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晚菊(竹榭)

2021-01-14 雨荷綠漪
圖片取自網絡

半茶 詩/夢竹

西樓獨持酒,竹爐火映紅。

沸瓷含香四時暖,陶陶任浮生。

詩韻增醉意,草深見蛙鳴。

一曲河傳感冷冽,往事記得清。

小酌泠泠水,小雨瑟瑟聽。

勸過他她皆莫傻,搖盡扇底風。

到了無人等,一晌復一觥。

兩生花開崖上落,暮色掩愁城。

等閒離別說,思緒更難醒。

穠豔一枝細看取,彩袖捧玉盅。

繁世命運下,傷重半茶情。

紗遮殤空惟自律,學那蓑笠翁。

舞低樓前月,拚卻醉顏紅。

莫教格標失水準,觸耳鷓鴣聲。

【竹榭幽齋臨屏】臨江仙·晚菊

——步韻夢竹

雨荷綠漪

遲暮欣逢佳音悅,幽齋每日文翩。

你和我唱賽詩仙。曲觴盛酒醉,流韻駕雲煙。

時光梭時不我待,春秋消損花顏。

今生今世幾華年。竹籬採晚菊,野嶺雁歌傳。

臨江仙(賀鑄體)

夢竹

慶幸莫若知交遇,形神隨影翩翩。

及時行樂做神仙。舉杯都是醉,商量遠塵煙。

猶恐長情天不待,漫教偷損容顏。

斯情斯酒過斯年。來春風暖日,花信有人傳。

臨江仙·臘梅紅顏笑

子麟

一陣冷風花笑了,枝頭千點金身。

鵲啼飛雪與人親。素娥歌扇舞,爛漫落繽紛。

白羽萬片裁寂寞,梨窩紅袖妝新。

瞭然大美意歸真。橫斜窈窕秀,莞爾共青春。

臨江仙·冬日寄語

希望

滿望今朝雪雨,輕談他日風雲。

聲聲梅韻入凡塵。有情爭此去,別恨不相聞。

願借三分意氣,憑添一點精神。

聊將花夢落無痕。何須誰解語,無計是離人。

臨江仙·寄語

希望

巧算相逢偏不遇,誰爭夢影翩翩。

春心一度是嫣然。暢懷隨筆墨,過眼入雲煙。

多少深情時不待,是非聽錯流年。

繁華落盡怎堪憐。人經風雨後,客老笑談前。

臨江仙·冬霧

——依韻夢竹老師

小荷

誰施法術樓臺隱,遐思遊曳翩翩。

出行瀚海幻如仙。雀飛迷舊路,車駛恨濃煙。

茫茫濁浪何日止,痴情呼喚堪憐。

金烏偷鎖曉昏顛。待風吹過岸,歸我碧雲天。

臨江仙·眷待

小泓

不日知交隔屏遇,千言萬語翩翩。

廚房裡面做神仙。醋鹽隨意放,揮鏟弄油煙。

承蒙歲月多眷待,尚沒窮髮蒼顏。

捧茶捧酒渡流年。餘生天地闊,露落雁聲傳。

臨江仙·詠梅

楓林葉

疏影橫斜爛漫,雪霜磨礪歡顏。

冰姿操雅靚容鮮。小園枝上俏,驛外路旁翩。

無意爭春奪目,多情喚醒芳姸。

高標清尚惹堪憐。凋零香氣在,玉骨傲人間。

臨江仙·題荊州章華寺千年銀杏樹

大聖

風雨春秋高百丈,森森荊楚庭前。

經霜傲雪練容顏。九秋金縷甲,紛舞蓋雲煙。

那日何人何高德,閒栽唐杏千年。

修成虯骨冠遮天。滄桑閱世幻,脫俗已成仙。

臨江仙·緣遇半山園

風清揚(福州)

半山園裡欣相遇,時常一笑樽前。

品茶漫道亦翛然。不期尋樂趣,總是有清歡。

百歲光陰身易老,與君矜惜塵緣。

閒情共勉記箴言。春風吹暖日,信口詠詩篇。

臨江仙·箋香

紫金光影算得知心因偶遇,同誰可共天長。

今宵要惜好時光。入杯皆醉笑,拋卻那憂傷。如此回眸珠淚少,一生何計張狂。

焚琴煮鶴著文章。春風追我趣,花落識箋香。

臨江仙·半茶

江水清淺常橫小舟江中釣,銷魂碧水雲山。

兩三好友醉心歡。對詩嫌夜短,吟曲伴絲弦。多情多少無情別,瘦形孤倚霜闌。

相逢夢裡已非緣。醒時餘舊恨,可有上眉端?

