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他人的過錯,解脫自己的心,讀《臨江仙·夜歸臨皋》

2020-12-14 運動閱讀驛站

《臨江仙·夜歸臨皋》

宋代: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小白讀詩詞:

讀這首詞時,要結合當時的背景。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因「烏臺詩案」陷獄四個多月的蘇東坡被貶謫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軾名義上是團練副使,一個並無實權的小官,實際上屬於朝廷的監管人員,並不能隨意離開,並無權籤署公文。

雖說蘇軾生性豁達,但是「烏臺詩案」還是給了他極大的打擊。想一想從一個政治新星淪為了邊遠地區的犯官,甚至失去了人身自由。據史料記載,在他出獄後以及初到黃州的日子裡,蘇軾寫給朋友的信件,一封都沒有得到回覆。不可避免地,他陷入了一個極度孤獨的境地,正如他的名作《卜算子》裡所寫的: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但是,也正是無官一身輕,蘇軾在黃州覽長江、觀赤壁,遊山玩水,飲酒賦詩,煮「東坡羹」,做「東坡肉」,釀「東坡酒」。漸漸的,蘇軾性格當中的恣意跳脫開始收斂,變得更加深邃,也更加豁達。

他在給李端叔的信裡說:「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屨,放浪山水間,與漁樵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則自喜漸不為人識。」

從名滿天下到無人認識,在被誣陷、受詬辱之後,蘇軾終於脫胎換骨了,被醉漢推倒漫罵,也不生氣,反而「自喜漸不為人識」。他說:「某現在東坡種稻,勞苦之中亦自有其樂,有屋五間,果菜十數畦,桑百餘木,身耕妻蠶,聊以卒歲也。」

某一天,蘇軾又出去喝酒,喝了很多,等回到家的時候,已經半夜了。怎麼敲門也沒有家童響應,家童就這樣把他關在外面,蘇軾也不惱怒,跑去江邊吹風去了。次日,他寫了這一首《臨江仙·夜歸臨皋》:

讀這首詞,我們要學習蘇軾這種豁達的心態。豁達,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簡單,豁達,是一種待人處事寬容大度的態度,是一種總是用尊重事實的態度看待一切,坦然面對現實的從容。我們要記住:在生活中,要避免生氣,生氣,不過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多數的後果是兩敗俱傷。常言道:心若放寬,一切都能看淡;心若計較,處處都會抱怨。原諒別人,是放過自己;放下他人的過錯,就是解脫自己的心。

屠格涅夫曾言:「凡事只要看得淡些,就沒有什麼可憂愁的了;只要不因憤怒而誇大局勢,就沒有什麼事情值得生氣了。」

互相指責謾罵,疼的是心碎的是情;彼此冷戰,只會讓不滿增加,讓矛盾升級。暖一顆心需要很多年,涼一顆心只要一瞬間。因此,溝通、理解、包容,才能扶持過一生。

指責的話多了傷人,計較的事多了傷神,風物長宜放眼量。

牢騷太盛防腸斷,莫為浮雲遮望眼,看淡看開,平心靜氣度過每一天。

生活中出現不順心的事情,不要心懷不滿,耿耿於懷,是福是禍都得承受,是好是壞都會過去。

用一顆豁達的心,去理解,去體諒,去寬容,放下的是他人的過錯,解脫是自己的心。

享受生活,豁達人生!願往後餘生,活得開心,樂得逍遙!

