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牧《自宣城赴官上京》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2020-12-03 騰訊網

創作背景:

此詩是開成四年(839)所作,時杜牧三十七歲。杜牧於開成三年在宣州幕中,是年冬,內升左補闕、史館修撰,次年(即開成四年)春初,赴京供職,離宣州時作此詩。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自宣城赴官上京注釋:

瀟灑江湖十過秋,酒杯無日不遲留。

瀟灑不羈飄蕩江湖十多個春秋,沒有一天不在酒杯前徘徊逗留。

瀟灑:形容人的超逸脫俗。十過秋:十多年。杜牧自文宗大和二年(828)十月佐沈傳師江西幕,轉宣城,又轉淮南牛僧孺幕;一度升為監察御史,不久移疾分司東都,後又到宣州崔鄲幕,至內升左補闕的開成三年(838)冬,首尾共十一年。遲留:即滯留,有流連、耽擱之意。

謝公城畔([pàn)溪驚夢,蘇小門前柳拂頭。

謝公城邊被溪水聲響驚醒酣夢,蘇小門前的柳枝常常拂過我頭。

謝公城:指宣城。因南齊謝脁曾作宣城太守,留有謝公樓、謝公亭等多處古蹟,故稱。蘇小:南齊時錢塘名妓蘇小小。

千裡雲山何處好,幾人襟(jīn)韻(yùn)一生休。

天下的山川景物到底哪裡最好,幾人懷抱這般情韻一生就罷休?

雲山:泛指山川秀色。襟韻:指人的情懷風度。

塵冠掛卻知閒事,終擬蹉(cuō)跎(tuó)訪舊遊。

塵世中人掛冠歸去原是平常事,終於將蹉跎了的光陰來尋訪舊遊。

塵冠掛卻:辭官不做。閒事:等閒之事,平常的事。蹉跎:光陰白白地過去。

杜牧的主要作品有:

清明、山行、江南春、泊秦淮、赤壁、寄揚州韓綽判官、齊安郡後池絕句、題桃花夫人廟、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旅宿、題烏江亭、村行、題木蘭廟、登樂遊原、鷺鷥、秋夕、阿房宮賦、書懷、遣懷、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齊安郡晚秋、西江懷古、題禪院、商山麻澗、金谷園、送隱者一絕、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讀韓杜集、紫薇花、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等。

