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條棉被》的三位女紅軍是誰呢?

2020-12-19 高婭娜小娜

電影《半條棉被》近日火熱上演了。講述的是1934年11月,三位紅軍女戰士在長徵途中與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村民徐解秀一家產生一段軍民魚水情的故事。

1984年11月,81歲的徐解秀老人接受採訪

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的是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禦寒。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半條棉被,映射的是中國共產黨亙古不變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詮釋的是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血脈在人民的實踐真理。

那麼,三位女紅軍是誰呢?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紅一方面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徵。11月到達汝城縣文明司一帶。中央紅軍長徵出發時,只有30名女同志,大多是領導幹部和中央首長的夫人,她們均順利到達陝北。因此,三位女紅軍就在這30位之內。但是,一直未找到具體是誰。徐解秀老人說「三個姑娘長得很漂亮,有一個還不到20歲。」如果老人家的記憶準確的話,這個姑娘很可能是1915年出生的,還沒有嫁人的鐘月林。

後來,鄧穎超還專門託人代表她和參加過長徵的女紅軍向徐解秀老人表示慰問和感謝,並給徐解秀老人買了床被子送去,以兌現當年三位女紅軍的諾言。

相關焦點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電影《半條棉被》走向全國!
    她拿出家中的種糧給女戰士充飢,用僅有的鹽巴衝水,給受傷的女戰士消毒;董秀雲則用稀缺藥品幫孩子治病幫徐解秀修葺漏雨的屋頂。短暫的相處讓她們從相識到相知,從相知直至相惜,也讓徐解秀一家和村民們對紅軍有了全新的認識。 隊伍即將開拔,董秀雲看見徐解秀家徒四壁,決定把自己的新婚棉被留下。一番推讓後,執著的董秀雲拿出剪刀,將棉被剪成了兩半,留下一半送給了徐解秀。
  • @長沙影迷 「光影鑄魂」電影黨課新片推薦——《半條棉被》9月4日...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時,深情講述了一段關於「半條棉被」的溫暖往事。長徵時期,3名女紅軍借宿湖南汝城縣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她們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給了老人。  最早發掘這段往事的是原《光明日報》的記者羅開富。1984年,羅開富重走長徵路,途徑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時,聽徐解秀老人親口講述。
  • 湖南新邵:觀看《半條棉被》 致敬長徵精神
    中國網9月21日訊 為進一步鞏固深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發揚新時代長徵精神,提升黨員教育質量,湖南省新邵縣自9月17日在該縣龍溪鋪鎮楠木社區啟動《半條棉被》巡迴放映以來,已組織數萬黨員幹部、職工群眾、青年學生觀看此片。
  • 電影《半條棉被》今起全國上映
    革命題材電影《半條棉被》12月7日起在全國上映。1934年10月,紅軍長徵途中來到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給了老人。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電影《半條棉被》講述的正是這個故事。「半條棉被」充滿精神力量的感人故事在歲月的洗禮中歷久彌新、熠熠生輝。《半條棉被》編劇兼導演孟奇表示,這是一部溫暖的電影,電影的英文名字翻譯過來就是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整個劇組也是懷著這種心情創作整部電影,反映共產黨員與老百姓的魚水之情。
  • 電影《半條棉被》:迷霧泥濘困境中的人性與神性
    從影片開始三個女紅軍在徐解秀家門口躲雨,到最後阻擊國民黨反動派的部隊的雨中激戰。淅淅瀝瀝的湘南雨一直沒有停歇。雨,構築了影片艱難的自然環境,也建構了影片的象徵意義:雨使得大地泥濘不堪,戰士們在長徵途中幾乎在泥濘困境中拼死戰鬥,泥濘困境考驗著戰士的意志,而濃厚的大霧則遮蔽了陽光,也象徵了戰士心中的迷茫與掙扎。
  • 【黨員活動日】區婦聯組織觀看《半條棉被》
    【黨員活動日】區婦聯組織觀看《半條棉被》 2020-12-17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藝湘軍進行曲」電影《半條棉被》:魚水深情穿越時空
    《半條棉被》劇照。 通訊員 攝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一送紅軍下了山、二送紅軍大路旁、三送紅軍到拿山……十送紅軍望月亭。」9月4日,這首傳唱了半個多世紀的歌曲《十送紅軍》在電影《半條棉被》湖南首映式現場響起。作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其所飽含的軍民魚水深情,此刻更加動人心魄,參加首映式的觀眾沉醉在劇情和動人旋律中,久久不願退場。首映式之後,電影《半條棉被》已在湖南各大院線公映。
  • 光影鑄魂電影黨課力推,瀟影新片《半條棉被》即將上映
