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聚力提升民生水利保障

2021-01-20 貴州網
黔西南聚力提升民生水利保障
發布時間:2020-01-10 10:16:52      來源:黔西南日報

  「我們這裡以前沒有自來水,平時洗洗涮涮全靠一點井水,每逢過年過節的,就更加發愁了,要去別處挑水。」提起以前沒有自來水的日子,興義市烏沙鎮納姑村村民何美剛記憶深刻。

  納姑村地勢較高,村裡沒有統一打井,條件好的村民喝水大都是靠自家打一眼淺井,沒有經濟條件的村民,只能步行到山下挑水,且水質沒有保障。

  「農村飲水安全,關係千萬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要讓農民不僅喝上水,還要喝上放心水、安全水,這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黔西南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對此形成高度共識,堅持以政府主導、財政投入為主,水利部門牽頭、其他部門配合協作為輔,責任分明,加快了納姑村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進程。

  「雙管齊下」保供水。「當地水務部門將附近村寨水庫內的水引入納姑村蓄水池,再通過改造村內老化的供水管網,解決水壓不足的問題。同時,劃定農村水源保護區和供水工程管護範圍,建立水質監測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對農村水廠出廠水和末梢水進行檢查,確保供水安全。」黔西南水務部門工作人員介紹。

  「從『飲水困難』到『用水方便』,從『有水喝』到『喝好水』,擰開水龍頭,清水譁譁流,再不用到10公裡外的山上挑水吃啦!」何美安老人指著院裡已「光榮下崗」的兩口大水缸和牆角的幾根扁擔,感慨地說。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為解決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讓貧困地區的老百姓喝上安全水、放心水,黔西南先後開展渴望工程、解困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實施系列飲水安全工程,全州268萬人飲水難問題全部解決。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是基礎,管理是關鍵。黔西南水務部門創新工作方法,探索長效機制,堅持把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納入議事日程——對已建規模較小的供水工程,進行擴建改建、整合聯網;對城鎮周邊地區,利用城市自來水供水管網延伸輻射;對待偏遠農村,杜絕「重建輕管」現象,探索出了不少群眾自建自管的分散式供水模式。消毒、檢測、維護,一個環節不漏,確保飲用水安全衛生。

  民生水利齊頭並進。黨的十八大以來,黔西南圍繞糧食生產和扶貧產業的用水保障,狠抓病險水庫、水土保持綜合整治工程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等民生水利建設,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49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690平方公裡。全州先後分12輪次進入中央小型農田水利項目縣或重點縣,完成小型農田水利工程227個,新增有效灌溉面積82.1萬畝,人均有效灌溉面積達到0.75畝,全州城鎮自來水通水率100%;實施中小河流綜合治理58條,綜合治理河長155.7公裡,民生水利工程更加惠及貧困群眾,助推脫貧攻堅。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按照水務一體化改革要求,率先在全省推行水務一體化改革,州縣先後成立水務局,實行源水、供水、排水、汙水處理一體化管理,由多龍治水變為一龍治水。從2013年起率先在興仁、安龍推行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管理改革,確保了小型水利設施有人有制度管理,使之發揮效益。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黔西南認真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水利脫貧攻堅,全州水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現同步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段金輝)

