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叔,ID:yeshu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有人說,一個人和誰結婚是「純屬偶然」,也有人說,那是「命中注定」。
我們雖然無法斷定,自己會在何時何地遇到那個與自己共度一生的人,但實際上,我們會遇到什麼人,會選擇和怎樣的人在一起,最後會和誰結婚,甚至婚後幸不幸福,都已經有了定數。
所謂「命中注定」,其實就是你種下了什麼樣的因,就會收穫什麼樣的果。
1
你的家庭,決定了你的婚姻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女孩和男孩一見鍾情,戀愛一年,感情持續升溫,很快領證結婚。
但在婚後一年的相處中,女孩卻發現兩人之間發生了嚴重的問題。
夫妻兩人共處一室,難免會發生一些小矛盾、小摩擦。
但問題是,他們從來沒法好好交流,幾乎每次都是通過激烈地爭吵來解決問題的。
髒衣服亂丟、廁所馬桶蓋沒有放下來、周末沒人做家務……兩人吵架的原因各種各樣,甚至有一次只是因為菜做得太鹹了。
後來,萬般無奈的女孩回去求助自己的父母。
沒想到,聽完女兒的話,母親就開始責備父親:「你看看,當初你要把女兒嫁給他,這下完了吧……」
父親一聽,立刻暴跳如雷:「你怎麼說話呢,這個婚事你不是也點頭了嗎?」
結果問題沒有解決,父母倒是大吵了一架。
女孩忽然發現,自己和老公吵架的樣子,像極了自己的父母。
在她從小到大的記憶中,父母幾乎總是這樣,一遇到問題就開始相互責備,最後演變為一場爭吵,好幾次還差點動手。
原來,在從小的耳濡目染中,她漸漸習慣了父母的相處模式,並把這種糟糕的模式帶到了自己的婚姻中。
環境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而從小到大生活的家庭對人的影響力更是大到不可估量。
說到家庭幸福、神仙眷侶,很多人都會想到錢鍾書和楊絳。錢鍾書還曾稱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但鮮有人知,楊絳性格中的溫柔與包容,其實也得益於自己溫暖的原生家庭。
她的父親是北京一所政法學校的老師,正直溫和;母親則是一位富商家的大家閨秀,從小知書達理。
回憶起自己的父母,楊絳說:
「父親對母親時刻保持尊重和愛護,而母親也對父親的特立獨行全部理解和支持,這種平等相待的夫妻關係,在夫權為主的舊社會是少有的,也是舊時夫婦間不多見的。」
在楊絳的記憶中,父母像老朋友一般,無話不談:過去的、當前的、自家的、親戚朋友的、可笑的、可恨的、可氣的……
夫妻間親密無間的感情讓這個家庭充滿了幸福,女兒們耳濡目染,也跟著受益良多。
原生家庭裡,藏著一個人前半生的喜怒哀樂,會對他的性格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生長在和諧的家庭中,父母親密恩愛,常常互動聊天,出現問題也能夠心平氣和地溝通,那麼等他長大後,也會懂得如何愛人,會傾向於用平靜溫和的方式解決問題。
而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生長在充滿冷漠和爭吵的家庭中,那麼他也會變得膽小而消極,在戀愛和婚姻關係中充滿負面情緒。
可以說,什麼樣的家庭,造就什麼樣的人。
而一個人的性格,則會伴隨他度過一生,影響著他的擇偶觀、婚姻生活,甚至是命運……
2
你的三觀,決定了你會和誰在一起
談及婚嫁,老一輩的人總喜歡談到一個詞——「門當戶對」。
有些人覺得,王子也會娶灰姑娘,富家千金也會嫁給窮書生,說「門當戶對」是不是顯得太過迂腐?
但實際上,仔細想想,所謂的「門當戶對」,換個角度來看,就是「三觀相合」。
記得蔡康永之前在綜藝節目《奇葩說》中說過:
「我印象中的門當戶對包括了自身教育階級、文化背景等。家境不同,社交圈不同,婚後彼此交換的話題會越來越少,最後導致夫妻越走越遠。」
相愛容易,因為五官;相處不易,因為三觀。
當兩個人的世界觀、金錢觀、是非觀差距過於大時,不管多麼相愛,走到現實生活中,也終會遇到巨大的鴻溝。
相對的,當兩個三觀相合的人在一起,彼此理解,彼此支撐,那幾乎就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前段時間,因為疫情,大家都認識了勇敢果決的李蘭娟院士,但還有一些人注意到了她背後的男人——鄭樹森。
李蘭娟的丈夫鄭樹森同樣是位醫學院士,兩人年輕時,因為對醫學共同的愛好與追求走到了一起。
小時候,李蘭娟家境比較貧寒,靠助學金才讀完初中。高中畢業後,因為高考取消,她便回鄉教書。
因為喜愛醫學,她常常義務為鄉親看病,所以被大家推薦為村裡的「赤腳醫生」。
而那時候,丈夫鄭樹森也是村裡的一名赤腳醫生,對農村病人就醫的不易深有體會。
有機會上大學時,兩人紛紛選擇了醫學,也因為這份熱愛和善良,讓兩人有了這份相遇、相愛的緣分。
談及他們之間的關係,李蘭娟曾說:
「我們的愛情,就是志同道合、互相關心;彼此支持、相互理解。」
當她忙於疫情的緊急會議,大年三十才匆匆趕回家時,丈夫已經準備好了一桌熱騰騰的年夜飯。
當她從武漢功成身退,飛機緩緩降落,丈夫則打著傘站在人群中靜靜候機。
看到妻子出現,他從人海中走過去,握住了她的手,仿佛在說:「辛苦了,我接你回家。」
所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在這漫長的人生中,最美好的婚姻不過是「因愛好相遇,因學識相知,因人品相伴到老」。
有人說:
「這世間的緣分,是互相吸引而來。所有的遇見,皆是註定。」
現在想想,其實不無道理。
善良的人,終會遇見善良的人。
三觀相同的人,會相互吸引,遇到了,便是順其自然的「命中注定」。
3
苦等良人,不如變成更好的自己
常聽到有人抱怨:「為什麼我總是遇不到好的人?難道我註定不能遇到理想中的另一半了嗎?」
其實,世上本沒有「命中注定」一說。
人一生會遇到約2920萬人,兩個人相識的概率只有千萬分之五,相知的概率只有十億分之三。
會遇到什麼樣的人,其實完全在於你的選擇。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你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會擁有什麼樣的圈子,而你進入了什麼樣的圈子,也會直接決定你身邊圍繞著什麼樣的人。
只有優秀的人,才能結識更優秀的人。
與其抱怨遇人不淑,不如用這個時間去努力提升自己。
你懂得了自尊自愛,才能遇到尊重你、欣賞你的人。
你懂得了自強自信,才能遇到欣賞你、珍惜你的人。
要記得,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如果你不願相信「命中注定」,那就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學會「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