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長徵出發時,五大紅軍軍團長分別是誰?後來結局又如何?

2020-12-16 金史鑑

關於長徵路途的畫面至今都讓人無法忘記,那是一場奇蹟般地「話劇」,也是一篇難以忘懷的歷史記錄,同時更是一段幸福而痛苦的記憶。戰士們在兩年的時間裡,通過非凡的智慧與勇氣,爬雪山、過草地,最終勝利到達根據地。我想它的勝利,除了戰士們堅定的信念以外更離不開紅軍五大軍團長的指揮,那麼你知道紅軍五大軍的團長分別是誰嗎?

紅一軍團的團長便是大家所熟知的朱德。1922年,朱德加入黨組織,期間參加了許多重要的戰役。在他從事的七十年革命歷史中,朱德經歷了從舊民主革命一直到社會建設主義革命幾個歷史時期,他所經歷的磨難和險境,是旁人無法想像的。「人民的光榮」便是毛主席對他的稱讚,更是黨對他的最高評價。1955年,朱德成為了中國十大元帥之首,1976年周總理去世後,朱德的身體狀況日益下降,但他仍帶病開會,不辭辛苦。後來他的病情發展得很快,7月1號,朱德開始高燒不退,除了身體出現了多種病症以外,說話都非常困難了,雖然醫生也做了搶救,但7月6號他還是病逝了。

紅三軍作為紅軍的主力部隊,軍團長是彭德懷。其1928年加入革命,在接近半個世紀的革命鬥爭中,他南徵北戰,歷盡艱辛,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不少的努力。所以他的一生,不光忠於黨更忠於人民。在作戰方面,彭德懷具有超強的組織領導能力以及軍事指揮才能,帶領戰士們打了一場又一場的勝戰。解放戰爭時期,彭老總堅持貫徹毛主席的偉大戰略決策,在實力懸殊,條件艱苦面前,他從未退縮,勇敢消滅了蔣胡軍,解放了大西北。1955年,他被授予元帥軍銜。1974年,彭德懷病危,後來深度昏迷了兩個多月的他突然臉露紅暈,隨即口鼻出血,心臟驟停。這時他的身邊沒有一位親人,念在其生前所作的成績,最後黨中央決定將其骨灰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中。

紅四軍的軍團長是林彪,1971年9月13日,林彪所乘坐的飛機不幸墜落,機毀人亡。

紅五軍的軍團長是國民黨起義過來的董振堂,在長徵期間,董振堂非常英勇。當時他奉命擔任後衛,為掩護全軍安全轉移做出了突出貢獻,1935年也正是因為他成功阻止了國民黨的追擊,才確保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但天妒英才,在1937年,他被國民黨軍隊包圍,激戰許久後犧牲在了戰場上。

紅九軍團的軍團長則是羅炳輝。出生於雲南的他是一名出色的神槍手,解放戰爭爆發時,他率領新四軍英勇殺敵,成功將國軍全部殲滅,解放棗莊。因此在革命事業中,羅炳輝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但不幸的是,解放棗莊不久,他就因為腦溢血病逝了,因此我國就失去了這樣一位如此優秀的革命將領,實在可惜。

