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村的蜜柚成貧困戶的「幸福果」

2020-12-14 新快網
■在產業幫扶下,柚子不再只是小麻村的土特產,而是成了擺脫貧困的「幸福果」。通訊員供圖
■小麻村舉辦大埔蜜柚產業化建設座談會。

專家指導、電商對接、兜底收購

梅州大埔縣大麻鎮小麻村,省定相對貧困村,也是典型的「一分水二分田七分山」山區鄉村。儘管柚果是這裡的土特產,但在沒有形成產業鏈之前,蜜柚算不上小麻村的特色,更沒法成為脫貧增收的手段。為了改變這種困境,幫扶單位廣東省港澳辦下了大力氣,請來專家指導授課、洽談電商平臺對接,還找到兜底收購的公司單位,從此小麻村的蜜柚不僅不再愁沒有銷路,還助這個相對貧困村達到了出列標準。

產業幫扶下 蜜柚成脫貧「幸福果」

在2015年,小麻村的集體經濟年收入7200元,其中貧困戶的年收入在3000多元,全村可耕地面積不足700畝,山地5529畝。

梅州柚子盛名在外,柚子理應是小麻村從貧困中突圍的好辦法。省港澳辦駐梅州市小麻村第一書記楊裕表示,在2016年之前,村裡的農戶也有種植柚果,但零零散散沒有規劃,種出的果子良莠不齊,很難找到銷路。為此,省港澳辦請全國農業特級專家前來培訓,還逐一為農戶進行現場教學,教授他們務工技能,並把村中年輕勞動力帶到加工廠學習。楊裕說:「在蜜柚的問題上,我們是整村幫扶,除了在培育種植方面之外,還發動單位幫助銷售,如果柚子產量過剩,還有公司兜底收購,以此保證蜜柚的銷量。」

2016年,小麻村就與廣東順興種養股份有限公司達成了合作意向,籤署了「省港澳辦對口幫扶小麻村精準脫貧產業項目示範基地」建設項目村企扶助協議。至2019年,該項目已為村集體帶來60萬元的收入,而根據計劃,至2030年將為村集體總計帶來超過170萬元的收入。順興公司負責人鄧展華說:「圍繞整個倉儲、包裝、物流以及深加工產品展示,我們可以帶動6000戶農戶,每年可新增5萬噸蜜柚的加工銷售能力。」現在的小麻村,家家戶戶都種植蜜柚,勞動力少的家庭有一二十棵樹,勞動力多的家庭有百餘棵樹。在產業幫扶下,柚子不再只是小麻村的土特產,而是成了擺脫貧困的「幸福果」。

收入翻三番 已達到預期目標

自2016年以來,在廣東省港澳辦駐村工作隊的定點幫扶下,小麻村有這樣一些貧困戶,通過教育脫貧、技術脫貧真正實現了「智志雙扶」,走出了貧困的陰影。根據核定,2020年小麻村貧困戶(30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4848元,其中有勞動能力貧困戶(8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2元。楊裕表示,和幫扶之前相比,村民的年收入翻了三番,達到了預期目標。

「四年前家裡啥都沒有,連吃飯都發愁。」2016年被核定為貧困戶的許小梅向記者回憶道。那時候,貧窮和病痛如同兩條頑固的繩子纏繞著她,讓她喘不過氣來,丈夫早早過世,自己身患重病。兒子為照顧母親以及自己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只能在家裡打打散工。由於許小梅一家有養殖的經驗,在省港澳辦駐村工作隊一戶一策的精準幫扶計劃下,開始了以養殖雞鴨為重心,輔以栽種當地特色水果蜜柚的脫貧之路,形成「柚林下養家禽」新型養殖模式。「這幾年,多虧了政府幫扶,從無償提供雞苗、鴨苗到提供技術支持,」許小梅說:「我們掌握了技術,及時給雞鴨打疫苗,給蜜柚施肥除蟲……」

現在,許小梅的健康狀況已經穩定,種植的蜜柚遠銷各地,雞鴨養殖也形成了產業鏈形式。許小梅說:「雖然還不算富裕,但日子已經越來越好了,很知足。」雖然今年的新冠疫情給雞鴨銷售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但省港澳辦駐村工作隊積極通過圖片、視頻宣傳、建立微信群等多維方式幫其銷售雞鴨,讓她一家渡過了難關。

