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十二位師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

2020-12-22 歷史八卦社

長徵時,紅一方面軍共有1、3、5、8、9五個軍團,共下轄十二個師。在長徵中,他們浴血搏殺,與反動軍隊展開了一幕幕生死較量,為二萬五千裡長徵的偉大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那麼這十二位師長都是何人?在日後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紅一軍團由林帥擔任軍團長,聶帥擔任政治委員,共下轄1、2、15三個師。紅一師師長李聚奎,是跟隨彭老總參加平江起義的革命元勳。在創建贛南閩西蘇區的過程中,李聚奎表現不俗,短短幾年功夫就從平江起義時的班長做到了師長的位置。五五授銜時,李聚奎已經不再擔任軍職,到了1958年,李聚奎重回軍隊,被補授上將軍銜。

紅二師師長陳光,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傑出名將。長徵開始前,陳光從少共國際師調任紅二師擔任師長,在長徵中擔任開路先鋒的角色。紅二師下轄的紅四團,飛奪瀘定橋,激戰臘子口,取得了一幕幕偉大的勝利,與師長陳光、團長王開湘的傑出指揮是分不開的。陳光抗日戰爭時期代理過八路軍115師師長,參與開創發展了山東根據地,功勳卓著,1954年去世,未能參加五五授銜,非常可惜。

紅15師的前身就是少共國際師,師長陳光調任紅二師擔任師長後,彭紹輝繼任紅15師師長的位置。彭紹輝出身於彭老總指揮的平江起義軍隊,驍勇善戰,是軍中有名的勇將。1955年,彭紹輝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三軍團下轄4、5、6三個師。紅四師師長洪超,原為粵軍24師葉挺部將,隨葉將軍參加南昌起義後,又隨朱老總參加了湘南起義,上井岡山後主要擔任參謀工作,思維縝密,軍事素養非常高,最終做到了紅四師師長的位置。1934年十月,在紅一方面軍突破第一道封鎖線時,洪超親臨前線指揮戰鬥,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5歲。

紅五師師長李天佑,參加過鄧政委領導的百色起義,進入中央蘇區後表現十分突出,年僅19歲就做到了師長的位置。李天佑在革命歲月中表現不俗,參與指揮了平型關戰鬥,解放戰爭中更是四野的一員驍將,1955年,李天佑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六師師長曹德清,跟隨彭老總參加了平江起義,在紅五軍中表現突出,節節高升,長徵前做到了紅6師師長的位置。1935年2月,曹德清在雲南扎西因病去世,年僅26歲,實在是革命軍隊的一大損失。

紅五軍團下轄13、34兩個師,紅13師師長由紅五軍團參謀長陳伯鈞兼任,陳伯鈞是參加過秋收起義的革命先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做過紅五軍團參謀長、紅四軍參謀長等職務,抗日戰爭時期則是120師359旅首任旅長,解放戰爭時期官至四野12兵團副司令員、45軍軍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34師師長陳樹湘,紅34師是由閩西子弟兵為主力組成的部隊,戰鬥力十分強勁。長徵中,紅34師一路殿後阻擊敵人,是我軍的鐵血後衛。突破湘江封鎖線時,因為李德的錯誤指揮,這支部隊幾乎全部犧牲,師長陳樹湘不願做俘虜,自殺犧牲。

紅八軍團是臨時由遊擊武裝組成的部隊,兵力不足萬人,平均每兩人才配備一支槍,戰鬥力是各軍團最差的。紅八軍團下轄21、23兩個師,紅21師師長由軍團長周昆兼任。周昆是一位參加過秋收起義的老革命,曾擔任過紅四軍軍長的重要位置。抗日戰爭中,周昆攜帶三萬元的軍費失蹤,從此人間蒸發。

紅23師師長孫超群,紅四軍開創閩西根據地時參加紅軍,憑藉傑出的戰功做到了紅23師師長的位置,紅23師在長徵中損失較大,番號被取消,孫超群調往紅三軍團擔任作戰科參謀,日後的級別就一直不高了,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才做到縱隊副司令、副軍長,最終在五五授銜時被授予少將軍銜。

紅9軍團下轄3、22兩個師,紅3師師長由軍團長羅炳輝兼任,戰鬥力不俗,在長徵中多次擔任阻擊敵人的任務,表現極為突出。羅炳輝在抗日戰爭時期擔任過新四軍的副師長、第二副軍長,是新四軍的一員名將,可惜的是,他在抗戰剛剛勝利時就因病去世了,未能參加五五授銜,以他的資歷和能力,如果能夠參加授銜,肯定是大將軍銜。

