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調民生保障待遇不停步

2020-12-16 人民網

  10月10日,江蘇省南通市銀城康養護理院工作人員幫助失能老人進行木插板康復訓練,鍛鍊老人手指的對捏和抓握能力。
  許叢軍攝(人民視覺)

  近年來,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緊抓蘇陝扶貧協作機遇,積極利用協作項目推動當地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圖為工人在漢濱區五裡工業集中區一家毛絨玩具公司的車間內工作,該工業集中區由蘇陝協作資金幫助建設。
  新華社記者 邵 瑞攝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已實現「16連漲」,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調整也跟著來了!國慶前後,多地社保部門轉發了人社部、財政部《關於2020年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通知》。這一待遇上調從7月份計起,多地承諾在10月底前補發、調整到位。

  養老金繼續上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上調;價格臨時補貼及時發放;失業保險保障範圍不斷擴大;醫保門診封頂線提高……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面臨困難挑戰,受疫情衝擊和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財政過「緊日子」,但中國民生保障水平仍在不斷提高。

  「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這背後,是各級政府精打細算的「緊日子」換來百姓實實在在的「好日子」,是大國帳本裡的民生溫度。

  

  民生保障更堅實

  ——全國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5%,多地調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價格臨時補貼、失業保險保障力度加大

  幾個月前,在甘肅省東鄉縣考勒鄉八十個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祁不德老人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此前,由於人戶分離,加上經濟困難,老人一直沒有參保。

  每月一兩百元的養老金,雖然不多,但對貧困老人來說,卻是最穩定的生活保障。為讓貧困人員應保盡保,上半年,有關部門共為3372.26萬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37.48億元。許多像祁不德一樣的老人,也獲得了老年生活的一份可靠保障。

  疫情突如其來,經濟增速放緩,很多人曾以為,今年的各項民生保障標準肯定不會上調了。但實際上,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今年中國民生保障力度仍在持續加大。

  ——總體漲幅5%!今年全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上調,上調幅度為5%左右。多個省份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4%。

  ——累計發放約246.3億元!今年以來,各地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惠及困難群眾約3.66億人次。國家發改委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繼續實施價格臨時補貼階段性「提標擴圍」政策或發放一次性補貼,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多地再次提標!近期,多省份明確調整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如遼寧省確定今年全省城市低保標準平均提高5%以上,全省農村低保標準平均提高7%以上。上海調整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標準,從每人每月116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1240元。

  此外,今年失業保險保障範圍不斷擴大,將參保不足1年的農民工等失業人員都納入保障;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可申請一次性臨時救助金;未成年人獲得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條件從16周歲延長至18周歲……困難群眾的兜底保障網不斷織牢。

  「落實好保民生的各項政策,離不開真金白銀的財力保障。」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說,在這個特殊時期,各地加力穩住民生「基本盤」,讓資金切實惠企利民。

  「緊日子」換「好日子」

  ——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

  今年以來,脫貧攻堅、民生保障等支出持續增加,與此同時,受疫情衝擊、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財政收入面臨較大壓力。那麼,提高民生待遇的錢從哪來?

  這背後,是財政精打細算的「緊日子」換來百姓實實在在的「好日子」。

  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一方面做好加減法。

  今年財政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比去年提高0.8個百分點,增加1萬億元財政資金;中央財政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1.6萬億元……做加法,財政政策更積極。

  做減法,主要是惠企惠民,減稅降費。今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中央出臺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另一方面,支出結構更優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中央政府要帶頭,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與此同時,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重點領域支出要切實保障。以最近剛剛明確上調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為例,提高標準所需資金,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政府過「緊日子」空間有多大?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近年來,確實對「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做了連年壓縮。過「緊日子」,在預算的科學安排上,在勤儉節約、精打細算上,在提質增效上還有空間。

  受疫情衝擊、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0.8%。不過,隨著推進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成效繼續顯現,自6月以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

  「關於全年的財政收支形勢,我們看到,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逐月好轉,生產需求持續回暖,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積極因素明顯增多。綜合看,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經濟發展穩定轉好,通過努力,我們有信心完成今年財政工作各項目標任務。」劉昆表示。

