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相約2021:聚美集團旗下街電能否成為下一個「出街必備」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從共享經濟的初興,到2017年第一次投資熱潮,再到如今服務標準化的轉向,共享行業已步入成熟化的發展新階段。有業內人士認為,2021年將成為共享時代的新起點。未來,共享經濟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為重要的服務和更為優質的體驗。

上班路上掃碼開一輛共享單車,騎到公司;加班後用手機叫一輛網約車;下車了,借聚美的街電給手機充電,然後再去無人零售店買一份明天的早餐。這樣的場景已經成為年輕群體的日常。

近期,經濟觀察報發文《城市B面 共享時代 付費自習室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打卡聖地"》預測共享自習室的未來走向,2021年,諸如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等更多的共享單項又會是什麼樣子?

"我想出門上自習"

2019年之前,城市圖書館尚屬稀缺資源,一些三線城市"圖書館開館前大排長隊、一座難求"的新聞也屢見不鮮。除當代人們對文化消費的需求提高之外,高校"論文月"的演變、"考研熱"的出現,也成為重要原因。共享自習室就是基於這樣的需求,與2020年341萬報考研究生人數的新高峰一起誕生。

程蕊就是這341萬之一,備考期間她選擇來到共享自習室的,"這裡大家都在學習,會讓我有種緊迫感,能更好地投入複習當中。"目前,全國一年新增共享自習室近千家,多分布在寫字樓或高校周邊為用戶提供著小單元、隔間式的場所服務。據艾媒諮詢相關報告顯示,43.2%的用戶因空間需求而選擇付費自習室。

值得注意的是,共享自習室大多面臨定價與利潤空間問題。相關數據表明絕大部分消費者集中消費次卡、日卡,近七成用戶認為體驗不佳的首要原因是"價格過高"。

此外,共享自習室存在供需矛盾,與共享辦公空間的長期需求不同,考研、考公等大型考試集中在下半年,自習需求呈季節性;各個高校對圖書館、自習室的進一步改造也漸漸替代共享自習室。

與其特質相似的共享辦公空間,已精準對接靈活與高效的用戶需求,並發展了核心競爭力——拓寬企業資源平臺,共享自習室要想擺脫"一次打卡"的網紅宿命,真正走入人們日常生活、成為學習"新據點",就需要更多元的布局、更合理的價格、更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如果付費自習室走進我家小區的話,那我可能就會常去了。"正準備參加家鄉省考的韓桐說道。另一名女生表示,如果付費自習可以共享學習資源的話,"感覺錢會花得更值當"。在2021年,共享自習室或許能夠掃碼共享網課、資料,分區域學習與分價位付費,走進社區、走進街道,更加親民,也更加"站穩腳跟"。

城市出行新方式?

如果說走進共享自習室,還是當代年輕群體走出家門"泛出行"的體現。那麼共享單車作為共享經濟領域發展時間最長的單項,就切切實實地處在人們出行方式的主流選擇中。

共享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增點",像共享自習室、線下多人桌遊等,同時也在建立著由家到點的"連線",也就是共享出行。共享單車隨著共享經濟的產生而興起,在城市機動車數量日益增大的當下,緩解了人們出行效率的問題,給短程出行帶來便利體驗。

據相關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現有私家車數量就已超2億,而近兩年,這一數字還在遞增當中,僅北京就平均每天增長1000臺。私家車的保有量高、人們的短程出行需求大、道路擁堵程度嚴重成為催生共享單車的本質需求。

共享單車擔當起了城市出行需求的"分流",便捷化是需求的焦點,而智能化是發展的方向。目前,哈囉單車已開始探索全新的人車交互模式,並應用北鬥高精定位來為用戶的借還提供精準服務,"下班的時候查找一下附近車輛,直接過去騎走就可以"上班族陳澄說,他覺得現在共享單車沒有原先那樣"很難找也很難還"了。共享單車正在嘗試對接城市地鐵,形成交通接駁,服務共享出行更加"潤物無聲"。

