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2 0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4月下旬的一天,清晨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急壞了徐州市科技中學的幾位老師,也急壞了幾十裡外漢王鎮的7名小學生。
這天是徐州教育志願服務隊走進漢王鎮的日子,志願者老師們精心準備了書籍、彩筆、畫本,給孩子們約好了 「間隔2米」的田間美術課和數學課。
7名學生來自漢王鎮的虎腰村、趙山村和東沿村,5名貧困家庭兒童、留守兒童,2名孤兒。孩子們望著大雨,不說話,都不願意取消這次活動。
志願者老師們當然知道孩子們內心的渴望。
2019年徐州市教育局正式成立「徐州教育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開展「牽手留守兒童——向日葵關愛培養行動」,走進賈汪、銅山、睢寧等村鎮。每一次活動,志願者老師們都「用心、用情、用力」。
用 心
活動前,志願者教師們會依託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認真調研,摸清學生、家長的具體情況,緊扣他們的實際需求,精心設置志願服務項目,精準服務。
李佳萌(化名)父親在8年前去世,母親不知去向,和爺爺一起生活;王浩亮(化名)父母都不在了,寄養在兩個伯伯家……這次活動的7個孩子都內向,學習成績較一般。了解到具體詳實的情況,老師們集中培訓交流,提前2周,精心設計活動。
用 情
「現在農村的留守兒童,不一定缺吃少穿,他們更需要的是關注、鼓勵、精神和心靈上的營養……」負責志願者活動的局德育辦陳戈主任這樣說。
準備這次活動,志願者老師為孩子們仔細挑選適合的書籍,用彩帶包裝,貼上卡片,寫上祝福;選取一位心理健康老師,精心設計暖場遊戲,引導孩子們動起來;漢王鎮山美水美,村頭花田更美,送給孩子們彩筆,畫本,就地取材美術寫生,引導他們發現美,創造美,在小小的心田裡種下美的種子;還有一節——生活中的數學課。
可清晨驟然而至的大雨,讓老師們焦急為難。為了不讓讓孩子們失望,老師們一邊想對策,一邊冒雨驅車前往。
剛到漢王,雨停了,太陽出來了!
孩子們收到了漂亮的「禮物」;
小廣場上有了「間隔2米」的「熱身」遊戲,孩子們慢慢放開了,活躍了;
「請同學們選一支彩筆,在畫紙上,畫一朵你最喜歡的花……」「畫得真漂亮!」花田裡的美術課上,孩子們開心極了,一支彩筆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旗子是長方形」「池塘是圓形」田間地頭響起了爭先恐後的答題聲……
望著孩子們的笑臉,看到他們由拘謹到放鬆,志願者老師們也欣慰開懷。
用 力
好老師的激勵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
農村留守兒童由於教育條件匱乏、缺少親人陪伴等原因,缺乏精神鼓勵和自信,相比物質幫扶,他們更需要心靈的陪伴和精神的激勵。而這些,正是徐州教育志願服務向日葵行動的應有之義。
2019年,徐州教育志願服務隊走進賈汪馬莊、豐縣七里舖、邳州土山鎮、睢寧雙溝鎮等20餘個鄉鎮社區,開設「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公益講堂,溫潤心靈、溫暖人心。2020年,完善網絡遠程直播課堂的同時,加強志願培訓,讓更多優秀教師走進鄉村,與留守兒童直接交流,不僅指導學習,更關懷他們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希望廣大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志願服務工作者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
徐州教育志願服務一直在路上,堅持用心、用情、用力,面向學生、家長,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
原標題:《徐州教育志願服務向日葵行動:走進漢王鎮花田裡的美術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