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世界中,不時有許多「密室題材」的故事,將主角陷入一個狹窄的密閉空間裡,處於最極端的環境。
無論是「死侍」瑞安·雷諾茲主演的驚悚電影《活埋》中的棺材,還是皮特·藍薩尼主演的驚悚電影《4X4》中的座駕,都能營造無路可逃的絕境,令觀眾對主角所身陷的絕境捏了一把汗。
拍攝高空上的絕境故事,或說是劫機題材的電影,我們也看過不少,但如果「絕境」並非發生在機艙,而是在駕駛室內,那麼會不會有更強的壓力?
《高空7500》這部電影的片名來自劫機的暗號,讓飛行員在不讓劫機者知道的情況下,向控制塔匯報劫機情況。
這部電影曾在2019年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提名,主要演員只有四人:約瑟夫·高登-萊維特、奧米德·墨瑪、艾琳·特策爾、穆拉桑·木蘇魯;
導演派屈克·沃爾拉斯兼本片編劇,他曾在2016年憑真人短片《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這部電影拍攝的鏡頭幾乎沒有離開過駕駛室,一個半小時就是留在駕駛室內與主角一同經歷驚濤駭浪,僅靠一個小小的電視屏幕去了解外面的情況,而主角又如何急中生智,在千鈞一髮之際作出令人糾結的生死抉擇。
電影所營造的張力非常澎湃,絕大部分時間都沒有讓觀眾喘息的餘地。即使只有極小的空間,主角卻能運用好駕駛室內的環境、處理突如其來的危機,幸好劇情沒有離經叛道,一切全都順理成章。
同時,從電影的細節能看出,導演兼編劇也做過完整的資料搜集,從起飛到降落,以至各種危機的應對手法,過程極為細膩,一氣呵成。
電影的主角是約瑟夫·高登-萊維特,他這一次久違了的演出,演繹一個機智冷靜的飛行員,幾乎是一人獨角戲,卻能牽動人心。
在一次航班上,飛行員託比亞斯·愛伊利斯像往常一樣進行駕駛工作,飛機起飛不久後,便突然遭到犯罪分子劫機。託比亞斯竭力阻止劫機者衝入駕駛室內,同時又要顧及乘客與機組人員的安危。
就在一個狹窄的駕駛室內,託比亞斯得與劫機者鬥智鬥勇,問題是他只能一人應對,難知外面的情況,所有乘客的性命就繫於他身上……
密室題材的電影有很多,「九霄驚魂」式劫機情節,可以說得上是密室題材中經久不衰的經典元素,但一般都是用完整部客機,讓乘客們與劫機者的鬥智鬥勇,可這部電影的劇情都發生在駕駛室內,在印象中就聞所未聞。
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鏡頭都沒有離開過駕駛室的範圍,目的就是把觀眾置身於「客機」這個密閉空間,一個更具密閉性的環境。
因為飛行員守則不能讓犯罪分子進入駕駛室內,從而形成了一個對峙式困獸鬥的格局。電影在這個設定下,單憑一個閉路電視與外界溝通,仍能用好周圍環境,拍出一個充滿壓力、危機四伏的緊湊故事。
電影設計了許多極端處境去讓主角作出抉擇,像是人質與全機成員性命的矛盾,還有飛行員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如何與乘客溝通、反擊劫機者等情節,都極具張力。
電影的這些設計並非單純為求製造緊張感,每個故事情節都情理兼備,劇情的反轉也連環緊扣,成功讓觀眾直接掉進主角的視角中,為他的每個抉擇捏一把汗。
劇本沒有像同類的密室題材一樣,沒有把它過度戲劇化或把推到極端的環境,是這部電影的一大優點,整個過程真實感濃厚,如同親歷其境。
從航班的升降,到如何應對劫機者的過程,電影鋪排起來一絲不苟;前半段描述起飛的過程,所展示的細緻畫面跟現實的完全一樣,而角色之間的人物關係,也為後面的生死一線做好了鋪墊。
即使電影沒有明確的時間線,可在如此鋪排下,就跟現實時間一樣跟主角面對這一切危機,直至最後一刻。
雅辛·法德爾、阿爾芭·貝露琪、揚·貝弗特主演的電視劇《絕夜逢生》都是長時間逗留在駕駛室內,可惜該電視劇過於誇張離奇,觀眾即使覺到緊張,也很難像這部電影一樣既緊張又有極強的真實感。
拿兩個相類似的故事背景作對比,這部電影在明顯極低成本下,卻拍出了強烈的好感。
不過,電影到了後面還是落入了俗套,當高潮戲過了之後,還安排了飛行員與劫機者之間對話的戲,讓觀眾去同情劫機者的處境,企圖營造帶點煽情的戲來收尾。
可是,這明顯已是個「大勢已去」的格局,觀眾不難猜到劫機者的下場,還安排了一段冗長的文戲來撐到結局,這就有點反高潮的意味了。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即使跟想像中的傳統劫機片不一樣,但劇情只聚焦於主角的視角,全都在駕駛室內,這樣的故事還真是很有創意。
電影突破了傳統劫機題材的「空間」,變成了更具密室困獸鬥格局的處境,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壓力。
極具創意的劇本與出色的氣氛,即使沒有動作場面,也讓這一個半小時的電影拍得膽戰心驚。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獨挑大梁,演活這個可憐飛行員在這艱難環境下的情緒波動,在演感情戲的時候,他就像是真情流露一樣,給觀眾很強的代入感,讓本來都已經十分緊張刺激的電影更錦上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