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灣文革瓷與中山陶藝家歐遠朝作品簡介作者歐博宙

2020-12-12 中山陶藝家收藏

作者:歐博宙

材料源於南方日報報導,近日,南方日報記者從佛山石灣美術陶瓷廠有限公司了解到,一位澳門收藏家親自登門,以3萬元求購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松堅的陶藝作品《爐前奮戰》(1971年)。美陶廠策劃部部長李星透露,近年來,許多海內外收藏家來石灣尋找「文革」陶瓷,銘刻那段特殊歷史的陶藝品逐漸成為收藏界炙手可熱的目標。但令人頗感惋惜的是,在「石灣陶瓷」的故鄉,石灣陶瓷博物館裡,「文革」陶瓷也僅餘5件。石灣「文革」陶瓷價值越來越高,就在前幾天,澳門的黃先生來到石灣美術陶瓷廠,詢問是否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松堅先生的「文革」作品《爐前奮戰》,他願出價3萬元。美陶廠把他帶到黃松堅的工作室,卻不料黃松堅自己也是一件沒有。

而黃松堅先生1973年創作的《人勤漁豐》,去年也被一位收藏家以3萬多元的價格買走。

石灣「文革」陶瓷成為收藏新寵不是最近才有有的新鮮事。石灣美術陶瓷廠李星介紹,十幾年前,已經有新加坡、澳門的收藏家前來搜尋。他回憶,當時,一位醫生從石灣美術陶瓷工藝廠買下一件《列寧與高爾基》,花了兩三百元,相當於一個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資。後來,廠裡嘗試用兩件名家工藝品換回來。但這位醫生不幹。這件陶器,現在陳放在廣州文物總店三樓的陳列櫃裡,售價是3.3萬元。

世易時移,歷史漸遠,石灣「文革」陶瓷的價值越來越高。2003年10月,石灣舉辦陶瓷藝術展覽會,展出了代表石灣「文革」陶瓷最高水準的《三偉人》(又名《今日紅纓在手》),一位客人提出用一輛奔馳汽車來換。當然最後是失望而歸。

石灣「文革」陶瓷大部分在新加坡

「現在要找『文革』陶瓷,只能去海外。」黃松堅說。在他記憶裡,二三十年前,「文革」陶瓷遍地都是,人們只把它當做日常用品,隨意處置。倉庫裡成堆的貨物,想要隨便出幾個錢就可以拿走。十幾年前,新加坡一位陳允和先生來到石灣,看到如此便宜而又如此有特色的陶瓷藝術品,一下子就買走了一大堆。他成為第一個收集石灣「文革」陶瓷的人。新加坡後來又來了一大批購買者。現在,新加坡已經成為收藏石灣「文革」陶瓷最多的地方。

黃松堅說,以前,人們沒有意識到這批陶瓷的價值,所以毀的毀、賣的賣。

現在,經濟條件改善以後,有人想收藏、想投資,有的人想保存這個年代的記憶,輾轉周折,又使一批作品從國外回到了國內。他還介紹,現在國內的收藏家都是通過澳門一位收藏家中轉,但是價格越來越高,機會也越來越少。

在石灣陶瓷博物館的陳列櫃裡,擺放著5件小型的「文革」時期陶瓷作品。據該館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現在,「文革」陶瓷市面上幾乎難覓其蹤,石灣陶瓷博物館裡也只剩下這5件了。而且,這些都是當年生產的普通品,屬於陶瓷藝術品裡價值最低的一類。她告訴記者,石灣美術陶瓷廠可能藏有一批珍品。

石灣美術陶瓷廠策劃部李星帶領記者參觀了他們的館藏作品,卻也只有幾件。2003年,石灣舉辦陶瓷藝術展覽會的時候,最珍貴的一件「文革」時期作品《三偉人》,還是向遠在勝利油田的一位收藏家「借」來的。

黃松堅先生介紹,據他所知,石灣「文革」陶藝品在佛山已經所存甚少。有一位佛山人收藏了一件《三偉人》,但是沒有釉色。他文革時期最出色的作品《人勤漁豐》(1973年),當年大約燒鑄了100多件,現在手裡只保留了一件。在石灣所能看到的,只有畫冊,和大師們記憶中的光彩。

市面上出售的都是仿製品

在石灣公仔街的很多店鋪裡,記者看到不少文革題材的陶藝品。問問價格,大多在300-500元之間。店主也很直接地告訴記者,現在市面上出售的都是仿製品,真正的「文革」陶瓷,要麼在博物館,要麼在收藏家之間私下流傳。

