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有4名起義的國軍將領被授少將,他們各有什麼貢獻?

2021-01-19 騰訊網

1955年,新中國首次實行軍銜制,此次一共授予了一千多名開國將領,那是個名將輩出的年代。這群將帥基本上都是從紅軍時期走過來的,不過也有一些例外。

陶峙嶽、陳明仁、董其武三位上將當初就是國民黨的一方大員,他們本來分別是國民黨新疆警備總司令、湖南省主席兼省「綏靖」總司令、綏遠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各自擁兵十萬以上,他們的起義保障了當初三個省的和平解放,為全國解放大業做出了貢獻。所以被授予上將,無論等級和功勞上都說得過去。

當初國民黨部隊投誠的將領非常多,但是被授予少將的只有四人,他們各是誰,各有什麼貢獻呢?

一、鄧兆祥

鄧兆祥1903年出生於廣東高要,1914年考入黃埔海軍學校第16期學習,此後一生都與海軍有關。在國內數個海軍學校進修後,又在1930年前往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英國海軍魚雷學校深造。

長達十餘年的學習,讓他有著豐富的海軍知識,回國後從副部門長做起,一直到國民革命軍海軍第二艦隊司令部參謀、「長治」艦艦長等職。

從1948年5月開始擔任重慶號巡洋艦上校艦長,1949年2月25日,率部於上海吳淞口舉行「重慶艦起義」,從此成為解放軍的一員。

當年解放軍雖然在大陸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是現代化戰爭還是跟不上時代,這麼一個優秀的人才,自然會得到重用。

此後鄧兆祥歷任安東海軍學校校長、青島海軍快艇學校校長、第一海軍學校副校長等職。為新中國的海軍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因此1955年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後來在1981年,鄧兆祥還擔任過海軍副司令員。

二、林遵

林遵1905年出生於福建福州,他與鄧兆祥原因類似,也是海軍的特殊人才。

林遵1924年進入煙臺海軍學校學習,1929年前往英國,先後進入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樸茨茅斯專科學校深造,1934年回國後一直做到了副艦長,1937年又再度出國,去德國學習潛水艇技術。

1939年回國後開始擔任海軍要職,解放戰爭中也是擔任著西沙南沙群島艦隊指揮官、海防第2艦隊司令,未與我軍有過什麼衝突。

林遵1949年4月23日率海防第2艦隊在南京笆鬥山江面起義,成為了解放軍的一員。此後擔任過軍事學院海軍教授會主任、海軍學院副院長等職,為新中國培養了很多優秀的海軍人才。

1955年林遵被授予少將軍銜。

三、魏鎮

魏鎮1895年出生於湖南邵東,1918年考入保定軍官學校,參加過北伐戰爭。他一直是對中國共產黨很友好的國民黨將領。

1927年擔任國民革命軍第19師第4團團長,時紅軍第四師副師長宋濤在海陸豐被粵軍圍擊,部隊損失慘重宋濤逃往湖南,魏鎮非但沒有抓他去領賞,反而把宋濤留了下來擔任副團長,被人告密後,魏鎮還頂住壓力資助宋濤去往香港。

在抗戰時期魏鎮多次率部重創日軍,尤其是在霍邱抗日時,接到家中急電「母逝、妻亡、女夭,速歸」,魏鎮強忍悲痛,沒有因私廢公,含悲率部激戰獲得全勝。

解放戰爭時期,白崇禧委任魏鎮為48軍軍長,魏鎮知道接受了這個職務,必然將會同室操戈,因此推辭之後馬上返回邵陽,擔任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兼寶永警備司令部司令。

任職期間專注剿匪還百姓安寧,並且營救了中共邵陽中心縣工委書記龍仲、多次釋放地下工作人員和進步人士、向中心縣工委提供軍政情報等等,挽救了很多共產黨員的性命。

1949年8月5日率部在邵陽起義,成為解放軍21兵團副司令員、第55軍副軍長,1950年12月率部去廣西剿匪,順利完成任務。

先前的保護及之後的剿匪有功,因此1955年魏鎮被授予少將軍銜。

四、張世珍

張世珍1902年出生於山西聞喜,1925年在國民黨第二軍第六混成旅當兵,1927年進入太原北方軍官學校學習,畢業之後基本上就跟隨著傅作義。

長城抗戰時期擔任420團1營營長,在懷柔與日軍進行血戰。全面抗日後,參加了忻口會戰、奇襲包頭、五原戰役等等,也是一條抗日好漢。

1949年9月19日在董其武的帶領下,於綏遠歸綏率部起義,部隊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7軍,張世珍出任37軍軍長。

1951年9月,三十七軍在張世珍率領下到達朝鮮泰川郡,接受了南市地區機場的修建任務,經過兩個月的時間順利完成任務,同年12月回國。

機場在抗美援朝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有這份功勞,張世珍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當時被授予中將的也有三名國軍起義將領,你知道分別是哪三人嗎?

