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怎麼就成了一個基督教國家?

2020-12-12 歷史研習社

引言:韓國疫情爆發,短時間內成為了病例數量僅次於日本的海外疫情發生國。而就在昨天,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會長全光勳被警方拘留。這位會長在周末的首爾集會上,拿起話筒就告訴民眾不要害怕感染,稱「主」能治癒病毒……

文 | 遊天嬋

朝鮮半島一向受儒家和佛教文化浸染頗深,並且統治者們對外來的基督教態度一向不好,曾多次對基督教徒實施迫害。1886年,朝鮮被迫與法國籤署《朝法友好通商及航海條約》,基督教最終得到朝鮮政府的許可,變得公開化、合法化,傳教士們終於可以安心傳教,信徒的皈依也變得安全了。

從這之後到今天,韓國基督教以驚人的速度迅速發展,在2014年,已經有30%的韓國人為基督徒,基督教的痕跡在韓國也隨處可見,向人們述說著這裡基督教的繁榮。在東亞各國基督教發展史上,韓國的成功沒有出其右者,但這成功並非偶然,而與朝鮮半島之前的內外形勢密切相關。

01 本國宗教危機

基督教在韓國崛起之前,韓國的主要宗教有佛教、巫教和儒教。巫教也稱薩滿教,是韓國的本土宗教,通過巫師的狂舞和唱歌(就是我們所說的跳大神)來為人們祈福、擺脫厄運。傳說中韓國的始祖檀君本身就是巫師,新羅王朝之前也一直是神政時代。雖然儒道釋從中國傳入朝鮮後,巫教有所衰落,但依然對韓國有著深遠的影響。

巫教和佛教、儒教相比,它的宗教思想看起來並不成熟。它沒有高級的宗教教理和經典,同時信仰萬物有靈,希望能在神靈世界與人類世界間建立一種聯繫,它的祈求也是非常世俗化的,鮮有更高的追求。在儒教統治的時期,朝鮮的政治家們對巫教展開行動,將巫師降為賤民,禁止他們進入都城,不過巫教在百姓中一直相當流行,有個啥事人們還是願意去求助巫師。

漸漸地隨著時間推移,巫教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存在,宗教色彩已經不明顯,並且在韓國步入近代化後更是有很多人認為巫教是落後的迷信,甚至是發展的阻力,於是巫教生存空間大減,只能在韓國文化邊緣尋找自己的位置。

佛教在新羅、高麗王朝時一直是國教,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和扶植,甚至王子和皇親中也有出家為僧的。到了朝鮮王朝,太祖李成桂統一朝鮮半島後尊儒排佛,出家人們一下子被降為賤民,所有的寺廟都被趕到山上。後來變本加厲,毀佛像造兵器,出家為僧被視為違反國家禁令。在朝鮮王朝5個世紀的統治中,任何復興佛教的努力都遭到儒家學者和官員的強烈反對。儘管在16世紀末時佛教禪宗稍有恢復,但是佛教一直遠離社會主流,沒有整合社會、團結人心的力量。

這裡說個題外話,中國一般不把儒家看成宗教,但是韓國學者認為儒家以四書五經為經典,並有各種祭祀儀式,有著一整套社會倫理道德規範,起著精神安慰作用,因此完全可以劃為一種宗教。而韓國可以說是典型的儒教國家。高麗王朝之後,儒學就成為了官定的國學,到了朝鮮時代,儒教和程朱理學更是佔了統治地位。

國家的政治體制也同時在仿效中國,不過朝鮮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被日本逐步蠶食,西方勢力也破門而入,封建勢力力不從心,朝鮮社會的精神支柱儒教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另外,由於枯燥無味的儒學已經脫離民眾,成為了各派勾心鬥角的工具,對普通百姓沒有任何吸引力,根本不能在民族危亡時期鼓舞士氣,團結人民面對挑戰。至於佛教和巫教,更是疲軟無力。

由於這些傳統宗教的逐漸衰落甚至崩潰,很多韓國人面臨信仰危機,在信仰真空的情況下人們迫切地需要新的精神支柱,這就給基督教在韓國的興起提供了契機,為其流行創造了足夠的空間。