臨江仙·嶺遇

——步韻夢竹老師

七旬詞童五七摯友危嶺遇,迎風起舞翩翩。

香醪三盞欲升仙。賦詩話別景,弄句嘆瑤煙。意氣奮發狂男女,皆成蒼老容顏。

憶情憶志憶斯年。壯心對韻寄,經典眾人傳。

臨江仙·難忘去歲

惠波難忘去歲災情擾,匆匆來到年終。

掠春一縷霧朦朧。白衣天使掃,黃鶴展雄風。八方支援江城聚,杏林人表心衷。

防洪魚水有軍工。同舟共濟渡,風雨意情濃。

臨江仙·聽雪

若愚砌上寒聲聽欲碎,飄零一枕幽思。

鎖窗枯葉已成堆。為誰今夜掃,弦上六花飛。觸我窗簾千點淚,幾多心字凝灰。

玉闌幹外數枝梅。冰魂清似水,縷縷拂人衣。

臨江仙·遠塵煙

飛躍無限莫道知音難遇見,真心真意隨緣。

追尋雅韻共芝蘭。舉杯將進酒,同樂度華年。唯願今生無憾事,時光平淡悠閒。

煮茶蘸墨賽神仙。春花秋月裡,我已遠塵煙。

臨江仙·孤憫

久久而久久離別釋懷期許又,西風曳舞窗前。

承歡放縱一天天。燈紅酒綠過,清醒乃孤憫。此情此景未曾完。依稀夢裡青鸞。

即時當有適合緣。心誠相至處,篤信終能全。

相關焦點

  • 詞牌釋義:《臨江仙》流麗諧婉,聲情掩抑,楊慎的最為經典!
    01《三國演義》開篇就是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歌也是楊洪基唱得《滾滾長江東逝水》,這是最能直觀體現《臨江仙》詞牌魅力的歌曲了。《三國演義》的開頭詞,當時還以為是羅貫中原創。
  • 木蘭花令·溫馨(竹榭)
    【竹榭幽齋臨屏】木蘭花令·溫馨——步韻夢竹雨荷綠漪日暮鳥歸關夜色。一掛綠蘿瓶做客。纖指語,訴臨屏,絮絮衷腸詩化墨。驟冷禦寒冬雪迫。
  • 讀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臨江仙·夜歸臨皋》北宋 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臨江仙·夜歸臨皋》作於黃州之貶的第三年,描寫了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蘇軾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他不僅在詩、詞、散文、書、畫領域造詣頗深,而且堪稱我國古代美食家,對烹調菜餚亦大有研究。
  • 痴情落墨夢魂牽,白頭攜手換流年;九首臨江仙,火爐溫酒待君還
    臨江仙 文/劉娟 雪中情臨江仙 雪中情文/劉娟臨江仙 入冬初雪 文/蔣樟炎臨江仙 入冬初雪文/蔣樟炎臨江仙 冬韻 文/一之(浙江)臨江仙 冬韻文/一之(浙江)臨江仙 冬至盆景展 文/鍾靈毓臨江仙 冬至蒲塘盆景展文/鍾靈毓秀
  • 誰緣前世夢,渡我此生船;柔腸暗結相思扣,為君十賦臨江仙
    為君十賦臨江仙,遙知千裡外,夢我有一人。——皛玊題記臨江仙《臨江仙·寄恨東風》(詞林正韻第一部 賀鑄體)嘆那情緣驚若夢,曇花一現匆匆。臨江仙《臨江仙·離恨無窮》(詞林正韻第一部 賀鑄體)煙輕雨細風懸柳,浮雲又織愁濃。
  • 臨江仙·自勉|莫問青春餘幾許,韶華飛逝總難收
    臨江仙·自勉文/曉安不覺天邊紅日落,餘暉又上高樓。隻身碌碌懶回眸。註: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等。屬雙調小令,字數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種。常見的臨江仙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 大雪冬前難見,蕭山亭上相逢(臨江仙/原創詞四闋)
    臨江仙/寒窗冰花(依宋代/李清照 韻)詞/v會飛的魚v寒雪輕輕輕幾許,遊窗印花心馳。為冬情媚舞瓊姿。月來圖畫好,紋絡發新枝。 寂寞深閨藏怨恨,愁眉哈氣輕吹。花融滴淚冷窗知。黛心遲暮也,憐嘆雪花肥。臨江仙/冰城寒梅(步宋代/晏殊 韻)詞/v會飛的魚v銀雪寒梅涼風載,落花頻現凋零。與冬相伴屢傷情。一株顏舊,殘媚度餘生。月知灩唇將雪飲,淚滴冰築蕭亭。賞花還請到冰城。千梅依舊,朱容放光明。臨江仙/寒冬登亭(步宋代/晏幾道 韻)詞/v會飛的魚v大雪冬前難見,蕭山亭上相逢。棉裙肌露沐寒風。
  • 臨江仙·戲改歌詞之一
    就以本人鍾愛的臨江仙為例,字數上就有五十二、五十四、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和六十二字等六種。最著名的格體是雙調六十個字,因上下闋等同,也稱同調。各有五句話,三十個字,即七六七五五,相當於五絕和七絕各一首,外加兩句六言。蘇東坡所寫的十幾首臨江仙,全是雙調七六七五五,所謂東坡體。東坡的地位和影響力誰人可比?
  • 修心演經典, 悠然繹平仄——任平生《東籬採菊》出版發行
    而,任平生詩詞選《東籬採菊》帶給我們的正是這樣的感覺。《東籬採菊》是任國強苦心孤詣之作,是一本限量級的秘籍,通天徹地、中曉人和;是一張史詩級的畫卷,博古通今、包羅萬象;是一部殿堂級的名著,高屋建瓴、醍醐灌頂。《東籬採菊》作者任國強,筆名任平生。河南葉縣人。初識任國強是在丙申年鳥語蟬鳴、蓮荷滿池之時,他時任一央企處級領導。
  • 人到中年不由己,餘生落魄怎復起之《臨江仙·夜歸臨皋》
    接下來我們就欣賞這首頗為悲愴的《臨江仙·夜歸臨皋》。臨江仙原文:《臨江仙》作者:蘇軾 (北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蘇子夜歸注釋:1、臨江仙:詞牌名,源自唐代教坊曲目,雙調,平韻,有多種寫法,字數不等,但以此詞的六十字寫法為主。