我是小白(ID:w17898867527)。讀優美的古詩詞,寫溫暖的文字。願閱讀文章的每個人沒有遺憾,沒有追憶,只有開心和幸福。

聲明:部分圖片轉載自網絡!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不由己,餘生落魄怎復起之《臨江仙·夜歸臨皋》
    那時也是身居異地,頗為不順,猛然間於刀劍相交之中讀到了這句詩,頗為感慨,於是便從這首詞開始,去認真地研究了一番蘇東坡,從他的人生軌跡,還有詩詞歌賦入手,對這位閃耀古今千年的文學巨匠有了更深的認知,對於東坡詞也有了更深的領悟。接下來我們就欣賞這首頗為悲愴的《臨江仙·夜歸臨皋》。
  • 讀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臨江仙·夜歸臨皋》北宋 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蘇軾因烏臺詩案,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後來,又在不遠處開墾了一片荒地,種上莊稼樹木,名之曰東坡,自號東坡居士,並在這裡築屋五間以作遊息之所,名「雪堂」。《臨江仙·夜歸臨皋》作於黃州之貶的第三年,描寫了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
  • 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臨江仙·夜歸臨皋》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作於謫居黃州時期,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寫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表現了詞人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生活態度和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全詞寫景、敘事、抒情、議論水乳交融,不假雕飾,語言暢達,格調超逸,頗能體現蘇詞特色。
  • 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人原來可以這樣瀟灑地活
    當你心情焦慮低落的時候,不妨讀讀蘇軾的詞,尤其是這首《臨江仙·夜歸臨皋》,我們來看看原詞: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從奔騰不息的江流聲中,作者發出了心靈深處的呼喊,「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麼時候能忘卻為功名而勞碌!「長恨」、「何時」,語氣強烈,情感深沉。「夜闌」句筆意轉緩,外部世界風靜水平,我的心境也歸於寧靜與超脫。我的人生選擇:隨江水而逝,寄生江海。蘇東坡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我們看著他是在艱苦的條件下如何生活的。
  • 原諒別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
    做人,不爭就是慈悲;不辨就是智慧;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做人,皆有過古人有云:聖人過多,賢人過少,凡夫無過。人皆有「過」,越是聖賢之人,需要改的「過」越多。所以人們應該常懷謙卑之心,放過自己,原諒別人。老梁有件傳家寶,是個黃瓷蓋碗,由於最近等錢用,所以想出售。有個古董商聽說之後,就上門拜訪。古董商拿著蓋碗在手裡仔細端詳,然後說:「嗯,倒是個好東西,可惜碗蓋有個缺口......」聽到這話,老梁問:「你就給個痛快話,出多少錢?」
  • 愛而不得的句子,放下心傷掩埋於風塵,解脫了自己
    離開,愛而不得我選擇離開,放下你,讓那一段時光掩埋於風塵。2、網絡能隨時傳遞身影,高鐵抹去了千山萬水的艱巨,只是愛,還是敗給了這異地的距離。在月光如水的深夜想你,想得眼圈越發的黑;在寂寞的日子戀你,戀得喝白開水喝出了酒醉的意。不同的城市,相同的日子,你有你的時光流逝,我有我生活如斯,愛而不得,只能放下你,解脫的是自己。
  • 不用他人的過錯懲罰自己,放下才能幸福
    只是,看阿嬌和張栢芝,經歷同一場風波後,不同的情感態度和人生,很想對阿嬌說一句:「不要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人生,有時候放下,才能幸福。」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活得像張栢芝這般瀟灑自我,我們大多都是阿嬌,面對過往,又該如何放下,去與過去的自己和解呢?
  • 從心裏面改正自己的過錯