近日,網易一項調查顯示七成租房者希望通勤時間在半小時內,而這樣的通勤期望將更傾向於通過共享單車來達到。此外,我國正處於推行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發展階段,共享單車在解決停車與廢棄問題後,其綠色低碳的理念也將成為發展的加分項。

"希望未來哈囉能在我下班的時候直接推薦我一輛最近的單車。"陳澄笑稱。在2021年,共享單車將進一步成為城市出行的新方式,與地鐵的對接將大大提高出行效率,而能否進一步對用戶體驗進行科技賦能與改進升級,決定著這一新方式能否更大範圍地推廣,形成"氣候"。

下一個"出街必備"

無論是外出自習、新零售方式的"泛出行",還是共享單車的"出行"需求,都離不開移動端的應用和發展。

如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時尚博主引領像口紅、包包這樣的"出街必備"新潮流,體積小的包袋、手持vlog神器等都成為年輕群體的時尚必備。而在未來,更加智能、更具設計感的共享充電寶說不定將成為下一個兼具顏值和實用性的出街神器。

畢竟時尚的小包無法把一個厚重的充電寶帶出門,但手機、vlog神器、出行或自習等則都需要電量來續航。目前,泛出行和新零售的發展,讓人們對共享充電寶的需求進一步擴大。

2017年,聚美以3億收購街電,當時"充電寶是偽需求""手機電池越做越大是趨勢"是行業質疑的主要觀點。但陳歐敏銳意識到,共享充電寶將會成為人們出行"剛需"。

事實上,"手機電池越做越大"並沒有出現,iPhone12的電池容量為2775mAh,許多重度使用者表示"一天兩三充是常態";目前,63.7%的智慧型手機用戶表示手機最大的問題是"續航能力不足"。而業內人士也指出,"5G晶片耗電量是4G的2.5倍,電池技術還遠跟不上用戶對續航的需求增長。"

在2020年驗證了共享充電寶是"真需求"後,我們不妨大膽預測一下,2021年人們在網紅店拍照打卡、在24小時新零售店和打開共享出行應用付款的時候,很有可能會"人手一個聚美的充電寶"。

而從相關數據表明,未來幾年共享充電寶行業仍將保持50%-80%的高速增長趨勢,隨著聚美旗下街電加快全場景布局與商超網格化滲透,以及信用還的完善與專利數量增長,聚美街電等共享充電寶將為用戶帶來更優質的體驗。

共享化的"出行時代",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消費需求正"走在街上"。2021年共享經濟會是什麼模樣?還要看共享經濟企業能玩出什麼樣的新花樣,只有把握本質需求和優質服務,才能讓"出行神器"花落自家。