  • 臨江仙二首~西嶽華山中峰·蕭史弄玉傳故事,西嶽華山東峰文化誦讀
    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就是「奇險天下第一山」格八《臨江仙·西嶽華山中峰·蕭史弄玉傳故事》蕭史弄玉傳故事,中峰秦穆公祠。趕追玉女到華池,望峰建玉女,修道煉太極。道家學派全真法,修真養性矜持。格十一《臨江仙·西嶽華山東峰·玉女石樓博臺在》玉女石樓博臺在,朝陽主僕虔誠。巨靈神故事源濛,首仙華嶽掌,八景在東峰。萬象森羅楊虎題,兩山公塔望峰。
  • 採菊東籬下的菊象徵什麼 採菊東籬下中的菊的意象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詩句,很多人都十分嚮往這樣的日子,便以此詩來表達自己的嚮往之情。那麼大家是否知道「採菊東籬下」的「菊」象徵著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梨香菊生長習性及歷史傳說
    中花期在 11 月中旬左右,觀賞期可持續到 12 月中旬,花期稍晚,見圖 1。[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2 花朵特性梨香菊乍看花色樸素、花型普通、姿色平凡,但輕輕晃動花頭就有酷似鴨梨的香氣撲鼻而來,更有「盈手生香」的說法。中花期前香味較濃,後隨花朵綻放程度的提高香味逐漸變淡。
  • 臨江仙五人小隊強殺圖7滅霸
    臨江仙這幫人瘋了吧 就5個人能把我打死!
  • 寒露|賞菊食菊正當其時
    齊白石《菊酒延年》「菊有黃華」,指此時菊開黃花。為何要重點提出這一物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草木皆華於陽,獨菊華於陰。故言有桐之華皆不言色,而獨菊言者,其色正應季秋土旺之時也。」而到了寒露,就說「菊有黃華」,因為黃色的菊花正好與九月的顏色相應。古人認為九月是戌月,戌屬土,土的代表色為黃色。因此時菊花開,故九月又稱菊月。菊,古代多寫作「鞠」、「蘜」。如《禮記·月令》云:「季秋之月,鞠有黃華。」《爾雅·釋草》云:「蘜,治蘠也。」唐宋以後,才用較為簡化的「菊」字代替上述二字。宋人陸佃《埤雅》說:「菊,本作蘜,從鞠。
  • 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臨江仙·夜歸臨皋》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作於謫居黃州時期,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寫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表現了詞人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生活態度和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全詞寫景、敘事、抒情、議論水乳交融,不假雕飾,語言暢達,格調超逸,頗能體現蘇詞特色。
  • 有畫說|流芳千古傲霜英——寫意花鳥畫菊
    張勇作品 240x60cm 霜英作品名稱:寫意花鳥 霜英(菊)藝術家:張勇 創作年代:2009年 尺寸:240x60cm有畫說:陶淵明曾留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詩可能因陶淵明對菊的鐘愛太甚,菊花便於隱士結緣,於清逸之中平添了幾分高貴與孤隱的氣質來,被稱為「花中隱士」。菊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後,不以嬌豔姿色取媚,西風不落一身傲骨凌霜盛開,故又稱「霜英」,「霜英」一詞可見於高啟《送高二文學遊錢塘》:「一飢小事何足道,故園尚有霜英黃。」史鑄《九華菊》:「流芳千古傲霜英,剪玉絲金照眼明。」菊花進入文學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菊)篇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宋·晏殊6、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長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7、 秋盡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開。 《晚秋野望》 唐·劉滄8、 菊殘深處回幽蝶,陂動晴光下早鴻。
  • 放下他人的過錯,解脫自己的心,讀《臨江仙·夜歸臨皋》
    《臨江仙·夜歸臨皋》宋代: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次日,他寫了這一首《臨江仙·夜歸臨皋》:讀這首詞,我們要學習蘇軾這種豁達的心態。豁達,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簡單,豁達,是一種待人處事寬容大度的態度,是一種總是用尊重事實的態度看待一切,坦然面對現實的從容。我們要記住:在生活中,要避免生氣,生氣,不過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多數的後果是兩敗俱傷。常言道:心若放寬,一切都能看淡;心若計較,處處都會抱怨。