02 引入科學文化

基督教除了在朝鮮傳播教義,還為朝鮮帶去了現代科技、大眾啟蒙、現代思想等國家復興急需的自強武器,其支持民主事業,為平民發聲,致力於婦女平權,建立醫療機構改善了朝鮮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教會觸及到了朝鮮社會的方方面面並為整個社會帶去了久違的新鮮空氣。

為了拉近與百姓的距離,減少排斥和打擊,很多傳教士選擇了免費治病施藥的方法。很多民眾切身體會到西方醫學真的很「靈」,便逐步接受了傳教士並且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身邊人,進一步擴大了基督教的影響。而且西方醫學在韓國也隨之推廣,引起了人們醫療觀念的變化,中醫在社會的統治地位受到懷疑和動搖,在傳教事業進一步發展的時候醫療事業進一步發展,他們的服務面向全社會,使得非信徒也對基督教會的印象非常友好。

基督教也為朝鮮的公共衛生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修建孤兒院,建立了收容霍亂病人的收容所,抗擊傳染病,傳播衛生觀念,因此教會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擁護,吸納了大量信徒,傳教區域也擴大了。今天的延世大學最初誕生的時候就是一所由傳教士華羅斯·安德伍德建立的孤兒院。

▲延世大學,由華羅斯·安德伍德創立,長老會傳教士

在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後,各派教會積極活動,力求得到韓國大眾的更多認同。在甲午戰爭到1910年被日本吞併的十幾年間,韓人見識到了西方的強大和東方的衰落,對於西方有了濃厚的興趣和相當的尊重,學習西方先進教育模式的活動也隨之擴大。在當時的很多朝鮮人眼中,基督教最有益之處是傳教士們帶來平等教育的機會。這和在韓國傳統的教育中只容納貴族子弟是完全不同的。

於是很多之前缺少教育機會的平民抓住機會,將孩子們送去教會學校,這使得基督教教會在廣大朝鮮民眾的支持下迅速增長。1901年至1910年間,基督教會設有專門學校4所(當時官立學校僅有3所),高等普通學校40所,普通學校601所,聖經學校33所。教會傳教學校是一戰前現代學校的雛形,戰後許多韓國的領袖人物大都是從教會學校畢業,大韓民國第一任總統李承晚就是其中之一。

基督教在韓國的女權運動中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長期以來朝鮮婦女在父權社會中被多重勢力壓抑著,一直只能是男性的附庸,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社會都是被邊緣化的。很多女性在和社會、教育機會等絕緣的情況下渴望與外面的交往機會,而基督教的平等自由思想以及基督教教會組織能夠為她們提供場所和機會。

這種情況很受傳教士的重視,勞動階級和婦女一向都是他們的重點傳教對象。兩方的意圖十分合拍。很多婦女在走進教會施洗之後才擁有自己的名字,在教會中她們可以像男人一樣地生活:她們可以擔任主日學老師和義工,傳教士也會挑選婦女執事或者培訓牧師助手。

很多教派開展女子學校教育,給她們提供較好的職業。1886年監理會傳教士瑪麗·斯克蘭頓創建了梨花女子學堂(後演變為梨花女子大學),取得很多教育成就。基督教從開始就給韓國女性提供了其它宗教從未給予過的學習、成長、自我奮鬥的機會,這樣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婦女中的基督教人數漲勢大好,女人比男人更多地參與教會活動,在早期教會中,男女分坐走廊的兩邊,女人的坐席總是人滿。

03 民族主義同盟

1910年,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朝鮮民眾將基督教當成唯一的避難所,朝鮮近代民族主義得以形成,危機深重的韓民族把基督教信仰和民族主義聯繫在一起,希望反抗入侵者日本,基督教成為了抗日運動的溫床。

基督徒領袖們成為了社會組織中帶領人民起來反抗殖民主義領頭人,教會則是逃脫日本迫害的庇護所。基督教會中所支持的自由民主思想自然引起了殖民政府的擔心,於是這被當作了政治問題。1909年一名朝鮮民族主義者刺殺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這件事被拿來做文章,日本於1911年製造了「105人陰謀事件」,日本軍警編造理由對123名教會學校的師生進行抓捕,傳教士也被指控煽動學生,因此也犯有陰謀罪。