相關焦點

  • 共享經濟「破圈」:盒馬衍生員工共享 聚美集團旗下街電瞄準生活圈
    (原標題:共享經濟「破圈」:盒馬衍生員工共享 聚美集團旗下街電瞄準生活圈)
  • 聚美集團旗下街電訂單量回暖 共享經濟迎政策利好
    作為共享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共享充電寶近年來發展迅速,不僅緩解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用戶的手機電量需求,也為5G時代的電池續航提供保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提共享經濟,也是肯定了共享業態對於民生的利好作用。
  • 共享經濟新氣象:滴滴美團暗戰升級 聚美集團旗下街電深挖平臺生態
    來源:創商網在歷經ofo破產、摩拜被收購、諸多共享單車品牌先後倒閉的境遇後,共享單車這一曾經的朝陽賽道,一度陷入沉寂。今年以來,哈囉單車宣布已獲新一輪融資,螞蟻金服等老股東加碼;滴滴旗下青桔單車獲得超過10億美元融資;美團單車宣布全國日均騎行量較2月疫情爆發期間增長410%。
  • 2021年共享經濟長啥樣?陳歐的共享充電寶或成出街「新神器」
    近期,經濟觀察報發文《城市B面 共享時代 付費自習室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打卡聖地」》預測共享自習室的未來走向,2021年,諸如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等更多的共享單項又會是什麼樣子?「我想出門上自習」2019年之前,城市圖書館尚屬稀缺資源,一些三線城市「圖書館開館前大排長隊、一座難求」的新聞也屢見不鮮。
  • Airbnb衝刺納斯達克背後:聚美街電等共享業態湧現新生機
    (原標題:Airbnb衝刺納斯達克背後:聚美街電等共享業態湧現新生機)
  • 街電拯救聚美,10元一小時的共享充電寶,還能「活」多久?
    2014年年底,剛上市半年的聚美就遭到集體訴訟,外憂內患的情況下,陳歐給聚美開了一副最要命的「毒藥」——跨界。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聚美的股價從20美元跌至12美元,跌幅超過了40%,且在其後的幾年裡,聚美股價一路下跌,最低跌至2美元左右。
  • 共享充電寶24小時免費用!陳歐旗下街電為戰「疫」一線續航
    國內知名企業聚美優品同樣關注疫情發展,並以實際行動支援抗疫工作。據悉,2月初,醫療物資全線告急,聚美優品緊急從杜拜空運數千隻3M N95口罩,定向捐贈至北京兩家三甲醫院用於抗疫工作;同時,旗下共享充電寶企業街電也於第一時間深入抗疫一線,先後進駐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武神山醫院等20餘家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為醫護工作者提供便攜供電服務,致敬最美逆行者。
  • 「技術+信用」雙升級 看聚美優品街電、哈囉單車等共享企業如何...
    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哈囉出行為「東方進博之夜」定製的共享單車亮相,傳遞著共享經濟綠色、低碳、環保的服務理念。而在共享出行之外,共享民宿、共享充電寶等業態也逐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標配,在我們身邊「遍地開花」。共享經濟如何「跑得快」?
  • 共享經濟書寫新篇章:聚美集團旗下街電升級信用體系
    共享經濟書寫新篇章:聚美集團旗下街電升級信用體系來源:聯商網2020-08-06 12:28聚美街電升級信用體系、哈囉試水共享員工……共享經濟有了新篇章7月14日,發改委等13個國家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通過支持經濟新業態,激活消費,促進就業。
  • 共享充電寶「蛋糕」越做越大!聚美集團旗下街電再發力
    未來,共享充電寶行業的蛋糕可能越做越大。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將超過4億,行業發展狀況良好,未來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其諮詢分析師認為,5G帶來的設備耗電量增加,還會導致共享充電寶需求的進一步爆發。
  • 出行繁忙、消費升溫 聚美集團旗下街電訂單量增 812%
    從五一期間的整體數據可以看出,疫後全國出行恢復效果明顯,逐步呈現出 「V」字形的上揚線,出行行業被黃金周大範圍激活。美團研究院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全國旅遊景區復工率達到 96%,旅遊消費規模相比節前增長了近 3 倍,全國旅遊市場呈現出供需兩旺的復甦態勢。與此同時,民宿行業也迎來入住小高峰。美團民宿數據顯示,五一期間,民宿日均入住量比清明假期期間日均入住量上漲 125%。「早在五一假期前,房間就都被訂滿了。」
