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竟平部長考察永修桑海潤泉水廠,了解江西城鄉供水一體化進展情況。(謝元鑑 攝)
建成贛江峽江水利樞紐並發揮調峰、削峰、錯峰作用,有效地減輕了贛江上下遊防汛壓力。(熊軍 攝)
峽江水利樞紐獲行業最高獎「魯班獎」。(熊軍 攝)
廖坊灌區二期工程建成通水,保障糧食安全。(黃清華攝)
實施河長制湖長制,一湖清水送長江。(池曉虹 攝)
科技助力河湖監管(梁昌田 攝)
大美贛江,奔騰向前。(池曉虹 攝)
這五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宏觀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全省水利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新思路,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統領水利改革發展,為人民群眾帶來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為保障糧食安全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是奮進的五年,這是輝煌的五年。
「十三五」的五年,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江西水利事業發展浸透著濃濃的民生情懷,鐫刻著堅毅有恆的改革足跡。我們對方向堅定自信,對大勢準確把握,對問題深刻洞察,緊緊圍繞「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人民至上、攻堅克難、搶抓機遇、感恩奮進,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抵禦了一個又一個風險,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高擎藍圖,謀劃全局,勇闖新路。
一個理念增強引力——
在定位上,轉變治水管水理念,高舉生態文明大旗,把水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統領水利建設、管理、改革「三駕馬車」,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江西特點、人水和諧的水生態文明建設道路。
在融入上,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水利改革發展不是孤立的,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主動融入發展升級這個大局、主動融入民生這個大根本、主動融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等大戰略,主動融入扶貧攻堅這個大行動。
在框架上,實施水生態文明建設「365行動計劃」。2016年,出臺《江西省水生態文明建設五年(2016-2020年)行動計劃》,簡稱水生態文明建設「365行動計劃」。即轉變一個理念,夯實三大安全,強化六大管理,深化五大改革,這是江西省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綱領。
謀定而動,久久為功,行穩致遠。
江西水利人用奮鬥的畫筆,揮灑出夢想的華彩。
三大安全工程聚集實力——
成功應對2016年、2017年鄱陽湖洪水、2018年局地暴雨洪水及山洪災害、2019年前澇後旱和2020年鄱陽湖流域超歷史大洪水。2016年省政府印發《江西省防汛能力提升工程總體方案》,2018年省政府印發《江西省圩堤加固整治三年實施方案》,完善防洪減災綜合體系。建成贛江峽江水利樞紐,江西人的「三峽」夢園。新建景德鎮浯溪口水利樞紐、宜春四方井水利樞紐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並發揮效益,加固整治堤長4380公裡,花橋水利樞紐、景德鎮水利樞紐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設有序推進,科學調度水利工程,水庫攔洪削峰,科技助力防汛,確保防洪安全。廖坊灌區二期工程建成通水。實施59座大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恢復改善灌溉面積410.35萬畝。新增供水能力15.5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區域工程性缺水問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出臺《江西省農村供水條例》,把解決老百姓喝水放在最高位置,在全省全面推行城鄉供水一體化,確保供水安全。推進生態鄱陽湖流域建設「十大行動」。以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為抓手打造河長制「升級版」。加強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強化社會化監管手段。推進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工程試點。攻克「四難」狠抓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截至10月底,全省4121座水電站已全部完成縣級驗收。新增國家水利風景區9家,確保生態安全。
六大管理積蓄動力——