《自宣城赴官上京》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唐代劉長卿《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劉長卿簡介: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後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
  • 赴京上任,杜牧卻滿懷憂慮,一首詩寫盡了晚唐文人的痛苦
    杜牧這首《自宣城赴官上京》,比較細緻地刻畫出了晚唐文人心中的痛苦。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看詩人為什麼會痛苦。瀟灑江湖十過秋,酒杯無日不遲留。謝公城畔溪驚夢,蘇小門前柳拂頭。千裡雲山何處好,幾人襟韻一生休。塵冠掛卻知閒事,終擬蹉跎訪舊遊。寫作背景:此詩是公元839年所作,時杜牧三十七歲。
  • 唐代李商隱《板橋曉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此詩歌寫於唐代汴州(今河南開封)西的板橋店。 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
  • 唐代李商隱《辛未七夕》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 唐代李商隱《流鶯》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 唐代杜甫《秋興八首·其一》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本詩是其中的第一首杜甫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千古絕句】杜牧筆下那些令人驚豔不已且念念不忘的詩句
    ——杜牧《西江懷古》 2、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杜牧《及第後寄長安故人》 3、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杜牧《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 4、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
  • 唐代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戴叔倫簡介: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
  • 唐代崔道融《田上》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田上注釋: 雨足高田白,披蓑(suō)半夜耕(gēng)。 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連高處的田裡也存滿了一片白茫茫的水,為了搶種,農民披著蓑衣冒著雨,半夜就來田裡耕作。 高田:山上的旱田。 雨足:雨十分大,充足。
  • 欣賞 精美寫雨古詩
    欣賞 精美寫雨古詩 7、《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唐代杜牧《山行》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杜牧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最打臉的一首詩,平生不喜白居易,卻寫了一首與白齊名的長詩
    李商隱的朦朧綽約之美,杜牧的清麗幽微之美,俱都為後世詩壇所稱讚。尤其是杜牧的絕句,神韻清遠、託興幽微、意境幽美、韻味雋永,被沈德潛稱為「盛唐絕之嗣響」。不論是寫景抒懷還是詠史懷古,杜牧的絕句都給人以幽美之感,於盛唐七絕之外,別開妙境。
  • 宋代汪藻《點絳唇·新月娟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關於此詞的背景,張宗的《詞林紀事》中所記比較可信,汪藻出守泉南,後為人讒毀而被移知宣城。 汪藻的主要作品有: 點絳唇·新月娟娟、春日、寄何山慧老、謝端明遣騎送酒、餘杭道中、蠶婦行、小重山、點絳唇·高柳蟬嘶、朱新仲自韶州寄靈壽杖並詩次韻答之、天台道中、何郡王輓詞二首 其二、賈太夫人王氏輓詩二首、何郡王輓詞二首 其一、呂丞相自天台寄示退老堂詩卷賦此二首 其二、呂丞相自天台寄示退老堂詩卷賦此二首
  • 古詩詞鑑賞-《山行》唐.杜牧
    遠上:登上遠處的。 寒山:深秋季節的山。石徑:石子鋪成的小路。 石徑:石子鋪成的小路。斜:為傾斜的意思。 生:產生,生出。另有版本作「深」。 霜葉:楓樹的葉子經深秋寒霜之後變成了紅色。楓林晚:傍晚時的楓樹林。紅於:比……更紅,本文指霜葉紅於二月花。
  • 三年級上冊古詩《山行》知識要點及難點探究
    山行[唐]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一、了解詩人杜牧(803- -852), 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其詩豪放、曠達、俊逸,後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 小杜。主要作品:《阿房宮賦》 《江南春》 《泊秦淮》 《過華清宮》等。
  • 風流倜儻的杜牧,緣何被迫與愛慕的歌妓分離?
    杜牧既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詩人,又是一位極其難得的大散文家,更是一位儒雅的大書法家,還是一位在歷史上有地位的大軍事學家。26歲的杜牧在科舉考試前,將此賦呈送太學博士吳武陵(唐代有行卷的習俗),吳武陵讀後大喜過望,謂之「真王佐之才」,立即向當時的科舉主考官崔郾口誦《阿房宮賦》並為杜牧索取「狀元」功名,奈何前四名早已內定,最後杜牧在洛陽科舉考試中以第五名進士及第。一個多月後,杜牧赴長安應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經過殿試,杜牧又一舉奪得「第四等」,順利及第,被授予弘文館校書郎。
  • 杜牧說,你們只看到我的風流,卻看不出我鬱郁不得志
    在唐代名家輩出、流派紛呈、佳作如林的詩壇中,杜牧在晚唐以獨樹一幟的風格自成一家,為萎靡薄弱的晚唐詩壇帶來清新振奮之風,成為煌煌唐詩中的璀璨明珠。杜牧,字牧之,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生於仕宦之家。
  • 思維導圖學古詩,欣賞四季之美,領略詩人的情思與哀愁
    蘇軾說:「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楊萬裡說:「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杜牧說:「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柳宗元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每一首詩都是如此優美,且富有韻律感
  • 杜牧最精美的寫景唐詩,前2句讀音字形存爭議,最後7個字膾炙人口
    作為晚唐最著名的唐代詩人之一,杜牧和李商隱一道延續了唐詩最後的輝煌。他們的唐詩,尤其是那些經典的七絕作品,在文學史上有很高的人氣。而且其中無論是格律還是遣詞造句的藝術,都很有自己的特點。即便是平常對於景色的描繪,也寫出了不一樣的感受。
  • 謝朓的一首古詩,其中兩句千古傳誦,李白讀後也拍案叫絕
    下面就分享謝朓的一首古詩,其中兩句千古傳誦,李白讀後也拍案叫絕。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南北朝:謝朓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我離京並滯留他鄉,更懷念曾經的歡宴。別後不知何時歸來,心中惆悵,淚流如晶瑩的雪珠。思鄉之人,誰不白了鬢髮?謝朓,字玄暉,南朝蕭齊詩人,與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他20歲時解褐入仕,為豫章王太尉行參軍,32歲出為宣城太守,兩年後復返京為中書郎,還曾遷尚書吏部郎。這首五言古詩,是作者即將出任宣城太守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