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軍編制內,大約有女性軍人20多萬人,準將以上的女軍官57人,而黑人女軍官的數量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在2013年12月13日,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提名海軍中將米歇爾·霍華德升任海軍作戰部副部長,同時晉升為四星上將。由此,霍華德成為美軍歷史上的首位黑人女上將。而此前,霍華德也是屢屢創造美軍的多項第一。
米歇爾·霍華德,1960年4月30日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河濱縣一個軍人家庭,父親尼克·霍華德曾是一名空軍士官,母親菲利帕是牛津大學的高才生。在父母和家庭的薰陶下,霍華德從小酷愛歷史和哲學。與其他出身軍人世家的美軍高級將領不同,霍華德走上從軍之路源於兒時看過的一部紀錄片。在霍華德12歲時,一部宣傳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的紀錄片,點燃了她的軍官夢。然而,在那個「以膚色論成敗」的年代,這個夢想是那樣遙不可及。
1975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福特籤署命令,要求美國各大軍校招收女性學員,從而結束了軍校由男性壟斷的歷史。當時聞訊的霍華德母親還不敢相信,她謹慎地告訴女兒,「如果到時候學院不招收你,我們就起訴政府……如果我們勝訴,就等於創造了歷史」…1978年,霍華德如願以償考入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數學系。然而,這段生活卻被她稱為「人生最大挑戰」,因為,她要同時承受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雙重考驗。霍華德海軍學院的同學布萊恩·瓊斯回憶說,「只有身材高大、強壯,才能在海軍中站得住腳但她的身高只有5英尺(1.5米)左右,而是個黑人,根本就不佔任何優勢」。然而,就是這個小個子,不人看好的女孩,卻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
求學期間,每當霍華德陷入困境,特別是遭到白人和男性學員的歧視時,就會用哈裡·塔布曼(美國黑人女性廢奴主義者,被稱為「黑摩西「或「摩西祖母」)弗萊德裡克·道格拉斯(美國偉大的廢奴主義者相演說家,美國首位擔任外交官的黑人)、書斯利·布朗(美國海軍學院首位黑人畢業生)的故事來激勵自已,「因為在那個遠非開明的時代,他們都是憑藉自身的努力,才克服了敵視和孤立」,因此,「英雄不分性別和種族…男人可以平庸,但這個假設卻不適用於女人,你必須要證明自己」
在一個個黑人先輩的精神指引下,霍華德跨過了人生一道又一道難關。多年的軍旅生涯,她屢次打破美軍紀錄,成為無數美國黑人以及女性的偶像。1999年3月,霍華德執掌「拉什莫爾山」號兩棲登陸艦,成為美軍首位黑人女艦長。此後,她相繼指揮過第7兩棲中隊和第2遠徵打擊群,並出任過海軍部長高級軍事助理、聯合參謀部戰略計劃與政策部參謀長等高級職務。2010年8月,霍華德成為美軍歷史上的首位黑人女少將。2012年8月24日,霍華德升任海軍艦隊司令部副司令,同時成為美軍歷史上首位黑人女中將。2013年12月20日,她又成為美軍歷史上首位黑人女上將。
霍華德曾經透露過她克服性別和種族歧視障礙的秘訣,「基於我的性別或種族,有些人不想讓我留在指揮崗位上,也不希望我走上某些特定的位置……但是,正是這些經歷塑造了我…若想取得成功,你就必須保持幽默感,必須有抗壓能力,因為人生總會遇到困境,有些事必須得讓它過去」。正如美國媒體評論的那樣,「霍華德的軍旅生涯緣起於障礙,但也正是這些障礙教會了她如何接受變革,在挑戰中汲取力量,同時又不懼怕依賴別人」。
在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觀念根深蒂固的美國社會,一名黑人女性憑藉自身的努力取得如此成就,不能不是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