紅22師師長周子昆,人民軍隊中傑出的參謀長。抗日戰爭時期,反動派悍然發動皖南事變,周子昆與項副軍長一起成功突圍,卻被見錢眼開的叛徒劉厚總殺害,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

綜上所述,在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十二位師長中,湧現了李聚奎、彭紹輝、李天佑、陳伯鈞四位上將,孫超群一位少將,共五位開國將帥。

感謝您的閱讀,敬請繼續關注。

相關焦點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24位師級將領,後來分別授予啥軍銜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失利後,人民軍隊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長徵之旅。為了方便指揮,組織上對紅軍進行了重新整編,共編成了五個軍團,五個軍團共下轄12個師。那麼這十二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後來又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 中央紅軍長徵時,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55年分別授予了什麼軍銜?
    1934年10月10日,中革軍委率領中央紅軍第1、第3、第5、第8、第9軍團及軍委直屬隊共8.6萬餘人,從江西省瑞金和古城等地出發,開始長徵。當時這5個軍團共轄12個師,那麼這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後來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紅1師師長李聚奎:湖南安化人,早年曾在湘軍唐生智部當兵,參加過北伐戰爭。1928年7月,24歲的李聚奎參加平江起義,正式加入了紅軍隊伍。
  • 長徵初期,紅一軍團的三個師長,兩個成為上將,一個為何沒有軍銜
    在紅軍長徵中,紅一軍團是紅一方面軍序列下的軍團之一,後來在全面抗戰時期發展為了八路軍第115師。1934年10月,紅一軍團開始長徵的時候,是三個師的建制,分別是紅1師、紅2師和紅15師。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在長徵中,紅一軍團最初的三個師長都是誰?他們後來都有什麼樣的軍事生涯履歷?
  • 紅一方面軍的六位軍團長,在1955年分別授什麼軍銜
    1955年,彭老總被授予元帥軍銜。紅五軍團是由寧都起義時季振同、董振堂率領的兩個旅改編而來,首任總指揮是季振同。後來,季振同被錯殺,董振堂成為軍團長,紅五軍團在長徵中主要擔任後衛的任務,多次奮勇阻擊反動派的追兵,為中央紅軍突破敵人的層層封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 紅一方面軍16位軍長,後來都是什麼結局
    紅一方面軍初成立時,下轄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總兵力大約三萬餘人,一共8個軍,後來,紅七軍和紅五軍團(下轄三個軍)先後成立,紅一方面軍建製取消,歸中央直轄,中央紅軍兵力達到了11個軍之多。 1932年6月,紅一方面軍番號恢復,整編為三個軍團,由軍團直接下轄師,另外組建的4個軍則由方面軍直轄。
  • 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是大將副師長是上將,四位旅長都是什麼軍銜
    在新四軍七個師中,有一個師陣容非常強大,師長黃克誠是大將,兩位副師長劉震和洪學智都是上將。為什麼呢?第三師是由原來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改編而成的,當然強大了。第三師共下轄四個旅,這四位旅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紅一方面軍長徵中,三位主人是誰?後來的稱號是怎麼授予的?
    1926年參加湖南獨立第五師,編入第一團。團長是彭老總,三營營長則是後來的紅軍名將黃公略。在兩人的帶領下,李聚奎於1928年參加了平江起義,參加了紅軍。紅軍時期,李聚奎參加了5次反「圍剿」作戰。因在滸灣戰役中的豐功偉績,榮獲二級紅星獎章。長徵勝利後,他參加了西路軍。西路軍失敗後,他時隔三個月回到延安。後歷任八路軍386旅參謀長,西滿軍區參謀長,第四野戰軍司令部副參謀長,195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八路軍成立前,紅一方面軍有六名師長,後來出了四位上將
    後來的解放戰爭中,楊成武是解放軍第三兵團司令員,抗美援朝中又是志願軍第二十兵團司令員。1955年,楊成武被授予上將軍銜。紅二師師長是楊得志,1911年出生於湖南醴陵,1928年加入紅軍同年入黨,長徵時期也是接受了先遣任務,為後續部隊開通了道路。
  • 八路軍成立前,紅一方面軍六大師長有四人後成上將,還有一人叛逃
    在成為八路軍前,紅一方面軍下轄兩個軍團: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當時紅三軍團已經併入了紅一軍團),這兩個軍團又下轄了三個師,所以一共是六個師,那你知道這六個師的師長分別是誰嗎?
  • 長徵中,紅一軍團六個主力團的團長都是誰?1955年授予啥軍銜
    長徵剛開始時,紅一方面軍共下轄5個軍團,由於李德等人的錯誤指揮,我軍在突破湘江封鎖線時付出了很大的犧牲。為了方便統一指揮,1935年2月,紅一方面軍在雲南昭通的扎西地區進行了一次整編,史稱扎西整編。扎西整編時,在突破湘江犧牲較大的紅八軍團被整建製取消,紅3、5、9三個軍團則取消師一級建制,由軍團直接下轄團級單位,紅一軍團則由三個師縮編為兩個師,師長分別由李聚奎、陳光擔任。每個師各下轄三個團,那麼,紅一軍團六個主力團的團長分別是誰呢?在日後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慢慢道來吧。