在幫扶之下,小麻村的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裡高質量地完成了文體廣場工程、溪道修建工程、學校教育幫扶工程、衛生站建設工程……而省港澳辦也將繼續發揮行業部門優勢,計劃疫情過後繼續邀請港澳團體和學生來村參觀,楊裕介紹道:「小麻村港澳青少年鄉村振興體驗展館目前已經布置好,以前我們邀請港澳學生來村子裡體驗農村生活和勞作,但現在,我們更希望他們能感受到祖國脫貧攻堅的成果,感受到美麗鄉村的幸福感。」

■新快報記者 王敵  通訊員 孫賀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閩南小山村「柚」成「幸福果」
    遊客採摘黃金蜜柚。 陳志明 攝   正值蜜柚飄香的季節,走進位於閩南深山內的柚子林,隻見樹上掛滿淡金黃色的柚子,壓低了枝頭。當地農戶正忙著採摘,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今年黃金蜜柚大豐收,預計產量可達200多萬斤,這幾天就陸續有各地批發商到這兒收購了。」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水口鎮丘坂村,村委會主任黃永泉看著種植基地裡一顆顆沉甸甸、黃澄澄的黃金蜜柚,臉上滿是笑意。
  • 打造智慧生態蜜柚基地 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位於醪橋鎮的黃泥洞井岡蜜柚基地自2013年高標準栽植建園以來,堅持以現代農業理念,實行高標準建園、高投入管理,高效益經營的產業發展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基地在做好生態智慧文章的同時,不忘當地群眾,吸納周邊村民和貧困戶務工,帶領了周邊貧困戶共同致富。
  • 正龍三紅蜜柚,「柚」你而來
    九月,秋高氣爽,柚果飄香。正龍鄉氣候溫暖多雨,土質肥沃,綠水環繞,空氣清新,培育出的三紅蜜柚顏色深紅,皮薄,瓤肉無籽,清甜微酸、軟脆多汁、不留殘渣,品質好。近年來,正龍鄉人民政府積極引導貧困戶,先後在力村、大安、東陽三個村引進的福建新品種,全鄉陸續種植近500多畝,產量約有500餘萬斤。
  • 福建平和琯溪蜜柚銷往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帶動百姓增收致富
    12月3日,在一家平和琯溪蜜柚生產企業,工人們正加緊包裝出口至美國市場的產品。當天,平和琯溪蜜柚首次出口至美國。蘇海森 攝12月3日,首批重量為120噸的福建平和琯溪蜜柚從當地發車,目的地是美國。這是平和琯溪蜜柚首次出口至美國市場。
  • 福建平和蜜柚首次出口美國
    12月3日,平和蜜柚首次出口美國出發儀式在平和縣舉辦。平和蜜柚成功出口美國,將為填補福建對美出口下降的缺口作出貢獻,將為全省外貿出口帶來新的增長點,將為提升福建柑橘的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帶來新示範,也將為農民增收注入新動能。福建省商務廳餘傳富二級巡視員出席了活動並致辭。
  • 漳北村:一二三產齊發力 蜜柚變身「脫貧果」
    2016年,工作隊紮根漳北村,積極聚焦產業、就業、基礎設施等脫貧攻堅任務,從村集體年收入只有1.6萬多元到現今的30多萬元,27戶貧困戶也實現了有勞動力貧困戶人均年收入達1.6萬多元,達到脫貧標準。 「大埔所有的村向漳北對標對表,漳北怎麼做大家就怎麼做!」大埔縣委書記朱漢東對漳北村扶貧成績豎起了大拇指。成績背後,自有一番苦功。
  • 七旬老人靠蜜柚艱難維生,連番大雨,福建紅心柚急盼銷路!
    73歲的賴爺爺吃下去的是白饅頭,咽下去的卻是思念之苦,10年前妻兒遭遇意外相繼離世,3650個日日夜夜,無盡的悲痛與思念交織,以淚洗面成了他古稀之年的孤獨生活「這是賴爺爺,他今年73歲了,50年前從山上摔落,跟腱斷裂,因為醫治不及時,落下了二級殘疾,家庭情況也極為特殊:賴爺爺本來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2010年,妻子不幸換上癌症去世,2013年,兒子又遭遇車禍去世。
  • 井岡蜜柚成全球首「戀」區塊鏈柚子品牌
    原標題:井岡蜜柚成全球首「戀」區塊鏈柚子品牌   一邊是咱們吉安「六大富民
  • 按標生產,平和蜜柚登入北美市場
