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面有個妖怪動機讓我捉摸不透。它是六耳獼猴,它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也就是說它有預知的能力,問題來了,為什麼它敢和真悟空去西天找如來去辯明真假,是對自己法力高度自信,還是另有原因??其實,說真的,真假美猴王太詭異了,你一個假的悟空,還要去取經,遇到真悟空還要去和他去天界,地府等辯明真假,這腦子怎麼想的?一個冒名頂替的人,能如此大膽,還真是後無來者。

我小時候看過一本漫畫,漫畫中說六耳獼猴就是孫悟空幻化的另一面,這本漫畫解釋六耳獼猴是孫悟空的魔性,惡念,正如佛祖所說:「這次劫難乃,二心競鬥」。如果六耳獼猴打敗孫悟空,那麼孫悟空就會被魔性左右,成為一個魔頭。六耳獼猴是悟空心魔,六耳佛家說的「眼,耳、鼻、舌、意」……六耳獼猴見佛祖說出本相,想要逃走,被如來用缽盂打出原形,悟空隨後將他打死。如果以上解釋通的話,孫悟空為什麼急於殺死六耳獼猴呢?說白了就是滅口,從另一方面看,只有孫悟空殺死六耳獼猴,才能斷了「二心」,離妄歸真,復入正軌,不殺不能斷妄。整個《西遊記》描述孫悟空最多詞就是「心猿意馬」,又作「意馬心猿」,最初應是道教修煉心性的專用語,後因這四字內涵意廣,成了佛,道、儒三教的通用語。道教中有一本典籍《參同契》云:心猿不定,意馬四馳,神氣散亂於外。這句話意思是,比喻人的心思就如同猿猴一樣,心性攀緣,躁動、多欲、又如同野馬奔馳,一逸難追。所以道家強調要拴住心猿,使意馬收韁,清靜、存神、坐忘、守一,守持人的精,氣、神使之不內耗,還能長生。

孫悟空心魔是怎麼出來的?孫悟空是唐僧取經團隊裡出力最多的,可往往是出力不討好,時間一長,難免心裡不平衡,所以悟空幻化出心魔,也只是想教訓一下唐僧並沒有對他有殺心,如來知道事情原因,也並沒有道破,可見還是給了悟空一個面子,也有可能是如來需要孫悟空去對抗道家力量吧!我也在網上看到過很多人的說法,說是死的那個是真悟空,這個解釋也並非沒有道理,只是死的那個應該是孫悟空的另一面也就是惡的一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