    什麼叫作從內心改掉過錯呢?人們所犯的錯誤有千萬種原因,都是從自己的內心產生的。如果我們的心不動任何念頭,那麼過錯怎麼會產生呢?過錯是由自己的內心所產生的,也應該從內心來改正。就如同要斬除一顆毒樹,要直接砍斷它的根部,有什麼必要一根枝條一根枝條地去砍伐,一片葉子一片葉子地去摘除呢?從這一段開始,了凡先生就要開始講述從心裏面改正自己的過錯。
  • 蘇軾最具江湖氣的一首詩,看淡人生,鬱悶時讀幾遍,豁然開朗
    蘇軾最具有江湖氣的一首詩,看淡人生,鬱悶的時候讀幾遍,豁然開朗臨江仙 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文字情人 | 對不起是你的解脫,不代表我要原諒你的過錯。
    特別喜歡坦誠且事事有回應的人,長大以後,都希望發出去的消息有回音,好的壞的都能接受,也不喜歡總是猜測和不安地等待,我認為不浪費他人的熱情和期待,真的是一種閃閃發光的品質。
  • 好聚好散是一種解脫,離婚就不計較對方的過錯,何必大動幹戈
    這女子一定是長期生活在家暴之中,或許丈夫也有難言之隱受不了妻子的所作所為,在離婚的瞬間爆發出自己的脾氣,但是丈夫的這種行為讓人很難接受。01好聚好散是一種解脫分手也好,離婚也罷都是一個人不再容忍對方的過錯和缺點,選擇的手段,從而讓自己得到解脫。不再容忍對方無休止的問題所在,其中解脫的是兩個人並非一人獨歡。
  • 釋迦牟尼佛:怎樣學佛即獲解脫,接受加持證成佛果
    學佛要發無所得心,放下有所得心,要無所得的去修行,放下有所得的修行,才是真實的修行。如果,執著有所得心,就不是真實的修行人,而是虛妄假名的修行人。佛說:「能夠以無所得心,受持、讀誦、解說《金剛經》者,能感得天龍八部悉來聽受。」心若不清淨,但為名聲利益而說此經,死墮三途,沒有任何利益。
  • 《夜歸鹿門歌》教學設計
    孟浩然早先一直隱居峴山南園的家裡,40歲赴長安謀仕不遇,遊歷吳、越數年後返鄉,心追先賢龐德公的行跡,特在鹿門山闢一住處。偶爾也去住住,其實是個標榜歸隱性質的別墅,這首詩的主旨也是歌詠歸隱的情懷志趣。明確:風度瀟灑、超人不凡、高臥林泉的高人隱士【誦讀體悟 初步感知】1、 聽音正音,自讀感悟2、 找出詩歌意象並分析描繪的畫面和表達的情感明確:
  • 臨江仙·晚菊(竹榭)
    【竹榭幽齋臨屏】臨江仙·晚菊——步韻夢竹雨荷綠漪遲暮欣逢佳音悅,幽齋每日文翩。你和我唱賽詩仙。曲觴盛酒醉,流韻駕雲煙。時光梭時不我待,春秋消損花顏。今生今世幾華年。竹籬採晚菊,野嶺雁歌傳。臨江仙(賀鑄體)夢竹慶幸莫若知交遇,形神隨影翩翩。
  • 聽菩薩說|解脫靠自己
    應當精勤修四諦釋義「解脫依賴於自己,他人不能作助伴」:佛在經中講,解脫要靠自己;此處也講,解脫依賴於自己,這跟外道是不一樣的。外道認為讓天神高興,天神就可以讓人解脫,而佛法講解脫依賴自己。佛當時也講:我只能給你指出解脫之路,能否解脫由你自己決定。然而,現在很多學佛人說:「沒有事,有阿彌陀佛,有上師。」其實這是一種邪見,是不正確的想法,不符合佛法的思想。佛法講能否解脫由自己決定,解脫依賴自己。龍樹菩薩根據佛的教言也講:「他人不能做助伴」。「沒有事,到時候有阿彌陀佛,有上師。」
  • 老公與他人同居,無過錯配偶一方如何進行取證?
    第二,同居可能引發的法律後果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一旦證據證實,既是離婚的法定事由,又是離婚損害賠償的事由,若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符合重婚的構成要件的,作為無過錯的配偶一方可以向法院自訴,要求追究其刑事責任。一般而言,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不是犯罪行為,應當受到民事法律制裁,為道德所譴責。
  • 臨卦,要防備他人的甜言蜜語,也要避免自己言不由衷
    九二是卦主,九二爻辭:鹹臨,吉,無不利。就是要加強你的信心,初九階段已經培養出真誠去感動人家,但是等你到九二的時候還是會忘記。我現在不比當年了,我的氣勢足夠給你威脅。因為他感覺,我不用像以前那麼客氣,你聽不聽你自己看著辦。那就糟了。所以它特別告訴你,不但吉順,而且是無不利的。九二小象:鹹臨,吉,無不利,未順命也。未順命也就是你可以往上走,根本不會受到什麼阻礙。這麼順的時候,你自然就會很剛的向上冒進。這麼順的後果就是召開一大堆後遺症,因此它提醒我們,不順才是順,順反而是不順。
  • 臨江仙·自勉|莫問青春餘幾許,韶華飛逝總難收
    臨江仙·自勉文/曉安不覺天邊紅日落,餘暉又上高樓。隻身碌碌懶回眸。註: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等。屬雙調小令,字數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種。常見的臨江仙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