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子為十二支之首,溪澗汪洋之水,子十二支之魁,乃戊土旺地,然必過大雪之期,一陽來復之後,方能成旺。辛金所生,亦必於陽回水暖而後能生也。與午相衝,與卯相刑,與申辰三合。若申、子、辰全,會起水局,即成江海,發波濤之聲也。——古書
按照從東漢開始正式用於曆法的幹支紀年,如今是庚子年。幹支紀年的形式古老得難以考證,相傳從黃帝時就已在使用。五千年的中國文明史,庚子年每六十年出現一次,那歷史上哪些庚子年,有特別的事情發生呢?
公元前741年是一個不平常的庚子年。這一年周朝的諸侯國楚國國君楚厲王薨逝,繼承他王位的兒子被叔叔熊通殺掉。這看起來只是一樁司空見慣的諸侯級宮廷政變,不算重大歷史事件。但熊通殺掉侄兒後自立為君,不要周王冊封,於次年稱王,就讓這次政變具有了劃時代的意義。
一般都會認為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史上最貴的微笑,但和褒姒一笑比起來,蒙娜麗莎的微笑就不值錢了。周幽王為博寵妃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結果後來都城鎬京真被犬戎圍攻,點燃烽火也沒人來救,害得鎬京被犬戎洗劫,周幽王也被犬戎亂刀砍死。他的兒子周平王於公元前770年東遷洛邑,周朝對各諸侯國逐漸失去了控制力,歷史進入了諸侯國自專的東周時代,「褒姒一笑失天下」也成了史上最狗血的典故。
東周諸侯國雖然自行其是,也還多少要給周王一些面子,新王即位都需要得到周王的冊封。可是熊通不要周王冊封,自立為王,相當於廢掉了東周總公司荊楚分公司的牌子,豎起了自己獨立的招牌,讓周朝連形式上的權力都喪失了,東周再也不能勉強叫下去。一些史學家不以周平王東遷,而以熊通自立作為歷史上春秋的開端,從這個庚子年起,進入了數百年諸侯爭霸的紛亂時代。
公元前261年庚子年,表面上沒什麼大事,長平大戰還在醞釀中。但這一年留下了一樁著名的歷史懸案。作為人質在趙國都城邯鄲居住的秦王子子楚看上了富豪呂不韋包養的趙姬,呂不韋就把趙姬送給子楚攀交情。司馬遷說這時趙姬已經懷上呂不韋的孩子,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但現在的史學家又多認為這種說法不可信。如果不考古出秦始皇和呂不韋的DNA,現代歷史學家還要和司馬遷一直撕下去。
公元前201年的庚子年,原創了一個家喻戶曉的金句。這年劉邦綁了韓信,收了他的兵權。於是韓信吐槽: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歷史上和庚子年糾纏不清的朝代
按照史學斷代,三國從公元220年曹丕廢漢稱帝開始,到公元280年三家歸晉結束,算起來只有六十年時間。很巧的是,三國開始和結束正好趕上庚子年一個花甲的輪迴。
不過三國遊戲愛好者不會同意這樣的斷代,這樣斷代不知道要把多少三國大腕排除在外,還會丟掉不少神器,遊戲簡直沒有玩頭了。為了滿足廣大三國遊戲愛好者的需求,我們不理歷史學家,把三國從東漢末年的醞釀期算起。
公元100年庚子年,史書無大事。但對於以後的三國,這一年要提下有個叫曹騰的人出生了。這人沒什麼了不起,長大後也就當了個弄權的太監。他能歷史留名,主要因為他收了個叫夏侯嵩的養子。養子隨了他的姓改稱曹嵩,在他的幫助下官至太尉。而曹嵩的一個親兒子,就是三國必不可少的超重量級角色——曹操。
一輪花甲到160年庚子年,這一年史書上基本也是風平浪靜,一個平民家庭生了個男孩不會引起關注。只是這個男孩的出生,能讓上個庚子年曹騰的出生不值一提。這男孩長大後,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能和孔聖人平起平坐的人。他名叫關羽,後世尊他為武聖人,和文聖人孔夫子一文一武受到無數華人的祭祀、供奉。
又過六十年來到220年庚子年。這一年三國在史學上才正式開始,而對三國遊戲玩家來說,這一年簡直是災難。關羽才過一個花甲就敗走麥城,被東吳呂蒙擒殺,曹操在這一年也下線了。那隻好將就些次要角色接著玩吧,可是這一年呂蒙暴斃、黃忠老死、程昱歸西。那還怎麼玩啊,不是說三國才開始嗎?退錢!
好吧,不退錢也不玩了,再過一個花甲就下線。公元280年庚子年,晉滅東吳,三國結束。看看,三國是不是和庚子年特別有緣?
同樣和庚子年有緣的還有輝煌的大唐。公元580年庚子年,隋朝建立前一年,大唐最牛的名臣魏徵出生。下一個庚子年公元640年,歷史飛速輾過隋朝,松贊幹布求娶大唐公主的申請已經獲得批准。文成公主一年後遠嫁吐蕃,漢藏聯姻。
接著來,下個庚子年公元700年。如果真有李元芳,他這年一定很失落,因為不會再有人問他:元芳,你怎麼看?狄閣老這一年去世了。女皇武則天聞訊大哭:這下朝堂裡沒人了!好像除了狄仁傑其他人都是空氣,這讓張柬之那些人情何以堪。
和三國一樣,大唐每個庚子年的劇情都有回味兒。公元760年,對茶藝愛家來說一定要記住,茶聖陸羽的經典之作《茶經》就是這個庚子年完成的。雖然安史之亂還在繼續,但《茶經》問世是不是讓這個殺氣未消的庚子年,也有了點金水相生、金白水清的畫風呢?如果知道再遇上庚子年,會有個補刀手降生,唐皇室該多希望能刪掉庚子年啊。公元820年,黃巢出生。
黃巢60歲時,在公元880年這個庚子年,完成了他攻下唐都「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人生壯舉。大唐遭安史之亂後,又被狠狠補上這一刀,完全喪失了無回天之力。公元907年,從黃巢手下反水的大唐節度使朱溫篡唐,大唐沒能熬到下個庚子年就宣告終結。
600年前的庚子年
公元1420年庚子年,中國處在大明永樂十八年。大明皇帝朱棣被後人稱為永樂大帝,因為他是除朱元璋之外最有建樹的明朝皇帝。這一年我國經歷什麼?這年故宮建成,朱棣本以燕王的身份集聚了趕走侄兒,自己登基的實力,燕京是他的根基所在。庚子年完成遷都,了卻了朱棣鞏固皇位和平息北方瓦剌侵擾的心願。
遷都完成,一盛世篇章已經拉開帷幕,大明即將進入一個最繁榮的時期。庚金肅殺、子水秘滲,令人瑟瑟發抖的東廠也在這一年建立。東廠對大明未來的影響並不見得比遷都小。
結語
庚子年在六十個幹支紀年中有沒有特別之處不得而知,不過從今往後的庚子年,註定會有很多重大科技事件發生。等到下一個庚子年,如果還有幸見證的話,世界一定已經發生了難以想像的變化。這種變化最深刻的部分,也許就和如今的某個科技成果有關,就像從前某個震撼歷史的人物是在庚子年誕生的一樣。當今科技飛速發展,六十年足以讓世界天翻地覆。下個庚子年將再次記錄下我們的輝煌。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