相關焦點

  • 鮮為人知的紅軍軍團,軍團長個個非同凡響!軍銜更令人叫絕
    長徵時一直擔任開路先鋒,曾血戰湘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抗戰爆發後改編為八路軍115師獨立團、385團、騎兵營,殲滅了大量日軍。 2、紅3軍團 這個軍團編成於1930年6月,官兵大都來自湖南的平江、江西,後來又編入了百色起義部隊。軍團長一直是彭德懷。
  • 長徵初期,紅1軍團3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結局分別如何?
    眾所周知,中央紅軍長徵初期,共有5個軍團,即第1、3、5、8、9軍團。其中,實力最強的無疑是紅1軍團,它是由井岡山時期的朱、毛紅軍為骨幹發展而來的,軍團領導班子非常強大:軍團長和政委分別為林帥和聶帥,參謀長是左權和朱瑞,前3人都來自黃埔軍校,朱瑞則是蘇聯的「海歸」。
  • 中央紅軍長徵時,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55年分別授予了什麼軍銜?
    1933年9月,老蔣調集100萬重兵對中央蘇區發起第五次「圍剿」,儘管廣大紅軍將士英勇奮戰,但由於李德和博古的錯誤指揮,紅軍不僅沒能打退敵人的進攻,還遭受了嚴重的損失。1934年10月10日,中革軍委率領中央紅軍第1、第3、第5、第8、第9軍團及軍委直屬隊共8.6萬餘人,從江西省瑞金和古城等地出發,開始長徵。
  • 中央紅軍第九軍團從福建長汀出髮長徵始末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的問題,早在1951年版的《毛澤東選集》注釋就清楚說明是「從福建西部的長汀、寧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於都等地出發,開始戰略性的大轉移」。
  • 紅軍時期最年輕軍團長,犧牲時年僅21歲,開國大將曾是他的部下
    那麼這位紅軍時期最年輕的軍團長到底是誰呢?他就是紅七軍團的第一任軍團長尋淮洲,1912年出生於湖南瀏陽。1927年,當時年僅15歲的尋淮洲參加了秋收起義,加入了主席率領的部隊,然後就跟著所屬部隊上了井岡山,算得上是紅軍中最早的一批革命戰士,並在一年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踏上長徵之路,作為中央紅軍的主力,當時的紅三軍團一共有17000多人,軍團長當然是彭老總了,下轄有三個師,共計九個團。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
  • 紅軍先後成立過十個軍團,軍團長都是誰?後來授何軍銜?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軍先後成立過十個軍團,能當上軍團長的,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大英雄,活到建國後,基本上授勳封將。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紅軍的這十位軍團長都是誰?後來授何軍銜?紅一軍團由井岡山上的紅四軍與贛南,閩西的紅軍根據地合編而成,可謂是根正苗紅,軍團長是林總。
  • 紅一方面軍的六位軍團長,在1955年分別授什麼軍銜
    1955年,彭老總被授予元帥軍銜。紅五軍團是由寧都起義時季振同、董振堂率領的兩個旅改編而來,首任總指揮是季振同。後來,季振同被錯殺,董振堂成為軍團長,紅五軍團在長徵中主要擔任後衛的任務,多次奮勇阻擊反動派的追兵,為中央紅軍突破敵人的層層封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 土地改革時期,紅軍成立的十大軍團,都是由誰擔任軍團長
    徐海東10,紅十五軍團,該軍團是在1935年9月17日在陝北成立的。在率先到達陝北的紅25軍與劉志丹屬領導的紅二十六軍和紅二十七軍會師後,組成的紅十五軍團,當時的軍團長是徐海東,政委程子華、副軍團長兼參謀長劉志丹。9,紅十軍團,該軍團是在1934年11月4日成立的,是由北上抗日先遣隊紅七軍團與紅十軍團合編成的新紅十軍團。軍團長劉疇西,政委樂少華,參謀長粟裕司令員。
  • 《半條棉被》的三位女紅軍是誰呢?
    講述的是1934年11月,三位紅軍女戰士在長徵途中與1984年11月,81歲的徐解秀老人接受採訪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的是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禦寒。
  • 【歷史:紅軍長徵過楚雄】中央紅軍、紅軍二、六軍團長徵過楚雄