隨後日本軍警對新民會等民族主義組織大肆搜捕,七百多人被捕。在刺殺案後,殖民政府要求教會的學校和醫院機構都必須符合總督府的標準,且學校正規課程中不能包含宗教課程,這道規定一下子就抹殺了大多數教會學校存在的理由,也使不管國內還是外國的教會都覺得壓力山大,對日本統治者的敵意也越來越深,與民族主義者也愈發親密。

1911年,日本殖民政府發布「教育令」,命令在韓國強制教授日語,韓國歷史地理等課程被取消,許多學齡兒童被剝奪了學習的機會,學校所教授的課程僅限於基礎教育和初級技術等基本技能。這些都是為了弱化下一代的民族意識。對於輿論的控制更加嚴密,反日救國之言論被嚴厲打壓。在這種情況下教會提出抗議,並成為了守衛韓國語言和文字的大本營,教會人們堅持用韓語進行祈禱,將韓語傳授給下一代,並揚起了反日的大旗。

1919年3月1日,韓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民族主義獨立運動在全國爆發。大量的基督徒參與了進來,在各地組織抗議活動,並發表《獨立宣言》,在這份宣言的33個籤署者中有16名是基督徒。基督教是這場運動的中心,起領導作用的多為基督徒,集會場所多為基督教會堂,因此受殘害最多的也是基督徒。「三一運動」使得基督教在韓國民眾心目中的威望大大提高,反而更加吸引民眾入會。不過在這之後,日本政府越發覺得必須摧毀韓國的基督教不可,出臺一系列嚴厲、洗腦的法令,基督教因此受了很多災難,不過大腿卻最終沒能扭過胳膊,在壓迫中,民眾堅決擁護的基督教的鬥爭精神和生命力依然頑強地存在著。

對於韓國來說,基督教已不再是外來宗教,而是一種愛國愛族的宗教,已經融進了韓國的文化中,成為社會的一部分了。

日本戰敗後,朝鮮半島被劃成兩半。1948年,南北分別成立各自的政府。在1945年到1949年之間,北方的基督徒因懼怕北朝鮮當局的打擊紛紛逃到南方。在之後發生的韓戰中,基督徒被視為美帝國主義的狗和人民的公敵,北方軍隊所到之處,基督徒、傳教團體遭受了殘酷的對待。仗一打完,北朝鮮的基督徒聚會被驅散。經歷過這些慘痛經歷的北方基督徒不僅增長了南方基督教的勢力,也更堅定地支持南韓政府,南韓政府報李投桃,也與基督教會關係非常好。

在這之後的發展中,基督教會的重要程度絲毫不減,在國家的各個方面都能看見他們。而且隨著韓國經濟起飛,韓國基督教會的影響力也隨之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蘇杭:《探索韓國基督教的本色化》,博士學位論文,中央民族大學宗教學專業,2012年。

2.陳夢遙:《韓國基督教盛行的原因》,碩士學位論文,北京大學國際政治專業,2008年。

3.Daniel. M. Davies: The Impact of Christianity upon Korea, 1884-1910: Six Key American and Korean Figures, 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 Vol. 36, No. 4 (AUTUMN 1994), pp. 795-820.

