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縣地處貴州東北部,全縣國土面積2595平方公裡,總人口66萬,其中婦女31萬,婦女勞動力21萬,是貴州省16個深度貧困縣之一、遵義市唯一的深度貧困縣,2014年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1298戶128031人(其中婦女58558人,佔45.74%),貧困發生率21.33%。
今年3月3日,省政府發布公告,正安縣在全省率先實現深度貧困縣貧困人口全部「清零」目標,以實幹實效為紅色革命聖地遵義全員脫貧圓滿收官。
從2014年到202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從59.81億元到120億元,增加了60.19億元,增長了1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6809元到12454元,增加了5645元,增長了83%;增比進位綜合測評從全省非經濟強縣第22位上升到縣域第二方陣第1位;全縣女性市場主體戶從2026戶到15268戶,增加了13242戶,增長了6.5倍;全縣高中階段女生入學率從76.72%到91.38%,提高了14.66個百分點。
30年前,正安縣委、縣政府組織「300娘子軍」南下廣東務工,開啟了全省有序組織勞務輸出的先河,正安婦女塑造了「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時代精神,打造了「尹姑娘·珍漢子」全國優秀勞務品牌。30年後,正安縣委、縣政府再次秉承和發揚光大「300娘子軍」精神,激發全縣20多萬勞動婦女創業激情,在攻克深度貧困的實踐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脫貧攻堅中
叫響「半邊天」
01
正安縣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群團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認識正安婦女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巨大創造潛力,全面加強對婦女工作的領導,著力找準婦女群眾在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切入點、落腳點、發力點。
△正安婦女在家門口的吉他企業就業
一是抓機制,強領導。按照「縣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的婦女工作要求,建立完善領導機制、同步共建機制和考核評價機制。縣委常委會每年專題聽取婦女工作匯報,召開專題會議,及時解決婦女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把婦女工作列入縣委督查內容,督促各級各部門把決策部署落地落細。
二是抓組織,強基礎。按照「哪裡有群眾、哪裡有婦女,哪裡就有黨的工作、婦女工作」的要求,高水平提升「黨建帶婦建」工作質量,打通聯繫服務婦女最後「一公裡」,完善「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身邊一個家」的婦女工作新格局。目前全縣154個村(居、社區)全面建成「婦女之家」,實現鎮、村、組三級全覆蓋。
三是抓隊伍,強能力。堅持把女幹部的培養選拔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建立階梯化培養、選拔和使用女幹部工作制度,激發起女幹部為正安發展拼搏苦幹的昂揚激情。
△遵義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正安縣委書記(中)調研巾幗創業示範基地
截止目前,全縣共有女幹部4006人(其中:科級女幹部81人,鄉鎮黨委書記2名,縣直部門主要負責人10名,第一書記2名,村支部書記12名,駐村工作隊長13名)。在這場脫貧攻堅戰役中,正安婦女發揮出了巨大能量,脫貧的過程成為她們實現更高人生目標的過程,成為她們提升能力、超越自我的過程,湧現出很多的巾幗英雄,比如:「兩個女人一條路」「三個女人一臺戲」等。「兩個女人一條路」, 一個是女村支部書記、一個是女貧困戶,為了兌現「在脫貧路上絕不能讓一個人沒有路走,絕不能丟下一個貧困戶」的莊嚴承諾,力排眾議,決定使用扶貧資金十萬元,為一個單村落戶的女貧困戶修通了長達兩公裡的連戶路,既打通了貧困戶的「致富路」,也架起了幹部與群眾之間的「連心路」。「三個女人一臺戲」,一個深度貧困村的三個女幹部,一個是脫貧作戰隊長,一個是村第一書記,一個是扶貧專幹,在一個叫「花開」、一個叫「千年」的兩個村民組,在窮得幾乎找不到一塊磚,見不到一截公路,看不到一塊水泥地,沒有一間不跑風漏雨的房子,更沒有一個群眾增收產業的地方,三個女性靠著肩挑背磨、馬馱石料,修公路、建房子、改環境,白天發展產業種烤菸、栽竹子,晚上開群眾會抓教育、搞培訓,硬是讓這個昔日的深度貧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路通了,房子新了,人居環境好了,產業建設有起色了,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2526元增長到2019年的10356元,翻了4倍多,老百姓感慨地說,這個村以前是「千年不開花」,現在是「花開一千年」。