  • 「技術+信用」雙升級 看聚美優品街電、哈囉單車等共享企業如何破題!
    來源:時刻頭條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哈囉出行為"東方進博之夜"定製的共享單車亮相,傳遞著共享經濟綠色、低碳、環保的服務理念。而在共享出行之外,共享民宿、共享充電寶等業態也逐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標配,在我們身邊"遍地開花"。
  • 聚美旗下街電瞄準生活圈、高德打車上線共享雨傘,共享經濟玩「裂變」
    近年來,隨著共享經濟日趨成熟,各共享平臺都在積極探索新方向、新模式,以適應飛速迭代的網際網路世界。2020年初,新冠疫情來襲,國內以餐飲、旅遊為代表的實體產業遭受重創,營業收入無法覆蓋人力成本,如何解決階段性的供需失衡是企業最頭痛的事。對此,「共享員工」成為這些企業減負、員工保收入的有效手段。
  • 在聚美街電、阿里閒魚中解鎖消費新風潮
    在聚美街電、阿里閒魚中解鎖消費新風潮 「辦張平臺會員,平均每天花10. 9 元,就能換著背LV speedy,Gucci酒神包等熱門包款。」這樣的操作,已經深入卡曼的日常。面對同事的疑惑,卡曼坦蕩且自然地說出她頻繁換包的秘密:租。
  • 共享經濟又有新動作!盒馬上線共享員工平臺,聚美街電更新信用評級
    此後,共享員工模式迅速被在各行各業中複製。廣東清遠的火鍋店主管成為超市分揀員,西貝店員成為商場理貨員,影視城員工成為照明廠生產線的生產員…… 在疫情緩和後,共享員工的需求趨勢只增不減。雖說共享醫療的試水,目前僅在疫情中有所體現,但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有 14.4% 的醫師每周工作時間在 40 小時以內,結合我國目前近 289 萬執業(助理)醫師數量,至少有近 42 萬名醫生能夠在工作閒時進行共享。通過共享降低成本,正在成為全民共識。共享員工、共享醫療只是一個開始。共享趨勢將逐漸滲入各個行業,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為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 共享經濟乘上「標準化」快車 Airbnb、哈囉、聚美優品街電陸續出招!
    而這也成為中國特色的共享面向世界的宣告,在規範與發展的主題中,行業拿出了共享經濟標準化的「中國方案」。短短幾年間,共享經濟已經走過了初興、熱潮、亂象與復歸平穩。如今,無論是從共享經濟行業規範的逐步建立與完善,還是從科技賦能生活的更深層意義來看,共享經濟都已經在政府引導、行業努力與大眾參與下修剪了過去的「亂枝」,變成了一片「規範林」。
  • 共享充電寶行業按下重啟鍵:聚美集團旗下街電日訂單量增812%
    如今,共享充電寶穩健發展,2019年較前一年增速高達141.3%;與此同時,直播電商展現出驚人的變現能力,抖音入局,淘寶加碼。那些曾經被高度唱衰的行業,如今重新獲得資本和用戶的雙重肯定。來電將第一批共享充電寶投入市場,但彼時跟風產品太多,共享雨傘、共享馬扎等產品層出不窮,行業前景都如同迷霧。曾投資摩拜單車的熊貓資本合伙人毛聖博分析認為,共享充電寶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需求,首先是因為持有成本實在太低了,買一個充電寶只需要幾十塊錢,另外共享充電寶替代方案很多,並且流動很麻煩。
  • 專利戰後的街電怎麼樣了?
    街電在整場事件中,本想通過「專利無效」躲過專利正面戰,然而當前國家、社會對創新與專利的嚴肅態度,來電的切身利益維護,都讓街電發現這是一場它必須經受的戰役。街電自從被聚美收購後,其創始團隊相繼離職,到與同行的多次交鋒,再到專利之戰敗訴,街電的成長之路備受質疑。紅極一時,萬眾青睞的街電,在面臨技術、運營、負面等方面的問題時,街電將何去何從?
  • "低碳消費觀"取代粗暴買買買 聚美旗下街電等共享消費受青睞
    消費者已經在自發進行消費轉型,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為"買買買"的狂熱消費而買單,走向無界共享、買二手的新方式。其中,共享經濟和二手平臺是這一消費轉型的主要陣地,顯現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據《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儘管2019年受疫情與行業調整的影響,共享經濟增速放緩,但市場規模依然有著11.6%的增長,且2021-2022年,行業增速還將大幅提升。
  • 共享經濟滲透生活:滴滴成立新品牌 聚美優品街電玩聚合
    今年3月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報告顯示,2019年共享經濟參與者人數約8億人,網約車、外賣餐飲、共享住宿、共享醫療在網民中的普及率分別達到47.4%、51.58%、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