相關熱詞搜索:飲水 農村 水務 貴州網

相關焦點

  • 【潛江市水利和湖泊局】保障飲水安全 助推精準扶貧
    【潛江市水利和湖泊局】保障飲水安全 助推精準扶貧 2020-12-23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生保障】「十三五」時期寧夏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人民群眾...
    【民生保障】「十三五」時期寧夏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2020-11-06 20:1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江陰法援「四聚力」提升「四度」
    >begin--> 今年以來,江陰市司法局圍繞高品質踐行司法為民理念,聚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找準需求,創新機制,聚集資源,多點發力,努力辦好法律援助民生實事。一是聚力專項活動,拓寬法援「廣度」。進一步疏通法律援助「經絡」,深入推進法援惠民生「同心戰疫情」「決勝達小康」「助力農民工」等系列活動。
  • 西藏曲松縣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原標題:曲松縣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2019年,曲松縣預計民生支出9167萬元,全年,轉移農村勞動力6484人,轉移就業創收4580餘萬元,新增城鎮就業246人。新農合「先住院後結算」,累計報銷1092.46萬元,醫療救助277.8萬元。
  • 巧手擘畫新圖景 聚力民生惠萬家 ——宿松縣「十三五」民生工作綜述
    回眸過去五年,我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深入探索新時代背景下的民生工程新路徑,各項民生事業邁上新臺階,民生保障更加堅強有力。「十三五」期間,我縣累計投入民生工程資金98.51億元,其中中央資金37.38億、省級資金15.77億、縣本級45.36億。是「十二五」期間投入資金37.7億元的2.61倍。一幅寫滿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畫卷徐徐展開。
  • 一泓清水惠民生——開陽縣水利工作巡禮
    「十三五」期間,開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水務工作,以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完善河流水庫防洪體系、保障群眾飲水安全為重點,加快水利建設,建強開陽的民生水利。  「十三五」期間,開陽縣加強城鄉供水建設,大力實施城鄉供水設施興建和改造,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花梨鎮翁昭村中院大土組,在一個半山腰上,以前當地老百姓吃水非常難。
  • 波光粼粼水清清——宣威「十三五」民生水利建設綜述
    「十三五」期間,宣威市建立體制機制,加大水利監管力度,全面推進民生水利建設,共完成水利固定資產投資20.6億元,與「十二五」期間完成投資20.11億元相比,增加0.49億元。2019年,宣威市委、市政府下達市水務局水利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最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3億元。
  • 濟南:以厚民生為本全面支持民生保障
    王勤光重點介紹了市財政部門在民生保障方面的舉措,指出,市財政部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收支平衡壓力大的情況下,確保基本民生投入連年增長,各項民生支出從2015年的558.8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933.3億元,2020年將達到96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1.43%。
  • 銅陵市義安區2020年民生工程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我區民生工程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指導下,全區上下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聚力「七有」目標,堅持在發展中積極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補齊民生短板,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2016年至2019年,我區民生工程工作連續4年獲得省或市績效評價先進縣(區)稱號。
  • 上調民生保障待遇不停步
    養老金繼續上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上調;價格臨時補貼及時發放;失業保險保障範圍不斷擴大;醫保門診封頂線提高……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面臨困難挑戰,受疫情衝擊和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財政過「緊日子」,但中國民生保障水平仍在不斷提高。  「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這背後,是各級政府精打細算的「緊日子」換來百姓實實在在的「好日子」,是大國帳本裡的民生溫度。
  • 【回顧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不同凡響的水利力量
    「十三五」的五年,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江西水利事業發展浸透著濃濃的民生情懷,鐫刻著堅毅有恆的改革足跡。我們對方向堅定自信,對大勢準確把握,對問題深刻洞察,緊緊圍繞「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人民至上、攻堅克難、搶抓機遇、感恩奮進,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抵禦了一個又一個風險,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高擎藍圖,謀劃全局,勇闖新路。
  • 最美雪「警」丨黔西南公安交警抗凝保暢護平安
    面對惡劣天氣帶來的風險和挑戰,為最大限度減輕凝凍災害對道路交通安全造成的嚴重影響,黔西南全州公安交警在州委、州政府、州公安局黨委以及省公安廳交管局黨委的統籌指揮和堅強領導下,舉全警之力,全員上路、不分晝夜,不畏嚴寒,堅守崗位,全力以赴,全力做好抗凝保暢工作,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暢通。
  • 桐城市政協視察農田水利「最後一公裡」和農村水利工程修復提升工作
    12月8日下午,桐城市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前往範崗鎮視察農田水利「最後一公裡」和農村水利工程修復提升工作。市政協副主席張將軍參加視察活動。張將軍指出:農田水利工程是百年大計,推進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工作之一,要像抓民生工程一樣抓好水利工程,著重把好質量關,緊抓市農田水利設施日常管護,著力解決農田水利「最後一公裡」問題,真正使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惠及民生民利,為市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 黔西南「五大創建」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創建文明,是黔西南底蘊深厚的精神滋養。共享文明,更是金州人民孜孜以求的幸福守望。    近年來,黔西南州全面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質,推動全州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深入開展,讓文明之花在金州大地次第開放。
  • 周口市舉辦「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水利扶貧...
    近年來,我們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突出民生水利建設對精準扶貧的直接作用,著重建設保民生、補短板、促發展的水利基礎設施,構建水利保障體系,為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強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強貧困地區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力度。
  • 濟南:聚力「七個新跨越」「十個新突破」 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
    我們牢記使命、搶抓機遇,進一步明確了濟南在積極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目標定位;謀在當下、著眼長遠,構建了前瞻性全局性引領性的規劃體系;扭住關鍵、精準施策,清晰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點戰略;擔當作為、聚力攻堅,確保了改革發展任務的有效落實;聚焦民生、精細治理,辦成了一批群眾所思所盼所急的實事好事。
  • 濟寧市:提升執行力 青年爭先鋒
    5月22日,團市委召開「提升執行力 青年爭先鋒」作風建設大會,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委「擔當作為、狠抓落實」、「重點工作攻堅年」工作要求,邀請市紀委同志圍繞提升執行力、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給團市委青年幹部作了一場精彩報告,全面提升青年幹部的執行力和幹事創業精氣神。二是實施「青心聚力—活力雙打」計劃。
  • 縣委書記雷霞強調「八個聚力」
    認真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探索建立防止返貧和新致貧長效機制、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路徑,實現貧困戶和村級經濟「雙增收」。  聚力改革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  要全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 【新聞發布】聊城市「十三五」時期水利改革發展成效
    「十三五」時期,市委、市政府將治水興水作為事關聊城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來抓,把水利改革發展納入「新時代興聊十大工程」主要內容,著力破解「水資源短缺、水生態脆弱、水災害威脅」三大水安全問題,水利投入力度前所未有,水利改革步伐蹄疾步穩,水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解決了一大批多年想解決而未解決的難點難題。
  • 優秀黨建品牌巡展|濟寧水利部門聚焦三個重點一線 深化模範機
    一方面加強機關政治建設,突出政治統領、黨建引領、業務體現;另一方面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貫穿始終,擦亮了黨旗的鮮紅底色,也擦亮了「上善若水 利為民生」和「碧水丹心 服務民生」的黨建品牌。聚焦三個重點一線,結合「提升執行力、青年爭先鋒」主題活動,開展了「我來講黨課」宣講、「大競賽大比武」、「青春榜樣」推選和「青年先鋒崗」創建等系列活動,全體黨員幹部不僅提升了政治素養、專業能力,更提升了青年幹部的執行力,形成了青年幹部一線鍛鍊、對標一流比學趕超、新老結對「傳幫帶」的幹事創業氛圍,「講政治、守紀律、負責任、有效率」的模範機關形象日益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