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為民110 砥礪奮進新徵程
110接處警指揮中心。省公安廳供圖
今年1月10日是全國第35個「110宣傳日」,也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今年的宣傳主題為「一心為民110,砥礪奮進新徵程」。
提起110,大家絕不陌生。它是由公安機關設立的報警服務平臺,保持24小時全天候值守,隨時受理人民群眾的緊急報警和求助。110接處警指揮中心作為保護人民群眾、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重要職能部門,已成為人民警察隊伍的一個品牌、一面旗幟,展示公安形象的第一窗口。
我省第一個110報警服務中心在哪裡成立?它最初的工作形態又是怎樣的?
1996年5月9日,為適應轄區社會治安形勢發展需要,提高公安機關接處警快速反應能力,暢通群眾報警求助渠道,我省白銀市公安局白銀分局成立110報警服務中心。這也是我省第一個110報警服務中心。
110報警服務中心成立之初,實行民警24小時輪班值守,值班民警接警後,通過電話向轄區派出所派警,全部流程採用手工記錄,處警單位也都全部採用手工記錄,通過撥打110電話反饋處警結果。
現如今,白銀市公安局白銀分局的110報警服務中心已經升級為接處警指揮中心,面積約100平方米,配備指揮員8人,接警員10人,電腦6臺,350兆對講機3部,配備智能化、數位化、高畫質化LED拼接顯示大屏,同時,將「122」特服號碼接入公安110報警服務平臺,完成了接處警系統「110」與「122」兩臺合一升級改造,更有效地提升了110接處警工作效率。
繼白銀市之後,1996年,蘭州、金昌、嘉峪關也先後開展110報警服務工作。之後,我省各地110報警服務中心不斷升級改造,14個市州均成立110接處警指揮中心,利用科技信息手段,實現了警情處置一體化和指揮調度扁平化,接處警工作也進入了專業化進程。接處警發展為全方位、立體式的模式,重大警情可實現現場周邊警力的一鍵調度、警情現場圖像的實時回傳、移動警務終端的現場處置應用,形成了「一臺對外、集中接警、科學調度、精準指揮、高效處置」的接處警工作機制。
變化的不僅是辦公硬體設施,更多的是接處警工作機制和流程的巨大變革。
為更大限度發揮110接處警指揮中心功效,目前,我省14個市州建立了合成作戰指揮中心,全時空、一站式為公安110接處警提供情報支撐、研判服務,各級合成作戰中心、指揮中心協同運轉、捆綁作業,有力提升了公安110接處警工作能力和水平。(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崔亞明)
甘肅公安去年110接報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6.1%
110接處警中心工作人員在繁忙的工作中。省公安廳供圖
記者日前從甘肅公安「向人民報告」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去年,甘肅公安110累計接到報警436萬起,其中,接報刑事警情2.7萬起、治安警情10.5萬起,同比分別下降30%和46.1%。這兩種警情的大幅下降,得益於甘肅公安主動求變、創新發展、準確識變、科學應變,爭做百姓身邊的「貼心人」,甘做平安甘肅的「鋪路石」,當好群眾信賴的「保護神」。
去年,甘肅公安主動擁抱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自覺把大數據作為110創新發展的新引擎。針對鄰裡糾紛、感情糾葛、家庭矛盾等易引發命案的矛盾糾紛,公安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挖掘分析110警情等各類數據,全面排查、提前預警、源頭化解風險隱患、警情糾紛260餘起,實現110工作由「被動處警」向「主動防範」轉型升級。甘肅公安樹立「少發案、少傷痛、少損失」的新理念,全面強化點上風險矛盾排摸、面上治安巡控防控,提前研判、預警發現影響安全穩定的突出問題,切實做到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對安全隱患和不穩定因素動態清零,實現了壓案穩面和可防性案件的持續下降,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同時,甘肅公安深化警務機制改革,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整合數據資源成立合成作戰指揮中心,搭建了可視化扁平化指揮調度平臺,指揮中心民警可通過平臺視頻巡查社會治安情況,動態掌控案發現場最新動向,精準調度周邊警力處置增援,全面提升應急處突能力。
此外,甘肅公安110立足實際,不斷創新網際網路條件下的多種報警方式,群眾通過掃描二維碼門樓牌,即可獲得所屬警務區和管轄民警姓名、聯繫方式,實現快速報警求助;聯合教育部門在13985所學校安裝「校園一鍵報警系統」,報警信息快速傳輸至轄區派出所和市縣兩級指揮中心,快速開展調度處置;網上報案、微信報警、APP報警和人流密集區安裝「一鍵式報警立柱」等新型報警方式正試點推進,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報警求助。(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崔亞明)
全省公安機關3年打掉涉黑組織60個惡勢力犯罪集團186個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1月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省公安機關聚全警之智、舉全警之力,向各類黑惡勢力發起凌厲攻勢。三年來,累計打掉涉黑組織60個、惡勢力犯罪集團186個、惡勢力團夥407個、「村霸」199個,破獲刑事案件719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920人,查扣涉案資金70.41億元。
圍繞專項鬥爭「時、度、效」,注重整體謀劃、統籌推進;專項保障財力、警力和裝備資源,夯實攻堅克難的「兵馬」「糧草」基礎;制定完善宣傳發動、線索核查、協同辦案等26項工作機制,線索核查「三長負責」,核查負責、籤字擔責;重點逃犯「一地提請、全國研判」,發起集群會戰;重大案件「領導包案、異地用警、提級督辦」,背景複雜案件公紀協同、聯合法檢,確保不留死角、查深打透。
廣闢線索來源、暢通舉報渠道,累計收轉承辦各類線索22990條,辦結22757條,辦結率達98.98%,轉化成案率達到27.18%;突出問題導向、民意標準,堅持問題沒查清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鐵腕重拳、雷霆出擊,成功偵辦一批部省掛牌督辦、長期為害一方的涉黑涉惡典型案件。緊盯歌舞、電玩等治安複雜區域,打掉蘭州「9·30」、酒泉「5·20」等一批利用娛樂場所實施「黃賭毒」違法犯罪的黑惡團夥;緊盯農村貧困地區,打掉臨夏州黃泥灣侵吞扶貧資金、侵佔集體資產、侵蝕脫貧攻堅成果的「馬氏兄弟」惡勢力犯罪團夥;及時延伸火力覆蓋,進軍信息網絡新戰場,成功偵辦蘭州「2·12」這一全國首例純線上套路貸涉黑案件,一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69名,凍結人民幣10.28億元、港幣2.27億元,扣押黃金172.12公斤、房產14套。
全省公安機關對涉黑財產「應查盡查、應扣盡扣、應收盡收」,強力斷血斷根。在全國掃黑辦督辦「10·29」涉黑專案偵辦中,公安機關逐一甄別合法與非法,「浮財」「暗財」一起繳,一案查扣不義之財18.69億元,一舉打掉這一盤踞嘉峪關市長達30年,「以商養黑、以黑護商」的黑社會性質組織。
堅持「掃黑」與「治亂」雙管齊下、「治標」與「治本」兩端用力,發起「隴風」系列集中行動,強力開展十大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搗毀涉黃涉賭窩點841個,打掉涉毒團夥356個,停業整頓娛樂場所577家,繳獲各類毒品537.44公斤,收繳管制刀具2.9萬把,有力地滌蕩社會汙垢,擠壓違法犯罪生存空間,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發出公安「提示函」1387份,「掛帳促改、對帳銷號」,有效堵塞監管漏洞。(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尤婷婷)
來源:甘肅日報、新甘肅客戶端
編輯:馬慧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