣山區孤寡老人生活困難的消息後,楊新付和他的好朋友一行5人,開著2輛私家車,奔赴河北易縣紫荊關鎮大興安村為26戶孤寡老人送去米麵油鹽等生活必品。

由於前一天下雪,高速公路封閉,他們就決定走307國道。早上6時,能見度僅為20米,楊新付一行人就在這樣的天氣狀況下出發了。當時天空還飄著小雪花,路上積雪很厚,楊新付小心翼翼地駕駛著車輛前行,遇到有霧的地段,他就讓坐在副駕駛的妻子打開手電,伸出窗外,增加車燈照明亮度。好幾次楊新付的車都滑到了路邊,嚇得他頭髮直立,妻子嚇得說要往回走,他開玩笑地給妻子說「別怕,我遇難了,以後看望山區老人的任務就由你完成了。」

上午10時,楊新付和朋友們終於趕到了保定。隨後在愛心人士的帶領下,直奔目地的。下午2時許,他們到達了易縣紫荊關鎮大興安村,顧不上休息,扛著大米,拎著米麵油,對26戶孤寡老人一一進行看望。直到下午4時,結束慰問,楊新付和朋友們才開始返程。回到家時,已經夜裡11點多了。「路況差,走起來確實危險,可是已經跟人家約好了,而且人家那邊沒有下雪,不能讓人家空等啊。」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楊新付說。

2017年8月,楊新付跟朋友一起去張家口慰問貧困家庭。走到曲陽的時候,楊新付突然接到姐姐的電話,說88歲的老母親摔倒了。「當時我正好走到一半路程,想想約好的貧困家庭在等著,我就一咬牙先去了張家口。」楊新付說,慰問結束,回到石家莊已經下午4時。他和愛人又馬不停蹄地趕回河南西華縣的老家,到家已經晚上10時了。「那一次,我真是覺得挺對不起我媽的。」說起事,楊新付有點哽咽了。

聲音:要照顧受助人的自尊心

幫助貧困家庭這麼多年,楊新付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原則。他認為,要根據貧困家庭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幫助,同時還要照顧到受助人的自尊心。

常常有朋友把不穿的衣服捐出來,讓楊新付帶給貧困家庭。每次,楊新付都顯得很「挑剔」,他會仔細檢查衣服,只有那些八成新、袖口沒有磨邊的、拉鏈和按扣都沒壞的衣服才能入得了楊新付的眼。有時衣服不錯,只有拉鏈或按扣壞了,楊新付會先修好再送給貧困家庭。「要照顧到他們的自尊心,即使家庭貧困也會在意外表,誰也不願意一件衣服剛穿到身上就發現這壞那壞的。」楊新付說。也因為考慮到這一點,楊新付好幾次都讓妻子到南三條買了新衣服給貧困家庭的孩子們帶去。

影響:帶動身邊的人做公益

做公益十幾年,楊新付給貧困家庭送去米麵油等生活物資,也資助過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總計花費粗略統計約9萬多元,但他自己家裡的生活卻極其簡樸。

2016年井陘洪災,楊新付去看望受災的村民。去之前,他把行程告訴了科裡的同事,大家這才知道,楊新付已經做公益多年。「那次我捐了200元,還有別的同事也捐了錢,讓老楊帶給受災的村民。過了一段時間,老楊邀請我們去他家吃飯,看到他家的家具,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家的家具竟然還是二十多年前結婚時的那種組合家具。」楊新付的同事郭永娟說,「老楊總是去做公益,沒想到他對自己這麼摳。」

隨著楊新付做公益的事情在單位傳開,慢慢地,他也感染了身邊的人,經常有同事會拿出錢託楊新付帶給山裡的貧困家庭,有時也有同事會跟著他到山裡走一趟。12月18日,楊新付看望貧困家庭出發之前,他所在的單位石家莊市人民警察訓練學校還專門組織了捐贈活動,書記、校長帶頭捐款,委託楊新付把大家捐的現金衣物送到貧困村民手中。

「其實,隨著這幾年政府扶貧力度的加大,貧困家庭的生活水平比以前已經提高不少。」楊新付說,「相信隨著幫扶他們的人越來越多,貧困家庭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燕都融媒體記者盧偉麗 文/圖)

