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擘畫新圖景 聚力民生惠萬家 ——宿松縣「十三五」民生工作綜述

2020-12-25 澎湃新聞

融媒體訊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

回眸過去五年,我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深入探索新時代背景下的民生工程新路徑,各項民生事業邁上新臺階,民生保障更加堅強有力。「十三五」期間,我縣累計投入民生工程資金98.51億元,其中中央資金37.38億、省級資金15.77億、縣本級45.36億。是「十二五」期間投入資金37.7億元的2.61倍。一幅寫滿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畫卷徐徐展開。

穩就業 夯實民生之基

12月16日,由縣政府辦、縣「四送一服」辦會同縣人社局、縣經開區聯合主辦,以解決三大市場華中世貿城、浩瀚汽車城、新發地農批市場人才、員工緊缺問題為重點的「四送一服」專場招聘會在縣經開區人力資源市場成功舉辦。當天的招聘會現場人流湧動,氛圍濃烈,參會的19家企業提供了管理、質檢、銷售、技工、普工在內的106個崗位,吸引了近200名求職者進場應聘。

載體吸納一批、清單對接一批、崗位安置一批、外出務工一批……「十三五」期間,我縣最大限度發揮就業作用,共投入投入4400萬元用於創業就業,讓有就業能力的貧困人口應就盡就、保證其收入來源持續穩定。

通過購買服務方式,開發1000個公益性崗位,為各類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就業託底。開發了574個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見習崗位。建設完成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1個、縣級電商物流配送中心1個、鄉村電商服務站點202個。創建省級農村電商示範村1個,培育年網銷額超1000萬元的農村電商企業1個、年網銷額超100萬元電商品牌4個。

「十三五」期間,我縣全力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工程,共實施就業技能培訓6190人次,培訓合格率達到90%以上。培訓企業新錄用人員3200人次,培訓合格率達到95%以上。實施退役士兵技能培訓640人次,培訓合格率達到90%以上。組織職業農民培訓2407人次,其中生產經營型農民706人,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550人,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901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電商人才150人。

重教育 築牢民生之本

8月15日,城關初中龍門南路校區竣工並交付使用。該校區建設項目總投資1.1億,擁有40多個高標準建設功能室,高端的數位化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各一個。有可容納800多人的多功能報告廳,可同時五個班上閱讀課的近1000平方的現代化閱覽室,圖書6.06萬冊,還配套建設了智慧校園系統。該校區的建成進一步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對推進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三五」以來,我縣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縱深推進學區化建設,加快實施「六大提升工程」行動計劃,累計投入8.2億元用於教育文化事業發展,我縣貧困地區教育得到全面提升,走出了一條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路。

砥礪奮進新時代,繪就教育新畫卷。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我縣建設小規模學校(教學點)智慧學校110座,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4所,幼兒資助8683人次,幼兒教師培訓391人次。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並補助學校公用經費學生數499651人次,免費提供國家課程教科書學生數499651人次,補助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學生數55245人次,維修改造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舍面積25.655萬平方米。

強保障 完善民生之依

「了解情況後我就立刻決定提高參保檔次,這樣等我退休後,就能拿到更多的養老金了。國家這麼好的政策,我們老百姓非常開心。」近日,孚玉鎮民西社區居民金柏林通過縣居城鄉保局官方抖音號宣傳得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檔次標準調整,個人可以提高參保檔次,在退休以後能獲得更高的政府補貼。金柏林主動到縣城鄉居保局進行諮詢,將自己的居保繳費檔次從一年400元提高到6000元。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五年是成績斐然的五年——

「十三五」期間,我縣紮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民生工程,持續優化養老保險待遇結構,提高養老待遇水平,累計共投入41.45億元用於保障和改善生活水平,有效保障農村低保基本生活16.49萬人次、農村特困供養對象4.22萬人次、孤兒3653人次以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權益累計救助2328人次,資助困難群眾參合參保24.57萬人次、直接救助38163人次,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縣努力探索符合區域發展的養老模式,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發放高齡津貼5061人次,居家養老服務補貼2800人次。對社會辦和公建民營敬老院運營進行補助,對敬老院床位進行綜合責任保險,對鄉鎮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村級養老服務站運行維護,開展社區養老服務。家庭醫生籤約服務36萬人次,在24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智醫助理」。