  地方財力來源有保障

  ——截至8月31日,在1.7萬億元直達資金中已形成實際支出7358億元,其中市縣基層支出7125億元,佔比96.8%

  湖北武漢市安排了47.26億元,支持11個中心城區醫院改擴建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四川安排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資金,對貧困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等群體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廣東向市縣基層下達直達資金243.5億元,實現所有縣區財力性轉移支付只增不減……

  從常態化疫情防控、幫扶市場主體和困難群眾到保基層運轉,今年以來,一筆筆財政資金坐著「直通車」快速抵達最基層,為各地經濟社會發展送去「真金白銀」的支持。

  今年,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這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並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讓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據財政部直達資金監控系統數據統計,截至8月31日,在1.7萬億元直達資金中已形成實際支出7358億元,其中市縣基層支出7125億元,佔比96.8%。

  「資金直達基層整體進度『快了』,在拉動經濟、推動『六穩』和『六保』工作方面正在發揮效用。」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說。

  數據顯示,1-8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9925億元。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的公共衛生支出增長70.2%,扶貧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分別增長12.8%、10.9%。

  據了解,未來,財政還將圍繞「六保」任務持續發力,努力實現經濟發展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例如,保居民就業,支持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保基本民生,重點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做好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困難群眾和退休人員的重點保障。

  「要突出財政的公共性公平性,精準發力、補上短板,更加注重對關鍵時點、困難人群的幫扶,切實保障好群眾基本生活,堅決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劉昆說。

(責編:胡永秋、李棟)

