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個「照妖鏡」。並非真正有「妖」。就如人所說,世間本無妖,禍心包藏之。
這次面對疫情,韓國一位自稱是牧師全光勳火了。
全光勳在2月22日和23日不顧政府疫情禁令,第一天就拉著8000追隨者在首爾光化門廣場進行集會,說疫情發生是因為文在寅處理不力要求其下臺。
這位自稱是牧師、完全不顧首爾市長解散通知的全光勳上臺喊的是:
「在戶外被感染是不可能的事。哈利路亞!」
「我們今天就是因為集會感染也無所謂,因為我們是上帝合法的子民,死就是我們最終歸宿,而今天參加集會的都是真正的基督教人。」
有韓國媒體採訪了他所帶來一起聚會的信徒,回答也是讓人震驚。
一位居住在韓國的中國基督徒W姐妹分享說:這個自稱是牧師的全光勳並不是真正的牧師,言論都是邪教性質的,並且他幾個月前海成立了自己的團體,讓大家不要相信耶穌和上帝;最近疫情開始爆發後帶著信徒走上街頭搞聚會,叫囂「相信我,就不會感染病毒」的瘋狂言論,還說「信我就有飯吃,不信就餓肚子」,而且對著天喊:「上帝啊,你不要動,你要動的話,你就死定了!」因為他的各種誇張言論,所以上了新聞,震驚了很多韓國人。
而他的一個身份是「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簡稱韓基總)代表會長,這讓中國許多牧師同工尤其困惑,不知道他是否代表著韓國基督教界的聲音,有人問到:「大家覺得韓基總是韓國很權威的基督教機構。不過資金髮生的光華門機會事情,韓基總代表會長金光勳牧師的言論和他被捕一事,讓中國一些牧者表示不解。」
為此,本站同工邀請了韓國一位正統基督教人士就此進行了詢問,得到的回答是:
「全光勳牧師在韓國基督教和韓國社會上,也是非常有爭議的一個人物。很難說他代表韓國的基督教界。」他說到,全光勳的一些言論讓一些對文在寅有意見的人很有共感,但即使是這樣,「他的言論非常突兀而且粗暴,即使在支持他的人當中,也有些人接受不了。」
「韓基總最近幾年經歷了一些負面事件後,比起之前權威性掉了很多,參與的教團也減少了很多。」這些事件包括內部神學見解不同帶來的爭論、韓國兩大教團之間的權利競爭、政治鬥爭等。因為很多教團的離開,如今韓基總已經從原來韓國規模最大、最權威的教會聯合機構,淪落為韓國規模第二小的教會聯合機構。根據2019年12月統計,在韓國970萬基督教會信徒當中只有大約3%屬於這個機構。
《紐約時報》也關注過這個有爭議性的人物。在2019年11月一篇題為The Populist Pastor Leading a Conservative Revival in South Korea(《在韓國,一民粹主義牧師領導著保守主義復興》)的文章中,作者Choe Sang-Hun寫到:「全光勳(Jun Kwang-hoon)牧師的支持者稱其擁有「摩西的領導力和所羅門的智慧」,而反對者會將其打上諸如「自戀煽動家」和「假先知」之類的標籤。」
這位出身長老會的牧師近年來越來越多涉入對文在寅的反對之中。他率先對韓國總統文在寅(Moon Jae-in)進行保守派反擊,曾要求文在寅辭職,稱這是「來自主的命令」。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稱「文在寅是朝鮮的主要間諜」。他還勸誘追隨者們加入到一個名為「殉道者」的團體,而這個聽起來像基督教名稱的團體的目的並非宗教性的,而是推翻文在寅,而其名稱卻很容易誘導非基督徒。
《紐約時報》的文章總結說:
全光勳不斷地用這種具有煽動性但簡單易記的口號重複激動他的人群,其中多數都是年齡偏大的基督徒。
全光勳的崛起與西方右翼民粹主義的興起存在很多方面的共同點:對愛國主義和本土主義的呼喊;對意識形態和反移民污衊的偏愛;經常援引上帝和傳統;以及在社交媒體上使用替代性新聞源來散布怨恨,引起人們對於該國處於「崩潰」或「從地球上抹消」危險的恐懼。2019年,這個牧師利用兩股強烈的情緒煽動人反動文在寅:朝鮮的恐懼之情在年長韓國人中普遍存在,以及對陷入困境的國內經濟日益加劇的不滿情緒。
事實上,全光勳這些所有的動作無非是讓他支持的樸槿惠上臺,進一步擴大他的勢力。除了韓基總會長的身份外,他還是文在寅(現任韓國總統)下野凡國民鬥爭本部總代表,而他的第二個身份更為有名。這也是全光勳投入最多精力的。
2019年1月,全光勳當選為保守派教會保護傘組織的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簡稱韓基總)的總會長。6月份,當他以新頭銜召開新聞發布會要求文在寅總統辭職時,反對牧師都稱其為「毒蛇之子」。
韓國基督敎敎會協議會(The 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in Korea)譴責全光勳,稱其通過謊言和虛假統計數據將信徒們帶入「集體歇斯底裡」。
2020年2月13日,韓國基督教8大教宗聯合組成的「邪教對策委員長協議會」發表聲明,指出全光勳牧師以「愛國運動」為藉口多次在大型集會上發表不恰當言論,給韓國教會及教徒信仰生活帶來極大負面影響,對此深表憂慮。
居住在韓國的中國基督徒W姐妹說,看到邪教般的人物利用宗教影響政治這樣的情形感到「惱火」,也讓她感到現代社會中所提倡的「宗教必須和政治分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