社會保障待遇穩步提高。按規定提高籌資標準,參合率穩定在96%以上,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77%左右。實現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覆蓋。累計繳費人數158.3萬人,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人員養老金發放率達100%。城鄉居民健康檔案電子建檔人數達88.58萬人,規範化電子建檔率達75%以上。

美環境 護航民生久遠

走進趾鳳鄉,遠山如黛,近水含煙,一條條整潔的道路村村相連,一排排新植的綠化樹生機勃勃,一戶戶乾淨美麗的庭院整潔如新,孩童追逐嬉戲,老人圍坐閒聊,婦女廣場起舞,宛若世外桃源。「鄉裡和村裡花大功夫改變農村生活環境,蓋起了新房子,修好了寬馬路,我們老百姓得了實惠,特別開心。」南衝村村民韋文聰笑呵呵地說著。

柳坪鄉長溪山村新保障自然屋場的村民吳百弟也感受到了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福利」。「這裡原來到處都是牛欄豬圈、旱廁,髒亂不堪,不僅影響村容,氣溫也非常難聞。後來在村裡的提議和當地老百姓的要求下,進行了新農村建設。現在建了一個小廣場,上下兩個片區,我們年級大點的人,就在上面唱唱戲、練練劍,女同志跳跳廣場舞。下面的籃球場上,村裡的小夥子沒事都過來打打籃球。」吳百弟告訴記者。

「十三五」期間,我縣累計投入6.11億元支持「三農」發展,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完成35014戶農戶衛生廁所改造,開展21個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建設,完成省63個省級中心村、4個市級中心村、44個縣級中心村建設任務,累計保障37.8萬戶農村住戶參加農村住房保險;為170.27萬畝種植業承保,為2.29萬頭養殖業承保,保險理賠兌現率不低於90%。

「十三五」期間居民住房得到保障,出行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我縣加強集中和非集中成片棚戶區、城中村、城市危房及重點鎮棚戶區改造,新開工2982套,基本建成4882套。整治改造老舊小區總建築面積22.19萬平方米,項目小區4個、居民住戶2042戶。完成6311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2042.88公裡,縣鄉公路大中修56.9公裡,全面實現建制村農村運輸通達工程建設。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任務,新徵程即將開展,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以人民為中心」將繼續貫徹於我縣高質量發展的每一項工作中。(融媒體記者 楊潯)