相關焦點

  • 1955年,4名軍事起義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們是誰?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大勢所趨,國軍將領紛紛叛變或率兵造反。更難得的是,他們加入解放軍營區後,表現都非常出色,為祖國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些將軍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4人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們是誰?
  • 1955年大授銜時,177名開國中將中有三位是原國軍將領,分別是誰
    1955年北京懷仁堂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近上千名將領獲得了將銜,而在177名開國中將中,有三位將軍非常特殊,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原來他們三位都是原國軍起義將領,那麼這三位開國中將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解放後,那些起義、投誠和被俘的國軍將領,待遇差距有多大?
    與此同時,國軍軍隊戰死和投降的人數加起來共計807萬人(其中戰死人數約為34萬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起義或者投誠的部隊。對於國民政府的高級將領來說,在解放戰爭中無非是4種結局:戰死、起義、投誠或者被俘。
  • 開國57位上將,其中有三位是國軍將領,他們分別是誰
    但是,有一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國軍起義和投誠的將士,正是由於他們迷途自焚、早日幡然悔悟,站到了人民這一邊,才使得我軍的人民解放事業進行得很順利。他們的正義之舉,無疑加速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在起義或者投誠的著名國軍將領有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程潛、盧漢、龍雲、陳明仁、董其武、陶峙嶽、高樹勳等等。其中有三位國軍將領取得了我軍的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陳明仁、董其武和陶峙嶽。
  • 國軍起義名將有哪些?後來授予什麼軍銜?有一位足可授元帥!
    上個世紀,一大批國民黨將領看清了蔣氏政權的反動本質,厭倦了無休止的內戰,義無反顧地和國民黨政府決裂,投入了人民的懷抱,從而獲得了新生。1955年解放軍大授銜,有多位棄暗投明的國民黨將領被授予了軍銜。其中有三位名將被授予解放軍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畢業於黃埔一期的抗戰名將陳明仁、堅持綏遠抗戰的董其武、為和平解放新疆作出重大貢獻的陶峙嶽。
  • 解放戰爭:哪幾位起義將領軍事才能最突出?這4人當仁不讓!
    解放戰爭中,起義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有很多位,不過其中軍事才能比較突出的都有誰呢?其中這4位絕對當仁不讓。 第一位,陳明仁 陳明仁在國軍中脾氣是出了名的硬,屢次頂撞蔣介石被撤職,與他性格一樣,打仗他也相當悍勇。
  • 指揮廣州起義的十位高級將領,日後的發展都是怎樣的
    而指揮廣州起義的十位高層將領,他們日後的命運都是怎樣的呢?且聽本人仔細道來。第十位:陳鬱。陳鬱是工人階級出身,大革命時期即入黨,是一位工人運動的傑出領袖。廣州起義時,陳鬱擔任我黨廣東省委常委、海員總工會主席,並在起義發動後擔任蘇維埃政府的司法委員。
  • 授銜時,二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那麼,二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都是誰?他們在授銜時的軍銜又是什麼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帥,原本是川軍熊克武的部下,在舊軍隊中就表現不俗,有著「川中名將」的稱號。後來,劉帥離開舊軍隊參加革命,並前往蘇聯伏龍芝軍校充電,系統地學習了先進軍事理論,遂成為人民軍隊中傑出的軍事家。
  • 二野挺進大西南,國軍一將領請求起義,劉伯承為何果斷拒絕?
    >劉伯承元帥是這樣回復他的:有多少槍交多少槍,就是繳械,別的不談!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楊森成了為數不多的想起義投誠卻遭到拒絕的國民黨將領在當時起義的國民黨將領也不少為什麼劉伯承元帥會兩次拒絕楊森的起義請求呢?
  • 紅一方面軍成立時有8位軍長,有幾位活到建國後?55年授什麼軍銜