【來源:燕趙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他是困境兒童的「帥爸爸」
    現將轉載如下:困境兒童的「帥爸爸」——記醴陵市民政局二級主任科員萬裡鵬▲11月25日,萬裡鵬專程到醴陵市同康醫院看望正在接受康復治療的困境兒童龍維,為他送去了書包、畫筆、文具盒等學習用品。見到「帥爸爸」到來,小傢伙露出了高興的笑容。
  • 退役後,他在無人區「跑」了50多萬公裡
    退役後,他在無人區「跑」了50多萬公裡 2020-12-21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79天環中國騎行近4萬公裡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 實習生 陳寶仁)從鄭州出發,歷時79天,不間斷行程3萬9000多公裡,環中國邊境,打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我非常喜歡摩託車騎行,這段旅程對我來講特別有意義。」8月20日,石慶方回憶起剛結束不久的環中國騎行之旅,感慨萬千。
  • 河南嵩縣:為困境兒童撐起一把大傘
    日前,河南嵩縣民政局為確實把兒童關愛工作落到實處,開展了「冬日暖陽,愛心傳遞」關愛睏境兒童「護童行動」,該局利用河南省民政廳「三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支持計劃服務項目購買的專業社工服務為契機,搭建為嵩縣困境兒童提供專業社工服務平臺,利用專業服務為困境兒童送上愛心和關懷,讓他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
  • 同心聚力送溫暖|愛心企業志願者送去的不止是「剛需」,還有愛……
    除了捐獻物資,也有一些企業的志願者主動與社區工作者同行,用行動傳遞愛與溫暖。戶困境長者和2戶困難家庭送上了「暖心防疫包」和「能量營養包」。、牛奶,生活在聯和街很溫暖。小尤家中還有一個在讀初中的妹妹,全家僅靠父親工作養家,家庭經濟壓力和生活壓力非常大。小尤母親每個月至少需要去一次醫院為小尤買藥,但最近沒有買到口罩,她為此十分發愁。志願者為他們一家送去「暖心防疫包」和「能量營養包」後,小尤母親十分感動。探訪過程中,小尤突發抽筋,志願者也協助母親一起舒緩小尤的抽筋情況,並為其餵藥。
  • 來自奉賢的「全國文明家庭」有啥不一樣?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
    從1998年起,他連續十幾年、每年至少四次為所在小隊60歲以上的老人送上節日的禮品和祝福。2013年退休以來,每年又增加一次在天氣最寒冷的時候為村裡70歲以上老人送去一床被褥,在寒冬的季節給老人們送上溫暖,盡一個村裡「兒子」的孝心。十幾年來,累計看望老人2000多人次,送上慰問金和禮品共計20萬餘元。
  • 深圳市愛佳爾科技有限公司為安嶽縣捐贈200餘套淨水機
    儀式上,深圳市愛佳爾科技有限公司與縣關工委籤訂捐贈協議,縣關工委為公司進行了授牌。副縣長郭婭出席儀式並講話。郭婭對愛心企業表示深深的感謝和熱烈歡迎。她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為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直堅持不懈地為貧困學生辦實事、解難題、謀福祉。
  • OriginOS Studio隊員為愛徒步40公裡 vivo倡導健康生活
    2020年12月21日,深圳 —— 12月20日,壹基金「為愛同行·2020公益健行」活動在深圳鹽田率先啟動,vivo作為聯合發起方之一參與其中。來自Origin Studio的六位vivo員工默契協作,完成戶外徒步40公裡目標,在推廣公益理念的同時順利籌集善款。
  • 「2020年度廣州市十大最美慈善家庭」獲表彰
    她與丈夫、兒子共同創建了廣州市阿道夫個人護理用品有限公司和澳谷基金會,全家積極參加慈善活動,累計捐款捐物近兩千萬元。2017年至2019年間,李志珍家庭開展約620場「黃玫瑰 關愛環衛工人活動」,關愛環衛工人超6萬人次,共捐獻愛心物資900餘萬元。2019年底,李志珍聯合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共捐助五個城市100名高中生上學。
