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秋興八首》是唐大曆元年(公元766年)秋杜甫在夔州時所作的一組七言律詩,因秋而感發詩興,故曰「秋興」。詩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壯志難酬,在非常寂寞抑鬱的心境下創作了這組詩。本詩是其中的第一首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秋興八首·其一注釋: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楓樹在深秋露水的侵蝕下逐漸凋零、殘傷,巫山和巫峽也籠罩在蕭瑟陰森的迷霧中。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傷:使草木凋落衰敗。巫山巫峽:即指夔州(今奉節)一帶的長江和峽谷。蕭森:蕭瑟陰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巫峽裡面波浪滔天,上空的烏雲則像是要壓到地面上來似的,天地一片陰沉。兼天湧:波浪滔天。塞上:指巫山。接地陰:風雲蓋地。「接地」又作「匝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花開花落已兩載,看著盛開的花,想到兩年未曾回家,就不免傷心落淚。小船還系在岸邊,雖然我不能東歸,飄零在外的我,心卻長系故園。叢菊兩開: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雲安,此年秋天在夔州,從離開成都算起,已歷兩秋,故云「兩開」。「開」字雙關,一謂菊花開,又言淚眼開。他日:往日,指多年來的艱難歲月。故園:此處當指長安。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zhēn)。 又在趕製冬天禦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搗制寒衣的砧聲一陣緊似一陣。看來又一年過去了,我對故鄉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杜甫的主要作品有:絕句、絕句、贈花卿、房兵曹胡馬、望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石壕吏、春夜喜雨、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春望、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望嶽三首、臘日、野望、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小至、九日藍田崔氏莊、小寒食舟中作、春日憶李白、江村、別房太尉墓、登兗州城樓、蜀相、江南逢李龜年、登嶽陽樓、旅夜書懷、柏學士茅屋、麗人行、垂老別、宿府等。
《秋興八首·其一》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