相關焦點

  • 濟南:以厚民生為本全面支持民生保障
    王勤光重點介紹了市財政部門在民生保障方面的舉措,指出,市財政部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收支平衡壓力大的情況下,確保基本民生投入連年增長,各項民生支出從2015年的558.8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933.3億元,2020年將達到96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1.43%。
  • 民生有溫度 幸福有質感
    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全力推動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近年來,玉林市委、市政府始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養老、社保、醫療、教育等民生問題入手,不斷加大對民生各項事業的投入力度,增進民生福祉,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感受著民生的溫度、幸福的質感。
  • 【民生保障】「十三五」時期寧夏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人民群眾...
    【民生保障】「十三五」時期寧夏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2020-11-06 20:1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7月1日起,社保待遇全部上調!個人社保免繳60%、每人每月可多領……
    根據通知內容小財為大家整理了以下7點重點內容: 一、2020年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 《通知》明確,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籌資標準,健全待遇保障機制。
  • 黔西南聚力提升民生水利保障
    黔西南聚力提升民生水利保障 發布時間:2020-01-10 10:16:52      來源:黔西南日報   「我們這裡以前沒有自來水,平時洗洗涮涮全靠一點井水,每逢過年過節的,就更加發愁了
  • 巧手擘畫新圖景 聚力民生惠萬家 ——宿松縣「十三五」民生工作綜述
    回眸過去五年,我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深入探索新時代背景下的民生工程新路徑,各項民生事業邁上新臺階,民生保障更加堅強有力。「十三五」期間,我縣累計投入民生工程資金98.51億元,其中中央資金37.38億、省級資金15.77億、縣本級45.36億。是「十二五」期間投入資金37.7億元的2.61倍。一幅寫滿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畫卷徐徐展開。
  • 架起疫情下的生命保障線 貨多多司機保障鄭州民生物資供應
    疫情防控期間,鄭州民生物資急需儲備,在大量運輸企業已經開啟春節休假模式之時,鄭州貨多多運輸有限公司迎難而上,支援鄭州民生,對鄭州市各大超市、水果蔬菜商店進行運輸配送,保障疫情期間鄭州市民新鮮蔬菜水果、日常生活物資的供應。
  • 西藏曲松縣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原標題:曲松縣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2019年,曲松縣預計民生支出9167萬元,全年,轉移農村勞動力6484人,轉移就業創收4580餘萬元,新增城鎮就業246人。新農合「先住院後結算」,累計報銷1092.46萬元,醫療救助277.8萬元。
  • 民生保障領域「碩鼠」頻現 基層幹部合謀侵佔項目資金
    書記鄉長落馬折射基層侵佔民生資金亂象一些涉民生保障項目,因專項資金的透明度較高,在具體實施中情況良好,但也有部分專項資金由於知情面窄、操作不透明等因素,成為腐敗分子的「唐僧肉」。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宣判一起職務犯罪案件,一個鄉的黨委書記、鄉長同獲刑。
  • 改革不停步 中國勇立潮頭
    4月27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的實施方案》和《關於推進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制度體系改革的指導意見》。5個月後,中央深改委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規範醫療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的指導意見》。
  • 高新區「三度」保障社會救助民生工程工作
    今年以來,高新區堅持把「保基本民生」放在首位,牢牢把握「三個度」,狠抓社會救助各項政策措施落實,不斷編密織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網,為全面做好民生工程工作貢獻力量。 一是提標增效有「溫度」。根據經濟發展實際,我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642元,城鄉低保標準實現全面統籌;將城市特困供養人員年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3200元,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年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0000元,其中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財政年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7200元,集中供養特困人員財政年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8400元;今年1至11月,全區累計支出農村低保358.53萬元,同比增長18.86%
  • 湖南:優先保障民生用電,黨政機關禁用烤火爐、取暖器
    (原標題:湖南:優先保障民生用電,黨政機關禁用烤火爐、取暖器) 近日
  • 五河縣2020年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民生工程自評報告
    為紮實做好孤兒基本生活保障這項民生工程,2020年我局通過制度保障,落實保障標準,加大走訪力度,承擔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現對2020年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民生工程完成情況匯報如下:1、落實制度保障切實維護孤兒的基本生活權益,
  • 文職人員保證休假、福利待遇、政策保障落到實處!
    薪資高、待遇好也是吸引考生報考的一個重大因素,那該如何落實文職人員的待遇保障呢?解放軍報今天刊載了《把每件實事落到實處—各部隊落實文職人員待遇保障紀實》,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各部隊是如何把文職人員福利待遇保障落到實處的!
  • 保住菜籃子 兜住錢袋子 央地聯手織密民生保障網
    「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在全國上下集中主要力量抗疫情穩經濟的同時,戰「疫」大後方也在全面發力,從確保民生用品保供保質保價,到著力解決「一老一小」問題,再到兜住工資和社保「錢袋子」,一攬子強有力舉措密集出臺落地,民生保障網織得更密更牢。「小菜籃」大民生。圍繞民生產品尤其是「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多部門頻頻發聲。
  • 繼開通「民生山西」後再推「老來網」
    近日,我市繼開通「民生山西」APP之後,推出「老來網」APP作為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新渠道。全市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退(離)休人員和城鄉居民領取待遇人員均可通過「老來網」APP進行資格認證。
  • 就業是最大民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標杆
    近年來,深圳不斷深化和諧勞動關係機制改革,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建立起全覆蓋的社會保障制度,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而近年來全球奔湧而來的人才,是深圳持續打造民生幸福標杆、優化營商環境、營造愛才惜才的城市氛圍的鮮明寫照。
  • 切實保障應急和民生車輛順暢通行...
    每經編輯:張楊運據河北公安微信公號消息,1月10日,河北省公安廳印發《關於切實加強疫情防控期間應急和民生車輛通行保障的通知》(簡稱《通知》),嚴格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就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應急和民生車輛的通行保障,確保城市生產生活正常運轉作出工作部署,全力保障應急和民生運輸車輛的順暢通行。
  • 河北印發通知要求加強疫情防控期間應急和民生車輛通行保障
    1月10日,河北省公安廳印發《關於切實加強疫情防控期間應急和民生車輛通行保障的通知》,嚴格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就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應急和民生車輛的通行保障,確保城市生產生活正常運轉作出工作部署,全力保障應急和民生運輸車輛的順暢通行。
  • 【保基本民生-政策解讀】財政部農業農村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心民生、重視民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李克強總理強調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兜住民生底線。近年來,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在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有效加強惠民惠農領域的政策供給和投入保障。一是加強統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