石灣美術陶瓷廠策劃部部長李星也說,他們舉辦了很多陶瓷拍賣會,但是基本上沒有人願意拍賣「文革」陶瓷。換句話說,珍寶被收藏家小心翼翼地藏在家裡。

為何海外收藏家如此熱衷於收藏「文革」陶瓷?黃松堅先生認為,收藏者大概是出於這樣的考慮:雖然現在把「文革」陶瓷稱為文物還為時過早,但文革時的石灣陶藝品質量高的不多,留下來的就更少,所以,它的價值一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高;其次,「文革」是一個絕無僅有的時代,反映這一時代的藝術品也就帶有獨一無二的價值;而有的人出於對那個特殊時代的懷念,也願意收藏幾件作為回憶與寄託。

那仿製品有沒有收藏價值?黃松堅先生說,再仿製原模原樣的沒有意思,他們對當時的歷史缺乏真切的感受,對當時的工藝也把握不好,已經無法造出當時的神韻。但是人們可以創造新的作品來反映文革題材。

如何鑑別石灣「文革」陶瓷

成為收藏熱點以後,如何鑑別是否是石灣「文革」陶瓷的真品?黃松堅介紹了他的心得。

一是從題材上判斷。「文革」時期,我國陶瓷生產帶有濃鬱的政治色彩。在題材上,大多選擇與當時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現代題材,偶有歷史題材,也一定要表現「批林批孔」的主題。像《三偉人》塑造的是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的形象、《紅燈記》講的是樣板戲、《庫爾班大叔》說的是騎著毛驢上北京的故事,還有《移山造田》、《大字報》等等,光從標題看就可知其內容。

其次,因其產生於那個特殊年代,個人主義被普遍反對,集體創作成為一個重要的特點,一般不署作者名,只蓋「石灣陶」戳印。《三偉人》是莊稼、劉澤棉和廖洪標三位大師的合作作品,但是署名是到近年才有的事。

由於集體創作,甚至大部分是由普通工人倒漿,石灣「文革」陶瓷工藝一般較為粗陋,只有少數精品。而這些精品中,又以「寫實」手法最為常見。刻畫人物或表現場景,務求栩栩如生。

除去以上幾大特徵,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從材料和燒制方式上判斷。黃松堅介紹,當時石灣陶瓷用的是東莞的陶土,和現在的差別很大。而且,那時沒有汽窯和電窯,用龍窯的機會比較多,所以在作品的光亮度和釉色上都不穩定。

「這些都只是基本知識,要鑑別一件作品是不是屬於那個時代,最重要的還是看鑑別者的經驗。」黃松堅笑著說,一件陶瓷,只要在他手上摸一摸,他就知道它的來龍去脈。(編輯:楊格)

中山當代陶藝家歐遠朝

歐遠朝

1959年年出生

中山陶藝家 收藏家

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廣東省收藏家協員會員 中山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其作品使中國書法與石灣陶藝結合,在深圳金鳳凰工藝品創新大賽獲得鳳凰獎 珠三角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工藝美術匠獎獲得銀獎 珠三角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工藝美術金匠獎評比獲得銀獎等等,作品受到粵港澳收藏家的追捧,接受過多次電視訪問