相關焦點

  • 韓國深受中華文明影響,怎麼現在變成了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國家?
    舊時的韓國,曾對中國儒家文化有過一段學習之路,為何現在卻變成了一個像大多數西方國家一樣把基督教奉為國教的國家呢?這樣的情況確實在東方是少見的。從地理位置來看,韓國周圍的中國,日本,朝鮮都不是信仰及基督教的國家,就連橫跨大陸東西兩方的俄羅斯信奉的也是東正教,與韓國眾多新教和天主教徒並不相同。
  • 深受中華文明影響的韓國,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基督教國家?
    但發展到今天,韓國社會中的主流文化卻並不是孔孟之道,而是基督教思想。2012年韓國普查結果顯示,韓國新教徒的人數已經達到1100萬,此外還有500萬天主教徒(基督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並稱為基督教三大流派)。這個數據還在不斷的增長,2014年,三分之一的韓國人都已經成為了基督徒,如今這個數值甚至可能已經達到了二分之一,毫無疑問,現在的韓國,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個基督教國家。
  • 身處東亞文化圈的韓國,為什麼大多數國民都信仰基督教?
    據2014年的社會統計調查,全球總人口72億746萬,而廣義的基督徒就達到了驚人的23億7561.9萬,約佔據世界總人口的三成。而韓國則早在上世紀由一個儒釋道國家被完全改宗成了個基督教國家。基督教進入朝鮮半島在二戰期間,作為傳統儒釋道國家的韓國主要是以儒教和佛教為主,而二戰結束至今的不足百年時間裡,基督教就幾乎主導了多數韓國人的精神世界。
  • 遍布首爾的十字架:基督教是怎樣徵服韓國的?
    地球上哪個國家的基督徒傳教最熱情?答案很可能是韓國。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城市,都能遇到來自韓國的傳教者。韓國基督教向海外派出了兩萬多名傳教士,甚至滲透到了阿富汗、伊拉克、約旦這類伊斯蘭教國家。傳教積極,是因為信教熱烈。1940年代,還只有2%的韓國人信仰基督教。
  • 中國基督教兩會:抵制新天地教會等韓國滲透的邪教
    特別是韓國邪教新天地教會,不但滲透到中國境內大肆活動,還一手導致疫情在韓國的大規模蔓延,引起社會公憤。這些異端邪教的邪惡本質和巨大危害在疫情中充分暴露,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基督教全國兩會編寫此文以正視聽,同時呼籲廣大基督徒在防疫的同時注重防「異」,自覺活出愛國愛教、榮神益人的美好見證。「假如有人來另傳一個耶穌,不是我們所傳過的,或者你們另受一個靈,不是你們所受過的,或者另得一個福音,不是你們所得過的……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詭詐,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他們的結局必然照著他們的行為。」
  • 疫情當中的搗亂者「全光勳」:他是韓國基督教的代表人物嗎?
    而他的一個身份是「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簡稱韓基總)代表會長,這讓中國許多牧師同工尤其困惑,不知道他是否代表著韓國基督教界的聲音,有人問到:「大家覺得韓基總是韓國很權威的基督教機構。不過資金髮生的光華門機會事情,韓基總代表會長金光勳牧師的言論和他被捕一事,讓中國一些牧者表示不解。」
  • 韓國基督教監理會劃定全能神教等9個團體為異端
    韓國《國民日報》11月2日報導,10月30日至31日,韓國基督教監理會在首爾江南區光臨教會召開了第31次大會,會議主題為「今天的革新、明天的希望」。大會決定將9個團體劃定為異端,其中包括在中國臭名昭著的邪教全能神。
  • 美福音派領袖:美國不是基督教國家應是福音沃土
    美國全國福音派協會在調查了許多基督徒領袖的觀點後,他們發現這些領袖中68%的人認為美國不是一個基督教國家,應視它為福音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世界上大部分人都認為美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但我們大多數基督徒領袖們不這麼認為,」 福音派協會主席雷斯·安德森在新聞稿中說。
  • 為何被基督教稱為邪教呢?我國也有分布
    所以大部分宗教還是推動了世界的發展的,如佛教,基督教,以及猶太教等。但是這個也有很多例外,最典型這次疫情下,被推上風口浪尖的韓國新天地教會,卻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那麼這個新天地教會到底是個什麼組織呢?為何基督教將其稱為邪教呢?其實我國也有分布。