原標題:《巧手擘畫新圖景 聚力民生惠萬家 ——宿松縣「十三五」民生工作綜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老舊社區煥活力 擘畫宜居新圖景
    原標題:老舊社區煥活力 擘畫宜居新圖景   在電白區水東街道有一個最具有代表性的老居民區——忠良社區。近年來,創衛春風吹進了忠良社區。
  • 繪就民生新圖景 共享美好新生活
    「十三五」期間,三亞下大力氣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一項項具體的惠民工程化為涓涓細流,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讓人民群眾在點滴變化中體會到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三亞市委、市政府的執政理念和民生情懷。
  • 書寫有溫度的民生答卷——湖南「十三五」人社工作亮點綜述
    」以來,全省人社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攻堅克難、創新突破,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書寫了一張有溫度的民生答卷。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築牢民生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要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全省人社系統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轉化為用心用情服務人民、造福人民的責任擔當,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築牢民生之基。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成就美好生活 翠屏區民生改善有力度
    系列報導《「回眸『十三五』 聚力再出發」》,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五年翠屏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辦好各項民生事業、補齊民生領域短板,為老百姓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年輪,鐫刻著奮鬥的榮光;希冀,昭示著美好的未來。充滿活力的翠屏正一步步走向輝煌。
  • 波光粼粼水清清——宣威「十三五」民生水利建設綜述
    「十三五」期間,宣威市建立體制機制,加大水利監管力度,全面推進民生水利建設,共完成水利固定資產投資20.6億元,與「十二五」期間完成投資20.11億元相比,增加0.49億元。2019年,宣威市委、市政府下達市水務局水利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最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3億元。
  • 博望區築牢民生「安樂窩」,共繪民生「幸福景」
    築牢民生「安樂窩」  共繪民生「幸福景」  家門口,  一條條平坦的柏油路通向遠方;  房屋外,  一盞盞亮如白晝的太陽能路燈照亮黑夜,  今年以來,  博望區緊緊抓住民生工程不放鬆,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有措施、有力度、有特色,  讓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民生工程的溫暖。  路修好了 交通出行更順心  被群山環抱的丹陽鎮百峰村,道路通行一直是村民們最為關心的問題。由於山路崎嶇,通行不暢,百峰村的村民們出門辦事非常不方便。
  • 黔西南聚力提升民生水利保障
    黔西南聚力提升民生水利保障 發布時間:2020-01-10 10:16:52      來源:黔西南日報   「我們這裡以前沒有自來水,平時洗洗涮涮全靠一點井水,每逢過年過節的,就更加發愁了
  • 烏當區「十三五」發展成就巡禮|繪就幸福民生畫卷
    「十三五」期間,烏當區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全面落實「六穩六保」工作任務,不斷加大教育、醫療、文化、社會服務投入力度,社會事業穩步發展;獲批省級太極健身氣功示範區;新建各級各類公辦學校、幼兒園13所,改擴建15所……這一組組令人欣喜的數字,無不讓群眾感受到烏當區委、區政府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這一樁樁飽含深情的民生實事,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民生畫卷
  • 城市人才吸引力全國第八、全省第一……「十三五」濟南這樣保民生
    濟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壯「十三五」以來,全市人社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堅持人民至上,聚焦群眾期待,深入推進「假如我是他」服務實踐,持續擦亮「溫暖人社」服務品牌,統籌推進就業創業、社會保險、人才開發、人事管理、勞動關係各項工作,奮力奪取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勝利,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在服務保障民生
  • 【民生保障】「十三五」時期寧夏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人民群眾...
    【民生保障】「十三五」時期寧夏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2020-11-06 20:1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一泓清水惠民生——開陽縣水利工作巡禮
    「十三五」期間,開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水務工作,以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完善河流水庫防洪體系、保障群眾飲水安全為重點,加快水利建設,建強開陽的民生水利。  「十三五」期間,開陽縣加強城鄉供水建設,大力實施城鄉供水設施興建和改造,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花梨鎮翁昭村中院大土組,在一個半山腰上,以前當地老百姓吃水非常難。
  • 濟南:以厚民生為本全面支持民生保障
    12月9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在龍奧大廈召開。會議邀請濟南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勤光,濟南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玉誠,濟南市財政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丁國春,濟南市財政局副局長王傳秋介紹「十三五」時期財政民生保障和「十四五」規劃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照亮」民生幸福路 ——蒙自市「十三五」成就巡禮(上)
    作為集山區、民族、貧困「三位一體」的貧困地區,蒙自市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一切工作圍繞脫貧攻堅、一切工作服從脫貧攻堅、一切工作服務脫貧攻堅。5載奮鬥,成果豐碩。蒙自市4個貧困鄉、45個貧困村、15129戶63847人貧困人口實現高質量脫貧出列。
  • 民生信用卡惠買券周日5折
    活動時間:2020年6月14日至2020年9月27日 活動內容:2020年6月14日至2020年9月27日期間的每周日10:00-23:00,在全民生活APP惠買券頻道,持卡人可五折搶購奈雪的茶、哈根達斯、呷哺呷哺、歌帝梵四大品牌優惠券!
  • 瀋陽市人社局:為瀋陽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瀋陽市人社局:民生為本 人才優先為瀋陽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瀋陽市委十三屆十三次全會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明確提出了未來五年及十五年的奮鬥目標和重要任務,擘畫了奮力推動瀋陽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宏偉藍圖。
  • 民生有溫度 幸福有質感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然有著鮮明的民生底色。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全力推動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近年來,玉林市委、市政府始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養老、社保、醫療、教育等民生問題入手,不斷加大對民生各項事業的投入力度,增進民生福祉,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感受著民生的溫度、幸福的質感。
  • 改善民生 我市5年花了1.6萬億元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孫瓊英「十三五」時期,重慶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財政「家底」也在不斷變厚。但這些財政的錢都花在了哪裡?12月22日,記者從重慶市財政局了解到,2016年-2020年,重慶財政支出總量超過2萬億元,其中80%左右用在了民生上。
  • 【「十三五」成就巡禮·鹹安篇④】奏響民生幸福新樂章
    【「十三五」成就巡禮·鹹安篇④】奏響民生幸福新樂章 2020-12-12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山區第四屆「智惠民生」微實事大賽「聚·享」第四季區級總決賽...
    12月15日,南山區第四屆「智惠民生」微實事大賽暨小社區大舞臺「聚·享」第四季區級總決賽在南山區軟體產業基地隆重舉行。本次大賽由深圳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指導,南山區委、區政府主辦,南山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團區委及南山區8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共同承辦。
  • 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託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