  • 「長河媽媽」的一條圍巾,溫暖了2000公裡外的童心!
    2021年1月5日,貴州省黔西南州錢相街道第四小學和篤山鎮民族小學的孩子們都收到了一份來自2000公裡外的新年禮物——長河鎮的志願者親手編織的圍巾。去年以來,長河鎮已籌集社會幫扶資金100餘萬元,接洽長河企業1家認購慈谿·安龍萬洋眾創城廠房面積3000平方米。2020年初,長河鎮女企業家協會在得知該鎮結對街道錢相街道一學校急需秋冬校服後,短短2天籌集14萬元資金,通過安龍縣當地服裝企業生產,將1500餘套秋冬校服送到孩子們手中。
  • 深入30餘個鄉鎮 行程1.5萬公裡,大學生創業團隊助銷秭歸臍橙
    3月至今,該創業團隊已助力5個鄉村近百餘個果農銷售10萬斤臍橙,為農戶整體創造收益超過35萬元,為10餘戶剛脫貧的農戶戶均帶來8000元左右的經濟收益,轉「危」為「機」,令秭歸臍橙從「滯銷」變 「暢銷」。
  • 泗水:困境女孩有了「溫暖小屋」
    □記者 呂光社通訊員 包慶淼 孫建濤 報導  本報泗水訊 天色漸晚,幫奶奶收拾完碗筷,13歲的程同香回到她的「溫暖小屋」書桌前,輕輕地擰開檯燈開關,一束柔和的光灑滿了屋子。小同香家住泗水縣星村鎮鮑家莊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親重度殘疾,母親身患精神疾病已去世多年。自幼跟著奶奶長大的小同香,身上有著同齡人沒有的懂事和堅強。2019年夏,泗水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泗水微益協會志願服務支隊在一次走訪中,發現了這個自強不息的女孩,決定將她納入為家庭困難女童建設「溫暖小屋」項目。
  • 臨沂第十屆「溫暖加衣·愛心助童」啟動!295名孩子獲贈10萬餘元物資
    295名孩子獲贈10萬餘元物資 2020-12-05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年新衣」愛心使團為酒泉幾所學校送去200件新衣
    12月27日上午11時,在酒泉市金塔縣三合小學,由西部商報社、中國甘肅網聯合騰訊網共同發起,隴運駕校鼎力加盟的2013年年終大型公益活動「新年新衣」組委會愛心使團,為這裡的孩子送來了一份冬日裡的溫暖。12月27日至29日,「新年新衣」組委會聯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一起獻愛心,將200件新棉衣分別穿在了酒泉市金塔縣和肅州區幾所學校最需要「溫暖」的學生身上。
  • 驅車40餘公裡,她為龍門縣檢察院送來了三面錦旗……
    ,幫助她緩解家庭經濟困境。 提前介入,發現孩子成長面臨困境 2020年7月,我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在提前介入的一起未成年人案件中,發現潘某自2017年與何某協議離婚後,在獨自撫養女兒與兒子期間,未盡撫養義務,平時白天忙於工作,很少顧及兩小孩的學習、生活起居,下班後在家還存在毆打兩小孩的行為,不僅導致兩個孩子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 「鄉村醫生的故事」陳俊:行醫21年騎行30餘萬公裡
    陳俊:行醫21年騎行30餘萬公裡陳俊(左一)上門出診。行醫21年,騎行30餘萬公裡,用壞6輛摩託車,卻從未收取過一分錢出診費,被父老鄉親稱為「白衣騎士」。村裡大部分人已外出打工,向他求助的病患,大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有時去診治,除了檢查、開藥,更多是陪伴和安慰。「只要在家裡陪伴他們,就可以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小時候,受家族一位長輩的影響,陳俊喜歡上了醫生這個職業。
  • OriginOS Studio隊員為愛徒步40公裡,vivo倡導健康生活
    2020年12月21日,深圳 —— 12月20日,壹基金「為愛同行·2020公益健行」活動在深圳鹽田率先啟動,vivo作為聯合發起方之一參與其中。來自Origin Studio的六位vivo員工默契協作,完成戶外徒步40公裡目標,在推廣公益理念的同時順利籌集善款。
  • 志願者為街頭流浪人員送去寒夜溫暖
    志願者為街頭流浪人員送去寒夜溫暖 2020-12-16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