    1934年10月,由於「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給中國革命造成的被動形勢和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中共中央、中革軍委被迫率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8.6萬餘人分別自瑞金、於都地區出發,實行戰略大轉移,開始長徵。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24位師級將領,後來分別授予啥軍銜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失利後,人民軍隊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長徵之旅。為了方便指揮,組織上對紅軍進行了重新整編,共編成了五個軍團,五個軍團共下轄12個師。那麼這十二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後來又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 紅軍長徵隊伍中,到底有多少女紅軍?
    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徵。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期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裡,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著萬裡長徵的勝利結束。
  • 長徵中被周恩來譽為「戰略騎兵」的紅九軍團
    此後,紅九軍團參加了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在1934年4月的廣昌保衛戰中,部隊在戰鬥中人員犧牲慘重,軍團下轄的第十四師被中革軍委下令解散撤編。1934年10月,中革軍委將紅軍獨立第二十二師劃歸紅九軍團建制。紅九軍團在於都臨時補充兵員1300餘人,在長徵出發前夕,整個軍團人數達到11500人左右。
  • 紅軍有幾個方面軍,總指揮都是誰?徐向前30歲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
    在土地革命時期,紅軍有三大方面軍,即著名的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三大方面軍成立之初兵力如何?總指揮(總司令)都是誰呢?1931年11月,紅一方面軍總部撤銷,改稱中央紅軍;不過在1932年6月,中央紅軍又復稱紅一方面軍;而到了1934年1月,紅一方面軍再次稱中央紅軍;1935年6月,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之後中央紅軍再次改稱紅一方面軍。
  • 紅軍十大軍團介紹
    紅軍時期有軍團,方面軍,這些編制怎麼由來的?紅軍的部隊編制,通常每個地方的紅軍都會有個編號,紅某某軍。後來根據地發展了,幾個軍會合在一起,就合編為軍團。當時國軍也有路軍,軍團編制,含義基本一致。按照1933年反圍剿時序列如下: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紅二軍團,軍團長賀龍;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1937年1月西徵犧牲);紅六軍團:軍團長蕭克;
  • 紅一方面軍16位軍長,後來都是什麼結局
    紅一方面軍初成立時,下轄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總兵力大約三萬餘人,一共8個軍,後來,紅七軍和紅五軍團(下轄三個軍)先後成立,紅一方面軍建製取消,歸中央直轄,中央紅軍兵力達到了11個軍之多。 1932年6月,紅一方面軍番號恢復,整編為三個軍團,由軍團直接下轄師,另外組建的4個軍則由方面軍直轄。
  • 湘江戰役:紅軍長徵途中的一次「慘勝」,紅軍損失5萬餘人
    湘江戰役紅軍長徵途中的一次「慘勝」,雖然達到了突圍的目的,但是損失了近6萬名紅軍,在長徵歷史上留下了悲壯的一頁。(一)1934年11月中旬,紅軍在湖南郴縣、宜章間突破了敵人第三道封鎖線。這就表明,如何知己知彼,充分利用湘、桂地方軍閥與蔣介石的矛盾,就成了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的關鍵所在。(二)然而,在湘江戰役中,「左」傾領導者一度如盲人騎瞎馬,其錯誤指揮使紅軍付出慘重的代價。對紅軍來說幾乎是一場滅頂之災。
  • 彝族英雄小葉丹,長徵時曾與劉伯承歃血為盟,後來結局如何
    彝族英雄小葉丹,長徵時曾與劉伯承歃血為盟,後來結局如何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至今仍然珍藏著一面旗幟,雖然飽經風霜,卻依然鮮紅如昔,旗上寫著「中國彝民紅軍果基支隊」字樣,這是當年劉伯承授予果基小葉丹帶領的中國彝民紅軍的。
  • 長徵時紅4團3任團長,後來一位成副國級一位當村長一位犧牲被誤解
    十月裡來秋風涼,中央紅軍遠徵忙;星夜渡過於都河,古陂新田打勝仗。1934年10月,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從於都出發開始戰略大轉移,由於敵機白天轟炸,於都河渡橋都被毀了,紅軍的一、三、五、八、九軍團,以及紅星縱隊、紅旗縱隊全部集結於此,經休整補充兵員、武器、彈藥,踏上漫漫長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