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次反圍剿取得勝利後,紅一方面軍進行了改制,取消軍一級建制,由軍團直接下轄師。當時的紅一方面軍先後成立了六個軍團,分別是:紅一軍團,是由井岡山時期朱毛會師的紅四軍發展而來,林帥擔任軍團長;紅三軍團,由彭老總擔任軍團長,是由平江起義建立的紅五軍發展而來;紅五軍團,由董振堂擔任軍團長,是由寧都起義部隊改編而來;紅七軍團,由尋淮洲擔任軍團長;紅八軍團,由周昆擔任軍團長;紅九軍團,由羅炳輝擔任軍團長。
其中,紅一軍團、紅三軍團都是井岡山上的老部隊,戰鬥力最為強勁,紅七軍團是由紅一軍團分出來的,也保持著極強的戰鬥力。而紅五軍團是國軍的西北軍改編而來,戰鬥力也很強。紅八、紅九軍團主要是由地方武裝改編而來,戰鬥力相對較弱。
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帥,自不必說了,贛南、閩西蘇區時期就是毛委員手下的四大名將之一(另三位是彭老總、黃公略、伍中豪)。紅軍時期擔任過紅四軍軍長、紅一軍團軍團長,他指揮的龍崗伏擊戰、草臺崗伏擊戰都是足以載入教科書的經典戰役。抗日戰爭時期,林帥雖然很早就因傷赴蘇聯療傷了,但他依然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指揮了平型關大捷、廣陽伏擊戰兩場大勝仗,足以稱得上抗日名將了。
解放戰爭時期他指揮的的東北野戰軍,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即發展成為一支百萬雄師,三大戰役打了兩個,渡江後席捲兩湖、兩廣,一直打下海南島,縱橫南北,所向無敵。1955年,林帥被授予元帥軍銜,名列元帥第三位,實至名歸。
紅三軍團的前身是彭老總領導的平江起義部隊,在紅軍時期,彭老總率領這支部隊攻克長沙、大戰直羅鎮,被毛委員稱讚為橫刀立馬的彭大將軍。彭老總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的外戰戰績,抗日戰爭時期的百團大戰、抗美援朝時期血戰美帝,彭老總都指揮人民軍隊打出了威風,抗日抗美,百戰百勝,彭老總的大名永垂青史。
解放戰爭時期的彭老總也是值得稱道的,當時,我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在大同集寧戰役失利後,處境不佳,形勢危急。危難關頭,彭老總主動請纓,勇挑重擔,負責起了指揮西北戰場的重任。在不利形勢下,彭老總通過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沙家店等戰役成功扭轉了局面,最終將胡宗南打得大敗虧輸,並全殲了窮兇極惡的馬家軍。1955年,彭老總被授予元帥軍銜。
紅五軍團是由寧都起義時季振同、董振堂率領的兩個旅改編而來,首任總指揮是季振同。後來,季振同被錯殺,董振堂成為軍團長,紅五軍團在長徵中主要擔任後衛的任務,多次奮勇阻擊反動派的追兵,為中央紅軍突破敵人的層層封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後來,紅五軍團改編為紅五軍,跟隨紅四方面軍一起西徵,董振堂在西徵軍失敗後被馬家軍俘虜,不屈而死。董振堂作為紅軍時期的軍團級幹部,如果不犧牲的話,很有可能被授予大將軍銜。
紅七軍團的軍團長是尋淮洲,在反圍剿時,為了吸引國軍的進攻火力,為主力部隊減輕壓力,紅七軍團奉命向閩贛地區進軍,在行軍過程中與方志敏率領的紅十軍合兵,組建了紅十軍團。紅十軍團成立時,尋淮洲被降為師長,軍團長由劉疇西擔任。在譚家橋和懷玉山兩戰中,紅十軍團遭遇了慘重的失敗,尋淮洲在譚家橋之戰中犧牲,劉疇西在懷玉山被俘後不屈而死。
尋淮洲、劉疇西二人,都是紅軍時期的軍團級幹部,粟裕的上級,如果不犧牲的話,得到大將軍銜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紅八軍團軍團長是周昆。紅八軍團組建時僅有2000多支槍,實力相對較弱,在突破湘桂軍閥的三道封鎖線後損失不小,餘部編入了紅五軍團。軍團長周昆,參加過秋收起義,擔任過紅四軍軍長,是一位老革命了。在紅八軍團取消後,周昆改任紅一方面軍參謀長,抗戰時擔任115師參謀長,本來有著光輝的前途。
但周昆在一次外出執行任務時,攜帶三萬軍餉失蹤,從此杳無信息,一去不回。以周昆的資歷,他如果能堅持到建國後,是一定會被授予大將軍銜的。至於周昆是攜款潛逃,還是被敵人殺害,此事尚無定論,算得上是一樁懸案了。
紅九軍團軍團長羅炳輝,出身於滇軍,擔任過唐繼堯的副官。北伐戰爭時,羅炳輝跟隨朱培德部擔任營長,在攻克南昌的戰鬥中立下頭功,成為朱培德麾下的一員名將。在南昌,羅炳輝在朱老總的影響下思想逐漸進步,最終投向了革命。
在紅軍中,羅炳輝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先後擔任過獨立第五團團長、紅12軍軍長,紅九軍團組建時,被任命為軍團長。抗日戰爭時期,羅炳輝還擔任過新四軍第二師副師長,只可惜他在抗戰勝利後不幸病逝。如果不是過早去世,羅炳輝在1955年應該會被授予大將軍銜。
在紅一方面軍的六位軍團長中,只有兩位軍團長參加了1955年的授銜儀式,最終他們都被授予了元帥軍銜,其他四位元勳,周昆失蹤,羅炳輝病逝,尋淮洲、董振堂則在與反動軍隊作戰時犧牲,如果他們不是過早去世,應該都會被授予大將軍銜的,一聲嘆息。
感謝您的閱讀,敬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