    由瀟湘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領銜出品的電影《半條棉被》即將與全國觀眾見面,定檔於9月初登陸各大影院。悠悠五十載,滄海變桑田。這是一個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故事,從1934年發生到1984年首次公開,「半條棉被」的故事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直至在2016年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生動講述,這個真實的故事被搬上大銀幕。
  • 電影《半條棉被》十大感人臺詞盤點
    堅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這樣的場景在電影《半條棉被》中多次體現,這不僅是一項紀律,更是對每一名黨員幹部的作風要求。遇到受傷更重的戰友,還在擔架上的張冬生毫不猶豫地把棉被分給了戰友,他說:「我的傷快好了,你多蓋點。」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共產黨是有一條棉被能分給戰友的人,更是有一條棉被也要分一半給老百姓的人。
  • 「半條被子」寄深情
    班永吉 今年第1期《湘潮》刊登了一篇《「半條被子」的三位女紅軍今何在》的文章,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者李少華深入淺出地梳理了3位女紅軍犧牲的細節,以及當地群眾80多年堅持祭掃3位女紅軍墓的故事,令人唏噓。
  • 藝薦|跟著張國立和主創團隊 欣賞《紅軍故事》
    《半條棉被》:長徵途中,三名紅軍女戰士借宿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發現徐家連一床禦寒的被子也沒有,於是將她們隨身攜帶的僅有一條棉被拆下一半,留給徐解秀使用。三個女紅軍沒有留下姓名,卻給徐解秀留下了無數個夜晚的溫暖和半生的牽掛和感激。
  • 「半條被子的故事」續篇:跨越時空的溫暖
    走進「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大門,抑揚頓挫的聲音傳入耳中:「一部紅軍長徵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 湖南電子科技職院赴韶山、「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等地開展主題...
    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建築工程與設計藝術學院黨總支部赴 「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全體黨員參觀「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認真聆聽「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在郴州汝城縣沙洲村,全體黨員參觀「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認真聆聽「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
  • 跨越時空的溫暖——「半條被子的故事」續篇
    (一)  9月16日下午,正在湖南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參觀「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  「『半條被子的故事』代表了我們黨的初心,體現了黨的為民本色。」總書記深有感觸地說,「紅軍在自己缺吃少穿、生死攸關的情況下,心裡還是想著老百姓的冷暖。一枝一葉總關情啊!
  • 紅軍長徵隊伍中,到底有多少女紅軍?
    那麼,你知道究竟有多少女紅軍參加了長徵嗎?關於長徵中的女紅軍的總的人數,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是至少有兩千多人參加了長徵。這個數字是確定無疑的。在參加長徵的四路紅軍當中,女同志的數量差別比較大,最少的是紅二十五軍,只有七名女戰士參加了長徵。這七名女戰士能夠參加長徵也並不是容易,經歷了一番風波。在部隊出發之前,要求女同志一律不得隨隊行動。
  • 這位紅軍女將軍領導過3位開國大將,差點成女上將,前夫大名鼎鼎
    紅軍唯一女將軍1955年,我軍第一次海陸空三軍大授銜時,共有10人被授元帥,10人被授大將,55位開國上將(55年後補授了王建安和李聚奎),175人被授中將(後來補授了聶鶴亭和賀誠),798位少將(後補授了8位)。
  • 三位頂尖女rapper,你更喜歡誰!
    當然在這些rapper中不僅僅是我們所以為的全是男rapper,女rapper們個個也是實力強勁,為說唱而努力著。今天就來認識一下國內女rapper我認為的top3(以前順序不分排名)vava,是一位地地道道的rapper,只有二十出頭的她就已經去得了不容小覷的成就!2017年聚集各路王者的《中國有嘻哈》的四強!
  • 如今還健在的三位開國少將,他們是誰,目前如何了?
    如今還健在的三位開國少將,他們是誰,目前如何了?在新中國建立的過程中,有很多戰士犧牲在革命的道路上。幾十年過去了,很多將軍已經去世,但是在2020年的今天,當年的千位開國將軍,目前也僅僅剩下四位。那這四位如今怎麼樣了呢?他們又是誰呢?第一位將軍是,今年106歲的詹大南將軍。詹大南出生在1915年,在1932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一位資歷非常深的老紅軍,老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