四是抓保障,強氛圍。加大資金保障力度,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正安縣委、縣政府按照轄區婦女人口總數,分別以每年每人不少於1元的標準安排婦聯專項經費,全面加強婦女參與決策和管理,大力宣傳婦女發展規劃、婦女先進典型,努力為婦女事業全面發展奠定紮實的社會基礎,營造了濃厚氛圍。
在脫貧攻堅中
撐起「半邊天」
02
脫貧攻堅是一場社會革命,更是一場婦女運動革命,要想讓廣大婦女成為「頂梁柱」、生力軍、鄉風文明的風向標,正安縣委、縣政府決定 :一是志智雙扶強志氣。深入開展「三比三看三思」思想淨化行動,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系列勵志教育活動,引導婦女群眾自覺抵制「等靠要」落後思想,常態化開展結對幫扶「三個一」「五比六不亂」「聽黨話、跟黨走、做黨的好兒女」等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婦女群眾主動參與社會共建共治共享,參與人居環境改造,在脫貧攻堅中到處可見「幹群情深建家園、同頻共振戰貧困」的美麗畫卷。二是德法雙治揚正氣。注重發揮婦女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廣泛開展「移風易俗示範村」「鄉風文明示範戶」「最美家庭」「好鄰居」「慈母、賢妻、孝女」評選活動,讓廣大婦女學有榜樣、追有目標、幹有典範。積極開展法治扶貧,依法懲治爭戴窮帽、不贍養老人等鄉村陋習惡習,把老百姓身邊事作為婦女工作的大事。通過強化婦女工作,教育調處不贍養老人糾紛736起,打擊訓誡爭當貧困戶、爭要扶貧政策對象275人次,調解矛盾糾紛17674起,鄉村社會文明和諧程度不斷提升。三是技能雙培增底氣。圍繞「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目標,正安縣委、縣政府興辦新時代鄉村青年農民學校,把能人作為導師,在181間新時代鄉村青年農民學校中共聘用縣鄉村三級「女導師」463名,培訓農民婦女5萬餘人次。通過系列教育培訓,廣大農民婦女精神面貌發生重大變化,脫貧致富本領不斷提升,脫貧底氣更加自信。
在脫貧攻堅中
照亮「半邊天」
03
正安縣委、縣政府把支持婦女創業就業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在財政金融、產業發展、就業培訓等方面出臺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幫助1602名創業婦女申請貼息貸款1.4億元,整合涉農資金5億元,扶持創建巾幗扶貧企業、扶貧車間,建立「脫貧攻堅·女性創業就業基地」46個,帶動婦女就業2.3萬餘人。名揚世界的正安吉他產業園就業14371人中婦女就有10062人,佔70%以上。
△黔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澤英(右一)向領導介紹生產經營情況
全縣湧現出了一大批巾幗企業家,譜寫了許多感人動人的故事。三級殘疾婦女趙梅,一個身殘志堅的女性,創辦了「好能手日用品商貿有限公司」,解決本地就業30餘人,公司員工中60%以上是殘疾人,80%是婦女,每年還拿出18萬元,用於貧困戶和村集體分紅,在脫貧攻堅中貢獻殘疾人力量(榮獲2020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黔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澤英,其創辦的生豬養殖企業年銷售額達6500餘萬元,成為全市農業產業的龍頭,還累計向全縣4800餘戶農戶墊資發放豬仔9000餘頭,免費向2000餘戶貧困戶贈送豬仔4000餘頭,總價值達2500萬元(馮澤英先後榮獲「貴州省農村科技致富女能手」「全省就業創業優秀個人」)。
△殘疾婦女趙梅創辦的「好能手日用品商貿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的女工們
針對今年受疫情影響的嚴峻形勢,正安縣委、縣政府把壓力和困難留給自己,把發展和機遇全力以赴的提供給企業,及時採取減免水電費、提供擔保貸款補貼利息、免費提供產品停放倉庫、快速返稅等優惠政策,幫助企業度過難關,迅速實現復工復產,全力保障了企業不受疫情影響,妥善解決困難面前婦女就業問題,確保婦女半邊天精彩收官。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正安縣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發揮婦女優勢,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婦女群眾,大力發揚「300娘子軍」精神,在即將開啟的鄉村振興戰略中再接再厲、砥礪前行。
來源丨正安縣委辦
編輯丨李玉珠
責編丨李文娟
審核丨侯清華
往期回顧:
喜訊!貴州省婦聯榮獲「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廿廿,不忘!【新市民·追夢橋】貴州各級婦聯憲法宣傳活動接地氣、聚人氣
本公眾號推文內容只為
傳播正能量、好內容,服務於廣大婦女群眾
如有標註來源錯誤,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正安縣:大力發揚「300娘子軍」精神 圓滿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