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徵。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期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裡,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著萬裡長徵的勝利結束。
那麼,你知道究竟有多少女紅軍參加了長徵嗎?關於長徵中的女紅軍的總的人數,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是至少有兩千多人參加了長徵。這個數字是確定無疑的。在參加長徵的四路紅軍當中,女同志的數量差別比較大,最少的是紅二十五軍,只有七名女戰士參加了長徵。這七名女戰士能夠參加長徵也並不是容易,經歷了一番風波。在部隊出發之前,要求女同志一律不得隨隊行動。但是當時紅二十五軍看護班的七名女戰士知道了以後,她們堅決要求參加長徵,要跟部隊一起行動。七名女戰士,他們的名字叫周東屏、戴覺敏、於國清、田喜燃、張繼蘭、張桂香,曹宗愷最大的還是十八九歲。
最小的才十四五歲,就是因為考慮他們年紀太小了,隨軍長途行軍作戰會有很多困難,所以軍首長給他們每個人發了八塊大洋,讓他們回家去自謀生路。應該說八塊大洋在當時也不算一個小數,但是七名女戰士堅決不要,他們說離開紅軍,他們沒有家無家可歸,強烈要求跟部隊一起。她們找到軍部首長據理力爭,最終她們堅定的態度打動了軍首長。副軍長徐海東破例允許他們參加長徵,而這七名女戰士,在長徵途中的確是以頑強的毅力,經受了各種艱難險阻的考驗,在紅二十五軍官兵中深受喜愛。把他們稱為紅二十五軍的「七仙女」。
中央紅軍參加長徵的女同志最初是三十二人,其中有兩個同志黃長嬌和彭儒出發不久,就得了重病,最終就不得不留下來,最終只有二十七名女同志,跟著大部隊走到了陝北。在參與長徵的部隊中,紅一方面軍有二十七名女紅軍,紅二十五軍有七名女紅軍,紅二方面軍中參加長徵的女紅軍人數卻沒有確切的統計。現在能查到姓名的呢,只有二十多個人,這其中有母女,也有姐妹。女戰士人數最多的是紅四方面軍,應該不少於兩千人。紅四方面軍創建了川陝蘇區以後,通江、南江、巴中、平昌等地的大批貧苦婦女,都積極要求參加紅軍。
因此,紅四方面軍組建了一個婦女獨立團,團長兼政治委員是張琴秋。這個團很快發展到一千多人。後來由於要求參加紅軍的這個勞動婦女人數太多,這個婦女獨立團又進行了擴編。另外,在紅四方面軍總供給部下面還編了一個五百多人的女子工兵營。主要的任務是做軍裝運輸軍需物資,都是女同志。在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當中呢,也有數百名女戰士,就是醫護人員、護士醫生。另外在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下屬的這個劇團和宣傳部門,也有大批女同志,後來他們都隨部隊參加了長徵。
所以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的女同志,是各路紅軍當中最多的。長徵創造了舉世矚目的長徵奇蹟,也成就了堅強不屈的長徵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