  • 1945年,山東軍區抽調六個主力師進入東北,後來師長都是何軍銜?
    那麼,這6個師的師長是誰?後來他們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事實上,這6個師的師長分別是第1師師長梁興初、第2師師長羅華生、第3師師長王建安、第5師師長吳克華、第6師師長聶鳳智、第7師師長楊國夫,下面我就一一介紹一下這幾位師長。
  • 新四軍第二師,首任師長後來授大將軍銜,那麼第二任師長呢?
    第二師首任師長由新四軍副軍長張雲逸兼任。張雲逸,是參加過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護國戰爭、北伐戰爭的老前輩,1926年加入我黨之後,又參加了南昌起義和百色起義,是紅七軍的首任軍長,先後擔任了中革軍委副參謀長兼作戰局局長、粵贛軍區司令員、紅軍總司令部和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紅一方面軍副參謀長、軍委後方辦事處參謀長等職。
  • 長徵後,紅一軍團第4師三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誰的軍銜高?
    1936年10月,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後,紅三軍團改編為紅一軍(團)第4師,直屬中央軍委指揮。第4師的師長是李天佑,政委是楊勇。第4師下轄3個團,分別是第10團、第11團和第12團。
  • 新四軍這個師,兵力多達三萬,後來師長是大將,兩位副師長是上將
    一九三七年十月,長徵中留在南方八省參加遊擊戰爭的紅軍和遊擊隊,統一改編為新四軍。就其後期新四軍的發展過程而言,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以一九四一年一月皖南事變為分界線,前後兩個發展階段的新四軍,無論在其建制上,還是在部隊組成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2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當時,在八路軍的戰鬥序列之下,有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的編制,就團級作戰單位而言,分別是第一一五師序列下的第685團、第686團、第687團、第688團,第一二〇師序列下的第715團、第716團、第717團、第718團,第一二九師序列下的第769團、第770團、第771團、第772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以上十二個團的首任團長都是誰?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那麼這八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第二師師長羅華生 軍銜:開國少將 湖南湘潭人,20歲加入紅軍隊伍,曾任紅1軍團2師4團政委。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115師教導第五旅政委、新四軍獨立旅政委,山東濱海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等職,解放戰爭中先後擔任松江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和四野39軍152師師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懋功會師之後,紅四方面軍的5個軍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地區(現在是四川小金縣)勝利會師,不斷壯大了紅軍力量,極大地振奮了紅軍取得長徵勝利的信心。在懋功會師之後,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深入交流,紅四方面軍的戰鬥序列也發生了一定變化,下轄有五個軍十二個師。
  • 紅四方面軍成立時下轄四個師,師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何軍銜?
    那麼紅四方面軍剛成立時,四大師長分別是誰呢?建國後授何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第十師師長倪志亮倪志亮,1900年出生,北京人。他早年在皖系和陝軍當過兵,25歲考入黃埔軍校四期,參加過廣州起義。1928年,倪志亮輾轉來到鄂豫皖地區戰鬥,他作戰英勇,屢建奇功,後來當過大隊長、團長。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踏上長徵之路,作為中央紅軍的主力,當時的紅三軍團一共有17000多人,軍團長當然是彭老總了,下轄有三個師,共計九個團。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
  • 夜襲陽明堡的第769團,七位團長都是誰?他們後來是什麼軍銜?
    八路軍第769團成立於1937年8月,它的前身是長徵時期的紅四方面軍第4軍第10師,後來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不久,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第三縱隊第7旅第19團。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夜襲陽明堡的第769團,從成立到改編,七位團長都是誰?他們後來分別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讓我們接著往下看。一、陳錫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