    他們中是否有犧牲,幾人活到建國後見證新中國的成立,而在55年又授銜如何呢? 紅3軍軍長,黃公略 1928年,黃公略與彭老總、滕代遠等人領導平江起義,創建紅五軍和湘鄂贛蘇區,1930年1月,黃公略由紅5軍副軍長調任紅3軍軍長,參加前三次反「圍剿」鬥爭,在龍崗戰鬥、老營盤戰鬥中創建奇功,還曾活捉國軍中將師長張輝瓚,深為主席看重,可惜在1931年9月15日,在執行任務途中遭遇敵襲,壯烈犧牲,年僅33歲。
  • 解放戰爭被俘的國軍將領中,職務和軍銜最高的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受老蔣影響,他手下那幫將領也一個個狂得不行,吹牛說大話者比比皆是。然而解放戰爭爆發後,短短三年多時間,老蔣就敗光了800多萬大軍,同時還有上百名國軍高級將領被俘。那麼在這些俘虜當中,職務和軍銜最高的人分別是誰呢?被俘職務最高的人:湯堯。湯堯是安徽合肥人,早年加入過青幫,從軍後擔任過黃埔軍校兵器教官。之後一直在國軍中從事後勤和參謀工作,因此名聲不顯。
  •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哪3位國軍高級將領堅決反對?最終結局如何?
    1949年1月,時任國軍華北最高長官的傅作義召集所有師級以上幹部,當眾宣布了自己的起義決定。當副官一字一句念完協議後,臺下的高級軍官們譁然,一時之間大家陷入沉默。支持的人自然是暗自鬆了口氣,一句話都不說;而反對的人雖然不滿,也沒有敢在這個地方大聲抗議的。不過這種寂靜只持續了半分鐘。
  • 紅一方面軍的六位軍團長,在1955年分別授什麼軍銜
    當時的紅一方面軍先後成立了六個軍團,分別是:紅一軍團,是由井岡山時期朱毛會師的紅四軍發展而來,林帥擔任軍團長;紅三軍團,由彭老總擔任軍團長,是由平江起義建立的紅五軍發展而來;紅五軍團,由董振堂擔任軍團長,是由寧都起義部隊改編而來;紅七軍團,由尋淮洲擔任軍團長;紅八軍團,由周昆擔任軍團長;紅九軍團,由羅炳輝擔任軍團長。
  • 紅軍時期的軍級以上將領,到了1955年都是什麼軍銜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軍這些軍級、軍團級作戰單位的軍長、政委、軍團長中,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都是什麼軍銜呢?且聽筆者一一道來。第一,這些我軍早期的高級指揮官中,很大一部分將領都犧牲了。在紅二方面軍中,紅六軍軍長段德昌、政委周逸群、紅三軍政委萬濤,都是軍級以上的將領,在湘鄂西蘇區錯綜複雜的鬥爭中,他們先後犧牲,這對於紅二軍團的實力,是一個很大的打擊。紅四方面軍中,黃麻起義的領導者潘汝忠、吳光浩,紅四軍軍長曠繼勳、許繼慎、政委曾中生、紅25軍政委王平章,都是傑出的軍事指揮者,他們的犧牲,對於紅四方面軍來說,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 解放戰爭中的國軍兵團司令,最狡猾的是哪一個?投誠後竟悄悄逃跑
    在一眾兵團司令中,由於戰爭後期國軍戰局不斷惡化,各司令官要麼戰死要麼被俘,另有一批起義投誠者,都有各自的結局。然而其中有一人,在投誠我軍後竟然又想辦法逃回了國軍陣營,究竟是誰呢?此人便是西南戰役時的胡宗南集團主力,第5兵團司令官李文中將。
  • 1949年後,起義後又被處決的3個原國軍中將,他們都是誰?
    所以在1950年12月份,到1951年10月份,為期一年多的清查中,不少身份有問題的人被錯殺,根據當時的數據統計,被清查的人員高達70萬之上,今天我們來說一下,三位起義以後,在清查中又被槍決的原國民黨中將,他們都是誰?
  • 1955年北京軍區成立,歷任司令員都有誰,他們的任期各是多少?
    所以華北軍區絕當時的領導絕對是高配,1955年4月15日華北軍區正式更名為北京軍區,兼京津衛戍區。北京軍區下轄共兩市兩省一自治區,所轄範圍內軍事事務的均有其負責,北京軍區主要負責首都北京的衛戍工作,不過在2016年北京軍區被劃入到中部戰區,自此北京軍區結束了其歷史使命。那麼北京軍區一共有幾任司令員,他們都是誰,任期各是多少,誰的任期最長呢?
  • 55年授銜時,四野18位軍長7位授上將,為何三野軍長大多是中將?
    那些曾經為國家拋灑熱血的英雄們,國家為他們授予軍銜,作為最大的榮譽獎勵。我們都知道當時在授銜儀式上出現,開國十大元帥,開國十大大將等,總共授勳人數達到千人,在4大野戰部隊中,第4野戰部隊18位軍長中,獲得上將軍銜的就有7人,而第3野戰部隊中16個軍長中有10位中將,3位少將,還有3位將領沒有授軍銜。為什麼同樣戰功赫赫的野戰部隊,差距竟然這麼大呢?本期暴走大歷史為您獨家揭秘。
  • 《亮劍》:若楚雲飛敢帶89師起義,1955年會授何種軍銜
    《亮劍》:若楚雲飛敢帶89師起義,1955年會授何種軍銜小薇酌酒論史/原創文【前言】: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和楚雲飛在抗日戰爭時期兩個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曾經一起大鬧縣城刺殺了日軍的憲兵隊長平田一郎,可以說是有著過命的交情,刺殺完了之後出運費說道希望你我今後不要在戰場上相遇
  • 廣元國軍少將陶德淵率部起義,解放後多部門任職
    1949年12月13日,18兵團180師538團、540團攻入廣元。同年12月16日,國軍少將、廣元縣自衛總隊副總隊長陶德淵率部起義,為建立新政權立下了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