  • 邪教徒傳播肺炎,為什麼韓國宗教勢力這麼強?
    2月24日,韓國新冠肺炎確診763例,死亡病例增至7例,目前韓國458例確診病例與該教會有關。2014年,該教會被韓國基督教監理會認定為以基督教為幌子的邪教。所以韓國這麼一個亞洲國家,在古代是儒家文化圈的一部分,怎麼現在有這麼多人信仰基督教,有不少甚至信仰了邪教?而且極度的狂熱,同樣是儒家文化圈的,為什麼其他地方並沒有出現韓國那種情況?
  • 最發達的國家中,為什麼只有日本沒有基督教傳統
    全球最發達的國家前10名基本上多年不變,僅是排位順序有時調整一下,它們是瑞士、加拿大、德國、英國、日本、瑞典、澳大利亞、美國、法國、荷蘭。其中,只有日本國是亞洲國家,並且也只有日本國不是傳統的基督教文明國家。在外人看來,日本真是一個奇葩。
  • 基督教聖誕節歌曲簡譜 基督教聖誕詩歌歌譜分享
    基督教聖誕節歌曲簡譜 基督教聖誕詩歌歌譜分享2016-12-16 12:04:0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基督教聖誕節歌曲簡譜有哪些?基督教聖誕詩歌歌譜分享給大家。古典聖誕歌曲來自於基督教,基督教聖誕節歌曲有這些,一起來哼唱吧。  1.
  • 基督教的非洲見聞
    雖然衣索比亞是近代非洲唯一的基督教國家,但在古代,基督教也曾經在非洲繁榮過。人們到達埃及北部城市亞歷山大(埃及人稱之為伊斯坎德裡亞),會發現這裡和埃及其他地區風格迥異。這裡瀕臨地中海,即便到了夏天也是涼風習習與炎熱的開羅形成鮮明對比。
  • 印尼是世界信奉伊斯蘭教最多的國家,華裔為何不信,而信基督教?
    解析:印尼是全球伊斯蘭教人數最多的國家,為何華人只信基督教?在我們印象中,世界上伊斯蘭教主要在中東和阿拉伯地區,那裡是伊斯蘭教聚集的地方,其實全球信奉伊斯蘭教最多的國家卻不在中東和阿拉伯地區,是在亞洲,但不在中亞,而東南亞,此國就是印度尼西亞。
  • 基督教全國兩會呼籲抵制異端、反對邪教
    疫情期間,各地教會和基督徒為國為民虔誠祈禱、慷慨解囊、守望相助,做出了中國基督教的積極貢獻。然而,我們也看到,疫情暴發以來,一些打著基督教旗號的異端邪教乘機活動,或散布謠言蠱惑人心;或蒙蔽大眾借難撈人,發展組織;或違抗政府法令,破壞防控工作。特別是韓國邪教新天地教會,不但滲透到我國境內大肆活動,還一手導致疫情在韓國的大規模蔓延,引起社會公憤。
  • 《哭聲》背後的故事:為何韓國基督教題材的電影如此多
    拋開電影劇情不說,與中、日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臺灣地區比較起來,韓國電影涉及的基督教題材真的非常多,比如《薄荷糖》、《撒瑪利亞女孩》、《密陽》、《無聲吶喊》、《親切的金子》……基督教文化元素已經成為韓國電影的標籤之一。撒瑪利亞女孩當然這種文化與韓國人在現實中的信仰狀況有密切的聯繫。
  • 探尋世界上的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在亞美尼亞感受歷史遺產的風華
    1/孤陋寡聞的我,來到亞美尼亞才知道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 先稍微介紹下亞美尼亞本土基督教。一般遊客接觸到的亞美尼亞本土基督教組織既不從屬於羅馬天主教廷,也不屬於東正教教會,更不屬於新教。
  • 基督宗教何以在韓國社會紮根?
    通過梳理歷史可以知道,韓國基督宗教深深捲入韓國近現代民族國家的發展過程之中,這是它能夠從一個備受排斥的外來宗教轉變為今日在韓國最具影響力的宗教的原因之一。但進一步細究,其中不免存在矛盾之處。基督宗教畢竟是外來宗教,即使為了適應本地文化情景採取一定本地化策略,特別是在國家面臨危亡之際參與到救亡圖存運動之中,然而其根本的神學內核應當與韓國傳統文化有所區隔。
  • 基督教的「博愛」和中國的「仁愛」文化:哪一種文化更有力量?
    熟悉基督教的人們應該知道,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博愛和同情心。這兩個概念是一個意思,都指向人的憐憫之心,類似於佛教的菩薩心腸。需要注意的的是,佛教的菩薩心腸範圍極廣,不僅包括人的生命,還包括世間一切眾生,如飛禽走獸,花鳥魚蟲。這是佛家關愛生命的基本要義。
  • 渡邊祐子:基督教與日本的近代化
    之前提到的在橫濱英學所擔任教師的勃朗,教導一個把對薩長的仇恨心作為學習動力的年輕人說,學習並不應該為了這樣的東西,學習應該是為了博愛、平等和大家的和平。年輕人聽到這樣的話,感到非常震撼,因為他接觸到了聞所未聞的價值觀,隨後信教後來成為牧師,最後成為了明治學院的第二任校長。那麼當時他們為什麼會接受基督教,他們為了實現什麼樣的目標而接受基督教的呢?從目的來看有以下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