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將是什麼級別,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是不一樣的。
1,國民黨軍隊的上將。
國民黨及其軍隊在中國縱橫20多年,幾乎是瞬間煙消雲散。
國民黨的上將分為三種,從大到小是特級上將、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
國民黨的特級上將,總共就一個人,就是先總統 蔣公(怎麼空一格,請教教我)。一開始,蔣是國家領導人,最差時也是國民黨總裁,到了後來成了臺灣省省長。如果70年代接受招安,保底時副國級。
國民黨的一級上將,第一次銓敘是有八個,分別是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除了何應欽是黃埔系中央軍大管家,其他都是地方軍閥,大概相當於南方七省軍政長官,算起來算是省級幹部。不過這些省級幹部後來有做到部長的,也有做到總統副總統的,最後都無一例外被蔣省長一擼到底了。
國民黨的二級上將,數量比一級上將多多了,大部分都是省級幹部,抗日戰爭中做到戰區司令長官的,也基本是這個級別。比如抗戰中功勞較大的薛嶽,被授予了二級上將軍銜,其實就相當於湖南省省長。解放戰爭中,薛嶽最大做到徐州綏靖公署主任,級別上也相當於省長。
這就是國民黨的上將,大部分都是省級或省級以上幹部。
2,解放軍的上將。
1955年授銜時,共產生了10名元帥,10名大將和57名上將。如果上將算三星的話,大將和元帥可以稱為「四星上將和五星上將」。元帥和大將自不必說,是六大行政區和大軍區的首長,上將基本上可以做到是省軍區司令這級別。
比如說王樹聲上將,擔任了湖北軍區首任司令員,算起來也是省部級高官了。比如曾擔任第四野戰軍兵團司令的王子華,其實也是隱形的上將,擔任了首任山西省委書記。再比如張愛萍上將,擔任了浙江軍區司令員,後來因為才能傑出成為了總參的副參謀長,這就屬於比較受重用的了。
到七十年代,我國的大軍區司令開始由中將甚至少將擔任,典型代表是許世友上將的兩位新縣同鄉,一個李德生少將,一個鄭維山中將,都當過大軍區司令。這是比較少見的現象了。
1988年以後,解放軍的上將又分為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不再贅述。
3,美軍的上將。
目前美軍的上將,總共有36個,基本上都是一方大員,雖然分為了海軍上將、陸軍上將、空軍上將、海軍陸戰隊上將還有海岸警衛隊上將,其實都差不多,每個上將都能主管一個軍種的一個戰場。
以二戰中的美國將軍為例,馬歇爾擔任陸軍部副部長時,其實剛剛升為少將,為了避免麻煩,暫時領上將軍銜。到二戰後期,馬歇爾就當上了美軍的四星上將五星上將。所以,至少當時來說,美國的上將軍銜相當重要,有機會影響到這個美軍的戰略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