歐博宙
歐博宙
歐博宙
歐遠朝
歐遠朝
歐遠朝
歐遠朝
歐遠朝
歐遠朝
歐遠朝
歐遠朝
歐遠朝
歐遠朝
歐遠朝
歐遠朝
歐遠朝
歐遠朝

相關焦點

  • 「絕色窯寶」石灣釉彩陶藝原作展在南風古灶舉行
    佛山日報訊 記者束維報導:「絕色窯寶」石灣釉彩陶藝原作展正在南風古灶舉行,88件展品由22名來自珠三角的陶藝家和陶瓷收藏家提供,這些器皿因為「身披」五彩奪目的釉色而分外妖嬈,展出至2021年1月4日結束。
  • 收藏石灣公仔該如何挑
    近日,廣東中青年實力派陶藝家作品展在廣州市越秀區圖書館舉行。羊城晚報記者獲悉,石灣公仔也正從傳統工藝向藝術創新轉型,希望藉助創新、政府支持、品牌運作等方式,重塑石灣公仔盛景。  石灣公仔麵臨藝術創新  外地人到石灣,第一站經常去的就是著名的公仔街,滿街的達摩、鍾馗、觀音、李小龍,相似度沒九成也有八成。但現在,石灣的陶藝家們正在嘗試創新。與以往師徒傳承不同,許多美術科班出身的學院派也進入了石灣公仔領域。
  • 石灣公仔:大師們隨手捏出來的喜怒哀樂,卻再難複製
    上期我們講到了為推廣嶺南文化和石灣陶藝,馮瑋瑜老師以豐厚的石灣陶塑收藏經驗和市場推廣的理念,將石灣陶帶入北京,首次與嘉德合作推出「自得堂藏陶—原作掇英」專題拍賣。她在現場把自己與陶藝家的交往、收藏趣事、和陶藝家一起的創作的過程娓娓道來,講述得生動有趣。原來,陶藝家創作每件作品都要歷經「泥、釉、火」過程的艱辛,每件原作都來之不易。
  • 抄襲成硬傷 石灣公仔仿冒品充斥市場
    在外界看來,來來去去就是那麼幾個人物題材的石灣公仔,似乎已經走入了創新的死胡同。但連日來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恰恰相反的是,年輕一輩的陶藝家,實際上都在創新的道路上一路摸索。成功如封偉民,仕女題材已經成為他的標籤;但也有一大批急於掙脫傳統風格束縛的陶藝家過度創新的作品並不被市場認可。不僅如此,仿造抄襲之風盛行,也成為了制約石灣公仔創新的一大硬傷。
  • 各種名號大師滿街是:收藏石灣公仔別迷信大師
    他一方面傳承石灣窯優秀的傳統精髓,一方面吸納了學院藝術的新技法和觀念,這令他的作品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和魅力,為古老的石灣窯帶來了新鮮的氣息。   古鎮土生土長的陶藝「鬼才」   1953年的「鬼節」,潘柏林出生於聞名遐邇的南國陶都——廣東佛山石灣古鎮。
  • 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分析與中山著名油畫家展示文本作者歐博宙
    本文作者:歐博宙摘 要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投資者對於資金的保值與增值常產生困惑。作者分析近幾年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從金融角度分析藝術品投資的價值與風險,識別投資市場中的泡沫,結合金融理論,總結出有效規避藝術品投資市場風險的具體防範措施,最終得以用一種穩妥的方式進行投資,以期獲得足夠的投資回報。
  • 石灣公仔拍賣「冷」收藏「熱」 轉手漲30倍
    據記者了解,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左右,廣州、北京、香港、上海等各地的拍賣行已經開始石灣公仔的拍賣。但多年來,石灣公仔在拍賣市場上一直「遇冷」。據中國藝術網站——雅昌藝術網統計,1995年至2008年8月,各地石灣陶塑作品上拍數為196件,其中未成交拍品達102件。1995年至2011年6月,各地歷史上拍數量為542件。
  • 最貴石灣窯公仔拍賣價格高達28萬,石灣公仔是啥,值得收藏嗎
    石灣窯拍賣榜第26名 民國 石灣窯童子觀魚洗估價:RMB 42,000-60,000成交價:RMB 44,000拍賣會:廣州華藝2003廣州夏季拍賣會時間:2003-07-06尺寸:11.2×19.2cm傳為民國時期石灣陶塑名家潘玉書作品,器底有一印款未能確認。
  • 「石灣公仔」拍了拍你!來嶺南九遺藝術中心,和我們見面吧
    廣州的朋友也可以一睹「石灣公仔」的風採了10月17日-11月8日日月經天——黃志偉師生藝術作品展在廣州市越秀區署前路8號越秀圖書館首層嶺南九遺藝術中心展出此次展覽遴選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志偉及其45位學生(徒弟)的一百一十多件作品,以石灣陶塑為主,作品各具風格,各有千秋。
  • 我系芭比公主仲系石灣公仔
    芭比娃娃式的石灣公仔,圖為作品《幻夜》。在佛山,就有這樣一個「80後」女孩,她用傳統的石灣陶藝以及微塑手法,,再借用雕塑呈現出芭比娃娃式的石灣公仔,與傳統風格差異較大。那就是1984年出生的鐘婉堯,近日才剛完成《風潮·雲舞》6個人物的系列創作,一個個充滿時尚氣息和少女情懷的瓷娃娃,讓人眼前一亮!作品:時尚得「不像」石灣公仔如果有一天,你覺得生活很累,不妨回味一下你曾擁有的童年吧!