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修訂《江西省水資源條例》,強化計劃用水管理,紮實開展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強化水資源紅線管理。強化依法治水管水,制定出臺了5部涉水法規規章,並以省政府規範性文件形式出臺《江西省流域綜合管理暫行辦法》,全面開展水利工程和河湖管理範圍劃界工作,開展重要河湖岸線保護和利用規劃編制工作,深入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範化和河湖衛士監督執法行動,強化河道採砂管理,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完成長江幹流(江西段)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強化河湖管理。加快水利系統信用體系建設,加強水利建設項目招投標管理,建立健全水利監督體制、機制、體系,組織多批次、多領域、全覆蓋的水利綜合督查,實現「查、認、改、罰」監督閉環,大力實施水利安全生產三年整治行動,強化水利建設管理。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累計已完成5840座(處)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評價驗收。制定《江西省大中型水庫大壩安全鑑定實施辦法》,出臺《江西省堤防工程運行管理督查工作方案》,強化水利工程管理。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出臺《江西省節約用水辦法》,印發《江西省節水行動實施方案》,大力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開展企業、公共機構、學校等節水載體創建,實施水效領跑者行動,強化社會節水管理。推進洪水風險管理,編制《江西省應急備用水源建設布局規劃》,編制完成智慧水利總體方案,推進水文「監測、服務、管理、人才、文化」發展布局,水文站網功能更加齊全,水文測報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強化應急監測管理。
五大改革提升活力——
改革攻堅是江西水利發展的制勝法寶。「放管服」改革、江西省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轉企改制等一項項率先、一個個突破,激發了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澎湃動力。
推進水權制度改革。2016年,下達11個設區市2020和2030年用水總量紅線控制目標。2017 年底,水權確權試點工作順利通過水利部和省政府聯合驗收。2020年7月,印發推進水權水市場改革工作方案,為改革提供政策保障。創新河長湖長制工作。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五級河長制湖長制,在全國較早出臺《江西省實施河長制湖長制條例》,發布全國首個河長制湖長制省級地方標準《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規範》,印發河長制會議制度、表彰獎勵辦法等7項制度,開展全國首個河長制湖長制省級表彰,持續開展「清河行動」,建設幸福河湖,河湖水質狀況保持全國領先。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推進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提前完成,全省有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任務的101個縣(市、區、管理單位)全面完成改革總結驗收,較水利部要求提前兩年。持續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宜黃縣、安義縣、餘江區改革取得實質進展。2017年度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在全國績效考評中被評為優秀,2018年完成改革面積46.4萬畝,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推進水利投融資機制改革。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等新型建管模式。大力推進水利PPP建設模式,峽江水利樞紐成為水利PPP建設成功範本,在全省水利項目中廣泛推廣其建管模式。推動水利科技創新。推動水利科技創新。整合鄱陽湖模型試驗研究基地等4大科技創新基地優勢資源,打造區域水利科技創新中心。9個項目獲得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10個項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1個獲得一等獎),不斷加大新技術推廣和科技成果轉化力度。
每一滴水珠,都蘊藏著奔騰的力量。過去的五年,每一個水利人都是主角。從城市到鄉村,從工地到站所,從實驗室到辦公室,到處是步履匆匆、埋頭苦幹的身影,到處湧動著創新創造的熱潮。水利人經歷了艱辛的拼搏,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回頭看看走過的路,很多人都會感慨,江西水利走到今天來之不易,成之惟艱,水利改革發展分量十足。這得益于堅持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于堅持防汛為第一要務,得益于堅持民生水利為重點,得益于堅持改革創新為動力,得益于堅持幹部隊伍建設為保障。
立足五年,著眼未來。
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徵程上,十九屆五中全會恰是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時間節點。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江西水利將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實施鄱湖安瀾百姓安居專項工作,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到2035年,全面建成水安全保障體系,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為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新徵程提供強有力水利支撐。
浩浩蕩蕩贛江有風平浪靜,有波濤洶湧,多有曲折卻方向不改,奔湧向前。這就是不同凡響的水利力量。
有理由相信,夢中一切的好,將在「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矚望中實現!
