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還是個孩子時,看到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你只是遠遠地看著。當長輩問:「你為什麼不去和他們一起玩兒?」你回答:「我怕他們不喜歡我。」
當你長成少年時,看到同學們在打籃球,你只是在一旁加油。當好友問:「你怎麼不去和他們打一會兒?」你回答:「我怕自己打不好。」
當你長大成人時,看到同事們都在發言,你只是在一旁傾聽。當同事問:「你剛才為什麼不發表看法?」你回答:「我怕自己說錯話。」
就這樣,你因為害怕,錯過了很多機會。事後想起,你也曾後悔,可是你又無能為力,就這樣繼續生活著。那你有沒有想過,當下一次遇到害怕的事情,不再掉入害怕的陷阱,讓自己鼓起勇氣去嘗試?就像《習慣陷阱:終身自我更新的15堂必修課》(以下簡稱《習慣陷阱》)書中所說的那樣,我們要對害怕的事情說「GO」。
你也許會問,為什麼要這麼做?就讓我們聽聽作者椎原崇的看法吧。椎原崇是一位80後,初中學歷的他靠著自己的努力,實現了財富自由和時間自由。雖然在創業的過程中也遇到過許多困難,但是他不畏難、不放棄,不斷思考、不斷摸索、不斷嘗試,總結出15個自我更新的方法,分享給我們。
在椎原崇看來,你之所以要去做讓自己害怕的事情,是「因為讓你感到害怕的事情實際上可能是你有點想做的事情。」現在仔細想想,你害怕朋友不喜歡你、害怕自己做不好某件事、害怕自己出錯,肯定是因為你想做這些事,但是因為害怕,因此放棄了。
看似很簡單的原因,但是要克服害怕這個習慣,勇敢去行動,還是有難度。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有方法可循。在《習慣陷阱》一書中,椎原崇給我們分享了學會捨棄、了解自己、利用特質、接納自己這四個步驟,幫助我們改變自己,實現自我更新,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01/學會捨棄
你是不是已經厭倦了因為害怕而錯失機會的自己?那麼從現在開始,捨棄以前的做法吧。唯有捨棄舊的想法和做法,你才能主動去尋找新的方法。雖然捨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但是你還是要學會捨棄。因為只有捨棄舊的東西,才會有新的東西進入到你的人生裡。那麼就從捨棄以下習慣開始吧。
第一,捨棄「討好他人」的習慣。無論做什麼事,你是不是都想得到身邊人的認可,怕他們不喜歡你?可是無論我們怎麼努力,就是有人不喜歡自己。為此我們傷心難過,滿腹怨言。那麼,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一定要讓所有的人都喜歡你呢?可不可以這樣想,只要自己最在乎的人喜歡自己就可以了?
第二,捨棄「理所當然」的思維習慣。害怕自己做不好、害怕自己會出錯的背後,潛藏著「我理所當然要做好」的想法。但是,如果我們不去做,如何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而且,開始做一件事情時,做不好是理所當然的。只有通過一次又一次地刻意練習,我們才能做好一件事,掌握一項技能。
第三,捨棄舒適區。當我們說,我因為害怕,不去做一件事時,其實也是想停留在舒適區,不想挑戰自己。可是一直停留在舒適區,我們的生活是不會有變化的。因此,拿出勇氣,開始走出舒適區,在舒適區邊緣進行練習吧。
總而言之,捨棄「討好他人」的習慣,可以讓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在乎他人的眼光;捨棄理所當然的想法,可以讓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待問題,將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捨棄舒適區,可以讓我們不斷挑戰自己,讓生活發生變化。除了以上害怕的原因外,我們還會因為其他的原因感到害怕,但是也沒有關係,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原因,就解決一個。
02/了解自己
在捨棄了讓你害怕的想法或做法後,你是不是急於改變你的生活?不過,請先給自己一點耐心和時間,想一想你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即使再怎麼努力,也達不到你想要的效果。所以,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
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你為什麼想要改變?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還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如果是出於內在動機想要改變的話,你會更容易實現目標。因此,好好思考,你到底想要什麼。
其次,你要了解自己的行動目標。既然你想改變現狀,那麼要先確定行動目標。你的目標是不再害怕,勇於嘗試。可是這聽起來有點過於抽象。你可以把目標具體化,比如,我想在開會時勇敢發言。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就可以採取提前準備發言稿、提前練習的行動。唯有確定目標,才不會迷失方向。
最後,你要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確立了目標後,你可以在改變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的優勢,克服自己的劣勢,這需要你對自己有個全面的了解。你可以通過回顧自己的成功經歷,總結自己的優點,通過反思失敗的經歷,總結自己的弱點。只有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你才能更好地前行。
因此,在捨棄了舊的想法和做法後,我們要做的是了解自己。也唯有了解自己,我們才能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改變,為什麼不想讓「因為害怕」這件事困擾自己。也只有知道了原因,我們才能確定行動目標,開始改變。
03/利用特質
當你不再害怕,開始改變你的生活時,你可以利用自身的特質。也就是說,你不僅可以利用自身的優點,還可以利用自身的弱點。有時候,換個角度看待弱點,它也可以是你自身的魅力所在。
比如,在開會時,你因為害怕說錯話,不敢發言。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可以通過不斷地練習,讓自己學會在會議上發言。如果你不想發言,你還可以利用自己善於傾聽的優勢,做會議總結。這樣做,既可以表現自己,又可以有所貢獻,幫助到同事。
這樣看來,弱點也並不是一無是處。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客觀地看待自身的優點和缺點。不因自身優勢而洋洋自得,也不因自身劣勢而自卑不已。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它們都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
04/接納自己
在改變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雖然我們鼓起勇氣,勇敢嘗試,去做讓自己害怕的事情,但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會成功。無論成功與否,我們都要接納自己。這意味著,我們要接納那個說到做到的自己,也要接納那個會失敗的自己。在《習慣陷阱》一書中,椎原崇給我們分享了一些小建議,可以幫助我們學會接納自己。
建議一,關注自己。也許以前的你,總是會在意他人對你的看法,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從現在開始,將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察覺自己的需求和情感,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和自己做朋友。
建議二,寬恕自己。當你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時,你會誇讚自己。那麼,當你做事失敗時,你又會怎麼做?是不是一味地苛責自己,覺得自己很差勁、一無是處?可是這樣做,只會打擊你的自信心。只要自己努力了,就沒有必要自責。因此,我們要改變對待自己的態度,當做事失敗時,耐心安慰自己,總結經驗。正如《習慣陷阱》書中所說,「自己對待自己的態度不同,人生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建議三,取悅自己。你對自己好嗎?現在做的事情有沒有讓自己開心?我們總是習慣考慮別人是不是開心,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實際上,我們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從現在開始,好好愛自己,滿足自己的小心願和小需求吧。
最重要的是,無論現在自己的境遇是好,還是壞,自己的表現是棒,還是糟,我們都要接納自己。就像《習慣陷阱》書中所說,「不要試圖變成自己以外的任何人,接受並原諒『自己就是自己』這個事實。」
總的來說,我們只有捨棄舊的想法和做法,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利用自身特質,來改變自己的生活,讓自己不再因為害怕而錯失機會。無論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任何事,我們都要學會接納自己,好好愛自己。
此外,如果你在了解以上方法的基礎上,擔心自己在實踐過程中遇到問題,你可以參考和《習慣陷阱》配套的《自我更新實踐手冊》。手冊中不僅有捨棄練習,而且還有認知和終身成長練習。無論是哪一種練習,都可以幫助我們改變。
最終,我們通過自我更新,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不再害怕,也不再迷茫,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