  • 陶藝家陳加峰陶博館開個展 用陶藝記錄臺東生活
    華夏經緯網1月6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陶藝家陳加峰3年前到臺東生活,從大自然汲取靈感創作,用陶藝記錄生活,運用豐富絢彩、純白色的作品呈現出不同的生活經歷,並在近期於鶯歌陶瓷博物館展出「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陳加峰創作個展」,展露出自己與大自然的交換日記,供觀眾聆聽大自然的呢喃,也聽聽內心的自己
  • 文學的氛圍需要脫離作者簡介,作品本身比作者更重要
    如果你向朋友介紹一本書,你會先介紹作者還是先介紹這本書的主要內容?這個問題不用深思,大多數都會說:我給你推薦某某的書!某某很厲害的。某某很厲害。這句話極為諷刺閱讀氛圍。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記得以前給朋友推薦書籍,我首先推薦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再推薦辰東的《遮天》。
  • 佛山地鐵2號線石灣站將現「石灣之星」!
    與佛山地鐵二號線石灣站B出口相連的石灣廣場石灣地鐵站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地標項目正加緊建設,此處將建一座既像竹簡又像海螺的雕塑——「石灣之星」,街坊們一起來期待新地標吧!近期,位於禪城區中心醫院對面的石灣廣場石灣地鐵站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地標項目正加緊建設。
  • 佛山5件石灣陶塑作品斬獲全國生肖瓷「中國牛」陶瓷設計大賽四金一銀
    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日報記者束維報導:11月26日,第五屆全國生肖瓷「中國牛」陶瓷設計大賽獲獎名單公布,入圍的5位省級以上大師創作的5件陶藝作品全部獲獎。其中,龐文忠、陳愛東、何毅青、李義鵬的作品獲金獎,劉雪玲的作品獲銀獎,5人均來自佛山市新石灣美術陶瓷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佛山市新美陶公司)。
  • 中山地鐵要來了,珠海還遠嗎?
    中山地鐵真的要來了! 300公裡的地鐵規劃已經通過專家評審! 預計在兩年左右時間動工! 那麼,珠海還會遠嗎? 近日,中山市交通集團總經理王強在周五民生直播室節目中表示,目前中山
  • 「壹法中山杯」 第十二屆中山動漫作品設計大賽徵稿
    (二)通過開設動漫主題大賽培訓班,強調大賽主題,推動參賽者創作好作品。(三)在中山日報刊登大賽結果,中山商報選登優秀作品(四)活動結束後,安排頒獎互動,安排在中山動漫館舉辦為期1個月的優秀作品展。十二、投稿方式:(一)動漫作品原稿、列印稿或者複印稿,請依照以下方式投稿現場提交:中山市石岐區逸仙湖公園內-中山漫畫館前臺作品背面寫上作品名稱、作者姓名、年齡、所在學校或單位、聯繫電話。
  • 廣東中山:南朗左步村,歷史名人眾多,一起去看看
    左步村,位於中山南朗鎮,該村有600多年歷史,是孫中山的祖居地, 該村也是著名的首家民族資本企業的創辦人方舉贊、粵漢鐵路總監歐庚祥、影星阮玲玉、漫畫家方成、革命家歐初等名人的家鄉。(南朗左步村)歐氏宗祠,村子主要有三姓:歐、孫、阮,各有宗祠,而又各出了些人物。
  • 「名校+新校」,中山一中鐵城中學集團化辦學成果初顯
    歐大新表示,根據規劃,中山一中將發揮教育人才、管理、科研、文化等資源優勢,與中山一中鐵城初級中學實現「六同步」,即在規劃、管理、招聘、教研、評價、獎勵等方面同標準、共發展。 「早在2017年鐵城中學建校之初,中山一中就與我們有良好的教學互動。合作辦學建立在雙方的共同需求上,水到渠成。」
  • 《梟臣》作者更俗5大代表作品:本本精彩,值得一看!
    更俗 更俗代表作品: 1、《梟臣》 《梟臣》是一部架空歷史小說,作者更俗,於2010年6月 內容簡介:退伍軍人譚縱含冤而死,英魂不散,意外回到一個陌生的歷史時空中去,成為東陽府林家剛考中舉人、性格懦弱、有些給人看不起的旁支子弟林縛。
  • 有了神通廣大的MOD作者,沒有NS也能玩《超級馬力歐:奧德賽》了
    知名Mod作者Kaze Emanuar最近推出了一款重磅作品:他把整個《超級馬力歐:奧德賽》的內容全都搬進了《馬力歐64》的世界裡。這款叫做「奧德賽64」的Mod,還原了遊戲裡所有的內容。從日本到埃及,從海洋到沙漠,有80顆星星等著玩家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