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業科技的跨越式發展,農民種田的方式發生很大改變,牛耕人種的場景很少見了,農業生產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智能化農機設備,為我市鄉村振興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推動現代農業「展翅高飛」。
無人機種植管理可大大提高效率節省成本。
11年來與國內外的20多個品牌保持良好合作
「咋,這麼高檔!」「天!太快了!」裝上電池和準備好的種子後,無人機在田裡來回穿梭,基本上1分鐘到1分半鐘就可以播一畝地。今年初在惠城區水口街道廣東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高標準農田裡的用科技種田場景,引起了當地群眾的陣陣驚嘆。
這些無人機都是由大疆無人機廣東區域一級代理惠州市金宇盛機械有限公司提供的。「水稻無人機直播技術節省了育秧成本,播種效率高,相比傳統的水稻育插秧技術,每畝可以節省人工成本50元左右。」廣東海納農業公司副總經理蔣耀智表示,今年海納在省內水稻擴種面積有5萬畝,大部分都是通過無人機直播的方式進行種植,今後將繼續擴大無人機種植面積。
金宇盛公司創建於2009年,11年來與國內外的20多個品牌保持良好合作,致力於為現代農業生產機械化、智能化提供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金宇盛業務覆蓋惠州、河源、梅州、汕頭、汕尾、潮州等多個城市,成為惠州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惠城區農業龍頭企業。「我給農民算過一筆帳,人工拋秧的話,每畝成本大概在七八十元,機器插秧大概四五十元,而無人機插秧則在十五元左右。」惠州市金宇盛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俊宇告訴記者,無人機一天最多可播種300畝,效率是機器插秧的六七倍、人工拋秧的兩三百倍。
創辦惠州首家植保無人機技術應用培訓中心
「操作植保無人機也要一定的技術。」陳俊宇告訴記者,為更好地服務農民,金宇盛今年3月創建子品牌「蜻蜓聯盟」和「蜻蜓植保」,有效整合了粵東片區植保無人機、農機、飛手、農戶等優勢資源,為種植企業、農業合作社、農戶等提供優質服務。
「植保無人機是一種高科技新型農技,學員通過專業培訓後持證上崗,成為一名合格的『飛手』,這對於推廣應用植保無人機、保障糧食安全生產有重要意義。」惠州市蜻蜓植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燕芳說。
今年3月份,蜻蜓植保創辦了惠州市首家植保無人機技術應用培訓中心,聘請專業教員授課,針對農作物植保員、種植大戶、植保隊等開展農業植保無人機培訓。據介紹,通過短短一周系統化的學習培訓,學員能夠掌握有關農藥基礎、無人機應用與養護等綜合知識,通過室內模擬訓練、田間地頭實操,提升無人機操控和維護技能。目前已舉辦5期教學培訓,50餘名學員取得相關職業認證,為飛防植保注入了更多專業力量。
「目前無人機植保作業的市場價格大部分在每畝8~15元之間,旺季每臺機器每天可掙到3000多元。」李燕芳告訴記者,智慧農業帶動一批新農人出現,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進入到現代農業中來。金宇盛農機已累計服務農民3600多戶,為他們提供現代化農機技術培訓和安全生產知識培訓等,並組織「蜻蜓聯盟」帶動農戶就業創業,帶動農戶每戶年均增收17800元以上。
目前蜻蜓聯盟共有植保無人機7臺,植保服務小隊4個,登記執證飛手約40人,地勤助理3人。截至今年10月16日,該平臺共執行無人機植保飛防作業1.75萬畝。上月底,還與一家果蔬種植大戶合作,通過科研試驗,探索飛防植保應用領域的創新。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鄧惠婷 通訊員鄒壯新 周文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