數說水利
1147億元
水利投資「總盤子」邁上新臺階,全省累計落實水利投資預計1147億元,年投資規模超過220億元。「十三五」期間,全省25個貧困縣共落實省級以上水利投資111.69億元,貧困地區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加快建設,勾勒出江西水利不斷前行軌跡。
1086萬人
建設農村飲水工程3600多處,鞏固提升受益人口1086萬人,解決和鞏固提升貧困人口飲水安全96.7萬人,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規劃資金和任務。2019年,確認全省80餘萬建檔立卡貧困戶、280餘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全部解決。
1479座
除險加固1479座病險水庫,治理282個中小河流項目。另外,新建景德鎮浯溪口水利樞紐、宜春四方井水利樞紐、尋烏太湖、蓮花寒山、萬年夏營等5座大中型水利工程,花橋水利樞紐、景德鎮水利樞紐等大中型水利工程開工建設、有序推進。
6280平方公裡
累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約6280平方公裡。創建了4個水利部命名的全國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示範工程(示範園)。
102立方米 66.2立方米
截至2019年底,全省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為102立方米和66.2立方米,較2015年分別下降30%和25%,降速居於全國前列,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給我省任務目標。
100%
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建成節水載體9927個,節水型公共機構7128個,其中節水型機關建成率達100%;節水型企業860個;節水型學校470個;節水型小區730個。
93.33%
2019年,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3.33%,同比提升1.33個百分點,高於國家考核目標9.33個百分點;全省地表水省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4.44%,同比提升0.92個百分點,高於省級考核目標4.63個百分點。
消滅劣V類水
全省所有地表水斷面水質均值無劣V類水,長江幹流江西段所有水質斷面全部達到II類標準,鄱陽湖區的總磷呈現下降,全年濃度均值為0.069mg/L,比上年下降15.9%。
「十三五」水利花絮
這五年留下了太多難忘的記憶。
五年來,江西省水利廳每年年末在全省水利系統開展「江西水利十件大事」評選活動。通過全省水利系統各單位推薦候選,遴選投票評選,按權重比例計算,評選出江西水利十件大事。
時間見證前行,見證江西水利五年曆程。
2016年江西水利十件大事
1.江西省實施河長製成為全國典範
2.長江鄱陽湖洪水防禦取得決定性勝利
3.我省首立河道採砂管理法規
4.出臺《江西省水生態文明建設五年(2016-2020年)行動計劃》
5.泰和槎灘陂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6.我省著力推進防汛能力提升工程建設
7.李克強總理為贛州福壽溝防洪排澇系統點讚
8.我省超額落實2016年度水利投資
9.出臺《江西省「十三五」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實施方案》
10.省政府批覆同意《江西省水土保持規劃(2016-2030年)》
2017年江西水利十件大事
1.省委省政府決定以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為抓手打造河長制升級版
2.江西省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
3.峽江水利樞紐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4.正式印發《江西省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
5.成功抗禦北部大洪水
6.省委省政府作出消滅劣V類水重大決策部署
7.江西全面建立河長制工作通過水利部中期評估,繼續領跑全國
8.撫河流域綜合治理入選國家級試點項目
9.2017年度水利投資突破220億元
10.江西省鄉鎮水務站能力建設全面達標
2018年江西水利十件大事
1.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推進生態鄱陽湖流域建設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
2.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取得新的顯著成效
3.大力開展河湖衛士監督執法行動
4.超額完成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試點建設任務
5、江西省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在全國範圍內影響力凸顯
6.最嚴格水資源制度國考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7.水法規制度建設成效顯著
8.「我是河小青生態江西行」志願服務項目獲全國金獎
9.全力推進全省水利系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10.2018年度水利投資突破220億元
2019年江西水利十件大事
1.江西水利人鄒秋文榮獲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公務員」榮譽
2.長江最美岸線「九江樣板」在沿江推廣
3.撫州千金陂成功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4.全面推進生態鄱陽湖流域建設行動計劃
5.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實現「清零」
6.年度水利投資突破223億元
7.江西河長制湖長制實現有法可依
8.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獲「魯班獎」
9.奪取抗旱工作重大勝利,實現大旱之年無大災
10.九部門河道採砂聯合整治專項行動成效顯著
來源:省水利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