    一顆琯溪蜜柚,從平和賣到美國,身價倍增,市場價達到每斤20元人民幣。今年12月初,120噸平和琯溪蜜柚首次出口美國,平和人的「致富果」開啟了新一輪的淘金之路。琯溪蜜柚漂洋過海,經歷了層層把關。平和縣三綠果蔬有限公司作為承接第一批出口美國訂單的企業,出口的蜜柚均由種植基地規模化科學管理產出,嚴格把控蜜柚品質,採摘後進入加工廠,再次針對外形、品質等進行挑揀、包裝,交由專業人員進行成品初檢,檢驗通過後才可出口。「現在這些蜜柚,已經出現在紐約、洛杉磯的超市。」平和縣三綠果蔬董事長黃盛金自豪的說。
  • 新農NewFarmers|高山百香果 共築幸福路 五指山打造25畝黃金果園...
    走進五指山市毛道鄉紅運村的紅運百香果扶貧示範基地,看到一片片翠綠藤蔓綿延到遠處的田野,拳頭大小的百香果壓滿枝頭,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百香果產業是2019年由當地招商引資到毛道鄉紅運村,五指山水滿黎翔種養植專業合作社以租用貧困戶土地+提供務工崗位+年底分紅的形式帶動周邊貧困群眾共同發展種植,已帶動28戶貧困戶發展增收,黃永機便是其一。
  • 海南保亭:百香果成為村民「脫貧致富果」
    2017年,鄉黨委鄉政府結合實際,積極引進農業龍頭企業,以「公司+合作社」和「公司+貧困戶」的模式,首先在大妹村委會示範種植了200多畝百香果發展百香果產業。通過積極盤活土地資源,引導貧困戶以土地流轉的方式和以保底價、供技術和保銷路等措施,成功帶動了大妹村委會的121戶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
  • 平和琯溪蜜柚,蜜柚界的網紅,平和蜜柚有關的這些事,你可能不知道
    紅肉蜜柚:皮色與普通蜜柚無異,瓤白肉紅,比較早熟,後期略有部分會木質化。 三紅蜜柚:皮色淡紅,瓤紅肉紅,古稱三紅。纖維口感與紅心蜜柚一樣。
  • 脫貧了,貧困戶遞交入黨申請書
    一個多月前,廉江市石頸鎮白坭村的貧困戶李永珍向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昔日的貧困戶搖身一變,成了村裡有名的「養豬專業戶」——李永珍的脫貧逆襲,是「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帶來的神奇效果。在白坭村,還有許多類似的「脫貧故事」在田間地頭生動上演。廉江市石頸鎮白坭村的光伏項目與太陽能路燈。
  • 黑科技加持 碼上知品質 井岡蜜柚成全球首「戀」區塊鏈柚子品牌
    吉安新聞網訊 一邊是咱們吉安「六大富民產業」之首的井岡蜜柚,一邊是身處時代前沿的「黑科技」區塊鏈技術,當傳統與潮流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井岡蜜柚是全球第一個上螞蟻區塊鏈的柚子品牌。通過區塊鏈技術,它可以實現集中展示井岡蜜柚種植、加工、檢測等過程信息,讓消費者買得放心,也可以倒逼果農提高種植質量。」
  • 貧困戶變「單打獨鬥」為「抱團發展」,「掙」來幸福生活
    記者在現場搭乘合作社「東風」,「掙」來幸福生活  近日,走進光輝村,記著正好看見了這樣一幅鄉村放牧圖:朝陽下,只見一個村民趕著一群山羊,朝著疊青瀉翠的山頭走去。「我們的黑山羊都是放在山上養,肉質鮮嫩,不愁銷路。」衡陽市春偉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鄧輝逮住「機會」介紹道。春偉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是集生態果木、蔬菜種植、水產養殖及旅遊休閒為一體的綠色產業園。
  • 同為三紅蜜柚,有人賣到近5元,有人只能賣幾毛,啥原因值得柚農自己...
    因為,無論是採購三紅蜜柚的經銷商,還是食用三紅蜜柚的終端消費者,每個人的心裡都是有一桿衡量柚子的品質是不是與其價格相匹配的心稱的。生產柚子的果農不是傻子,柚子的採購商、經銷商和消費者自然也不是稀裡糊塗地不問因由地亂選擇和亂付錢。
  • 成武縣「新型幸福院+周轉房」保障貧困戶安居
    本報訊(記者 呂兵兵)2019年以來,山東省成武縣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和農村困難老年人集中養老「兩個重點」,統籌「新型農村幸福院+周轉房」建設與管理,著力打造具有成武地域特色的貧困群眾安居模式。目前,成武共建設27處281套新型農村幸福院和周轉房,入住貧困群眾32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